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公共课 > 03年4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前串讲(2)

03年4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前串讲(2)

2006年12月22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查分预约

  第四章

  一、认识的本质

  ★1、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基本形式(教材P109——110)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① 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

  A、认识的主体的含义,属性及形式B、认识的客体的含义,属性及形式C、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②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基本的观点);

  ★③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运用这一关系原理说明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性。

  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

  ①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的表现;

  ②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教材P112—115)

  A、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均是可知论(不能驳倒不可知论)

  B、有些唯物主义者也是可知论

  C、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D、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实践观点驳斥了不可知论

  ★③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那些区别和共同点

  ★④ 能动反映论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1.由实践到认识(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① 感性认识含义,包括认识形势及特点(教材P116-117)

  ② 理性认识含义,包括认识形势及特点※③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及如何实现第一次飞跃?

  ④ 唯理论、经验论、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何在?

  2.由认识到实践(即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是为什么?如何实现第二次飞跃?(教材P117—118)

  3.认识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又是为什么?(教材P118—120)

  ★4.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教材P120)

  三、真理的属性与检验标准

  1. 真理及客观性及真理与谬误★① 真理的含义与客观性的含义,反对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驳“有用即真理” (教材P120—121)

  ★②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谬误的含义,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材P121—122)

  ※2.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关系①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含义②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反对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教材P123—124)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真理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与相对性(不确定性)

  ①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材P124—126)

  ② 真理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含义及把握它的意义4.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教材P129—130)

  ★5.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关系(教材P130—131)

  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第五章

  1.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 劳动在由猿到人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理由(教材P136―139)

  ★② 劳动的社会性如何理解(教材P139)

  ※③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教材P139-140)

  ④ 生态系统与环境问题

  A、生态系统的含义与构成B、环境问题的含义与当代环境问题(教材P141)

  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作用的性质① 地理环境的含义②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③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性质:不起决定作用的理由(教材P144—149)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作用的性质 (教材P150)

  ① 人口因素的含义及人口生产的特点。

  ②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③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的理由。

  ★※3、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教材P153)

  ① 生产方式的含义② 为什么起决定作用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