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法学 >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笔记(32)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笔记(32)

2007年09月06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报名预约

  2 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及其制定权限(注意掌握P211)

  目前,在我国适用的国家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该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特定工业区。对这三类功能分别执行三级不同的标准。

  目前,我国制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是《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与措施P212○

  主要规定是:

  ⑴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⑵执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⑶实施征收超标排污费制度。

  ⑷对造成大气严重污染者实行限期治理。

  ⑸实行大气污染事故报告处理和采取应急措施制度。

  限期治理的概念及对象○

  限期治理概念,是指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以及对设立在特殊保护区域内超标排污的已有设施,经地方人民政府决定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督,设定一定期限由排污者在该期限内实施完成治理任务、使污染物排放达到治理目标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实行限期治理的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对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另一类,是对设立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的、在《大气污染防治法》施行前排污单位已经建成的设施,如果其污染物的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实行限期治理。

  针对大气污染物及其产生设施实行的控制

  ⑴推行清洁生产,对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对落后生产工艺和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设备实行的淘汰制度,是通过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淘汰工艺与设备名录的方式来进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还规定:被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⑵推广实行清洁能源技术或措施,改善燃料质量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措施。

  ⑶加强区域性大气污染防治,实行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划定制度。

  ⑷实行逐步减少生产和使用含铅汽油的措施。

  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

  ⑴提高燃煤品质,减少燃煤污染。

  ⑵加强对城市燃煤污染的防治。

  ⑶对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实行严格的区域性污染防治措施。

  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等污染

  ①防治废气污染

  ②防治粉尘污染

  ③防治油烟污染

  ④防治机动车船尾气污染

  注意看2000年4月27日颁布的新的《大气污染防法》

  必须掌握的概念

  ⑴大气是指从地球周围的表面直到距地球表面空间一定范围的大气圈所存在的各种气体所构成的混合体。

  ⑵大气污染是指大气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大气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以及破坏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大气质量恶化的现象。

  ⑶一次污染物,又称原发性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未发生变化的大气污染物。

  ⑷二次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排放进入大气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大气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⑸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吸收红外辐射而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⑹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污单位,以及对设立在特殊保护区域内超标排污的已有设施,经地方人民政府决定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督,设定一定期限由排污者在该期限内实施完成治理任务、使污染物排放达到治理目标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自考交流群

扫码领取试题答案及解析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