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 >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串讲资料(二)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串讲资料(二)

2006年12月22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成绩查询

  作品及作品集(名词解释举例)

  □  《呐喊》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1926年起改由北京书局出版,收1918年4月至1922年10月期间的作品共14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呐喊》显示了鲁迅对传统文学和外来文艺的有机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更高成就。在《呐喊》中,鲁迅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对农民问题、妇女问题、知识分子问题以及民主革命的出路问题和反封建反传统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概括和反映。它的出版,改变了文学革命初期仅有理论建树而创作不丰的局面,不仅显示了新文学的实绩,也代表了新文学发展的方向。

  □  《彷徨》

  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收小说11篇。在《彷徨》里,鲁迅继续对农民的不幸遭遇、妇女的悲惨地位以及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前途给予了深沉的关注,对封建传统尤其是封建思想意识进行了更为透彻的揭露和批判,同样塑造了一批永具魅力的艺术形象。与《呐喊》相比,《彷徨》在艺术上更为成熟,丰满而又洗练,隽永而又舒展,诙谐而又峭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

  □  《激流三部曲》

  它是巴金早期创作成熟的代表,由《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构成。作品中巴金以"五四"运动前后的社会现实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的兴衰变迁、垂死挣扎,以及更终走向全面崩溃的必然趋势。以高老太爷为首的封建统治者对青年人、女人、下人们的残酷压迫,在作品中得以真实的再现。"激流三部曲"描写的"家",所显示的只是社会的一角,却构成了"五四"时代形象的家族历史缩影。这部作品是作者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血泪的控诉。

  □  《南行记》

  小说家艾芜的第一部小说集,初版于1935年,收作品8篇。解放后出版的《南行记》增至31篇。内容大都是作者漂泊于我国西南边陲和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见闻。把西南边境的绮丽风光和殖民地人民的苦难和斗争首次带到文学作品中来。其创作的基本特色是:朴实的风格,奇异的情调,带有浓郁地方传奇色彩,有一种野性的气愤,人物性格鲜明,独具风采。在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生活实感的基础上揉进了浓郁浪漫主义色彩,有很强的抒情性。整个作品洋溢着明朗乐观的精神。有内在的思想力量。其中的《山峡中》、《人生哲学的一课》等篇更具代表性。

  □  《荷花淀》(小说集)

  短篇小说、散文合集。孙犁著,1947年4月由香港海洋书屋出版。内收小说4篇,散文2篇,依次为:《荷花淀》、《游击区生活一星期》(散文)、《村落战》、《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散文)、《山里的春天》、《麦收》。其中的小说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他更成熟的作品,因而人们把他这一派称为"荷花淀派".他在这本集子里继续保持着小说散文化的趋势,而且写得更加空灵与轻巧;对于细节与对话的描写也更入微和传神,尤其是对各种各样女性的刻画,显示出了作家对生活细致精心的观察。作品积极、乐观、向上、风格优美流转。

  □  《野草》

  现代散文诗开先河之作。创作于1923年至1926年间。1927年由北平北新书局作为"乌合丛书"之一出版。共收鲁迅诗23篇,其中包括《秋夜》、《影的告别》、《墓志铭》等广为人知的篇章。《野草》的情感内涵主要通过是的意象与气质表现出来。大量运用象征、梦境和幻觉自然联系,语言具有是一样的跳跃性的音乐感。《野草》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表达了作者面对重重困惑坚持探索前行的顽强意志,以及渴求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寻求新的思想武器的迫切心情。

  □  《尝试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作者胡适。《尝试集》的基本内容是反对封建主义,歌颂资产阶级革命,表现了争取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要求。《尝试集》在"诗体的大解放"等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是在对旧体诗词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自由体诗,全部用白话创作,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建立和发展迈出了第一步,并且初步建立了白话新诗的地位。

  □  《女神》

  出版于1921年8月,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它开辟了一代新诗风,成为新诗运动的奠基之作。《女神》除序诗外共56首。其中更有代表性的是《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等诗。《女神》强烈体现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热切追求赞美自由解放和光明新生的精神。在艺术上,奔腾的想象、急骤的旋律、宏伟的气势、瑰丽的色彩、英雄主义的基调、自由的诗体等构成了《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  《死水》

  是闻一多更重要的代表性诗集,其中的诗篇创作于1925年6月留美回国后到1927年之间的两年时间中,是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的产物。诗人在美留学8年,饱尝了天涯羁旅的孤苦和身为"弱小国民"的耻辱。他怀着极大的愤慨和热切的富国强民愿望,回到了日思夜梦想的祖国。然而,出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个黑暗腐朽的"死水"般的社会,一个内忧外患,四海萧条的国度。诗歌幻想中的瑰梦彻底破灭了,他那敏感的心弦发出强烈的震撼。《发现》、《荒村》、《大鼓师》等篇,均是这一心境的具体体现。与前期发表的《红烛》相比,《死水》消退了那种青年式的单纯透明的色彩,更加贴近丑恶的现实,更深沉厚重,艺术上更为成熟。其中的大多数篇章结构整饬,韵律和行数、字数都经过精心设计,一般以7字一行为主,2行或4行一节,有时巧妙运用长短相间的手法,既整齐雅洁,又错落有秩。诗中运用大量精巧的叠句、叠字,压韵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使节奏鲜明、生动、不富有弹性。《死水》显示出较高的诗歌语言技巧,对现代格律诗的创作具有一种开创作用。

  □  《三个叛逆的女性》

  1926年,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一书出版。这三个剧本塑造了三个大胆叛逆的女性形象,以炽热的革命热情歌颂了妇女的觉醒和斗争,猛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制度,强烈体现出反封建压迫争取自由解放的民族革命精神。在艺术上,剧本有着重要特征:通过历史题材以戏剧形式反射现实,用大胆的想象和虚构手法发掘、描画历史人物的精神思想,使之与新时代精神息息相通。

  □  《阿Q正传》

  鲁迅更有影响的小说代表作,也是鲁迅惟一的中篇小说,1921年12月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作品成功塑造了阿Q的性格,高度集中地概括了民族的病态及国民的劣根性,显示了鲁迅"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独特的典型化艺术手法。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在艺术技巧方面,《阿Q正传》都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是丁玲创作的享有国际声誉的长篇小说,1948年9月由东北光华书店出版,小说出版后立即在国内外文坛引起普遍关注,并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土改斗争题材更重要、更有影响的长篇代表作,也是丁玲小说创作的里程碑。小说以华北地区桑干河畔一个名叫暖水屯的村庄为背景,着力反映了这里的土改斗争从酝酿到发动,几经波折更终斗倒地主分了田地的完整过程,真实反映了当时农村阶级关系的复杂性和土改斗争的艰巨性。

  □  《暴风骤雨》

  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以东北地区松花江畔一个叫元茂屯的村子为背景,以广阔的艺术视野真实地展现了东北地区土改的全貌,以血淋淋的阶级斗争,表明了土改运动的残酷、悲壮和伟大。整部作品突出了土改斗争的尖锐、反复,写出了广大农民向旧世界发起暴风骤雨般冲击的坚定信念,写出了浩然激荡的历史发展趋势。

  □  《围城》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方鸿渐为主要代表,艺术地概括了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一代欧化知识分子的特征和命运,作者以幽默而嘲讽的手法,写了一部现代中国的"儒林外史".方鸿渐是"现代儒林"中"新儒"的典型代表,他在事业、婚恋、家庭多方面不断寻求、不断失落、不断幻灭。他的命运,不仅蕴涵着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的破产以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出路究竟何在这样深刻的思想命题,而且还在更为深广的层次上显示出作者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性的哲理性思考:方鸿渐一生不断从这一座"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他永不安分,永不满足,因而永远苦恼。他总想摆脱困境,然而困惑始终伴随着他,他总想走出"围城",然而人生处处是"围城".

  □  《升官图》

  是陈白尘的一部讽刺喜剧,完稿于1945年10月。剧中写了两个强盗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里,为了躲避追捕,闯入一古老的住宅,在疲惫不堪和无限惊惧中沉入梦境,做了一夜升官发财的黄粱美梦。他们的美梦,正是对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揭露了国民党官僚们巧立名目,鱼肉人民的真面目,对国民党反动组织提出了强烈控诉。全剧构思新颖、结构精巧,运用了夸张、变形、漫画的手法刻画人物,故事情节曲折复杂,戏剧性强。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  汪文宣

  巴金著名长篇小说《寒夜》的男主人公,他是当时黑暗社会典型的被损害者、被侮辱者。汪文宣是个典型的"好人",他处处忍让,事事委曲求全,但社会并没有对他有所宽容,他更终在孤独与悲哀中"吐尽了血痰死去".作品中汪文宣这样的小人物之死,预示着那个"寒夜"一般黑暗冷酷的社会的必然灭亡。

  □  虎妞

  老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着墨较多、很有特色、性格复杂的一个人物。她是车厂主刘四的女儿,性格泼辣、爽快。作为生活在病态社会里的30多岁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她有着自己的苦闷和追求幸福的愿望,并因这种愿望的不能正常实现形成了她变态的心理;她对祥子有感情真挚的一面,为与祥子结合,她失去了父亲和财产,更后难产身亡,在她身上具有某种悲剧因素。但她的剥削意识十足,想利用自己经济上的优势,控制祥子以及周围的人们,妄图把祥子纳入自己的生活轨道,这就暴露出她作为剥削阶级自私、冷酷的一面。

  □  祁瑞宣

  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中描写得更有深度的形象。一位"温雅自然"的知识分子,"七七"事变的发生使他失去了往日的沉静,家与国的矛盾使他处于极度的"惶惑"中。他不愿留在北平当亡国奴,但作为长孙、当家人,他觉得自己有义务维系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又不能够离家出走。他知道家庭之累使他耽误了报国大事,但又只能这样苟且偷生,心里痛苦万分。更后,他终于从痛苦的矛盾中挣脱出来,做了许多有利于抗战的事情。

  □  莎菲

  丁玲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主人公,是一个内心痛苦而充满矛盾的时代女性。她追求一种完美的爱,却又以游戏的态度对待爱与生活。莎菲的形象是"五四"以后那种冲出家庭,大胆追求爱情却又找不到正确道路的时代女性的典型代表。

  □  周朴园

  曹禺戏剧《雷雨》的主要人物。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极其凶狠狡诈的伪君子。在家庭生活中,他是一个专横独断的暴君。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周朴园是一个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色彩的资产阶级的代表。

  □  鲁侍萍

  曹禺戏剧《雷雨》中性格较为复杂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敢于蔑视封建道德,心甘情愿与周朴园同居。他对周朴园的感情是专一的、执著的。当她被周朴园赶出家门后投河自杀未成,她活着不再是为了自己,孩子成了生活的她唯一希望。为孩子的"牺牲"精神和对外界压力的"忍让"精神,使他的自我意识完全消失。她是一个可怜的、不自由的、不完整的"非人".

  □  周萍

  曹禺戏剧《雷雨》的主人公之一,是周朴园与侍萍的长子。在冷酷严格的管制束缚下他投入后母繁漪的怀抱,而爱情和道德发生激烈冲突时,他又爱上了同父异母的妹妹四凤,埋下了他悲剧的命运的种子。他性格软弱自私,根本无力也不想承担任何压力,妄想以逃避的方式摆脱心灵的重压。在周公馆内部矛盾的总爆发的电闪雷鸣中,首先毁灭的是他年轻的生命。

  □  周繁漪

  曹禺戏剧《雷雨》的主要人物形象之一。她性格复杂,感情丰富,既有追求个性解放的一面,又有个人主义的一面。

  文学体裁

  □  问题小说

  冰心是更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于191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接连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作品。冰心"问题小说"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还乡》等。女作家庐隐也是"问题小说"的创作者之一。

  □  京派小说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

  □  新感觉派小说

  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更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  语丝文体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更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  诗歌的"三美"

  新月诗派代表诗人闻一多提出的有关新诗格律化的主张;具体是指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  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及时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以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民俗风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白朗、端木蕻良、李辉英等。代表作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

  □  现代派诗歌

  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

  □  新格律诗派

  得名于1928年1928年《新月》的创刊,是"新月派"的一个子系统,在新格律诗的探索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探讨了新诗由反对旧形式转而形成新形式的转变。当时的文坛新秀闻一多、徐志摩做了成功的尝试。闻一多提出了新诗的"三美"主张:"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诗集《死水》全面实践了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并显示了诗人创作的基本风格。徐志摩在新诗的创作上深受英美诗的影响,《再别康桥》等诗篇充分体现了独有的意境美、音韵美和结构美。新月派诗人朱湘等的新诗创作也促进了新格律的发展。

  □  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在诗坛上的。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讲求感官享受和刺激,重视刹那间的幻觉。象征派诗人否定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完全把诗看为视觉艺术,这不同于新月派对诗歌音节美的重视。象征派的诗歌作品特点是"观念联络的奇特",即一部分一个观念可以懂,合起来反而含意难清。他们讲究比喻,却过于难以捉摸。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

  其他

  □  "精神胜利法"

  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阿Q形象所特有的性格特征,它的主要表现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总是幻想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更能自尊自大,也更能自轻自贱,豪无人格而言;死要面子,讳疾忌医,从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欺善怕恶,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糊涂终身。阿Q的"精神胜利法"绝不仅仅是其个人的性格,更是某种病态的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

  作品年谱

  □ 1916年

  诗歌:《蝴蝶》

  □ 1918年

  小说:《狂人日记》

  □ 1919年

  小说:《故乡》

  □ 1920年

  散文:《笑》

  诗歌:《晨安》、《凤凰涅槃》

  □ 1921年

  小说:《阿Q正传》、《沉沦》(小说集)、《沉沦》(小说)、《超人》

  □ 1924年

  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潘先生在难中》

  诗歌:《沙扬娜拉》

  □ 1925年

  小说:《伤逝》

  散文:《过客》、《杂感》、《背影》

  诗歌:《死水》、《我是一条小河》、《弃妇》

  □ 1926年

  散文:《乌蓬船》

  □ 1927年

  小说:《菱荡》

  诗歌:《雨巷》

  □ 1928年

  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

  诗歌:《再别康桥》

  □ 1929年

  小说:《萧萧》

  散文:《西湖的雪景》

  诗歌:《我们》

  戏剧:《屏风后》

  □ 1930年

  小说:《为奴隶的母亲》

  散文:《"失掉了悲哀"的悲哀》

  □ 1931年

  小说:《家》

  散文:《暴风雨之前》

  □ 1932年

  小说:《林家铺子》、《人生哲学的一课》

  散文:《钓台的春昼》

  诗歌:《老马》

  □ 1933年

  小说:《子夜》、《梅雨之夕》

  散文:《雨前》

  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戏剧:《雷雨》

  □ 1934年

  小说:《春桃》、《边城》、《街景》、《包氏父子》

  □ 1935年

  小说:《月牙儿》、《生死场》

  □ 1936年

  小说:《骆驼祥子》

  散文:《山之子》、《包身工》

  □ 1937年

  诗歌:《给战斗者》

  戏剧:《上海屋檐下》

  □ 1938年

  诗歌:《手推车》

  □ 1940年

  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

  □ 1941年

  小说:《小城三月》

  □ 1942年

  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自然底梦》

  戏剧:《屈原》

  □ 1943年

  小说:《小二黑结婚》

  □ 1945年

  小说:《荷花淀》

  诗歌:《种子有翅膀》、《旗》、《王贵与李香香》

  □ 1946年

  小说:《寒夜》

  诗歌:《沉钟》、《发票贴在印花上》

  戏剧:《升官图》

  □ 1947年

  小说:《围城》、《金锁记》

  散文:《桥》

  戏剧:《三块钱国币》

  □ 1948年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

  □ 1949年

  小说:《四世同堂》

  作品与作品集

  □ 鲁迅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野草》。

  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

  □ 郁达夫

  小说集:《沉沦》(《沉沦》、《银灰色的死》、《南迁》)、《寒灰集》。

  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

  散文集: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

  □ 叶绍钧

  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城市中》、《四三集》。

  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川集》。

  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 冰心

  "问题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

  "爱的哲学"小说:《超人》、《烦闷》。

  小诗集:《繁星》、《春水》。

  散文集:《往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关于女人》。

  □  许地山

  短篇小说:《在费总理的客厅里》。

  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

  散文集:《空山灵雨》。

  □  茅盾

  20年代的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

  30年代的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多角关系》。

  40年代的小说:《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

  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

  □  巴金

  早期小说:第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小说《灭亡》(1928)。《新生》(《灭亡》的续篇)(1931)、《死去的太阳》(1931)。

  《爱情三部曲》:《雾》(1931)、《雨》(1933)、《电》(1933)。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抗日战争后的小说:《抗战三部曲》(《火》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憩园》、《第四病室》、《寒夜》。

  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神。鬼。人》。

  散文集:《海行》、《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点滴》、《随想录》。

  □  老舍

  第一部小说:《小铃儿》。

  英国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新加坡创作的长篇童话小说:《小坡的生日》。

  回国后创作的长篇小说: 《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此时创作的《大明湖》手稿在战火中被毁,作者根据自己的回忆压缩成短篇小说《月牙儿》,这期间还创作了短篇小说《断魂枪》。

  抗战爆发后,老舍在国内创作了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前两部(《惶恐》、《偷生》),在美国完成了《四世同堂》的第三部(《饥荒》)和长篇小说《鼓书艺人》。

  □  柔石

  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

  中篇小说:《二月》、《三姊妹》。

  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

  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

  □  萧红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

  中篇小说:《生死场》

  短篇小说:《小城三月》

  短篇小说集:《牛车上》、《跋涉》(与萧军合著)、《朦胧的期待》

  散文集:《商市街》、《旷野里的呼喊》、《萧红散文》

  □ 沈从文

  短篇小说:《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

  中长篇小说:《阿里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

  散文集:《湘西》、《湘行散记》。

  □ 穆时英

  短篇小说:《南北极》、《上海的狐步舞》、《街景》。

  短篇小说集:《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

  □ 施蛰存

  短篇小说集:《上元灯》、《将军的头》、《梅雨之夕》、《善女人品行》、《小珍珠》。

  散文集:《灯下集》、《待旦录》。

  □ 废名

  长篇小说:《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短篇小说:《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桃园》、《菱荡》等。

  □ 张天翼

  短篇小说集:《从空虚到充实》、《脊背与奶子》、《速写三篇》。

  长篇小说:《鬼土日记》、《洋泾浜奇侠》。

  中篇小说:《清明时节》。

  短篇小说:《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 沙汀

  短篇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兽道》。

  短篇小说:《代理县长》、《在祠堂里》、《在其香居茶馆里》;

  长篇小说:"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 艾芜

  短篇小说集《南行记》、《荒地》。

  短篇《人生哲学的一课》、《山峡中》、《石青嫂子》。

  长篇《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等。

  □ 赵树理

  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

  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

  □ 孙犁

  短篇小说:《荷花淀》、《芦花荡》、《嘱咐》。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作品集《白洋淀记事》等。

  □ 丁玲

  短篇小说:《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水》、《田家冲》、《一颗未出膛的子弹》、《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

  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韦护》。

  □ 周立波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

  □ 钱钟书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集:《人。鬼。兽》;

  长篇小说:《围城》。

  □ 张爱玲

  散文集:《流言》。

  短篇小说集《传奇》。

  短篇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长篇小说《十八春》。

  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

  《孔已己》、《故乡》、《伤逝》、《春风沉醉的晚上》、《月牙儿》、《小城三月》、《梅雨之夕》、《人生哲学的一课》

  人物形象

  《孔已己》:孔已己。

  《故乡》:闰土、水生、杨二嫂、宏儿。

  《阿Q正传》:阿Q、赵太爷、小D.

  《伤逝》:涓生、子君。

  《春风沉醉的晚上》:我、陈二妹。

  《潘先生在难中》:潘先生、潘师母、王妈、姓吴的、局长、局长的表弟。

  《超人》:何彬、程姥姥、禄儿。

  《春桃》:春桃、刘向高、李茂、老吴。

  《林家铺子》:林先生、林小姐、林大娘、寿生、阿四、陆和尚、王三毛、痨病鬼经理。

  《子夜》:吴荪甫、赵伯韬、杜竹斋、屠维岳、冯云卿、唐云山、李玉亭。

  《家》:觉新、觉民、觉惠、鸣凤、梅芬、瑞珏、冯乐山、高老太爷。

  《寒夜》:曾树生、汪文宣。

  《四世同堂》:祁老人、祁瑞宣、程长顺、钱诗人、冠晓荷、大赤包、蓝东阳、祁瑞丰。

  《小城三月》:翠姨。

  《生死场》:王婆、麻面婆、二里半、赵三。

  《萧萧》:萧萧、花狗。

  《边城》:翠翠、傩送、天保。

  《在其香居茶馆里》:方治国、邢幺吵吵。

  《小二黑结婚》:二诸葛、三仙姑、小芹、小二黑、金旺。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黑妮、张裕民、顾涌、程仁、钱文贵、李子俊。

  《暴风骤雨》:赵玉林、郭全海、白玉山、肖祥、老孙头、韩老六、杜善人。

  《围城》:方鸿渐、赵辛楣、孙柔嘉、苏文纨、唐晓芙、高松年、韩学愈、李梅亭。

  《金锁记》:曹七巧、姜季泽、长安、长白、芝寿。

  《屈原》:屈原、张仪、郑袖、郑詹尹、婵娟。

  《雷雨》:周朴园、蘩漪、侍萍、周萍、周冲、鲁大海、鲁贵、四凤。

  《名优之死》:刘振声、刘芸仙、刘凤仙、杨大爷。

  《上海屋檐下》:林志成、杨采玉、匡复、赵振宇、黄家楣、施小宝、李陵碑。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