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医学 > 2014年自考消费与广告心理学考点:态度的改

2014年自考消费与广告心理学考点:态度的改变

2014年02月19日    来源: 网络   字体:   打印
查分预约

  简述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改变,既包括由肯定向否定的转变或由否定向肯定转变,也包括肯定或否定程度上的发展,前者是性质上的改变,后者则是程度上的变化。

  1、调协理论:个体对于现实中的人与物常有不同的态度,如对某位朋友怀有积极态度,而对某物就不那么积极,甚至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可是,如果把这位朋友和那个东西结合在一起,那么,调协理论认为,对两者的态度就会有所变化,前者的积极态度下降,而后者的消极态度则会有所改善。也就是说会出现一种综合的效果。

  调协论进一步指出原有态度离中性态度越近,态度越容易变化;态度越极端,变化越难。

  2、平衡理论:认为人感知自身或外界环境是处于三角关系之中的。这种三角关系由三个元素构成,即自己、他人、某物。它们也许彼此是肯定的关系,也许是否定的关系。当人们处在肯定的三角关系时,态度是平衡的;而否定的三角关系便意味着不平衡。

  3、认知失谐论:人们对于一个对象形成新的态度时会有一种倾向,这就是使新的态度与原有的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相一致。如果感知到的新信息与原有的了解、信念或态度不一致,那么,就会体验到失调。因而引起态度的变化。认知失谐论把相符合或一致的认知因子称为和谐因子,而把不相符合或不一致的认知因子称为失谐因子,并且认为认知因子失谐的程度越大,改变态度的压力也就越强。

  失谐程度依赖于三个因素:失谐因子对和谐因素的比例、认知因子的重要性和认知的重叠。

  4、多重属性理论。

  5、社会适应理论。

  

  编辑推荐:更多学员心声>>

  查了江苏的成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86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1分,特别感谢张利老师的讲解,把枯燥的历史讲得那么生动。

  我是一名自考生,今年刚准备参加考试,自考365的课程非常好,老师讲得很透彻,听完老师的课程之后,我又做了几套习题,希望考试能拿个高分。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