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理学 > 2012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56)

2012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56)

2012年08月01日    来源: 网络   字体:   打印
查分预约

  第十讲 现象学社会学

  现象学社会学的知识背景

  自19世纪以来,实证主义研究倾向在作为社会学理论基础的方法沦领域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其突出表现是强调以自然科学的方法模式研究社会现象。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而忽略社会现象所特百的主观性。

  正是针对这种倾向,舒茨从M·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出发,借用E·胡塞尔(Husserl)现象学哲学的概念与方法深入地研究现象所具有的意义,精辟地论述了一门有关主观意义的科学一一社会学在方法论上是如何可能的,从而成为现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和更重要的代表。

  舒茨所开创的现象学社会研究取向不仅成为现代西方社会学研究的新方向,而且也以其理论研究的深刻性和研究时间的独特性对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般说来,舒茨批判地接受了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理论,尝试着把生活世界的主体间性等概念引入社会学,并把它与韦伯的理解的概念相结合,主张社会学应回到生活世界的基本事实上。但在舒茨的著述中,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伯格森(H.Bergson)的生命哲学。舍勒(M.scheler)知识的影子,而且在他赴美后继续吸收了美国本土许多著名社会学家的理论成果,同时还重视对诸如海德格尔(M.Heidegger),萨特(T.P.sanre)这些存在主义大师的理论研究。因此,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的观点绝非只是来自韦伯和胡塞尔。

  舒茨在理论上试图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使按照自然科学方式建立起来的社会学在整体上不致成为一桩错误的事业,以及怎样选择一种研究社会现象的途径使之更富成效。现象学社会学力求选择一种使自己植根于社会现象独特性的根基,强调这一独特性要使用有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论使它关注社会现象的意义特征,但不流于无法检验的直觉,从而使人类对主体性的研究成为科学的、普遍的、有效的研究。

  为了这个目标,舒茨采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来进一步说明韦伯没能说明的方法论问题,这种说明的可能性存在于以下两点:一是他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社会个体的主观意识——在韦伯是由个体赋予主观意义的社会行动,在胡塞尔则是个体发挥意识构造作用的纯粹自我12是他们的基本意向都是追求科学有效的解释与结论,舒茨正是从这两点出发去构建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

  韦伯

  舒茨的整个理论是在继承和批判韦伯有关社会学的方法的论述基础上进行建构的。

  他接受了韦伯为社会科学所设定的公理——价值中立;

  还接受了韦伯的方法论个体主义立场和社会现象只有通过理想类型才能把握的方法路径,

  他不仅接受而且强调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只能是社会行动。然而,社会行动应该是这样一种行为,根据行动者或行动者们所认为的行动的意向,它关联到别人的举止,并在行动的过程中以此为取向。

  但是,舒茨发现,在韦伯对这个概念的注释中、却未能清楚深入地阐明其中的几个关镀部分,如:主观主义、理解的特征和行动等。这些概念直接关系到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舒茨首先批判了韦伯对主观意义的论述。他认为,“只有在我们牢固地把握了意义概念以后,才能一步一步地分析社会世界的意义结构。通过遵循这样的步骤,我们就能把理解社会学固定在……更深刻的要点上。”

  具体地说,舒茨认为韦伯对意义的论述可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首先行动对于行动者而言是有意义的,这里只涉及个体本身;

  第二个体进人社会关系即预设他人存在,意义有了进一步的变化;

  第三,意识到他人存在与意识到他人正在如此这般地行为属于截然不同的意义域;

  第四,社会行为必须取向他人行为,建立在对后者行为理解之上;

  更后,社会学的任务是对这个过程如此理解和察释。

  舒获指出,韦伯的这种论述并没有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说行动考把一种意义置于其行动之上是什么意思?2.另一个自我是以什么形式被当作有意义的东西给予自我的?3.自我以什么方式理解他人的主观意义?

  胡塞尔

  胡赛尔的现象学:欧洲的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丧失了人的价值、主体性。因为欧洲的科学往往对我们人生活其中的世界不加以批判,而是作为一种“客观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人必然会成为一个么有主体性,丧失能动性的“异化”的人。胡赛尔认为,人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活生生的,体现主体性的文化世界。

  霍曼斯

  舒茨的理论

  意义的起源

  舒茨从伯格森的生命哲学“绵延观”和胡塞尔现象学对“内在时间意识”的研究出发回答了意义的起源问题。

  他认为社会行动只能具有一种主观意义,即行动者本人的主观意义;当社会行动者存在于特定的情景中,进行某种特定的行动时,他认为后者对他具有意义是理所当然的;只有当他停下来对该行动进行反思时,他才能明确意识到由他赋予该行动的意义。

  就主体而言,任何行动都是在其内在时间意识中,在内在绵延中发生,当一种行动从中被主体“挑选”出来加以注意和反思时,它对主体的意义就放构造出来了。因此,“意义指的朝向它自己绵延的‘共通自我”。

  在舒茨看来,朗塞尔有关现象学反思和意向性理论与伯格森的绵延观相结合是在哲学上对意义产生的更好说明。

  他写到:“意义不是出现在我们意识流之内的某些经验内在地具有的性质而是从眼前当下,以反省的态度看去,是对过去经验作解释所得的结果。只要我是在我的行为中生活,朝向我的行为的对象,那些行为是不会有任何意义的。当我在回顾中把他们把握为对过去所作事情的清楚的经验,他们才变得有意义。”

  生活世界

  什么是生活世界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是众多学术流派的继承和发展。首先,舒茨把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引入社会学,并把这两个概念视为沟通现象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其次,舒茨发挥了韦伯的“理解”概念,把重新建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释他们自身世界的方式归为现象学社会学的任务,因此,他的观点又可以看作是韦伯传统的阐发,是“理解社会学”。再次,舒茨还考察了行动者个体的主观认识过程,进而回答了关于人类社会的知识是如何成为可能的这一问题,因此,它又是用自然观点来研究社会的“社会学的社会学”。因此,他的理论显得繁芜庞杂。另外,由于他的思想的哲学思辨性和逻辑连贯性都比较强,往往会出现谈到一点就必须介绍其他方面的理论。因此,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去提炼关于他的社会情景中个人和个人行动是比较困难的。

  在舒茨看来,人生活的社会情景就是胡塞尔所提出的“生活世界”,它是先于任何一种客观的科学反思的世界,不被反思也不被分析;它只能被理解为现象(即意识)给予的具体性世界,是一个直接具有正式生命活动的“活的”世界。具有“预先给定性”。在这个意义上,生活世界是被人们用类型化方式组织起来的意义整体。而这样一个生活世界是可以被人认识的。指的是人们在其中度过其日常生活所直接经验的主体间的文化世界。

  在他看来,在这种情景下的个人是一个有意识,可以反思,具有内省能力并且可以控制自己行为的客观实体。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经验去应付这个社会世界,他所获取的知识和经验都是在社会化过程中由师长传授,被他当作确信不疑的东西来使用。舒茨把这种规则,方法,观念和信念的总和称之为“现有的知识储备”。它给人们的行动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构成了社会成员所面临的所首要现实,成为塑造和指导所有社会现实的绝对的现实意识。对于特定的个体来说,其知识储备具有个人传记性的特征,因为每个人都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是自己驰誉日常生活之中的,舒茨把这种特征概括为“生平情境”。“生平情境”是个人日后解释所有新事物与行动的前提条件。舒茨把生平情境所包含的某些未来实践活动的可能性称为“现有的意图”,它决定了个体在深入这种类型化的世界时开放视界的程度。在人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根据其生平情境的相关成分转化为“我的”世界。

  那么人们是怎样靠着“现有的知识储备”与“生平情境”来在生活世界与别人互动的呢,以及我们的行为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舒茨认为,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主体间性”的现象。这是胡塞尔提出的一个概念。简而言之,它意指生活世界中,除了“我的”世界存在外,还有其他的世界存在。我所经验的这个世界不是作为我私人的综合而成,而是对每一个人都存在的,其对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一个主体间的世界加以经验的。它赋予生活两种作用:(1)自我与他人的“立场可相互交换性”;(2)“相关系统的一致性”。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所经历的这个世界一开始就是一个主体间性的文化世界,我与他人共同分享它。

  经过主体间性的作用后,人们便可以交流,互动。

  主体间性

  在他看来,这个世界的特征就是他称为的“互为主体性”——就是说,在日常的世界中,一个行动者有意识地想象另外一个人在想些什么,而同时,另外一个行动者 的意识里面也进行着同样的想象。这种同时,且相互的历程让日常生活变得可能。和符号互动论者不同的是,他不关心人们之间的肢体互动,也不关心个人的心灵活动,而是关心的是,人们有意识地和别人产生关联,或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们以互动主体的方式产生关联。

  比如说讲课,我在想学生脑子里在想什么?他们是否理解我讲的东西,是否觉得有趣,是否想继续听下去。而学生也一样在思考,老师在说什么?有什么是更重要的?这些会不会是考试的内容?等等。

  从客观上来看,我在讲课,学生在作笔记。单实际上,他关注的不是这些客观的行动,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的互为主体性的关联。

  因此,生活世界——就是日常生活的世界,互为主体性的世界。是我们一般所说,日常生活的世界,世俗的世界和我们每日作息所在的世界。是一种自然状态的世界,我们把这样的世界看成是理所当然。但是,当问题情境产生的时候,自然态度就瓦解了,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处理它。比如说,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就对在校园里遇到的同学打招呼,“你好”,但是,如果,问题情境发生的时候,比如说,其中一个人这个时候停下来说,你怎么剪了这么难看一个头,象锅盖,那么,另外一个人,就要开始控诉理发师的水平如何臭,自己如何倒霉。也就是说开始有意识地互动。

  生活世界是他提出的几种世界中的一种。幻想、梦境和科学 也是另一些世界。这是与生活世界不同的。生活世界的特征可以归纳为6种,但是,在其他世界中,至少缺一项。(资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编辑推荐: 

  7月自考“忆题晒经历,估分对答案”活动正在进行

  选择了这条路,就走下去

  自考复习:提高记忆的六点总结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