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4月自考“审计学”串讲讲义(3)
第三章 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和审计准则
第一节 审计机构
一、设置审计机构的原则
(一)审计机构的设置必须保证其拥有较强的独立性
(二)审计机构的设置必须保证其拥有较高的权威性
二、国家审计机关
国家审计机关是代表国家在其授权范围内行使审计监督权的机构,是实施国家审计的主体,它具有法律赋予的权威性。当前,世界各国的国家审计机关按其组织形式和领导关系。
1.审计机构的类型:
(一)属于议会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
如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
(二)属于政府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如菲律宾。
(三)属于财政部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匈牙利和波兰等国。
2.国家审计机关的类型以及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
我国的国家审计机关分为国务院和地方两级。我国更高国家审计机关设置在国务院,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审计长是审计署的行政首长。我国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局,接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
三、内部审计部门
内部审计机构的类型。
(一)由企业董事会或其所属审计委员会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
(二)由企业总裁或总经理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
(三)由企业主管财务的副总裁或总会计师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
四、社会审计组织
社会审计组织的特点以及我国社会审计组织的业务范围。
1981年1月1日上海成立了恢复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后的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上海会计师事务所。199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法》)实施。
(一)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二)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三)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
(四)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第二节 审计人员
社会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一、审计专业队伍的构成
(一)国家审计人员
(二)内部审计人员
(三)社会审计人员
二、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审计人员素质是指审计人员自身应达到的标准,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三、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审计职业道德是具有审计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是审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1997年7月1日,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定,财政部批准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正式开始施行。
(一)一般原则
1.独立原则。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如与客户存在可能损害独立性的利害关系,应向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声明并实行回避。
(1)曾在委托单位任职,离职后未满两年的;
(2)持有委托单位股票、债券或在委托单位有其他经济利益的;
(3)与委托单位的负责人和主管人员、董事或委托事项的当事人有近亲关系的;
(4)担任委托单位常年会计顾问或代为办理会计事项的;
(5)其他为保持独立性而应回避的事项。
2.客观原则
3.公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