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大纲考核点(2)
《春风沉醉的晚上》作者:郁达夫
1、分析《春风沉醉的晚上》的自叙传特点。
自叙传特点重要表现在两个主要人物身上。
概括而言,作品的两个人物,在“我”身上作者投入了自己的影子,抒发自己的感受;而陈二妹的形象,则带有“我”的情绪色彩。
2、《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和陈二妹交往可分几个阶段?
我和陈二妹的交往,就陈二妹而言,分为四个阶段。①疑惧,戒备。这是开始阶段。②信赖、同情。③责备、规劝。④消除误会,友谊升华。
3、《春风沉醉的晚上》表达了什么思想?
《春风沉醉的晚上》通过知识分子“我”和女工陈二妹的生活境遇,相互交往的描写,表达了这样的思想:①知识分子和工人,在旧社会同在社会地层,有着相同的命运和遭遇。②歌颂了知识分子和工人的真诚友谊。
4、《春风沉醉的晚上》结尾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及意义?
①景物描写的特点是景中寓情,有些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味。如“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令人想起黑暗腐烂社会。
②(景物描写的意义)景物的阴暗色彩,蕴藏着知识分子不能把握前途的无限哀愁。
5、为什么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已有较多的现实主义因素,是郁达夫小说创作的一个突破。
郁达夫在这之前的小说,一般只有一个主要人物,如代表作《沉沦》等等。唯一的主要人物是作者的自画像,主观性抒情构成郁达夫早期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
而《春风沉醉的晚上》则有两个人物,“我”是作者的自画像;陈二妹虽带有“我”的情绪色彩,但是作者自己以外的人物和现实,已越出了作者自己。因此小说在浪漫主义中已有较多的现实主义因素。
陈二妹和“我”的形象具有同样重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这是郁达夫小说创作的一个突破。
《潘先生在难中》作者:叶圣陶
1、潘先生的性格特征及形象意义。
性格特征潘先生是一个自私而庸俗的小市民形象。他把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得高于一切。潘先生的保全自己的处世态度和自私庸俗、没有原则是非、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是一种灰色的卑琐人生。
形象意义作者通过潘先生形象,嘲讽和批判了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这种处世态度和性格特点,这是形象的主要意义。
2、《潘先生在难中》的现实主义特色。
叶圣陶的小说以现实主义特色著称。茅盾评论他在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中,是以“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为主要特色的作家。冷静、客观、写实,都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下分几点说明:
①以冷静客观的态度,严格遵守让倾向从情节中自然流露的原则来反映生活,刻画人物。
②不刻意追求形式的新奇和故事情节的曲折,而是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致力于人物的性格、心理刻画。
③善于以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和细节,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再现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
除此之外,④小说还有语言朴素,笔调幽默,结构严谨,结尾巧妙等艺术特色。
3、《潘先生在难中》的结尾有什么特色?
结尾具有画龙点睛之笔。这是揭露、嘲讽潘先生小市民劣根性的更深刻一笔。
潘先生在结尾肉麻的歌颂军阀,则是为“保全自己”而没有是非没有原则了。这是小市民的更劣根性。这不仅是为了“保全自己”,而且是为了得到上头的赏识而往上爬。这就更卑劣;但这也正是小市民的思想性格的根本特征,是小说的点睛之笔。
《家》作者:巴金
1、《家》的思想内容。
《家》的思想内容有三个方面:
①通过梅、鸣凤、瑞珏三个女子的悲剧,控诉封建制度、礼教对年轻生命的摧残,揭露、控诉封建大家庭、封建制度的罪恶;
②歌颂封建大家庭中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③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没落、崩溃。
2、分析高老太爷形象。
①高老太爷是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专制。但他也有慈祥、温和、富有人情味的一面。
②高老太爷这性格矛盾的两面,统一于他的维持、发展“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人生理想。
③高老太爷是封建制度行将崩溃时期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3、分析高觉新形象。
高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是一个“有两重性格的人”。
一方面,他是一个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青年;
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深受封建伦理道德熏陶的地主少爷。
他的性格善良而又懦弱,他认为反抗是徒然。以致在“五四”新思潮中,他选取的是无抵抗主义和作揖哲学,作为他行为的理论根据。就两重性格而言,这后一面占主导地位。这是一个复杂的性格,一个悲剧的性格。
4、分析高觉慧形象。
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封建大家庭的叛逆者,《家》中具有民主主义觉悟的年轻一代代表,是“五四”进步新青年。他的民主主义觉醒有一个发展过程。他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个性主义、人道主义。
5、《家》所表现的巴金风格的现实主义特色。
家是一部具有巴金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品。描写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但《家》和那种冷静客观地现实主义描写不同,具有巴金独特的风格,主要有二:
一是具有很浓的抒情色彩。主要的是抒情方式,则是人物的心灵倾诉,通过心理描写抒情。
二、充满感情的细腻的心理描写。这种心理描写是人物发自肺腑的心灵倾诉,以女性居多,因而细腻而饱含感情,又因各人的性格处境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