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学 > 自考“市政学”复习资料第3章

自考“市政学”复习资料第3章

2007年11月12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报名预约

    第三章  城市功能和结构

    1、城市功能(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

    2、城市功能的特征:

    (1)整体性(城市功能是各种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结合的整体)

    (2)结构性(指城市系统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方式)

    (3)层次性(城市功能是由不同层次的了系统构成的大系统)

    (4)开放性(城市的各种功能都是相对于一定的外围区域而言的)

    3、城市功能的类型:共同功能:(2)主导功能:(3)特殊功能:(4)综合功能:

    影响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次要)P50

    (1)自然条件(经济地理条件、交通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状况等)

    (2)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主导产业(城市的济实力制约着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形成,而城市的经济实力又依赖于城市的主导产业)

    (3)行政区划(大中小城市一般是一定地区范围内的政治中心和行政管理中心,而城市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中心功能会带动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的发展,促进城市其它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4、城市功能的发展规律:为什幺说迭加性发展规律是城市功能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述)

    (1)在前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功能出现了迭加性发展的趋势。城市的产生过程首先是城市的政治功能和贸易功能迭加发展的过程,后来城市手工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迭加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2)在工业社会时期,城市除了继续保持原有的政治功能外,经济功能开始成为城市的主要功能。在工业生产的带动下,城市的商贸中心、交通中心、金融中心、教育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消费中心等功能逐渐增强,城市功能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在后工业社会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推动了城市功能的变化。

    综上所述,城市功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功能到多元功能的过程,原来没有的功能产生并发展起来,原来有的功能在被继承的同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使得现代城市成为多元功能的集合体。这就是城市功能 迭加性发展规律。

    在城市功能一般发展规律的支配下,城市功能还有以下三个具体的发展规律:

    (1)城市功能迭加倍增效应规律

    (2)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

    (3)功能升级增量规律

    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化途径P55(注:每个途径都是一个简答题或论述题)

    (1)实现以市场中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

    (2)因势利导地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

    (3)增强城市外部功能,完善城市内部功能

    二 城市结构:城市的经济结构、城市的社会结构、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经济结构主要内容P58(1-4条简答或多选)

    1、 城市的产业结构

    城市产业结构的内容(简答):是城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

    国际上普遍按照劳动对象的加工顺序分三类:

    第一产业: 它是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存在的物质,生产初级产品的产业

    第二产业: 它是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产业 如采掘业

    第三产业: 它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为传递产品而提供劳务的产业

    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简答、了解)

    2、 城市的企业结构: 包括企业的技术结构和企业的规模结构

    3、 城市的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简答)体现在控制力上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简答)

    A 它们虽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但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B 是由多层次的生产力结构决定的, 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C有利于活跃市场,扩大竞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D 有利于更好的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E 有利于扩大就业渠道, 减少十分严峻的就业压力。

    4、 城市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

    城市流通结构主要包括的内容(简答、多选)

    城市分配结构主要内容

    城市社会结构的内容P63

    (1)城市的政治结构  包括:

    A 各种城市政治组织的构成,相互关系以及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

    B 城市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政治关系。

    (2)城市的文化结构

    (3)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  包括人城市人口的性别构成, 年龄构成。

    (4)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  包括城市人口户籍结构, 就业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主要表现形式及作用P67

    1、 城市密度(作用)合理的城市密度有利于:

    A 有利于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B 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节约使用土地和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C 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刺激竞争,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文化和技能

    D 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 降低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

    E 有利于城市政府进行管理, 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效能。

    2、 城市布局:

    城市各类要素总是按一定形式、一定方向具体地分布与城市空间地某一位置上,或地面,或地下,或空中纵横交叉,呈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形态

    合理的城市布局有利于:

    A 能缩短人流, 物流,信息流, 资金流的流动空间和时间,方便它们的流动,提高城市效益。

    B 能合理地利用城市的土地和自然条件,建立合理, 便捷的交通联系

    C 能避免城市各物质实体或要素相互干拢,创造一个 “美学上令人愉快,生理上有益于健康,经济上文化上有利于发展”的城市生产生活环境。

    3、 城市形态(作用)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P691、 经济发展    2、 企业行为   3、 居民行为

    建立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原则P70

    1、 依据城市性质选择合理的城市总体形态

    2、 端正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

    3、 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化的意义:

    (1) 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 有利于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

    (3) 有利于提高市政管理水平

    实现城市总体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

    (1)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四个基本环节的平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2)实现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平衡

    (3)实现社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4)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5)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

    (6)要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主要功能和多种功能

    三 城市体系

    1城市体系:

    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的城市群体组织,它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

    2城市体系的特点: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层次性、重迭性

    3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1)互补性。(2)中介性。(3)可输性。

    4城市空间分布的原则:(1)市场原则。(2)交通原则。(3)行政原则。

    5城市体系的类型:金字塔型、多核型、网络型、带状型

    6区域的概念与特点:区域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地域空间,一般具有同构型、内聚性、层次性和动态性

    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及其作用P76

    1、 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2、 城市之间的关系

    建立城市与区域密切联系的作用P77

    (1) 它是城市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2) 它能促进城市内部的新陈代谢

    (3) 它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前提

    (4) 它是形成地区市场和全国市场的先决条件

    (5) 它是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的基础

    7经济区的运行原则:

    (1)经济开放、横向联合的原则。

    (2)平等竞争、利益共享的原则。

    (3)依托中心、统一规划的原则。

    (4)生态独立、突出特色的原则。

    (5) 区域协调、优势互补的原则。

    8符合什幺条件的城市是中心城市?P81

    1、 中心城市不是一般的中小城市,而是在地区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2、 中心城市具有综合性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

    3、 中心城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

    4、 中心城市与经济中心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

    9中心城市的类型P82

    1、 全国性中心城市   2、 地区性中心城市   3、 省区中心城市

    9中心城市的作用:

    (1)中心城市是组织和发展专业化协作的枢纽

    (2)中心城市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先导

    (3)中心城市是调节国民经济活动的枢纽

    10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及其相互关系作用的结果:

    (1) 中心城市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分工深化的产物

    (2) 中心城市是国内外市场形成和扩大的结果;

    (3) 中心城市是城市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产物;

    (4)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是中心城市形成的基础。

    11影响中心城市强度的因素P84

    1、 中心城市规模的大小和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

    2、 城市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

    3、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自考交流群

扫码领取试题答案及解析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