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大学语文 >

2006年12月12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查分预约

  三、议论文单元课文指要

  (一) 《季氏将伐颛臾》

  1.作家作品:

  (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主要著作。(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3)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具体来说,他提倡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在教育方面,他主张c.“有教无类”、d.“因材施教”。

  2.课文要点:

  (1)文章体裁:这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驳论的记言散文。

  (2)文章主旨:文章体现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3)文章各段要点:文章记录了孔子就季氏将对颛臾发动战争这件事所发表的三段谈话。

  第一段:冉有报告季氏将对颛臾发动战争这一事实“季氏将有事于颛臾”,阐明了孔子反对季氏攻伐颛臾的三个理由: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b.且在邦域之中矣,c.是社稷之臣也。

  第二段:冉有推卸责任“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

  第三段:冉有为季氏辩护“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正面阐发他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治国观点。

  (4)驳论论点:冉有的三段话是驳论论点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 c.“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5)驳论方法:①反驳论点、②反驳论据。

  第一、第二两个自然段是反驳论点。第三自然段反驳论据。

  (6)立论内容:本文主要是驳论,但破中有立。立论内容:第一段:孔子反对季氏攻伐颛臾的三个理由;第二段中史官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第三段中孔子的文教德化的治国主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既来之,则安之。”这些立论,都使驳论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7)论证方法:①演绎法、②类比法。

  ①演绎法:a.孔子用史官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态度是演绎法。b.孔子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的道理,来批驳冉有为季氏攻伐颛臾寻找借口,是演绎法。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阐明治国以礼的主张,是演绎法。

  ②类比法:a.孔子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和b.“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是类比法。

  (8)论据类型:孔子在论辩中采用了①历史材料、②现实事例、③名人名言等多种类别的论据,使论点有了充分佐证,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①历史材料: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②现实事例:a.“且在邦域之中矣”、b.“是社稷之臣也”、c.“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③名人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9)修辞手法:①比喻、②排比、③反诘等。

  ①比喻: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冉有、季路辅佐季氏的失职。

  b.“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双重比喻。第一层:孔子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虎兕出于柙”喻比季氏对颛臾发动战争,“龟玉毁于椟中”喻比颛臾在鲁国境内被消灭。第二层:孔子把冉有、季路比喻成看管人。老虎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珍宝被毁在匣子里,是看管人没有尽到责任;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有季路没有尽到臣子的责任。

  ②排比:“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③反诘:a.“求!无乃尔是过与?”b.“何以伐为?”c.“则将焉用彼相矣?”d.“是谁之过与?”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丰富了文章意蕴,强化了论辩力和感染力。

  (10)由本文引伸出来的成语:a.“既来之,则安之”、b.“分崩离析”c.“祸起萧墙”、d.“开柙出虎”、e.“季孙之忧”。

  (二) 赵威后问齐使

  1.作家作品:

  (1)《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体杂史。

  (2)现在流传的本子,是汉代文献学者刘向在各国史籍的基础上整理编订而成的。并由刘向定名为《战国策》。

  (3)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

  (4)《战国策》文笔恣肆激越,语言犀利流畅,论事透避周详,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描绘人物生动传神,富有浓厚的文学情趣。

  2.课文要点:

  (1)文章体裁:本文以问答方式展开议论的驳论文。

  (2)文章主旨:文章委婉批评了齐国政治失当,赞扬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一致。)

  (3)文章各段要点:

  文章如何体现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思想?

  第一段:赵威后认为,无岁则无民,无民则无君,轻视人民就是舍弃根本,表现了她民贵君轻的思想。严厉批驳了齐使者君贵民贱的错误思想。

  第二段:她劝告齐国表彰、重用“养民”、“息民”、“孝父母”的贤人,是民贵君轻思想的体现。这些言论,表现了她对人民地位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

  (4)论证方法:归纳法。

  第二段,赵威后用“养民”、“息民”、“孝父母”这三个具体实例,得出“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批评齐国政治失当,是归纳法。

  (5)论据类型:事实论据。

  钟离子“养民”、叶阳子“息民”、婴儿子“孝父母”,这是三个正面的事例。反面的事例是於陵子仲,他“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6)修辞手法:反诘、排比。

  贯穿全文的基本句式是反诘。具体的反诘句式有:a.“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胡有舍本而逐末者耶?” b.“何以至今不业也?”c.“胡为至今不朝也?”d.“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e.“何为至今不杀乎?”

  排比句式有:a.“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b.“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c.“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d.“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e.“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采用反诘、排比句来援事说理,a.不仅使赵威后的反诘显得言之凿凿,具有不容辩驳的气势,b.绘声绘色,描摹出赵威后的声情语气,使关系国计民生的严肃政论,带上了饶有趣味的文学色彩。

  (三) 寡人之于国也

  1.作家作品: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2)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3)他主张①施仁政,行王道,②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③反对暴政虐民,反对掠夺战争,④重视后天的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4)①孟子散文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②善于运用比喻,增强论辩的形象性和说服力。③有大量整齐对称的排偶句,富于感情色彩,具有难以阻挡的气势。

  2.课文要点:

  (1)文章体裁:本文是以对话问答方式展开议论的议论文。

  (2)文章主旨:本文具体阐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的社会不平和阶级对立。

  (3)文章线索:文章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

  全文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分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三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等语句收束,环环相扣,突出中心线索,使文章成为一个结构严谨的整体。

  (4)论证方法:类比、例证、对比论证。

  类比:①文章“以战喻”,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②用拿刀杀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

  例证、对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同时采用了对比和例证两种论证方法。

  (5)说理特色:

  ①具有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②连锁推理的方式。在阐发王道理想的初步措施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时,采用连锁推理方式,即第一个推理所得出的结论成为第二个推理的前提,第二个推理的结论又作为第三个推理的前提。其作用是增强气势和逻辑力量。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