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大学语文 > 09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09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2009年06月26日    来源: 自考365论坛   字体:   打印
准考证

  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简/论)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5、(单选)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选)哲学基本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内容:(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7、(选)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8、(选)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9、(1)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辨证法、诡辩法的重要区别所在。

  (2) 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

  10、(选)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2、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涵义:(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矛盾的斗争形势: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两者关系:

  (1)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2)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3)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3、(选)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向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方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14、(选)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15、(简)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16、(选)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7、(多选/简)辨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其主要表现在: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8、(多选/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9、(论)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如果把人的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3)因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人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4)总之,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创造性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20、(选)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1、(选)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更根本特征: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更基本哲学前提。

  22、(选)真理的绝对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23、(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4、(选)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25、(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低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4)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产生的更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

  27、(选)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更基本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更基本的,它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28、(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表现: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9、(选)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的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3)经济建筑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30、(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间落后于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31、(选)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32、(选)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历史的五种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更终决定意义,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3、(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更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更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4、(选)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实践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实践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35、(选)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36、(论)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积极性):(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的后果(消极性):(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7、(选)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

  38、(选)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多选)常见的垄断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39、(选)经济全球化: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进程。

  (多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40、(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

  积极影响:

  (1) 经济全球化加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 发展中国家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3) 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4) 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筆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利益。

  消极后果:

  (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2)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3)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抖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4)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4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论或多选):(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⑸政治制度的变化。

  4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43、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1)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2)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44、(选)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度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它的实施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活跃苏维埃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苏维埃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45、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理论思考,提出许多论述:

  (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46、(多选)苏联模式基本特征:(1)经济方面: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2)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3)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4)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47、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体系,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更一般本质和规律;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具有阶级性。

  2、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唯心主义则相反。唯物主义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其发展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第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人们能不能认识、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其中,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更显著、更根本的特征。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第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达到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自觉投身伟大的社会实践。

  第二,它能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自觉地将自己培养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列宁)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存在于人的感觉之外,但能能为人的感觉所反映和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在哲学上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它坚持了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主义立场,批判了唯心主义。第二,强调物质的可认识性,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把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共性或唯一特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结构从而对物质概念的机械片面理解。第四,把实践纳入物质观,实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唯心主义主张无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张无运动的物质,它们的共同错误是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运动是绝对的,所有的事物在所有的时刻都在运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二者是不同的。二者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人们在观察事物时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静止,在静止中把握运动,把变与不变辩证地统一起来。形而上学、绝对主义者夸大事物静止的一面,否认运动,结果导致僵化、不变、不动的观点。相对主义者则夸大事物运动的-面,否认静止,抹煞事物之间的界限和质的区别,结果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如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静止的存在。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情形,是指如下两种状态:一是说相对特定参考系而言,事物未发生位置的移动;二是说事物处于细微的量变阶段。

  认识静止具有重要的意义。静止是物质分化的前提,也是区分和认识事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实践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其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第一,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和中介,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体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性。

  第二,实践创造了人类世界并构成了自然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6、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意识决定于物质。从起源上,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从本质上,它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从作用上,意识作用的发挥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具有能动性。其能动性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对人体生理与心理的影响而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作用。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意识决定于物质,它要求我们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意识的能动性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坚持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同时,要有高度的革命和工作热情。

  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学习这一观点就要懂得世界上的事物不能孤立存在,每一事物都同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学会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处理好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一种上升、前进的运动。这一观点要求人们要解放思想,用发展着的眼光对待一切,不断地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保持统一,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可能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可能是包含于事物之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将会变为现实的趋势;现实是指已经成为现在存在的客观实在。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也不等于可能。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可能与现实相互依存,可能是未展开的现实,现实是已展开的可能;可能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掌握可能与现实关系的意义在于,一是要严格区分可能和现实的界限,把工作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二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把现实的可能变为现实;三是在实践中要有两种准备,争取好的可能,对坏的可能加以防范。

  3、事物存在的质、量、度及其意义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统一的,凡物必有质,凡质必有物。

  量表示事物存在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要素在空间中的排列组合等的数量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统一的,量变不一定事物的质变。

  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把握质、量、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区别事物的根据,只有把握质,才能正确认识和改变事物。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胸中有数”。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把握分寸,掌握火候,防止过与不及。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对立表现在,量变是事物数量和场所上的变化,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不显著、微小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其特点是显著性和突发性。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巩固着量变的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有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进事物变化发展。这也是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要求人们,要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结合起来。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点一滴地进行积累,要防微杜渐,避免坏事情的发生。另外,对事物的发展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只要方向正确,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质量互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5、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事物的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一,它使我们懂得否定就包含在事物自身,要全面地看待事物,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其二,否定意味着联系和发展,不是简单地宣布为无或绝对地坏。其三,要科学地看待历史文化遗产和国外的文化,对他们要既批判又继承,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6、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周期性包括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起伏性和曲折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它要求我们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运动。在实践中不要贪图走直路,要有经受曲折、挫折的准备。要反对否认事物发展的循环论和否认事物发展道路曲折性的直线论两种错误。

  7、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新生事物是指新产生的且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新生事物之所以是不可战胜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一是事物自身内在的否定性为新生事物的出现和产生提供了根据和动力源泉,宇宙间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二是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即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三是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其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和内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其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中心线索,是把握和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其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其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9、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依存与相互渗透、相互贯通。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者是有区别的。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的同一不是完全的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的矛盾双方的差别、对立与排斥,缺乏联系的两个方面构不成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要懂得斗争性贯穿矛盾始终,是绝对的。同一性是指事物的静止和稳定,是相对的。二是要看到二者的联系和不可分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把保持稳定和寻求发展结合起来。

  10、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要分别理解矛盾的两种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在量变过程中它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它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使旧的统一体分解,新的统一体产生。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必须结合到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及矛盾的每一方面、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或过程的不同方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同一的。

  它们之间的对立表现在: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首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不能脱离特殊性而存在,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又同普遍性联系着,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与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其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再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这个道理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是它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矛盾的根本方法,即特殊(个别)——普遍(一般)——特殊(个别)…。二是由于矛盾有其特殊性,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三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这一产物的具体表现。

  12、“两点论”和“重点论”及其意义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方法论要求。“两点论”要求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略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否则只看到主要的就是“一点论”。“重点论”是在坚持“两点论”的基础上,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的意义,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看到主流,又不能忽略支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充满信心,及时消除负面或不安的因素,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结合起来。

  1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具体表现在:

  第一,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上的变更。

  第三,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形而上学则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犯了片面性的毛病。

  第四,唯物辩证法承认事物的矛盾,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矛盾。这是二者的根本对立。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

  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一是实践关系,指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二是认识关系,指主体通过实践认识客体。三是价值关系,指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功能和属性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四是审美关系,指主体在改造客体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理想的世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及其意义

  首先,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其次,实践不断给人们提供大量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不断解决认识课题。

  再次,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不断推动认识发展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要求人们的认识必须跟上实践变化发展的要求,实践变了认识也要变。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文化知识、人们的各方面能力要不断地与时俱进,适合实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这样才能永远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人脑中产生的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的对立表现在,两者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其对事物的反映程度、特点、形式是不同的,二者有着质的区别。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只有对感性认识进行概括、抽象才能形成理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只有发展、深化到理性认识,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忽视理性认识,唯理论则轻视感性认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分别犯了类似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4、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客观的,没有阶级性。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第一,真理所包含的内容是客观的,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每一个真理都使人的认识向物质世界接近一步。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部分和侧面的反映,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扩展。第二,从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某一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表现在,首先,二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其次,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每一个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对事物及其规律近似正确的反映。而每一个相对真理又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真理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接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过程。另外,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统一问题上,要反对片面夸大真理绝对性的绝对主义和否认真理绝对性的相对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坚持是因为它有绝对性的一面,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发展是因为它有相对性的一面,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客观条件不断发生转换,已取得的真理性认识也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一种主观认识是不是真理,就要看它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相一致。而这是主观认识本身和和客观事物都无法解决的。只要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其次,实践的特点也决定了它能够充当检验认识是不是真理的标准。实践的特点在于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唯一能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7、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这是确定的、绝对的。第二,实践更终能检验出认识是否是真理,这也是绝对的、不变的。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第一,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它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作出确定的检验。第二,实践检验不是一次完成的,它要经过多次反复。即使已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也只是相对的近似的正确,还需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检验。

  8、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所以,在追求真理的问题上又提出了价值问题。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性。价值是指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功能和属性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二者的一致表现在,凡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

  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解放思想,是使思想从以往的陈腐的过时的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思想与现实的实际相结合、相一致。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人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关系。首先,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事物在变,人的思想不能拘守于原有的框框或从书本出发,必须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变化,敢于冲破精神枷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其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据和评判的标准。解放思想不是主观的胡思乱想,必须沿着实事求是的路线进行。再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也就是与时俱进的过程。

  10、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是人们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辩证思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是从一般走向个别。

  第二,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单独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思维方法。

  第三,抽象与具体。抽象是思维对客观事物某种属性或本质的反映。具体是理性的具体,是思维对事物多种属性、本质的综合。

  第四,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对这一过程的认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不过,逻辑与历史并非机械的一致。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这种“修正”表现为逻辑按历史的规律性来“修正”历史,撇开偶然抓住必然,抓住历史的内在规律,深刻反映历史的本质。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一,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二,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三,实践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2、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月匙

  第一,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和人类社会并非从来就有的。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改造自然的物质活动,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没有劳动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更谈不上发展。第三,劳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第四,生产劳动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正由于生产劳动及其发展,才能揭开人类社会及其发展之谜,才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根源及其客观规律性。

  3、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必要条件,它们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起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不断提高人口质量,保持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人口条件。要有利于和坚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物质生产实践,是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和统一,是社会物质生活更基本、更主要的条件,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生产方式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其一,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

  其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其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4、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有客观规律的,社会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与此同时,也承认人的自觉活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人的自觉活动包括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人的自觉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是统一的。首先,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可以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把人的自觉活动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其次,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认识必然规律并能在实践中运用它改造世界,人的思想和行动才有自由。对社会规律认识越深刻,自由就越大。另外,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必须批判“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两种错误的观点。“唯意志论”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认为个人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发展。“宿命论”则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纯粹的必然性决定的,人们在社会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从而把社会规律神秘化。

  5、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同时,自然界是可以认识的,那么人类社会也是可以认识的,不是神秘的。

  6、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三个方面。

  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构方式,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机关、政党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设施。国家政权在政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支柱。

  社会的观念结构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从社会意识的主体来看,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从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深浅程度来看,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从社会意识同经济基础的关系看,可分为属于上层建筑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两种类型。前者也称之为意识形态,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具有阶级性。后者不带阶级性,但也有个为谁掌握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6、社会意识的特点

  首先,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意识的突出和本质特点,正是这一特点,表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它决定于社会存在。就是说,它根源于社会存在,当社会存在发展变化了,社会意识或快或慢地也将发生变化。

  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有以下表现:

  一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它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预见性。

  二是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即经济发展程度高,社会意识不一定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意识某些领域可能发展得很快。

  三是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时期的社会意识总是继承了以前社会意识的成果。

  四是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五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7、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具有维护和巩固这种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文化具有传承知识的功能;文化对人具有教化功能。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建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努力创建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全面发展。

  8、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在重视抓紧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为它们是不可分的。

  第一,物质文明建设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基础和物质条件。

  第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则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方向的指导及智力的支持。

  第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清醒地看到剥削阶级的腐朽落后的思想对我国公务员队伍和青少年腐蚀侵害的严重性,要不断地与之做坚决的斗争;另一方面,在政治文明建设中,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造出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思想正确的精神产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这两个规律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内容和意义。规律内容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状况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的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如此反复循环。其中,更根本的问题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只要适应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反之,生产力的发展就受阻,社会就停滞。

  这一规律的意义:一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二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内容和意义。规律内容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状况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的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如此反复循环。其中,问题的根本是,只要上层建筑能够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时,就会促进、推动经济基础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束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规律的实践意义是:它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2、社会发展的动力

  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更终决定力量。

  第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四,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五,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六,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与“全球问题”、可持续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正在以巨大的推动力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可以说现代社会的发展更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总体上看,科技革命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改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科技革命使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使得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推动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全方位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

  科技革命把人们带进了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改变了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使人的认识能力产生新的飞跃。

  “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等。这些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们,“全球问题”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的矛盾。这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世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出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其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地进行下去。

  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主要表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表明并进一步证实,社会的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二者是相互制约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可打破。

  可持续发展思想还表明,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人们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意义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指: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和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首先是通过“合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合力”不是单个的力量,它是个人意志力量的汇合。通过个人力量的汇合,对社会历史产生作用。其次,个人中的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它对历史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但不能决定历史进程和改变历史发展方向。

  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社会形态理论

  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的具体性表现在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构成的。其历史性表现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不是绝对的“纯”。

  每一社会形态复杂的社会关系,可分为物质经济关系和思想关系。思想关系由社会物质关系所决定,它也反作用于社会的物质关系。

  2、人的属性和人的本质

  人具有两方面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的存在,具有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本质是指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根本特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3、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人对社会、他人的需要的满足。

  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一个人对社会所作贡献越多、越大,他的社会价值也就越高,他的人生也就越有意义。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的根本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4、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它是相对于在旧式分工下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的、单方面的发展而言的。

  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社会。首先人的全面发展不能离开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实践。劳动规模越大、越复杂、越多样化,就越能造就出全面、自由而充分发展的个人。其次,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发展。在日益丰富、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会获得多方面的规定性,成为越来越具有全面性的人。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