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审计学 > 自考“审计学”讲义(12)

自考“审计学”讲义(12)

2007年07月10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双十一返场

  第七章 审计流程

  1、审计流程的涵义

  审计流程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审计流程可以划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终结阶段。

  2、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工作包括: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与被审计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确定重要性;分析审计风险;编制审计计划等。

  3、实施阶段

  在审计的实施阶段,审计人员要根据计划阶段确定的审计范围、重点、步骤、方法,收集证据并进行评价,以形成审计结论。实施阶段是审计全过程的中心环节,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及遵循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修订审计计划;对会计报表项目的数据进行实质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鉴定、评价。

  4、终结阶段

  审计终结阶段是指实施阶段结束以后,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并将有关文件整理归档的全过程。

  5、审计流程的延续

  后续审计和复审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审计过程,后续审计和复审的目的不一样,但它们都和前一次审计的结论有关,因此,它们与前一次审计有密切联系,可以认为是前一次审计流程的延续。

  第一节 审计流程的意义

  一、审计流程的概念

  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对审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采取的系统性工作步骤。广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项目开始,到审计工作结束的全部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终结阶段,狭义的审计流程指审计人员在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二、审计流程规范化的意义

  审计人员所采用的审计流程必须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流程规范化对于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防止工作中的忙乱。

  2.有利于发现和抓住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减少审计人员失误的可能性。

  3.避免工作中的疏漏,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

  4.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用较少的人力和时间完成审计工作。

  此外,规范化的审计流程还有利于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避免审计过程中的纠纷和法律诉讼,保护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制度基础审计的流程

  所谓制度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建立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基础上。制度基础审计的流程简要说明如下:

  (一)确定审计的目标。

  (二)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如果评价的结果说明内部控制制度很差,则可直接采用实质性测试。

  (四)符合性测试。

  (五)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并据以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水平。

  (六)实质性测试。

  (七)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八)撰写审计报告。

  制度基础审计的优点是:一方面能大大减少审计工作中取得审计证据的工作量,从而节约审计人力和时间,降低审计成本;另一方面能够较好地避免失误,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制度基础审计的缺点是:将审计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到内部控制上,会使审计人员过分地强调和依赖内部控制制度,而忽视其他一些重要的方面。

  第二节 准备阶段

  审计流程的准备阶段的工作一般包括: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与被审计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确定重要性;分析审计风险;编制审计计划等。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

  (一)查阅上一年度的工作底稿;

  (二)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

  (三)查阅公司章程、重要的合同及协议、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会议记录等;

  (四)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环境;

  (五)询问内部审计人员和管理当局等。

  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审计业务约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签约双方的名称。

  (二)委托目的。

  (三)审计范围。

  (四)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业务约定书要明确委托双方的责任。其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而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按时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

  应当注意的是,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会计责任。

  (五)签约双方的义务。委托人应履行的义务包括:(1)及时提供审计人员所要求的全部资料;(2)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合作;(3)按照约定条件及时足额支付审计费用。而被委托人即审计机构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1)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2)对在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

  (六)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业务约定书应当明确正确使用审计报告是委托人的责任,由于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后果,与审计人员及其所在的审计机构无关。

  (七)审计收费。

  (八)违约责任。

  (九)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

  在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准备过程中,一般不会涉及到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三、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初步评价实际上就是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防止或发现重要的错报或漏报中有效性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判断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否作为在实质性测试的时候进行抽样的基础,并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确定所执行符合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主要包括对其健全性和合理性的评价。

  四、确定重要性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是:“本准则所称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理解这一定义,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重要性概念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判断一项错报或漏报重要与否,应视其在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对会计报表使用者所做决策的影响程度而定。

  第二,重要性概念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因为会计报表是为了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编制的。这里,会计报表使用者是指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能够理性地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使用者。

  第三,重要性和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因此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也不相同。

  重要性的概念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自考交流群

扫码领取试题答案及解析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