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学 > 管理会计课堂笔记

管理会计课堂笔记

2006年12月20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查分预约

  第一章 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两个重要领域

  基本内容: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企业会计是会计的主体。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又是企业会计的两个重要领域。财务会计主要是通过定期的财务报表,为企业外不同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各种社会集团服务。以提供定期的财务报表为主要手段,以企业外部的投资人、债权人等为主要服务对象,是财务会计的主要特点。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采用灵活而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为企业管理部门正确的进行更优管理决策和有效经营提供有用的资料。

  第二节 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基本内容:

  一、管理会计发展的两个阶段

  管理会计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系统分离出来,成为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独立领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大致上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1)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本世纪初到50年代)

  执行性管理会计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标准成本”、“差异分析”、“预算控制”等方面。但它还只是管理会计的雏形,其基本点是在企业的方针、决策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协助解决在执行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问题。但企业管理的全局、企业与外界关系的有关问题没有在会计体系中得到应有的反应。因而总的说来,这还只是一种局部性、执行性的管理会计,仍处于管理会计发展历程中的初级阶段。

  (2)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本世纪50年代以后)

  本世纪50年代起,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大规模应用于生产,使生产力获得迅速的发展。同时,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经营日趋复杂,企业外部的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竞争更加激烈。这些新的条件和环境,一方面强烈要求内部管理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另一方面还要求企业具有灵活反应和高度适应的能力,否则,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显然无法适应这种新的形式和要求。必然为现代管理科学所取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而形成的现代管理会计就迅速发展起来。它是以服务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决策性管理会计。它与执行性管理会计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差别。决策性管理会计的创立及其发展,标着者这门科学日趋成熟,而进入其发展历程中的高级阶段。

  二、现代管理科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作用

  现代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就是它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管理科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作用,在方法上赋予它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使它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节 现代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

  基本内容:

  财务会计对比,现代管理会计主要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

  无论管理会计或财务会计,都同时为企业内部、外部的有关人员服务,只是侧重面不同。财务会计主要是通过财务报表,向企业外界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提供财务信息;管理会计则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即为各级管理人员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和有效地改善生外经营及时提供有用的财务管理信息,为实现更优管理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二、方式方法更为灵活多样

  财务会计以统一货币形式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严格遵循“公认会计原则”,从凭证、帐簿到报表,对有关资料逐步进行综合,要严格按照规定的会计程序进行,具有比较严密而稳定的基本结构;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有用信息,它在许多方面可以不受“公认会计原则”的制约,结构比较松散,领域更加广阔,方式方法也更加灵活多样。

  三、同时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和局部两个方面

  财务会计主要以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提供集中、概括性的资料,来综合评价、考核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管理会计则不然,它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目标,必须同时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与局部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它既要从整个企业的全局出发来考虑、观察和处理问题,也要从企业的各局部出发来考虑、观察和处理问题,两者不可偏废。

  四、面向未来

  财务会计一般只反映实际已完成的事项,它所提供的资料主要是关于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历史记录;而管理会计则主要是面向未来,它为了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侧重于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对有关未来的大量不确定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适应决策需要。

  五、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

  财务会计也要应用一些数学方法,但范围比较小,一般只涉及到初等数学;而管理会计为了在现代化的管理中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却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许多现代数学方法,主要是把运筹学和数理统计学中许多科学的数量方法吸收、结合到会计中来,使它有可能把复杂的经济活动尽可能用简明而精确的数学模式表达出来,并利用现代数学方法,包括更优化技术,对所掌握的有关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以揭示有关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更优数量关系,具体掌握有关变量联系,变化的客观规律,以便为管理人员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选择更优方案和有效地改善生产经营提供客观依据。

  本章小结:

  第一章 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归根结蒂,现代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以飞速发展的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为基础,在不断适应日益发展的企业管理要求的过程中发展完善的。管理会计从更初只是财务会计的一部分,到逐渐分离、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是企业管理思想不断进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管理会计现在已经成为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领域,与财务会计有着诸多的不同,也起着与财务会计不同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服务,因此,其方式就更加灵活,并且要兼顾到企业的全局和局部两个方面。学习过本章后,应该认识到管理会计一直是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思考,会计工作(不仅仅局限于管理会计)作为一项企业管理活动,怎样从自己的角度创新自己的管理思想,以及紧跟更新的管理思想,将管理思想与会计工作紧密结合,为企业的总目标服务。

  第二章 现代管理会计的特性、对象、方法和职能作用

  第一节 现代管理会计的特性

  对于现代管理会计的特性,可以从它作为一门学科和作为一种会计工作这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从学科的性质看

  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突破了传统会计框架的局限,从许多相关学科吸收引进了有关的科学成果使之成为现代管理会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增添了新内容,获得了新生命,得以迅速的发展。现代管理会计的创立及其不断发展,大大丰富了会计科学的内容,标志着会计科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从工作性质看

  它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管理学把决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认为管理首先是决策,决策是领导者、管理者的首要职能。而决策离不开信息,因为信息被看作是管理的“介质”。 现代管理科学从决策的角度把一个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区分为三个层次:(1)决策系统,(2)决策支持系统,(3)执行与控制系统。

  与此相适应,管理人员也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1)决策人员,(2)参谋人员,(3)执行人员。会计入员作为信息专家,是属于决策支持系统的参谋人员。

  第二节 现代管理会计的对象

  现代管理会计的对象是现金流动。这是因为现金流动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其流入与流出既有数量上的差别,也有时间上的差别,通过现金流动的动态,可以把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成本、盈利这几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统一评价,为企业改善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重要的、综合性的信息。首先,企业生产经营中现金流出与流入数量上的差别,制约着企业的盈利水平。其次,现今流出与流入数量上的差别,则制约企业资金占用的水平。更后,现今流出与流入以上两个方面的差别还可综合起来进行考察,即时间上的差别可通过“货币时间价值”进行换算,转化为在同一时点上看问题,是时间上的差别通过数量上的差别来表现。

  由此可见,现金流动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敏感性,通过把握现金流动的动态,就可以全面、系统、及时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在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个环节发挥积极能动作用。

  第三节 现代管理会计的方法

  一、现代管理会计基本方法的主要特点

  现代管理会计基本方法的主要特点,可从它与财务会计所用的方法进行对比来说明。

  财务会计所用的方法,是属于描述性的方法,重点放在如何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现代管理会计所用的方法,是属于分析性的方法,借以从动态上来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现金流动。它同财务会计所用的描述性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涉及到常数,而且还涉及到变数。

  “差量分析”作为一种基本的分析方法贯穿现代管理会计的始终,它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有多种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成本性态分析法将成本表述为产量的函数,分析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然后按照成本对产量的依存性,更终把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它联系成本与产量的增减变动进行差量分析,构成现代管理会计中一项基础性的内容。

  (二)本·量·利分析法将成本、产量、利润这几个方面的变动所形成的差量相互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其核心部分是确定“盈亏临界点”,并围绕它,从动态上掌握有关因素变动对企业盈亏消长的规律性的联系。这对帮助企业在经营决策中根据主客观条件有预见地采用相应措施实现扭亏增盈,具有重要意义。

  (三)边际分析法增量分析的一种形式。它运用求导数的方法确定由自变量的微量变化所形成的函数的精确变化率。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更优的边际点,使企业管理部门具体掌握生产经营中有关变量联系和变化的基本规律性,从而有预见地采取有效措施,更经济有效地运用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各有关因素的更优组合,争取更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

  (四)成本-效益分析法在经营决策中,适应不同的情况形成若干独特的“成本”概念(如差别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和相应的计量方法,以此为基础,对各种可供选择方案的“净效益”(总效益与总成本之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判别各有关方案的经济性。这是企业用来进行短期经营决策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

  (五)折现的现金流量法将长期投资方案的现金流出(投资额)及其建成投产后各年能实现的现金流入,按复利法统一换算为用同一时点的数值(现值、终值或年值)来表现,然后进行分析对比,以判别有关方案的经济性,使各方案投资效益的分析和评价建立在客观可比的基础上。这是企业用来进行长期投资决策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

  二、现代管理会计方法上的精密化,标志着它从描述性科学向精密科学发展

  现代管理会计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用高等数学和其它现代数学方法来武装自己,使之朝着精密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现代管理会计所用的数量分析方法日趋精密化,是它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标志着它从描述性科学向精密科学转变。而这种转变实质上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

  第四节 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是把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有机的结合起来。解析过去是由财务会计来完成的;控制现在是指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是指严格按照决策预定的目标卓有成效地进行;预测和决策是筹划未来的主要形式。 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现代管理会计的这几项职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结合在一起,综合地发挥作用,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职能。职能作用上的综合化,是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当代会计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代管理会计的特性、对象、方法和职能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能对现代管理会计的特性、研究对象、分析方法以及其职能作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以后继续深入地学习建起理论概念框架,明确方向与整体思路,理清现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定产品而发生的各种生产耗费的货币表现,它包括产品生产中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成本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区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两大类。其中制造成本又是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三个基本要素组成,而制造费用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等三个费用项目。通常,人们又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两者合在一起,称为主要成本,而将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加在一起,统称为加工成本。

  非制造成本则是指销售与行政管理方面发生的费用,一般可以分为行销或销售成本、管理成本两大类。行销或销售成本,是指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广告费、展销费、保险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经常费用。管理成本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例如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邮电费和保险费等。

  要理解我国新的财务制度把产品成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项目基本上也是按经济用途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反映和考核企业生产车间的成本水平和管理责任,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成本的性态,是指成本总额的变动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按照成本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可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

  1.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与产量的增减变化没有直接联系的费用。其特点是: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不受产量的增减变动的影响,但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额却随着产量的增加而相应地减少。

  固定成本可进一步区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两类。酌量性固定成本是企业根据经营方针由高层领导确定一定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主要包括研究开发费、广告宣传费、职工培训费等。它不像约束性固定成本那样一经形成就较长期地存在,其预算额只在较短的预算期内有效,企业的高级领导可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不同预算期的用款限额。约束性固定成本主要是属于经营能力成本,它是和整个企业经营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直接相联系的成本,主要包括厂房、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保险费、财产税等。企业的经营能力一经形成,在短期内就难于作重大的改变,因而与此相联系的成本也将在较长期内继续存在。

  2.变动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产量的增减变动而成比例变动的成本。其特点是: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随着产量的增减变动而成比例增减,但单位产品变动成本额却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

  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更主要标志是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是否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从产品的单位成本来看,随着产量的增加,其单位分摊的份额将会减少。从变动成本来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成本总额会随产量呈正比例变动,而单位成本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和掌握“相关范围”的概念和含义。

  3.半变动成本,是指总成本虽然受产量变动的影响,但是其变动的幅度并不同产量的变动保持严格的比例。半变动成本是一种同时包含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因素的混合成本。它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形式是刚开始时有一个初始量,呈固定成本特征,其后发生的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又类似于变动成本;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成本随产量的增加呈阶梯式变动的阶梯式成本,其特征是,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其发生额不变,当产量超过一定幅度时,其发生额会突然跳跃上升,然后在产量增长的一定幅度内又保持不变。

  由于半变动成本同时具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特征,很难适应经营管理上的多方面需要,因此,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一般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加工和处理,将其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分别分解出来,从而把全部发生的成本更终归属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

  研究成本按性态分类有着重要意义,便于利用成本资料进行预测和决策,而且有利于成本控制和差异原因的分析。

  三、成本按可控性分类

  成本按照可控性分类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两类。从一个单位或部门看,凡成本的发生属于这个单位或部门权责范围内,能为这个单位或部门所控制的,叫做这个单位或部门可控成本。相反,若成本的发生,不属于某一单位或部门的权责范围内,不能为这个单位或部门加以控制的,叫做这个单位或部门的不可控成本。

  学习该分类要理解成本的可控性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以特定的单位、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权力层次为出发点的,成本是否可控,会随着单位、时期和权力层次的不同而不同。在一个单位或部门不可控的成本对于另一个单位或部门则可能是可控的;同样,在一定时期或对于基层领导来说不可控的成本在另一个时期或对于高层领导则可能是可控的。

  该分类方法在责任会计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四、成本按可追踪性分类

  按照生产成本能否直接计入或归属于各种产品即成本的可追踪性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类。能直接计入或归属于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称为直接成本;反之,不能直接计入,而必须先归集,而后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称为间接成本。

  这种分类方法对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成本按可盘存性分类

  成本的可盘存性是指一定期间内发生的成本是否计入产品成本,并作为资产结转下期。成本按可盘存性可以分为期间成本和产品成本两类。那些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期的长短成比例、其效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不能结转到下期而应直接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的成本称为期间成本;而那些同产品的生产有着直接联系的成本则称为产品成本。该部分成本视产品是否销售,分别列入损益表或资产负债表,体现为当期损益或成为结转到下期的期末存货的组成部分。

  六、成本按经营决策的不同要求分类

  成本核算是为了给经营决策提供决策相关指标,因此涉及到一些独特的成本概念,这里一并做一简要介绍。

  1.差别成本。广义的差别成本是指不同方案之间的预计成本的差额;狭义的差别成本是指由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别。

  2.机会成本。决策时必须从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一种更优方案,这时要把已放弃的次优方案的可计量价值看作被选取的更优方案的“机会成本”加以考虑。机会成本并非实际支出,也无需计帐,但在决策时应作为一个现实因素加以考虑。

  3.边际成本。从经济学的观点看,边际成本是指成本对产量无限小变化的变动部分。但在实践中通常指产量增减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

  4.付现成本。是指在确定的某项决策方案中,需要以现金支付的成本。在经营决策中,特别是当企业的资金处于紧张状态,支付能力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付现成本更低的方案来代替总成本更低的方案。

  5.应负成本。它是机会成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并非企业实际支出,也无须计账,是使用某种经济资源的代价。这种代价在进行方案选择时也要认真考虑。

  6.重置成本。是指按照现行市场价格购买目前所持有的某项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在定价决策时必须认真考虑重置成本。

  7.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发生、无法收回的成本。这种成本与当前决策是无关的。

  8.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可避免成本是指通过某项决策行动可改变其数额的成本。而不可避免成本是指某项决策行动不可改变其数额的成本,也就是同某一特定决策方案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其发生与否并不取决于有关方案的取舍。

  9.可延缓成本与不可延缓成本。某一方案已经决定要采用,但如推迟执行,对企业全局影响不大,因此,同这一方案相关联的成本就称为可延缓成本。反之,如果已选定的某一决策方案必须马上实施,否则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那么与这一方案有关的成本称为不可延缓成本。

  10.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相关成本是指与决策有关的未来成本。如差别成本、机会成本、应付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等均属于此类。而非相关成本则是指过去已发生、与某一特定决策方案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例如,沉没成本、不可避免成本等均属于非相关成本。

  第二节 半变动成本的分解

  对半变动成本常用的分解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是指以某一时期内的更高点产量的半变动成本与更低点产量的半变动成本之差,除以更高产量与更低产量之差,先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的值,然后再据以把半变动成本中的变动部分和固定部分分解出来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a)=更高点半变动成本总额-b×更高点产量或=更低点半变动成本总额-b×更低点产量

  二、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也称布点图法,是指将所观察的历史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图,据以确定半变动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各占多少的一种方法。

  散布图法的基本原理是,以横轴代表产量,纵轴代表成本,将观察到的半变动成本数据标在坐标图上,绘成各期的成本散布图,然后根据目测,在各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平均变动趋势的直线,其与纵轴的交点即为固定成本,然后再据此计算单位变动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三、回归直线法

  回归直线法,亦称更小二乘法,它是根据若干期产量和成本的历史资料,运用更小二乘法公式,将某项半变动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在使用该方法分解半变动成本之前,要先计算半变动成本(y)与产量(x)之间的相关系数(r),用以反映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在0与±1之间,当r=0时,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依存关系;当r=+1时,说明变量之间有完全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一个变量完全依随另一个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当r=-1时,说明变量之间有完全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一个变量增加或减少时,另一个变量却相应地减少或增加。

  第四章 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一、产品成本的组成不同

  其主要的区别在于对固定成本的处理不同。在完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而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期间成本,全额列人损益表,从当期销售收入中扣减。

  二、在“产成品”与“在产品”存货估价方面的不同

  按照完全成本法,不论是已销产品,还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均“吸收”了一定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即各会计期末的产成品和在产品都是按全部成本计价。而按照变动成本法,不论是已销产品,还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其成本都只包含变动成本,因此,期末存货是按变动成本计价的。

  由此可见,由于两种成本计算法对存货的估价不同,完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

  三、在盈亏计算方面的区别

  由于两种成本计算法对固定成本的处理不同,从而对分期损益产生了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产销平衡时,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的分期损益相同。表示如下:

  当本期生产量=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认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产销不平衡时,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的分期损益不同。

  (1)当本期生产量>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认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2)当本期生产量<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认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第二节 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评价

  一、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评价

  对完全成本法的评价完全成本法的优点体现在以下两点:

  (1)可以大大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

  (2)有利于企业编制对外报表。

  其缺点是:由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掺杂了人为计算上的因素,使得利润的多少和销售量的增减不能保持相应的比例,因此,用该种方法计算的分期损益难于为管理部门所理解。

  二、对变动成本法的评价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所提供的成本资料能较好地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易于管理部门所理解和掌握。

  (2)能提供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资料,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决策分析。

  (3)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

  其缺点主要表现在:

  (1)变动成本计算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要求。

  (2)所确定的成本数据不符合通用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3)所提供的成本资料不能完全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而只能对短期经营决策提供选择更优方案的有关资料。

  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应用问题

  从上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分析中可以看出,二者各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故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以满足会计更好地履行对内、对外两方面的职能需要。而不必以一种成本计算法代替另一种成本计算法,或搞两套平行的成本计算体系。建立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应注意以下问题:

  (1)日常核算应以变动成本为基础,即在产品和产成品的成本均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

  (2)各个月份的内部损益表也可按变动成本计算法编制。

  (3)平时增设几个帐户:一个是变动性制造费用,另一个是固定性制造费用。它们用于登记日常发生的业务。还设“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把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先记入该帐户,到期末再把其中应归属于本期已销售产品的部分转入“收益汇总”帐户,并列入损益表,作为本期销售收入的扣减项目。对其中应属于期末在产品和产成品的部分,则仍留在该帐户上,并将其余额加在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上,使它们仍按所耗费的完全成本列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进行成本分析、计算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相对于完全成本法而言的。作为企业内部进行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与完全成本法必然有一定的区别,否则,也不会从实践中产生。我们学习这一章之后,应该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审视变动成本法,考虑它对于企业搞好管理的作用,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计算的水平上。

  第五章 成本-产量-利润依存关系的分析

  第一节 贡献毛益与盈亏临界点

  成本性态分析为盈亏临界点的确定创造了前提条件,变动成本计算法又为盈亏临界点的计算提供了数量依据。因此,盈亏临界点和本量利分析是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一、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contribution margin)是本量利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可译为“边际贡献”、“贡献边际”或“创利额”,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贡献毛益是企业利润的源泉,它首先应该用于补偿固定成本,补偿固定成本之后若还有余额,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如果贡献毛益不足以收回固定成本,则企业将会发生亏损。贡献毛益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

  (1)单位贡献毛益,即每种产品的销售单价减去各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2)贡献毛益总额,这是一个总量的概念,也就是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减各种产品的变动成本总额。贡献毛益是反映各种产品赢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分析的一项重要信息。

  贡献毛益率是一个相对数的概念,是指以单位贡献毛益除以单位销价或者以贡献毛益总额除以销售收入总额。其计算公式是:

  根据贡献毛益率指标可以测算由于销售数额的变动对损益的影响。

  二、盈亏临界点

  盈亏临界点(break-even point,简称BEP),也称损益两平点或保本点,是指在一定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相等,不赢也不亏。当销售量低于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时,将发生亏损;反之,当销售量高于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时,则会获得利润。任何一个企业要预测利润,进而确定目标利润,都必须首先预测盈亏临界点,超过临界点再扩大销售量,才谈得上获得利润。

  盈亏临界点的计算有两种形式:

  1.按实物单位计算:

  2.按金额计算:

  三、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盈亏临界点的计算

  当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时,上述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为前提所进行的盈亏临界点分析就有所变化了。由于每种产品的贡献毛益不同,因此,企业的盈亏临界点就只能以销售收入金额来表示,而不能以实物量表示。其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各种产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

  2.以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为基础,以该种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从而求出各种产品综合的加权贡献毛益率。计算公式如下:

  3.计算整个企业综合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4.计算各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四、同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

  (一)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除以企业正常开工完成的销售量,称为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即:

  这个指标对安排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安全边际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也可译作安全幅度,是指盈亏临界点以上的销售量,也就是现有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它标志着从现有销售量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到盈亏临界点,还有多大的差距。此差距说明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再降低多少,企业才会发生损失。差距越大,则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企业的经营就越安全。

  由于保本点有两种表现形式,故安全边际同样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用实物量表示,称为安全边际量,另一种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称为安全边际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销售额

  安全边际量或安全边际额的数值越大,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企业也就越安全。很显然上述指标属于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之间进行比较。为此,下面介绍一下安全边际的相对数表现形式,即安全边际率,它是用安全边际除以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额所得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同样地,安全边际率数值越大,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说明企业的业务经营也就越安全。西方企业评价安全程度的经验标准,如下表所示:

  企业安全性经验标准

  安全边际率  10%以下  11%-20%  21%-30%  31%-40%  41%以上安全程度   危 险   值得注意  比较安全  安 全    很安全

  (三)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是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五、盈亏临界图

  盈亏临界图是围绕盈亏临界点,将影响企业利润的有关因素和相关关系,集中在一张图上形象而具体地表现出来。利用它,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关因素的变动对利润发生怎样的影响,因而对于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提高预见性和主动性,有较大的帮助。

  (一)盈亏临界图的绘制程序一般以横轴表示销售量(用实物单位或金额表现),以纵轴表示成本和销售收入的金额,建立坐标系,进而:

  1.按销售总金额取纵轴交叉点,连接交叉点与原点之线,即得销售收入线;

  2.按固定成本金额在纵轴上取点,画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得固定成本线;

  3.在横轴上选取一个整数,算出它的总成本,标出销售量与总成本的交点,然后连接该点与固定成本在纵轴上的截点,这条线就是总成本线。

  4.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相交的地方就是盈亏临界点。

  (二)盈亏临界图的特点由盈亏临界图中所反映的各有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看出它们具有如下特点:

  1.盈亏临界点不变,销售量越大,能实现的利润越多,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少,能实现的利润越小,亏损越多。

  2.销售量不变,盈亏临界点越低,能实现的利润越多,亏损越少;盈亏临界点越高,能实现的利润越小,亏损越多。

  3.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多少。固定成本越多,或单位产品变动成本越多,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

  六、成本——产量——利润分析的基本假设

  在进行盈亏分析中,往往以下面一些基本假设为前提,这些假设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假定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不变,企业的销售总收入同产品的销售量成正比例的变动。

  2.假定所有的成本都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其中假定固定成本是处于相关范围内,其总额在全期内保持不变,不受销售量变动的影响;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不变,变动成本总额同产品的销售量成正比例的变动。

  3.假定企业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如果同时生产和销售多种产品时,其品种构成不变。

  4.假定全期内产品的生产量与销售量一致,不考虑产成品存货水平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以上基本假设不可能保持不变,所以必须分别计算它门对有关指标的影响程度。

  第二节 目标利润的分析

  一、预测利润

  要预测利润,必须根据销售预测中预计的销售量,测算计划期间将实现多少利润。其计算公式如下:

  利润=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二、预测目标销售量

  通过目标销售量的预测分析,以便了解企业要达到预定的目标利润,应生产和销售多少产品。其计算公式如下;

  第三节 利润预测中的敏感分析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盈亏临界点的分析,确定企业销售多少产品才能做到不赢不亏,进而预测企业的目标利润,并测算有关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从前述的盈亏临界图可以看出,单位售价、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的变动都会对盈亏临界点和利润产生影响。因此,在敏感分析中要理解以下的关系:

  1.在单项因素变动的情况下,

  单位售价提高(降低),盈亏临界点会降低(提高),目标销售量也会减少(增加);

  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增加(减少),则盈亏临界点会提高(降低),

  目标销售量增加(减少),目标利润也会相应增加(减少)。

  2.在多因素同时变动时,则需要综合计算各有关因素同时变动的影响。

  3.税率变动的影响。

  上述的目标利润是税前利润,如果将其改为税后利润,则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为:

  第四节 不确定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

  上面所进行的本量利分析,都是假定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是一个定值。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三个变量往往会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对它们的预期变动很难事先掌握得十分准确,只能大概估计它们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在这个范围内有关数值可以出现的概率如何,所以要计算保本点就必须借助概率分析。

  第五节 成本-产量-利润依存关系的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一、应否购置某项生产设备的选择

  要对应否购置某项生产设备的方案进行选择,关键在于通过对两种方案的有关指标,如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单位产品的贡献毛益、固定成本、盈亏临界点和可实现的利润进行比较,看哪种方案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据以选择更优方案。

  二、某种产品应否投产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某种产品要不要投产,主要取决于它能否打开销路,如果通过市场需求的调查和预测,认为这种产品在盈亏临界点以上具有较稳定的超额销售量,使企业有利可图,可以考虑投产;否则,不宜投产。

  三、某种设备购置或租赁的选择

  要对这两种方案进行选择,首先必须计算和对比二者的年使用成本。租赁的年使用成本是按天计算的租金和运转费,它们属于变动成本。自行购置的年使用成本包括年折旧费、维修费和运转费,前二者属于固定成本,后者属于变动成本。其次,计算两方案的年使用成本取得平衡时的年使用天数,然后根据生产经营所需的工作量,预计该设备正常的年使用天数,进而对上述两种方案进行取舍,以争取较大的节约效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本-产量-利润依存关系的分析本章的内容是在成本的性态分析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全章共分为五节,每节都是本量利分析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分析了本量利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通过分析,揭示出贡献毛益(率)、盈亏临界点、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安全边际(率)等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和指标,并对有关因素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及利润的影响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从而为企业的预测、决策和规划控制提供重要的依据。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盈亏临界点及本量利分析的含义,掌握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计算方法,了解有关因素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及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熟练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第六章 预测分析

  第一节 预测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一、预测的概念和基本程序

  所谓预测,是根据反映客观事物的资料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来预计和推测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可能性。其主要特点是,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根据已知推测未知。其基本程序如下:

  (1)确定预测目标;

  (2)收集整理资料;

  (3)选择预测方法;

  (4)综合分析预测;

  (5)计算预测的误差。

  二、预测的方法及其特点

  预测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类,即非数量方法和数量方法。

  非数量方法,又称定性分析法,是指依靠人的主观分析判断来确定未来的估计值。其主要做法是由熟悉情况和业务的专业人员根据过去的经验进行分析、判断,提出预测意见,然后再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综合,作为预测未来的主要依据。

  数量方法,又称为定量分析法,是根据过去比较完备的统计资料,应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或数理统计方法对各种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借以充分揭示有关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作为对未来事物发展趋势预测的依据。它又可分为趋势预测法和因果预测法两类。

  趋势预测法,是以一个指标本身过去的变化趋势作为预测的依据,这意味着把未来当作过去历史的延伸;而因果预测法是从某项指标与其它有关指标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中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作为预测的依据。前者主要包括简单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等;后者主要包括回归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

  预测的过程,实际上是信息处理、加工、利用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主观臆测,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近似性和局限性。

  第二节 销售预测

  销售预测是企业财务预测的起点,是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预计市场对本企业的产品在未来时期的需求趋势。其主要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趋势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回归直线预测法等。

  一、算术平均法算术平均法是根据过去若干期的销售量,计算简单的算术平均数作为未来的销售预测数。

  公式如下:

  计划期销售预测属=各期销售量总和/期数

  二、趋势平均法这种方法是假设未来时期的销售使与它相近时期销售量的直接继续,而同较远期的销售量关系较小,同时为了尽可能缩小偶然因素的影响,就以更近若干期的平均值作为计算预测期的预测值基础的一种方法。

  三、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是根据前期销售量的实际数和预测数,以加权因子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来预测下一起的销售量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预测销售量=平滑系数×上期实际销售量+(1-平滑系数)×上期预测销售量学习该方法要注意它与趋势平均法的区别与联系。两者都是以一个指标过去的变化趋势作为预测未来的依据,但采用趋势平均法时,对前后各时期同等看待,在计算若干期的平均数和趋势平均数时,其权数相同;而采用指数平滑法,却对不同时期的资料去不同的权数:越是近期的资料,其权数越大,越是远期的资料,权数越小。平滑系数a的去职范围是0

  四、直线回归预测法直线回归预测法是运用直线回归方程,根据自变量的变动,来预测因变量发展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公式如下:y=a+bx

  第三节 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目标成本预测、产品成本水平发展趋势预测、因素变动预测和更佳产品质量成本的预测四个方面。

  一、目标成本预测

  目标成本是只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某一时期要求实现的成本目标。确定目标成本,使为了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降低产品成本,以保证企业目标利润的实现。如果目标成本不能实现,则企业的目标利润也就没有了实现的基础。

  目标成本的确定,通常有两种方法:

  1.选择某一先进成本水平作为目标成本。

  2.先确定目标利润,然后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减去销售税金和目标利润,余额就是目标成本。用公式表示如下:

  目标成本=预计的产品销售收入-销售税金-目标利润

  二、产品成本水平发展趋势预测

  产品成本水平发展趋势预测,就是根据产品成本和产量之间存在的依存关系将产品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从而预计计划期内产量变化条件下的总成本水平。其主要的预测方法有高低点法和回归直线法。后者已经介绍过,下面讲一下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是将一定时期历史成本资料中的更高更低产量下成本的差额与更高更低产量的差额进行对比,求得单位变动成本,然后根据一的产量水平下的总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求得固定成本总额,从而进行成本预测的一种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b= 更高产量下的总成本-更低产量的总成本更高产量-更低产量

  a=更高点成本总额-b×更高点的产量=更低点成本总额-b×更低点的产量其中:a——总成本 b——单位变动成本a、b的值求得后,结合预测销售量x,代入直线方程y=a+bx,即可预测出计划期的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预测计划期的产品总成本y1=a+bx1预测计划期的产品单位成本=y1/x1

  三、因素变动预测法

  因素变动预测法是以基年实际产品成本为基础,预见到各个成本项目中今后一定时期内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及影响程度,预测今后的产品单位成本及总成本。影响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主要有直接材料消耗量、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和产量变动等。用公式表达如下:

  四、更佳产品质量成本的预测

  质量成本是指在产品质量上发生的一切费用支出,包括由于未达到质量标准造成损失而发生的费用以及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各种费用。用公式表达如下:

  质量成本总和=内部质量成本总和+外部质量成本总和+评价质量成本总和+预防质量成本总和

  第四节 利润预测

  本节主要介绍了利润预测的另外一种方法——比例法。所谓比例法,就是根据利润率指标来预测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的一种方法。这主要有三种途径:

  1.根据销售收入利润率来预测

  其公式是:

  预计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额=预计计划期产品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率

  2.根据销售利润率来预测

  其公式是:

  预计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额=预计计划期产品销售成本×销售成本利润率

  3.根据产值利润率来预测

  其公式是:

  预计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额=预计计划期产品总产值×产值利润率第五节 筹资预测筹资预测是工业企业经营预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资金预测,可以使企业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合理的使用资金,不断提高期利用效果。

  前面曾经提到过,对筹集资金需要量影响更大的变量是企业未来年度预测的销售额,也就是说,销售预测是资金需要量预测的主要依据。筹资预测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销售百分比法。简单地说,销售百分比法就是根据资金的各个项目与销售收入总额之间的依存关系,并且假定这些关系在未来时期保持不变,然后根据计划期销售额的增长情况来预测需要相应追加多少资金的一种方法。

  销售百分比法预测筹资需求的一般程序为:

  1.分析、研究资产负债表上那些能够随销售量变动而发生变化的项目,并将这些项目分别除以基年的销售量,以销售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2.将资产已销售百分比表示的合计数减去负债能够随销售额增长而自动增加的项目已销售百分比表示的合计数,得出计划期内每增加一元销售所需要增加的筹资的百分比。

  3.以预测未来年份增加的销售量乘以每增加一元销售量所需要筹资金额的百分比,然后再扣除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来源,即可得出计划期需要增加的筹资额的预测值。

  第七章 决策概述

  第一节 决策的意义和分类

  一、决策的意义

  所谓决策,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借助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并决定采用一个更优方案。“优”的标准,主要是经济效益,它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生存、发展。因而经营决策构成企业整个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一个完整的决策一般:要先确定应达到的明确目标;为达到既定目标,有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有关方案有可计量的预期损益值;属于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基本上可以预计。

  二、决策的分类

  基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经营决策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按时间长短分类企业的经营决策按照其涉及时效的长短,可分为两类:

  1.长期决策。是指为改变或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或服务能力而进行的决策。其主要特点是:投资支出的金额大,决策方案一旦执行后,事后很难改变,并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较长期地起作用。

  2.短期决策。是指企业为有效的组织现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合理利用经济资源,以期取得更佳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决策。它一般只涉及一年以内的有关经济活动。

  (二)按决策的层次分类1.高层决策。是指企业的更高阶层领导所作的决策,它所涉及的主要是有关企业全局性长远性的大问题。这一类的决策,属于战略性的决定。

  2.中层决策。是指由企业中级管理人员所作的决策,其基本内容是使高层决策从更低的层次,从更短的时间和更小的范围内进行具体化,并制定更优利用资源、保证更高决策得以顺利实现的实施方案。这一类的决策,属于战术性的决定。

  3.基层决策。是指由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所作的决策,基层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是对上一层次所作出的决策付诸具体实施。因此这一类决策属于执行性决策,其目的是在执行上级既定决策过程中,存利除弊,妥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三)按决策所依据的环境、条件的状况分类1.确定型决策。是指与决策相关的那些客观条件或自然状态是肯定的、明确的,并且可用具体的数字表示出来,决策者可直接根据完全确定的情况,从中选择更有利的方案。

  2.风险型决策。是指与决策相关的因素的未来状况不能完全肯定,只能预计大概情况,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案都带有一定的风险。这类决策的分析一般是以概率表示其可能性的大小,尽可能做到近似地符合实际情况。

  3.非确定型决策。是指影响这类决策的因素不仅不能肯定,而且连出现这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也无法较确切地进行预计,这类问题的决策称为非确定型的决策。

  第二节 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一、决策的基本程序

  决策的程序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析、判断过程。可具体总括为如下几个步骤:

  1.提出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2.拟定达到目标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

  3.收集与决策有关的信息;

  4.分析、评价与对比各种行动方案;

  5.选定更优方案;

  6.组织与监督方案的实施。

  二、风险型与非确定型决策常用的方法

  (一)风险型决策常用的方法风险型决策常用的方法是决策树分析法。所谓决策树分析法是指在决策进程中,把各种方案以及可能出现的状态、后果,用树枝状的图形表示出来,这种利用决策树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决策树分析法。

  (二)非确定型决策常用的方法1.小中取大法,也称悲观决策法。其程序是:首先,从每个方案中选出一个更小的收益值,然后再从中选出一个收益值更大的方案作为决策方案;其次,以更小收益值为更大的方案作为更优方案。

  2.大中取小法,亦称为更小的更大后悔值决策法。其程序是:首先,找出在不同自然状态下各个方案的更大收益值;其次,计算在不同自然状态下各个方案的后悔值;更后,从各个方案的更大后悔值中,选择更小的更大后悔值为更优方案。

  3.大中取大决策法,也称为更大更大原则。这种方法的思想基础是对客观情况持乐观态度,从更好的客观状况出发,去寻找出预期结果更好的方案,因此又称为乐观法。其程序是:首先,从各种决策方案中取一个更大收益值;其次,从各个收益更大值的方案中,选取其中收益值更大的作为决策方案。

  第八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一节 产品生产的决策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经营的商品生产者,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需要决策的问题,包括生产何种产品、产量多少、生产更优批量等,本节就是解决与产品生产有关的问题的。

  一、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分析

  这一决策通常是处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用现有的设备既可以生产甲产品,也可以生产乙产品,但不宜它是生产者两种产品,这就设的企业必须根据现有的资源条件,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取舍。

  这种选择应该以利润为目标,看哪一种产品在经济上更为合算,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二、产品增产分配的决策分析

  这一决策是处在这样的背景下:现有的生产能力除了完成既定的生产任务外,还有一定的剩余,为了充分利用这一部分剩余的生产能力,就要在原来预订投产的集中产品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扩大其产量。这里,就存在增产哪一种产品较好的问题。

  决策方法是,根据每一单位的生产能力(如:机器工时)在生产有关产品时,能够提供的贡献毛益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实际需要和存在的可能,将剩余的生产能力尽量用来增产每单位生产能力提供的贡献毛益更大的那种产品。

  三、产品停产的决策分析

  产品停产的决策是指企业正同时生产若干种产品,其中有一种产品发生了亏损,为了转亏为盈,企业一方面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以扭转亏损的局面;另一方面还可以考虑对亏损产品实行停产。

  进行决策时,应以其能否提供一定的贡献毛益而定。若贡献毛益为正数,说明它们的生产还可以为增加企业总的盈利做出一定的贡献,可不考虑停产;否则,应考虑停产。

  四、对亏损产品的转产的决策分析

  在进行这方面的决策时,主要考虑:

  1.转产的产品是利用亏损产品停产后腾出来的生产能力,不需要占用其他产品的生产能力;

  2.它所提供的贡献毛益大于原产品的贡献毛益,说明转产是合算的;反之,就不合算了。

  五、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这里所说的特定订货,是指其销售价格低于一般的市场价格,甚至低于该种产品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出的实际成本。而企业根据目前的生产状况,还有一定的剩余生产能力可进行生产这种订货。对这类订货应否接受,可视其形成的贡献毛益补偿其专属的成本后是否还有剩余而定。若有生育,就应该接受追加订货,否则,不要接受这种追加的订货。

  在进行这种问题的决策时,一般可以采用差量分析法进行分析。也就是把自制的差别成本与外购的差别成本进行比较,选择成本更低的作为更优方案。自制的差别成本是指自制与不自制之差。在无需增加专用固定设备的情况下,自制成本支包括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外购的差别成本仅指外购与不外购之差,外购成本一般包括买价、运费、保险费、验收费等。

  六、半成品是立即出售还是继续加工的决策分析

  半成品是立即出售或继续加工的决策,是指有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完成了一定的加工程序后,可以作为半成品出售,但也可以继续加工之后再出售,后者的售价高于前者,但也要追加一定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比较那一种方案更为合算,以决定方案的取舍,一般可以将继续加工后与其可增加的收入与进一步加工所需要追加的成本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说明进一步加工可以带来额外的收益,是可取的;否则,就不要再继续加工,而应该马上出售。

  七、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

  联产品是指利用同一种原材料,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或用途不同的主要产品。这些产品的综合成本成为联产品成本。对这类问题的决策可采用差量分析法,也就是要弄清进一步加工后与其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预期的可分成本,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以进一步加工的方案为优;反之,若前者小于后者,则以分离后立即出售的方案为优。

  八、产品更优组合的决策分析

  当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和企业现有的资源,合理安排各种产品的生产量,使各种产品的生产量达到更优组合,以取得更佳的经济效益。对这类问题的决策,运用“线性规划”可以间接的确定一定条件下产品的更优组合。

  第二节 产品定价决策

  一、产品的定价决策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采用的定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完全成本定价法就是指在利润或利润率既定条件下价格的组成因素。完全成本定价法是指按照产品的完全成本,加上一定百分比的销售利润,作为定价产品销售价格的依据,所以又称为成本加成定价法。其计算公式为:

  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产品预计单位完全成本×(1+利润加成的百分比)

  2.变动成本定价法就是指以变动成本为基础的价格组成因素。变动成本定价法是指按照产品的变动成本加上一定数额的贡献毛益,作为制定产品销售价格的依据。也就是说,只要产品的销售价格能够补偿其变动成本,并可提供一定数额的贡献毛益,这一价格就可以接受。这一方法一般适用于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接受追加订货是,据以决定取舍的价格。其计算公式是:

  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产品单位变动成本/(1-贡献毛益率)

  =产品单位变动成本/补偿率

  二、产品更优售价的决策分析

  产品的售价是很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如产品销售成本、销售量、更终利润等都与销售价格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为了确定产品的更优售价,必须全面综合考虑各个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当销售价格下降时,若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边际贡献净增额是正数,也就是说降价是有利的;如果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边际贡献净增额是零,即表示降价对企业不利。

  综合来说,产品单位售价下降的更大限度就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地方。也就是,产品的更佳售价应该是更接近于边际贡献增加额等于零的地方。

  三、产品降价的决策分析

  从一个现实中的企业来说,要增加利润,主要途径不外乎两个:一是降低产品成本,二是扩大产品销售量。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若没有特别领先的技术突破,降低成本的空间不会有多大。要扩大销售量,除了保证产品质量外,一般可以通过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来打开销路,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薄利多销”,这是企业增加盈利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企业处于盈亏临界点时,也就是贡献毛益为零,产品的销售收入在补偿了它们的变动成本后,刚好能够弥补固定成本时,要增加利润,就要扩大销售量,这通常就要降低销售价格,到底要降低多少呢?这要结合企业的目标利润来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售价降低率=1-(1-贡献毛益率)/[1-(固定费用+目标利润)/以金额表现的目标销售量]

  售价降低额=原来售价-以金额表现的目标销售量/以实物单位表现的目标销售量

  第三节 库存决策

  一、存货决策的意义

  工业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离不开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各种物资。为了保证企业供应、生产和销售活动能过顺利进行,各种物资必须要有合理的存货。工业企业存货主要是指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物资的储备数量或余额。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存货的管理和决策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得存货始终保持在一个更优化的水平上,就显得特别重要。

  同时,还由于存货有以下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1.存货是企业生产的一项潜在因素,要占用一定的资金,只有把库存的材料和停留在各个加工环节的在产品加工成为产成品,并把它们尽快销售出去,企业才能从中得到一定的收益。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存货是一种被暂时“冻结”的资金。

  2.存货同时又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物资储备。如果没有必要的库存,又会出现缺货或者是停工待料的情况,影响生产的均衡进行,有可能因此而造成经济损失。

  所以,存货决策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权衡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既不会由于库存太多而积压太多资金,也不会因存货太少而导致缺货脱销或者停工待料。存货决策就是要在保证生产、销售顺利进行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更优方案。

  二、与存货决策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1.平均存货量是指一个企业存货量的平均数。例如,某企业A材料全年的需用量为4000件,全年耗用均匀,每年订货四次,每次订购1000件,平均库量就是500件,即订货量的1/2,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存货量=订货量/2 2.采购成本采购成本是指物资本身的成本,像货物的价格、运费等。它随着订货数量的大小而增减,但与订购次数多少没有关系。

  3.订货成本订货成本是指为了获得存货所发生的成本,包括预订货有关的差旅费、到货验收、入库、货款支付手续费等费用。如果补充的库存物资不是向外单位订购,而是由本厂生产,那么订货成本对于生产厂商来说,就是一种生产准备成本(概念见基本内容四),是指组织一批零件生产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设备和机器的准备与调整、产品检验等费用。如果存储的是从外部采购的物资,就要考虑采购成本水平;如果存储的是本厂自己生产的,则要考虑生产准备水平。订购成本或生产准备成本与订购次数或生产批次存在直接关系,它随着订购次数或生产批次的多少而增减,但是,它与每次订货数量的多少没有多少关系。

  4.存储成本是指物资存放在仓库经过一定时期后所发生的全部成本。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因为对实物的保管而发生的多种支出,如仓库的折旧费、保险费、修理费、冷暖气费、通风照明费等仓储费用,以及仓库内部的装卸搬运费、仓库管理费等;二是因为存储的货物本身占用资金的费用,为储存物资占用资金而支付的利息或占用费、物资陈旧变质、损坏、拆耗所发生的损失等。

  5.缺货损失缺货损失是指由于存货的量不足,不能及时满足顾客或者是生产上的需要而引起的缺货损失费用。包括由于缺货引起的停工损失、延期交货而支付的罚金、信誉损失、市区良好的销售基会的损失等。

  6.存货成本是指存货所耗费的总成本,主要包括上面说的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存储成本、缺货成本等部分。

  7.安全存量安全存量是指为了防止因生产量增加或提前领料,使当越耗用量超过计划或因故延迟交货等特殊与原因,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保险储备量,称之为安全存量。其计算公式为:

  安全存量=(预计每日更大耗用量 - 预计平均每日耗用量)×提前日数

  三、库存决策方法

  库存决策的主要任务,一是计算使存货成本达到更低的经济订货量(EOQ);二是确定再次订货点。现将这两点说明如下:

  1.确定经济订货量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是直接影响经济订货量的基本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采购的批量越小,采购次数越多,订货成本就越多,而存储成本就会相应的降低;反之,采购的批量越大,采购次数越少,订货成本就越低,而存储成本则会相应的升高。确定使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之和达到更低的经济批量的计算方法有列表法、图解法和数学模型法。

  (1)列表法它是根据提供的资料及计算公式(即全年的订货成本与存储成本)分别采用不同的订货量列表逐次进行测试,得出使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的总和达到更低水平的订货量,作为经济订货量。

  (2)图解法根据提供的有关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绘出储存成本线、订货成本线,前者随着每次订货量的增加而上升,后者随着每次订货量的增加(订货次数的减少)而下降,经济订货量位于这两条成本线的交点处,这一点,正是订货与储存总成本曲线的更低点。

  (3)数学模型法为了建立计算经济订货量的数学模型,可以用微分法或者基本不等式法求经济订货量的全年总成本为极小值时的订货量。其公式是:

  其中,Q*代表经济订货量;

  Kc代表单位存货每年平均的存储成本;

  D代表年度材料耗用量;

  K代表一次订货的订货的订货成本;

  TC(Q*)代表经济订货领的全年总成本。

  2.确定经济订货点影响订货点的主要因素除了上述所说的经济订货量外,还有“正常消耗量”、“提前其”和“安全储备量”等。“支出消耗量”是指产品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预计的每天或每周材料的正常消耗量:“提前期”是指从提出订货到收到订货的时间间隔。

  四、更优生产批量的决策分析

  所谓更优生产批量,就是要确定一个适当的生产批量,从而使生产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达到更小。生产准备成本是指一批产品投产前需花费的准备成本,如调整机器设备、准备工具模具、准备生产作业记录等项工作所发生的成本。这类成本是固定的,不以每批产量的多少为转移。储存成本是指单位产品存储一个单位期间的储存成本,比如,仓储及其设备维修费、保险费、折旧费、保管人员工资等。这类成本是变动的,随着每批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更优生产批量,可以按照相关公式进行,推导过程详见教材。

  五、ABC库存分类管理方法

  1.ABC库存分类管理法的思想与原理ABC库存分类管理法又称为重点管理法。其基本点是:将企业的全部存货分为A、B、C三类,属于A类的是少数价值高的、更重要的项目,这些存货品种少,而单位价值却较大,实务中,这类存货的品种数大约只占全部存货总品种数的10%左右,而从一定期间出库的金额看,这类存货出库的金额大约要占到全部存货出库总金额的70%左右。属于C类的是为数众多的低值项目,其特点是,从品种数量来看,这类存货的品种数大约要占到全部存货总品种数的70%左右,而从一定期间出库的金额看,这类存货出库的金额大约只占全部存货出库总金额的10%左右。B类存货则节与这两者之间,从品种数和出库金额看,大约都只占全部存货总数的20%左右。管理时,对金额高的A类物资,作为重点加强管理与控制;B类物质按照通常的方法进行管理和控制;C类物资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不大,可以采用更简便的方法加以管理和控制。

  2.ABC库存分类管理法的程序实施ABC库存分类管理法的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把各种库存物资全年平均耗用量分别乘以它的单价,计算出各种物资耗用总量以及总金额。

  (2)按照各品种物资耗费的金额的大小顺序重新排列,并分别计算出各种物资所占领用总数量和总金额的比重,即百分比。

  (3)把耗费金额适当分段,计算各段中各项物资领用数占总领用数的百分比,分段累计耗费金额占总金额的百分比,并根据一定标准将它们划分为ABC三类。分类的标准如下表所示:

  物资类别 占物资品种数的百分比(%)  占物资金额数的百分比(%)

  A 5~10 70~80 B 20~30 15~20 C 50~70 5~10 3. ABC分类控制方法上述ABC三类存货中,由于各类存货的重要程度不同,一般可以采用下列控制方法:

  (1)对A类存货的控制,要计算每个项目的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尽可能适当增加订购次数,以减少存货积压,也就是减少其昂贵的存储费用和大量的资金占用;同时,还可以为该类存货分别设置永续盘存卡片,以加强日常控制。

  (2)对B类存货的控制,也要事先为每个项目计算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同时也可以分享设置永续盘存卡片来反映库存动态,但要求不必像A类那样严格,只要定期进行概括性的检查就可以了,以节省存储和管理成本。

  (3)对于C类存货的控制,由于它们为数众多,而且单价又很低,存货成本也较低,因此,可以适当增加每次订货数量,减少全年的订货次数,对这类物资日常的控制方法,一般可以采用一些较为简化的方法进行管理。常用的是“双箱法”。

  所谓“双箱法”,就是将某项库存物资分装两个货箱,第一箱的库存量是达到订货点的耗用量,当第一箱用完时,就意味着必须马上提出订货申请,以补充生产中已经领用和即将领用的部分。

  第四节 生产设备更优利用的决策分析

  在现实企业中,同一种产品往往可以利用不同的生产设备来生产。为了充分发挥生产设备的作用,同时又能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取得综合的更大经济效益,就有必要计算分析不同类型设备之间产品加工批量的成本平衡点,然后根据所要加工的产品的批量的大小,来选择用何种设备加工比较合适。

  一般情况下,一批产品的一次调整装备费的发生额总是固定的,因此,如果每次加工的产品批量越大,单件产品一次调整装备费分摊的就越少;反之越大。产品的单件加工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对固定的,不受加工批量大小的影响。但产品加工费总额却要随着每次加工批量的变动而相应的发生增减变动。正因为如此,同一种产品用不同的设备加工,其加工成本总有高低之差。在实际计算时,可以针对每种可以有的组合,分别计算其总成本,选择其总成本更低的方案。

  第九章 长期投资决策

  第一节 长期投资决策及其特点

  一、长期投资的概念及其分类

  长期投资是指适应今后生产经营上的长远需要,不能由当年产品销售收入补偿的支出。例如,厂房设备的扩建、改建、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有产品的改造和新产品的试制等方面的支出,都属于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决策按其经营范围,可分为战略性的投资决策和战术性的投资决策两种。战略性的投资决策是指对整个企业的业务经营发生重大影响的投资决策。这种决策会影响整个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规模。战术性的投资决策是指对整个企业的业务、经营方面并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投资决策。这种决策一般只对企业的局部范围有影响。

  二、长期投资的主要特点

  长期投资的主要特点是投资项目的金额大,资金占用的时间较长;一次投放,分次收回。对比短期投资来说,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三、长期投资决策的意义

  长期投资决策就是对企业的各个投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选择,以确定更佳方案。

  长期投资决策是企业具有长远意义的决策。长期投资决策主要在于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规模,它在较长的时间内,对企业的经营会发生持续的影响。做好长期投资决策的关键,就是必须做好投资决策的前期工作,重点是做好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的经济评价。这也是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由于长期投资的主要特点是投资项目的金额大,资金占用的时间较长;一次投放,分次收回。对比短期投资来说,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对企业的盈亏和财务状况影响深远。所以在长期投资决策中应着重考虑如下因素:

  一、货币时间价值

  所谓货币的时间价值,一般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简单地说,就是指货币在不同的时间里,其价值是不一样的。今天的一元钱比若干年后的一元钱更值钱,其差额是因为放弃现在使用一元钱的机会,可以换取按照放弃时间长短计算的报酬。而这种报酬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1.复利终值与复利现值货币的时间价值通常是按照复利的方式进行计算的。所谓复利就是不仅要计算本金的利息,而且还要计算利息的利息,亦即利息可以转化为本金,同原来的本金一起作为下期计算利息的根据。因货币的时间价值计算上的不同需要,复利又可分为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两种。

  复利终值是指一定量的本金按照复利计算若干期后的本利和。其计算公式是:

  上式中:F 为复利终值;

  P 为本金;

  I 为利率;

  n 为期数。

  复利现值是指在今后某一规定时间收到或支付的一笔款项,按规定折现率所计算的货币的现值。复利现值是复利终值的逆运算。其计算公式是:

  上式中,P为现值。

  2.年金终值与年金现值所谓年金是指在若干期内每隔相同的间隔期收到或支付相等的金额,此种金额称为年金。

  年金终值是指按复利计算的定期等额收入或支出的终值。其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F 为年金终值;

  B 为年金;

  i 为利率;

  n 为期数。

  年金现值是指按复利计算的定期等额收入或支出的现值。其计算公式为:

  (二)增强货币时间价值观念,提高投资效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资金同样有时间价值,这就要求人们在长期投资决策中,增强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就是在分析资金使用效果时,要把资金占用的时间价值计算进去,才能正确评价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作出正确的决策。

  在长期投资中,增强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就是要求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有强烈的时间意识和时间价值观念,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缩短建设工期,尽快发挥投资项目的效益,工程拖期是更大的浪费。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的作用,就必须认识它、重视它、运用它。

  二、现金流量的测算

  现金流量是指与长期投资方案相联系的未来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数量。

  为了对各个可供选择的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就必须对各该方案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进行估计,并确定两者之间的差额。

  (一)现金流出量的内容一个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出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固定资产的投资;

  2.为保持有关投资项目的有效运用而投入的各项流动资金;

  3.开发资源所发生的现金支出;

  4.革新产品等方面发生的现金支出。

  (二)现金流入量的内容一个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营业的净收益;

  2.固定资产投产后,每年计提的折旧;

  3.固定资产报废的残值收入。

  现金流出量和现金流入量的差额,称为现金净流量。

  第三节 评价投资效益的一般方法

  评价长期投资方案经济效益常用的分析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以及内部收益率法等。其中,前两种方法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称为非折现的现金流量法;后面三种方法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称为折现的现金流量法。

  一、投资利润率

  投资收益率反映单位投资一年给企业所创造的全部收益。其计算公式是:

  按投资原始总额计算的投资利润率=税后利润/原投资总额决策规则:将计算出来的投资利润率和预定要求达到的投资利润率进行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则项目可以考虑接受;反之,则不宜接受。当有两个以上方案进行比较时,宜选用投资利润率较大的方案。

  二、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也称投资偿还期,是对一个项目偿还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进行粗略估算。在确定投资回收期时应以现金净流量,即净收益加年折旧额作为年偿还金额。

  投资回收期=投资金额 / 平均每年现金净流量决策规则:一般说来,回收期越短,表明该项投资的效果越好,所需冒的风险也越小,应考虑采用。

  三、净现值法

  净现值是把与投资项目有关的现金流入量都按现值系数折算成现值,然后同原始投资额比较,求得净现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I 代表折现率;

  A0代表原始投资额;

  Ak代表k期的现金流量。

  决策规则:如果计算得出的净现值是正数,说明该投资项目所得大于所失,该投资项目经济上可行;反之,如为负数,说明该投资项目所得小于所失,该投资项目经济上不可行。

  对原始投资额不同的投资方案,净现值这个指标没有可比性。

  四、现值指数法

  现值指数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和原始投资额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它说明每元投资在未来所获得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数。对原始投资额不同的投资方案,这一指标仍具有可比性。

  五、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是指一个投资项目的逐期现金净流入量换算为现值之和将正好等于原始投资金额时的利息率。其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的r即为内部收益率。

  收益率r的计算方法,因每期现金净流量是否相等而有一定的差别。

  1.若每期现金流入量不相等,内部收益率要通过“逐次测试法”来测定。其计算方法是:

  首先,估计一个折现率,并一此率计算各年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然后把加计的总数减去投资额,如差额(即净现值)为正数,则表示估计的折现率小于该方案可能达到的内部收益率。这时应提高估计的折现率再进行测算。直到测算的净现值正数下降到接近于零为止;如果差额(即净现值)为负数,则表示估计的折现率大于该方案可能达到的内部收益率。则应降低估计的折现率再进行测算。如此经过逐次测算,即可求出由正到负的两个相邻的折现率。

  其次,依据正负相邻的折现率,采用内插法计算方案的内部收益率。

  2.若每期现金流入量相等,表现为年金形式。其计算方法是:

  首先,以原始投资额除以年金金额,计算其现值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现值系数=原始投资额 / 年金金额其次,从年金现值表中找出在相同期数里与上述现值系数相邻的折现率。

  更后,依据两个相邻的折现率和已计算出的现值系数,采用内插法计算出投资方案的内部收益率。

  第四节 投资方案经济评价中“资本成本”的计量和“风险”程度的估量问题

  一、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企业确定要求达到的更低收益率的基础。资本成本的高低,主要看该项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同的资金来源其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

  (一)债券的成本债券是一种证明持券人有权按期取得固定利息,到期取回本金的有价证券。企业发行债券筹资,可以享受到税收上的优惠。其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是:

  上式中:Kd表示债券成本率;

  I 表示债券的每年利息支出额;

  T 表示所得税税率;

  Q 表示发行债券总额;

  f 表示筹资费占发行债券总额的比例。

  (二)优先股的成本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投资者(股东)证明其所拥有的股份数并有权取得股息的有价证券。股票按其股东的权利可分为优先股和普通股。优先股是公司发行的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取股利和公司剩余财产的股票。普通股是公司发行的代表着股东享有平等的权利、义务,不加特别限制,股利不固定的股票。股息不能计入成本,要在税后利润中支付,所以企业不能享受到税收上的优惠。其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是:

  上式中:KP表示优先股成本率;

  DP表示优先股每年支付利息总额;

  PP表示优先股股金总额。

  (三)普通股的成本普通股没有固定的股息率,其股息随企业利润大小而变动,股利通常是逐年增长的。其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是:

  上式中:KC表示普通股成本;

  DC表示下一期发放的普通股的股利;

  PC表示普通股股金总额;

  G 表示普通股股利预计每年增长率。

  (四)企业留利成本企业留利的成本与其他资金成本不同,它不是实际发生的支付成本,而是一种机会成本,即由于用于本企业投资而放弃了存入银行的能得到利息收入或其他投资收益的机会。

  企业留利的这部分自有资金的资金成本一般应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作为计算依据,即可以按照投资项目有效期相同年限的定期存款利率来确定。若是股份制企业,其资金成本还可用普通股的资金成本方式加以计算,只是不必考虑筹资费用而已。

  (五)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同一个企业不同资金来源的资本成本是不同的。为了进行投资决策,需要确定企业总的、综合的资本成本。这种综合的资本成本,一般是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的,也就是以各种来源的资金所占的比重为权数,以各自的个别资本成本为基础所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KW代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Wi代表第i种渠道资金来源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

  Ki代表第i种资金来源的个别资本成本。

  从公式可以看出,一个企业总的资金成本率不仅决定于各种资金来源的个别成本,而且还取决于各种资金来源所占的比重。所以,企业在筹资时一定要对各种资金来源作适当安排,合理确定企业的资金结构,这样才能使企业总的资本成本率达到更低水平。

  二、投资风险程度的估量

  一个投资方案包含的风险程度越大,要求达到的更低收益率也越高。由于投资风险具有不易计量的特性,因而只有利用概率论和数学方法,按未来年度的预期收益的平均偏离程度来估量。其方法是:

  (一)确定投资项目未来净现金流量的“期望值”。

  期望值是利用概率考虑风险程度而计算出来的。其计算公式是:

  上式中:代表未来收益的期望值;

  Xi代表各种情况下的预计年收益;

  Pi代表在第i种情况下发生的概率。

  (二)计算标准差与标准离差率标准差是指各个随机变量对期望值可能发生的偏离程度。这种偏离程度就是投资方案所冒风险的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与其他方案比较,还需计算标准离差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标准离差率高,表示风险程度大;反之,表示风险程度小。不同投资方案风险程度的大小,只能通过它们的标准率的大小来比较分析。

  (三)计算预期的投资风险价值要计算预期的投资风险价值,必须先确定风险系数,方法有:采用经验数据;也可从0到1之间选择一个作为概率。然后计算预期的投资风险价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预期的风险报酬率(RPr)=风险系数(F)×标准离差率(R)

  第五节 投资效益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

  一、固定资产购置或建造的决策

  固定资产购置或建造的决策,可以通过计算扩建或添置厂房设备所需要的投资额和添置扩建后所增加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进行计算比较,如果前者低于后者,说明固定资产购置或建造的方案是可行的。

  二、固定资产何时更新的决策

  固定资产何时更新更经济,可通过计算设备的经济寿命,确定其更佳的更新周期。也就是使固定资产的年平均成本达到更低的使用年限(也称作是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

  三、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分析

  固定资产的更新决策,就是指从经济效益上来研究设备该不该更新,如何从若干个设备更新方案中选择出更优的方案。

  第六节 长期投资决策中的敏感分析

  敏感分析是用来衡量当投资方案中某个因素发生了变动时,对该方案预期结果的影响程度。若某因素在较小范围内发生了变动,就会影响原定方案的经济效果,即表明该因素的敏感性强;若某因素在较大范围内发生了变动,才会影响原定方案的经济效果,即表明该因素的敏感性弱。

  在长期投资决策中,敏感分析通常用来研究有关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或固定资产寿命发生变动时,对该方案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影响成度。同时,它也可以用来研究有关投资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变动时,对该方案的现金净流量或使用年限的影响程度。

  敏感分析有助于企业领导了解在执行决策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可以预先考虑措施与对策,避免决策上的失误。

  第十章 全面预算

  第一节 编制全面预算的意义与作用

  一、概述

  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预算,是企业经营决策所定目标的数量表现,也称为总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和现金收支预算的各个方面。长期投资决策所拟定的现金流动,也包括在各有关年度的现金收支预算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预算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预算的作用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预算的作用可以概括如下:

  1.可以使各部门、各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协调的进行,有助于企业全体职工明确今后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为完成企业的总目标而努力奋斗。

  2.全面预算是控制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主要依据,可以通过实际成果同预算目标对比,及时揭露实际脱离预算的差异数,并分析差异的原因,以便消除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目标更好的完成。

  3.全面预算也是评价企业生产经营多个方面工作成果的基本尺度,可以评定各部门、各职工工作业绩的好坏。

  4.全面预算对职工有激励作用,由于预算的编制需要预算执行者的参与,因此能够的到员工的支持,提高他们完成预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节 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

  全面预算实际上是一整套预计的财务报表和有关的附表,它主要是用来规划计划期间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销售预算

  销售预算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总预算的其他各个项目,如生产、材料采购、存货和费用等方面的预算,都要以销售预算为基础。在进行销售预测时一般要考虑一下因素:以往销售量,未来的定价政策,市场份额,产品的季节性变动等。

  销售预算主要列示全年和分季度的预计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为了便于编制财务预算,应在编制销售预算的同时,编制现金收入计算表,用来反映销售所得现金数额。现金收入计算表应列示全年及各季的现金收入额。

  二、生产预算

  生产预算是根据销售预算编制的,是为生产活动编制的预算,编制预算的主要依据是预计全年及各季度的销售数量,还要考虑到期初、期末存货。计算公式如下: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生产预算一般只确定计划期的预计产量,不涉及任何成本金额,故无须编制现金支出计算表,另外,年度分季的生产预算编好以后,为了保证生产预算的顺利进行,还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排出生产进度日程表。

  三、直接材料预算

  直接材料预算使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的。编制的主要依据是,预计生产量、直接材料单位标准耗用及标准价格。

  由于企业要保持一定数量的材料库存,以备临时性产量变化之需,所以,生产用量和采购量往往不一致,还必须考虑期末、期初的直接材料存货量,计算公式如下:

  预计直接材料采购量=(生产上预计需用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在直接材料的采购过程中要发生现金支出。为了便于编制财务预算,应在编制直接材料预算的同时编制现金支出计算表。表中各季度现金支出包括本季度采购现金支出和支付上季度采购款两个部分。

  四、直接人工预算

  这项预算也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它列示了全年和分季度预计需用的直接人工工时和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预算编制的根据是:生产预算中的每季预算生产量、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单位工时的工资率(包括基本工资、各种津贴及社会保险费等)。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企业往往需要雇用不同工种的工人,编制直接人工预算时应该按不同工种分别计算,然后予以合计,计算公式如下:

  预计直接人工费用总和=预计生产量×∑(单位工时工资率×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五、制造费用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是根据预计全年合格季的生产量、各种标准耗用量和标准价格资料编制的。编制制造费用预算应该将制造费用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大类,分别进行编制。各项变动制造费用通常都有单位标准费用额(产品标准费用率或小时标准费用率),用单位标准费用额乘以预计产量(若单位标准费用额用产品标准费用率来表示)或工时需用量(若单位表准费用额用小时标准费用率来表示)就是各项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各项合计,就是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对于制造费用中的混合成本项目,应将其分解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两部分,并分别列入制造费用预算的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

  为了便于编制财务预算,编制制造费用预算的同时,还要编制现金支出计算表,但要注意有些制造费用,不必在预计支付现金,如折旧费、水电费、保险费、财产税等,则不应列入现金支出计算表。

  六、期末存货预算

  期末存货预算是为了综合反映计划期内生产单位产品预计的到成本水平,同时也为了正确计量预计损益表中的产品销售成本和预计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材料存货和期末产成品存货项目提供数据。编制的主要依据是生产预算中的年末产成品存货数量和产品的标准成本。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的标准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在全部成本法下,产品的标准成本还应包括固定制造费用。

  七、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

  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是为那些产品销售活动和一般行政管理活动以及有关的经营活动编制的预算。编制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的主要依据是预计全年合格季度的销售量及各种有关的标准耗用量和标准价格资料。为了便于编制预算,应将销售和管理费用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两大类,对于销售及管理费用中的混合成本,应将其分解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两部分,并分别计入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的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

  为了便于编制财务预算,在编制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额同时还要编制现金支出计算表。要注意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中有一些项目不需要当期支付现金,这不需要列入现金支出计算表。

  八、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用来反映企业在计划期间预计的现金收支的详细情况。其编制依据,主要是前面所述的业务预算和专门预算中涉及到的与现金有关的部分。

  现金预算的编制方法,主要分成以下四个部分:

  1.现金收入——包括计划期间的期初现金余额,加上本期预计可能发生的现金收入,其主要来源是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的收回,这些资料可以从销售预算的表格中得到。

  2.现金支出——包括计划期内预计可能发生的一切现金支出,如支付购料款、支付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以及推销费用等,这些资料可以从业务预算的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取得。此外,还有购置固定资产、预付所得税及股利等项支出。

  3.现金多余或不足——将现金收入总额与现金支出总额进行轧抵,如收入大于支出,即出现剩余,可用来进行短期投放,或归还借款;如收入小于支出,即出现短缺,则需要向银行借款或采用其它方式筹措资金。

  4.资金的筹集和运用资金的筹集和运用部分提供预算期内预计向银行借款和偿还以及有关利息支出的详细资料。

  九、预计收益表

  预计收益表是用货币金额来反映企业在计划期间全部经营活动及其更终财务成果而编制的预算,又叫利润计划,是控制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的主要依据。编制预计收益表的主要依据是销售预算、年末产成品存货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专门预算等有关资料。

  十、预计资产负债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预计末的财务状况。它是根据预编的本年度资产负债表、各项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其它财务预算编制的。

  预计资产负债表受其它期各项预算的制约,因此,为了使预算年度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在确定其它各项预算使应充分考虑他们对预计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换言之,在编制预算的协调过程中,保证预算期末良好的财务状况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节 编制预算的几种方法

  一、弹性预算

  所谓弹性预算,是指企业在编制费用预算时,按照预算期内可预见的多种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水平分别确定相应的数据,时编制的预算随着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变动而变动,由于这种预算本身具有弹性,故称为弹性预算,也称为可变预算。它与按照计划预定的预算期间内所应达到的某一活动水平为依据而编制的固定预算相比,主要特点是:能适应不同经营活动情况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扩大了计划的适用范围;并使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建立在更加客观而可比的基础上。

  弹性预算的编制程序如下:

  1.选择经营活动水平的计量标准;

  2.确定不同情况下所经营活动水平的范围,一般在正常能力的70~110%之间;

  3.根据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分别计算确定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半变动成本及其各个具体项目在不同经营活动水平范围内的计划成本;

  4.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加以汇总编制弹性预算。

  二、概率预算

  预算编制涉及的许多变量在预算期内可能是不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作出一个近似的估计,估计它们将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在这个范围内有关数值可能出现的概率是多少,然后按照各种可能性的大小加权平均计算,确定有关指标在预算期内的期望值。按照这种方法编制的预算称为概率预算。

  三、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就是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在编制间接费用预算时,它对任何一笔的预算支出,不是以现有费用水平为基础,而是一切以零为起点,从根本上考虑它们的必要性及其数额的多少,这样可以使预算充分发挥其控制实际支出的作用。这种方法编制的预算由于不受现行预算的束缚,所以,能够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大大节约费用。

  四、滚动预算

  滚动预算又称为连续预算或永续预算,它是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自动延伸,使得预算期永远保持一年。每过一个季节或月份,立即在期末增列一个季度或月份的预算,使预算期永远保持在一年。

  采用这种方法编制的预算,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对预算资料作经常性的分析研究,并能根据当前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或修正,这样可以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能后真正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也可以使管理人员经常对未来时期的经营活动进行筹划,使以业的经营活动始终有一个长远的总体战略布第十一章 产品成本计算原理

  第一节 概述

  成本计算具有两重性,它既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会计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存货计价和收益确定,都与成本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产品成本的正确计算是正确划分本期已销售产品成本和期末未销售产品成本的基础:本期已销售产品成本应列入损益表,同本期实现的销售收入相配合,以确定本期的净收益;期末未销售产品成本列入资产负债表,作为流动资产的一部分结转下期。因此说,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本期已销售产品成本和期末未销售产品成本的划分是否正确,也就是意味着存货计价和收益确定是否正确,从而更终表现为据以编制的财务报表能否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品成本计算也因此而被纳入财务会计的帐簿体系之中。

  而在管理会计中,成本计算又是为企业正确地进行更优决策、有效经营和严格进行成本控制服务的。它不再象财务会计那样侧重于简单的成本计算,而是更侧重于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核算很好地结合起来。而实现成本控制,关键不在于事后产品实际成本的确定,而在于围绕各个“责任中心”,加强事前的计划和生产进程中的控制。其对部门成本的控制和考核,成为现代管理会计中“责任会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以部门成本为基础进行产品成本计算,有助于把事前的计划、日常的控制和更终产品成本的确定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于全面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将有较大的帮助。而实现这几个方面的结合,具体了解和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原理又是其中更重要的一环。

  第二节 生产成本计算原理

  一、生产成本的归类及其在生产进程中的流动

  生产成本通常是按照三个主要项目进行归类,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1.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中用来变成产品主要部分的材料的成本。

  2.直接人工:是指在生产中对材料进行直接加工使它变成产成品所用的人工的工资。

  3.制造费用:是指生产中发生的那些不能归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所有其他成本支出。其中又细分为三项:

  (1)在生产中耗用但不便归入哪一种特定产品的材料的成本,划分为间接材料;

  (2)为生产服务但不直接进行产品加工的人员的工资,划分为间接人工;

  (3)其他制造费用,则包括厂房、建筑物、机器设备的折旧和维护、修理费、税金和保险费,生产上用的照明、动力费,以及专利权的摊销,等等。

  生产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

  二、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的基本原则就是跟踪产品的加工过程来归集所发生的耗费,而由于跟踪的方式不同,成本计算也就有了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步成本计算法之分。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步成本计算法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两种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成本汇集和计算方法上的不同。对于分批成本计算法来说,成本的归集是以特定的批次产品或劳务为中心的;而分步成本计算法则是按部别或其它成本中心来积累成本数据,并按该成本中心生产的所有产品来平均计算。至于具体产品成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计算,主要取决于产品的生产特点。

  1.分批成本计算分批成本计算法是以每一批产品作为成本的计算对象,于每批产品开始制造时,为其开设一张分批成本单,用来汇集和计算每批产品的成本。其计算程序简述如下:

  (1)领用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根据领料单直接计入有关的成本单;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及其它制造费用则计入制造费用。

  (2)月终或该批产品完工时,按预计的分配率,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单。

  (3)每批产品完工时,即可计算出属于该批产品的总成本,以该批产品的数量除总成本,即可求出单位成本。如果一批产品尚未全部加工完成,那么,已归属于其成本单上的成本,就是期末在产品成本。

  分批成本计算法一般适用于按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如建筑工程、家具制造、飞机、船舶制造,以及服装、印刷等企业。

  2.分步成本计算分步成本计算法主要特点,是以每一个相对独立的加工阶段作为一个“成本中心”,用来汇集和计算这一阶段加工完成的半成品成本;半成品转移于次一阶段继续加工时,半成品成本也随之转移,如此逐步积累到更后一个阶段,就可根据其生产和成本记录,求出更终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由于各加工阶段产品的加工程度各不相同,为了正确计算各加工阶段的半成品成本和更后阶段的产成品成本,对各阶段的在产品要分别按照它们的完工程度折合成“约当单位”,以便据以确定各阶段本期完成的“约当产量”。各加工阶段已汇集的成本,以约当产量为基础,在本期完工部分和期末在产品部分之间进行分配,才能得到比较正确的结果。

  分步成本计算法主要适用于连续流水式生产的同类型产品。如纺织、冶金、化工和水泥等企业通常属于这一种生产类型。

  三、制造费用的分配

  1.制造费用分配于各有关产品制造费用分配于各有关产品常用的分配标准主要有:(1)直接人工小时,(2)直接人工成本,(3)直接材料成本,(4)主要成本(材料成本加直接人工成本),(5)机器小时。企业可根据其具体情况,从中选择适宜的标准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如果企业的生产是高度自动化的,则适宜采用机器小时作为分配标准;相反,如果生产主要是依靠手工劳动,机械化程度不高,则选用直接人工小时可能较为适宜。在实际工作中,直接人工小时和直接人工成本这两种分配标准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是指需进行分配的制造费用除以分配标准所得的商。其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需进行分配的制造费用/分配标准

  应分配于某一对象的制造费用,则按下式计算:

  应分配于某一对象的制造费用=该对象的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如果制造费用分配率是按当月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计算的,则称为制造费用的实际分配率。

  制造费用如按实际分配率分配,存在着一些弊端:

  (1)不便于及时计算产品成本,因为实际分配率要到月终才能确定,可能与产品完工入库时间不一致;

  (2)各月的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由于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会使据以确定的各月产品成本发生人为波动,难于如实反映各月生产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为此,也可以全年为基础,于年初制定各月统一使用的制造费用预计分配率。其计算公式如下(设选用直接人工小时作为分配标准):

  制造费用预计分配率=预计全年制造费用/预计全年直接人工小时

  用制造费用预计分配率乘以各月分配标准(如直接人工小时)的实际数,即可得到应计入当月产品成本的已分配制造费用。而各月已分配制造费用额与当期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之间的差异(扣除年初制定制造费用预计分配率时的偏差),则反映了季节性因素对有关月份的影响。一般地,年内各月份出现的多分配数(表现为贷差)或少分配数(表现为借差),属于临时性差异,总体上会趋于相互抵销,到年终不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至于年终出现的更终差异,应视其数额的大小分别作不同的处理:如果数额较大,则应在在产品、产成品和产品销售成本之间进行分配,使之与实际耗费水平相符;如果数额较小,为简化核算手续起见,可全部归属于产品销售成本。

  2.制造费用在部门间的分配

  (1)制造费用的流程工业企业中的部门大致可以区分为两大类:①直接进行产品加工制造的生产部门,②不直接生产产品,但为生产部门提供服务,也是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所必不可少的服务部门。

  企业一定期间发生的费用,其中有些费用的发生是同某一特定部门直接相联系的,可以直接归属于各有关部门;有些费用的发生则同许多部门有联系,应按一定的标准在有关部门之间进行分配。

  已汇集于服务部门的费用也要结转于生产部门,以便更终归属于各有关产品,成为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的一个组成部分。

  (2)共同性费用分配于各有关部门把共同性费用分配于各有关部门,选用的分配标准应能反映各部门的受益程度。

  (3)服务部门费用的分配服务部门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下列方法:

  ①已汇集于服务部门的费用,可以全部直接分配于生产部门,而不在服务部门之间进行相互分配。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汇集于服务部门的费用只是对外分配,计算工作简便。但当服务部门相互提供服务量差异较大时,分配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因此,这种分配方法只适宜在服务部门内部相互提供服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②如果各服务部门之间相互提供服务较多,为适当地予以反映,已汇集于服务部门的费用可采用阶梯式的顺序分配法,即依次分配给其他服务部门和生产部门,从而更终把所发生的全部费用都归属于各生产部门。采用这种分配方法进行分配,费用分配结果的准确性有所提高,计算工作量也有所增加。它适宜在各服务部门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情况下采用。

  ③已汇集于服务部门的费用还可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给各有关部门。代数分配法实质上反映了服务部门之间连续多次进行交互分配的情况,可较为完全地反映服务部门之间相互提供服务的情况。采用这种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其费用分配结果更为准确,但由于计算过于复杂,尤其在服务部门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较多,很难推广采用。因而这种分配方法只适宜在计算工作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采用。

  (4)部门间的费用分配应能明确区分经济责任,有利于按各个责任中心进行成本控制 为明确区分经济责任,有利于各责任中心进行成本控制,部门间费用的分配宜改用“二重分配法”,并一律按预算数分配。具体程序是:首先将服务部门的费用总额区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两个组成部分,其中固定费用应按其各个服务对象对这种服务的正常需用量的比例(事先确定的固定比例),而不是实际耗用量的比例进行分配;变动费用应按实际提供的服务量的比例进行分配。为便于正确考核各自的工作成果,这两种费用都不应按各期的实际发生额而应按预算数进行分配,从而使费用分配更好地为费用控制服务。

  (5)为各生产部门制定分部门的制造费用预计分配率。

  第四节 分步成本计算例解

  一、基本程序

  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分步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及相关的会计处理。

  二、约当单位

  约当单位,是指根据在产品的完成百分比(估计数),把它折算成产成品,相当于产成品多少单位。利用约当单位进行计算,方可得到比较正确的结果。

  (一)约当单位的计算原理从实物单位看,期初在产品、本期投产数、本期产成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基本关系:

  期初在产品+本期投产数=本期产成品+期末在产品本期产成品=期初在产品+本期投产数-期末在产品

  本期投产本期完成数=本期投产数-期末在产品=期末产成品-期初在产品

  本期投产数=本期投产本期完成数+期末在产品=(本期产成品+期末在产品)—期初在产品

  (二)利用约当单位进行成本计算利用约当单位计算本期产成品的单位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也可以采用“平均成本法”。

  所谓先进先出法,是指本期产成品成本由期初在产品中上期结转的成本、期初在产品在本期继续加工发生的成本和本期投产本期加工完成部分的成本组成,本期的成本发生额除归属于期初在产品在本期继续加工完成的部分和本期投产本期加工完成的部分外,其余额构成期末在产品成本,成本的结转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进行。

  所谓平均成本法,是将期初在产品结转的成本和本期的成本发生额汇集在一起统一平均计算,上期结转的成本和本期发生的成本在计算时不做明确的区分,手续比较简化;其缺点是,用这个方法所确定的单位成本是一种混合成本,不能单独反映本期的成本水平,不便于利用所提供的成本指标来正确评价不同期间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单位成本的公式如下:

  单位成本=本期成本发生额 / 本期完成的约当产量

  采用平均成本法,计算单位成本的公式如下:

  单位成本= 期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期成本发生额期初在产品约当单位 + 本期完成的约当产量

  三、生产中的损耗和损毁对成本的影响

  前面在介绍约当单位的计算原理时,为简便起见,忽略了生产中的损耗和损毁这一因素。在实际工作中,生产中一定的损耗和损毁是难以避免的。为此,生产中投入与产出实物单位的平衡公式应修正如下:

  期初在产品+本期投产数=本期产成品+期末在产品+生产中的损耗和损毁

  本期产成品=期初在产品+本期投产数-期末在产品-生产中的损耗和损毁

  生产中的损耗或损毁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可以另设项目单独表现,也可不另设项目单独表现。

  若采用另设项目单独表现的方法,在计算约当单位时要把生产中损耗和损毁的单位数包括进去,然后将其分摊的材料和加工成本汇集起来,单设“生产中的损耗”项目进行表现,以直接说明这一因素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程度。

  若采用不另设项目单独表现的方法,在计算约当单位时要把生产中损耗和损毁的单位数排除在外,损毁部分的残值应从成本的发生额中扣减(可从制造费用项下扣减)。

  当然在成本计算上,还可以事先确定生产中可容许的损耗或损毁的程度,即定额内的损耗和损毁。其中,把定额内的损耗和损毁仍包括在原来的成本项目内,不单独反映;而对于定额外的损耗和损毁则另设项目单独表现,以突出显示定额外的耗费,加强管理,从而更好地实现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结合。

  第五节 联产品、副产品成本计算

  一、概述

  在工业生产中,对某种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在生产的一定环节同时生产出多种不同的产品,这些产品如果经济价值都相当大,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具有基本相同的重要性,就称之为联产品。如果其中有的产品相对来说价值很小,对比其他产品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则把它称之为副产品。

  所谓联合成本,即是指分离点(不同产品在生产的一定环节分离出来,这个环节称为“分离点”)之前发生的成本。

  二、联产品成本计算

  联产品成本计算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选用适当的标准进行联合成本的分配。常用的分配方法有如下几种:

  1.按实物单位分配,即按分离出来的各种联产品的实物数量进行联合成本的分配。

  2.按分离后的售价分配,即按产品分离后立即出售的售价(并不能完全代表它们的更终可实现价值)分配。

  3.按更终可实现价值分配,即按更终的售价减分离后追加的加工和销售成本分配。

  三、副产品成本计算

  副产品由于量小、价低,一般不参与联合成本的分配,而是将其可收回价值从联合成本中扣减,然后以扣减后的余额分配于各联产品。

  第十二章 标准成本系统

  第一节 标准成本及作用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

  所谓标准成本,是事先制定的一种预定的目标成本。它是根据企业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在有效的经营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成本。

  在一般情况下,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是依据生产产品的实际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费用计算出来的。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实际成本,是财务会计中的一项重要数据,但实际成本只是一种历史成本,它是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事后记录,其成本无论高低都已经成为事实,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不能起到积极的控制作用,因此,标准成本作为控制、管理成本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应运而生了。

  二、制定标准成本的作用

  标准成本的作用的作用有以下六条:

  1.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因为标准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可以作为编制预算的依据,以明确企业在预算期的目标。

  2.用于控制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指示实际成本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发生差异的原因,保证企业预定目标的实现。

  3.标准成本可以作为评价和考核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实际成本偏离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可以评价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成绩,分清他们的管理责任,确定经济管理活动的效果,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标准成本可以可以为正确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数据。评价不同经济效果要用到差别成本,而标准成本为差别成本提供了现成的资料。

  5.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存活的计价提供了客观合理的基础。

  6.促进和简化了产品成本的计算。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将标准成本和差异分别列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销售成本等平时均可以按照标准成本入账,这就大大简化了日常帐务处理工作。

  三、标准成本的种类

  1.基本的标准成本它是以实施标准成本的第一年度或选定某一基本年度的实际成本作为标准,用以衡量一个年度的成本高低,据以观察成本升降的趋势。这种标准成本一经制定,多年保持不变,它可以使各个时期的成本以相同的标准为基础进行比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经营情况会发生变化,使原有的标准成本显得越来越过时,不能很好的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所以,这种标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较少采用。

  2.理想的标准成本它是以现有的技术、设备在更好的经营管理条件下,所发生的成本水平作为成本标准。采用这种标准成本,是意味着实际发生的成本应该达到现有条件理想的更低限度,不允许任何浪费存在。这种标准成本由于过于严格,在实际工作中较难达到,所以采用也较少。

  3.正常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企业的正常生产能力,以有效经营条件为基础而制定的标准成本。可以采用企业过去较长时期内实际数据的平均值,并要考虑到未来的变动趋势。由于在制定这种标准成本时,把那些现实条件难以完全避免的超额耗费也计算在内,所以,它既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达到的,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因此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产品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组成的。应该按照这些项目的特点分别制定其标准成本。其基本形式,是数量标准乘以价格标准得到各有关项目的标准成本。可以分别根据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直接工资的标准共识和标准工资率以及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具体计算。数量标准主要由工程技术部门制定,价格标准则由会计部门会同有关责任部门,如采购部门、劳动部门等,研究制定。

  一、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制定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要先确定单位产品的用料标准和材料的标准单价。

  1.单位产品的用料标准的确定,主要应根据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以正常经营条件为基础,同时还要考虑到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再生产中不可避免的损耗。如果一种产品需要耗用多种原材料,则应分别制定标准。

  2.材料的标准单价,相当于材料的计划单价,它包括材料的买价和运费等,要按照各种材料分别计算。

  材料的用料标准和价格标准确定后,就可以用下列公式求得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 单位产品的用料标准 × 材料的标准单价

  二、直接工资的标准成本

  耗用人工的成本是由单位产品耗用人工的工时数乘上每小时工资率组成。因此,制定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要先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和每一工时的标准工资率。

  1.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相当于我国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通常它是在现有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需用的人工时间,包括对产品直接加工的时间、必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所用的时间。

  2.每一工时的标准工资率,就是每一个标准工时应该分配的工资,其计算公式如下:

  小时标准工资率=预计直接人工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确定了有关人工的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和每一工时的标准工资率之后,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出直接工资的标准成本:

  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小时标准工资率

  三、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制造费用是指除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由于制造费用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也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分别确定。

  1.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一般是以其直接工资的标准工时乘上每一标准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求得。公式如下:

  单位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工资标准总工时

  单位产品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直接工资的标准工时×每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主要包括厂房、设备的折旧、维修费、保险费等,它通常是根据事先编制的固定预算来控制其费用总额。

  这里只分析采用完全成本法的情况。这种成本计算方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与变动性制造费用一样,也要通过分配计入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中去。其分配方法,可以根据预计的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先计算出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单位的标准分配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工时的标准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工资标准总工时

  单位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直接工资的标准工时×单位工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根据上述方法计算出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按产品加以汇总,就可以确定各该产品的标准成本。

  第三节 成本差异的分析

  分析成本差异,对于管理当局来说,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分析,可以掌握差异形成的具体原因和责任,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以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产品的标准成本是一种预定的目标成本,是用来控制实际成本的。在成本发生的具体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产品的实际成本与预定的标准成本会发生偏差,这种差额称为成本差异。如果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所形成的差异称为不利差异,反之,则是有利差异。

  由于标准成本是根据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计算的,而实际成本是根据实际用量和实际价格计算的,成本的总差异就是由“量差”和“价差”共同构成的。其一般模式是:

  由于标准成本是分别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制定的,所以,差异的分析和计算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

  一、原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生产过程中耗用原材料的成本是由单位产品耗用材料的数量乘上材料单价组成的,所以原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包括原材料的消耗数量差异分析和价格差异分析。其计算公式是:

  原材料成本总差异=原材料实际成本-原材料标准成本原材料成本消耗量差异=(原材料实际消耗数量-原材料标准消耗数量)×原材料标准单价原材料成本价格差异=(原材料实际单价-原材料标准单价)×原材料实际消耗数量

  影响原材料消耗数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合理下料、修旧利废和综合利用等,都是降低材料消耗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生产用原材料耗用量的差异,应该由生产部门负责,但有时也可能是采购部门的工作所引起的,例如,采购部门以较低的价格购进了质量较差的原材料,由于不能完全适应生产的需要,也会引起耗用量的增长,由此而形成的材料数量的不利差异,就应该由采购部门负责。

  影响材料价格变动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材料价格差异一般应该由采购部门负责。影响材料实际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除了国家及供应单位调整价格外,采购的数量、运输方法、数量折扣、材料的质量等,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因素脱离了制定标准成本时的预定要求,都会影响价格差异。所以对价格变动的原因和责任,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

  二、工资成本差异分析

  工资这个项目是受人工效率和工资率这两个因素影响的,因此,工资成本差异的分析包括人工效率差异的分析和工资率差异的分析,计算公式如下:

  工资成本总差异=工资实际成本-工资标准成本工资成本人工效率差异=(实耗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工资成本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耗工时

  上式中,人工的效率差异就是人工数量差异。这是因为,完成一定的生产工作,用的工 时少,说明生产效率高;反之,说明生产效率低。所以,为了完成一定的生产工作,所用的工时数量正是其生产效率高低的具体表现;而工资率差异就是人工“价格”差异。

  影响工资成本中人工效率和工资率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该区分不同情况分清责任。如果是由于生产部门安排不周,把技术不熟练的工人安排去做复杂的工作,必然会造成实际工时超过标准工时,这当然应该由生产部门负责;但如果由于采购了不使用的材料,加工时花了较多的工时,或者由于生产工艺过程的改变,需延长或缩短加工时间等,这些都不是生产部门所能控制的因素,应由相关部门承担责任。

  三、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制造费用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制造费用差异的分析也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分别进行。

  1.变动性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包括变动性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和效率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2.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主要是同生产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相联系的,生产活动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并不会对它直接发生影响,因此,对于固定性制造费用,主要是按一定期间编制预算,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采用固定预算而不是弹性预算,根据固定性制造费用的特点,其差异包括效率差异、耗费差异和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计应完成的总工时-实际工时)

  第四节 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

  对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方法,现在还没有一致公认的意见,大体有下面三种:

  1.如果实际成本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这种差异原则上不应全部转入本期的产品销售成本,而应该在期末在在产品、产成品和本期产品销售成本之间按比例分配。这样处理,在本期产品的销售成本、产成品和在产品等帐户中均按实际成本结转,资产负债表上的产成品和在产品项目,也将按实际成本结转。

  2.各种成本差异在每月月末,不办理结转手续,而是在成本差异帐户中积累下来,直到年底,才将当年累计的各种成本差异一次结转。如果成本差异为数过大,就要按比例在销售成本、在产品、产成品之间分摊;若不大,就可以全部结转到销售成本中。这样,资产负债表上平时所反映的产成品和在产品是标准成本,到年底,则按实际成本反映(成本差异较大那种情况),或按标准成本反映(差异较小的)。

  3.如果所制定的标准成本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成本差异数字不大,可以将差异的数额全部结转到当期产品销售成本中,不必再分配给产成品和在产品。这样处理的理由是,产成品和在产品按标准成本记帐,帐务工作可以大大简化。而且,本期发生的多种成本差异,属于本期成本控制的业绩,理应完全反映到本期利润中去。因此,这种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一、责任中心

  在实行分权经营体制的条件下,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将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子目标,落实到有关单位去完成而形成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称为“责任中心”。按其权力和财务责任的大小,一般可区分为:成本(费用)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大类。

  二、责任会计的内容及作用

  责任会计是以各个责任中心为主体,以责、权、效、利相统一的机制为基础形成的为评价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的进程和效果服务的信息系统。

  责任会计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企业实行分权管理、推行内部经济责任制的产物,它的建立对于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完善经济责任制等具有重要作用。

  三、实行责任会计的基础和条件

  实行责任会计的基础和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各个责任中心具有明确的权、责范围,要为它们在企业授予的权力范围内独立自主的履行职责提供条件。

  2.科学地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目标,使各个责任中心在完成企业总的目标中明确各自的目标和任务,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3.各个责任中心工作成果的评价与考核应仅限于能为其工作好坏所影响的可控项目。

  4.为明确区分经济责任,便于正确评价各自的工作成果,各个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应按合理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进行计价、结算。

  5.一个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如因其他责任中心的“过失”而受到损害,应由后者负责赔偿。

  6.制定合理而有效的奖惩办法,按各自的工作成果进行奖惩,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7.建立健全严密的信息收集、加工系统,落实责任,分析偏差,指导行动,充分发挥信息反馈作用,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沿着预定目标卓有成效地进行。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责任中心责任会计的主要特点

  一、成本(费用)中心责任会计

  所谓成本费用中心,就是指只着重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或费用,而不考核(或不会形成)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收入的责任中心。

  成本(费用)中心工作成果的评价与考核,主要是通过一定期间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同其“责任预算”所确定的预计数进行对比来实现的。成本中心通常是以“标准成本”作为评价和考核的依据;费用中心则以一定的业务工作量为基础,事先按期编制“费用弹性预算”,作为评价和考核实际费用水平的尺度。

  成本中心与费用中心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活动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物质产品(如生产一定的在产品和半成品),但它们在企业外部没有相应的销售市场,难于客观地形成可以综合反映其工作成果的货币收入;后者主要是指为企业提供一些专业性劳务的服务部门(如会计、工艺技术、行政管理部门等),不便于将它们的工作成果确切地表现为货币收入。

  为发挥责任会计的积极作用,明确成本的“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责任中心的成本中,能为这个责任中心所控制、为其工作好坏所影响的成本,属于“可控成本”,否则,就是“不可控成本”。

  因而对成本中心,应以其可控成本作为评价和考核的主要依据,不可控成本只具有参考意义。各个成本中心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成绩,消除缺点,促使其可控成本不断下降;对于不可控成本,则非其力所能及,就不能对它提出这样的要求。

  从成本的发生同各个成本中心的关系看,由各个成本中心直接发生的成本,属于直接成本;由其他部门分配来的成本,属于间接成本。一般讲来,前者大多是可控成本,后者大多是不可控成本。把直接成本同可控成本完全等同起来,是显然不对的。同样,也不能说间接成本都是不可控成本。一个成本中心的间接成本实际上又区分为两种情况:(1)一些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服务,只是为后者正常开展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生产活动本身并无直接的联系;(2)一些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服务,其服务量是后者在生产中“耗用”的,可随后者的生产需要而改变。前一类间接成本通常是由有关部门按期分配一个固定数字,属于不可控成本;后一类间接成本如果采用不正确的方法进行分配,对于受分配的部门来说,也是不可控成本;但是如果适应责任会计的要求,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分配,这一类间接成本就可变不可控为可控或部分可控了。

  二、利润中心责任会计

  所谓利润中心,是指这样一类责任中心,它的收入与费用都以货币为单位计量,并相配以利润,以此作为对责任中心主管的主要考核指标。

  利润中心工作成果的评价与考核,主要是通过一定期间实际实现的利润同“责任预算”所确定的预计利润数进行对比,进而对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行具体分析,借以对其经营上的得失和有关人员的是非功过作出较全面而正确的评价。

  三、投资中心责任会计

  某些企业内部单位,如果不仅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而且能够相对独立地运用其所掌握的资金,并有权购建或处理固定资产,扩大或缩减现有的生产能力,则需进一步将其获得的利润和所占用的资金进行对比,考核资金的利用效果。这一类责任中心,通称为投资中心。

  投资中心工作效果的评价与考核,可采用以下方式:

  1.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经营净利润 / 经营资产上式中的经营净利润,是指税后利润;经营资产可按经营总资产计算,也可按经营净资产计算。

  投资利润率按经营总资产计算,主要用于评价和考核由投资中心掌握、使用的全部资产的盈利能力;而投资利润率按经营净资产计算,则用于说明投资中心运用公司产权供应的每一元资金对企业整体利润贡献的大小。相应地,计算前一个指标,借入资金的使用代价——利息费用不应作为确定经营净利润的扣减项目;计算后一个指标,利息费用则应作为确定经营净利润的扣减项目。

  2.剩余利润剩余利润是指投资中心的经营净利润扣减其经营资产按规定的更低利润率计算的投资报酬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剩余利润=经营净利润-(经营资产 × 规定的更低利润率)

  把剩余利润作为评价和考核经营成果的尺度,可以鼓励投资中心负责人乐于接受比较有利的投资,使部门的目标和整体企业目标趋于一致。

  第三节 内部转移价格问题

  一、服务于各责任中心正确进行业绩评价的内部转移价格

  只有正确地制定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才能明确区分经济责任,使各个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的评价建立在客观可比的基础上。

  总括地说,成本(费用)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包括在产品、半成品)和服务,可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这里不应按实际成本,而应按照“标准成本”或预计分配率计算,以便于明确区分经济责任,正确评价各自的工作成果。

  利润(投资)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半成品),应尽可能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在有客观的可利用的市场价格情况下,不应按“成本”,而应按“市价”计价,这是使它们能形成部门利润的一个必要条件,否则,就不称其为利润或投资中心了。这是正常评价各个利润投资中心的经营成果,并更多地发挥其生产经营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常见的内部转移价格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市场价格:即以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供应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基础。

  2.协商价格:是买卖双方以正常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定期协商,确定一个双方均能接受的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基础。

  3.双重价格:即买卖双方分别采用不同的转移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计价基础。

  4.成本加成价:即在产品和劳务全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利润率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计价基础。

  二、服务于各责任中心正确进行经营决策的内部转移价格

  内部转移价格作为企业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经济活动的计量和表现,也是企业内部各单位负责人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经营决策的观点看,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应有助于实现企业内部各个单位的“目标一致”。所谓“目标一致”,是指各个责任中心作为企业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要达到的目标,应和整个企业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协调,特别要防止各个部门为片面地追求“利益”,致使企业的整体利益受到损害。

  (一)服务于短期经营决策从短期经营决策来看,内部转移价格以供应部门的变动性成本和可能丧失的贡献毛益作为定价的基础,据以协调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对企业整体较为有利。

  (二)服务于长期经营决策从长期的观点看,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固定成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应在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内,按生产能力不同的利用程度和相应的不同产量水平,分别测算其内部转移价格,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经营决策的需要。

  第四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的主要特点

  我国的责任会计导源于厂内经济核算。我国的许多企业,从50年代就开始推行以班组核算为基础的厂内经济核算;60年代,又开始推行与目标管理相类似的资金、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形式,这些都可看作是我国责任会计的雏形。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责任制的普遍推行,把厂内经济核算纳入经济责任制的范围,使之成为贯彻、落实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手段;从过去责、权、利脱节发展到责权利紧密结合,实现了从过去单纯的行政管理向用经济办法进行管理的重大转变,使它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的主要特点:

  1.以群众核算为基础,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体系相结合;

  2.设立“厂内银行”,将“准货币关系”引入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3.新产品开发要求产品设计部门落实经济责任,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