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08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笔记

08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笔记第六章

2008年12月09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查分预约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一)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二)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

  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一)残暴的殖民统治

  1932年3月,在日本关东军的导演下,伪"满洲国"发表"建国"宣言,年号"大同"

  (二)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1、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的兴起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九一八事变后)

  (二)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

  三、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一)一二·九运动和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一二·九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计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二)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1937 年,改组军队,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第三节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二、战备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1938年11月,日本政府提出"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的对华三原则,对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三、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及抗日文化工作

  (一)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中国共产党积极团结国统区抗日民主力量,推进国统区民主改革。

  (二)大后方的抗战文化工作

  文化界提出"抗战、团结、民主"为文艺创作的三大目标。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一)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二)阐述持久抗战的理论

  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二、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

  (一)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敌后根据地的建立

  (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三、击退国民党的反共磨擦,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击退国民党的反共磨擦,坚持团结抗日

  (二)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

  (三)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

  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一)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加强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

  在政权机关工作人员的名额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经济困难

  (三)发展抗日文化事业,培养抗日骨干

  五、延安整风运动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毛泽东)

  1、分析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2、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3、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经验,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二)延安整风运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

  1941年5月,整风运动首先在高级干部中进行。《改造我们的学习》

  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基本经验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

  (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及原因

  意义:

  1、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

  原因: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3、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