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4月自考“审计学”串讲讲义(7)
第六章 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
第一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
内部控制制度按其控制的范围和控制的手段,可以基本上划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内部会计控制,另一类称为内部管理控制。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三、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其固有限制
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及其固有限制(理解)。
(二)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了解)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
一、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注意结合实务操作)。
(一)授权控制
授权有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之分。一般授权是对业务人员经办正常范围内的经济业务的授权;特殊授权是指对超出常规范围的例外或特殊业务的授权。
(二)职责分工控制
(三)会计记录控制
(四)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的控制
(五)内部审计控制
第三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描述
一、内部控制制度描述的意义
二、内部控制制度描述的方法
(一)文字说明法
(二)调查表法
(三)流程图描述法
三、内部控制制度描述的步骤
(一)了解内部控制制度
(二)描述内部控制制度
(三)对描述的结果进行复核
第四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
一、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目的
(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改善管理
(二)确定审计的重点和抽样的规模
二、内部控制评审的内容
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步骤。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和描述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的重点是分析控制弱点。
三、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
符合性测试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四、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再次评价
对于内部控制系统健全、合理,且在符合性测试时未发现任何差错或仅发现极少差错的企业,审计人员应评价其内部控制为高信赖程度,对于这类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就可以执行有限的实质性测试;对于那些控制设计不合理或虽设计良好却未有效执行,且在符合性测试时差错发生频繁的企业,审计人员应评价这类企业的内部控制为低信赖程度。
小规模企业的内部控制通常都较为薄弱,审计人员应主要或全部依赖实质性测试程序来获取审计证据,以保证审计的质量。
(1)内部控制制度描述的步骤、方法及其各自有缺点;
(2)初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3)执行符合性测试的条件、目的、方法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