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串讲笔记八
第八章、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
1、2000年9月,我国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直属国务院领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
2、社保基金的风险特征(4个,选择):1,替代率风险(主要指养老保险基金的更终积累额在假定的寿命条件下达不到预定的替代率,从而影响退休后生活水平的风险)。2,投资风险(是指社保基金投资过程中由于主观原因[投资决策失误、投资组合选择不当]及客观原因[工商业的周期变化、利率波动、政府政策变化等]造成的投资收益率不确定的风险)。3,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社保基金经过长期积累后其实际购买力下降,造成贬值)。4,偿付能力风险(是指基金管理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陷入财务危机而不能偿付委托人的债权的风险)。
3、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主要原则(4个,选择):1,安全性原则2,流动性原则3,盈利性原则(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至少要超过当前的通货膨胀率)4,公益性原则。
4、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体制的优缺点(简答):社何基金的投资运营存在着两种运营模式:一是集中垄断运营模式,即由政府系统或政府授权的公营机构集中运营社会保障基金,如美国、新加坡等国家。此模式下的社会保障基金高度集中并具有垄断性,其优点在于政府可以有效控制投资风险且公开透明,缺点在于可能衍生新的官僚系统并影响效率。二是分散竞争式运营模式,通常由政府根据法律规范的资格条件确定多家符合条件的私营机构来运营社保基金,允许各机构之间开展竞争,如智利等国的养老金运营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强制性公积金的商业运营均采用此模式。优点是效率至上,缺点在于政府与参保人均无法控制风险,并因私营机构对利润的追逐与运行的隐蔽性而埋下隐患。
5、投资风险监控体系(6个,选择):资产分离、信息披露、外部审计、投资限制、风险评级、收益担保。
6、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动作模式:对风险较小的投资采取直接投资模式,对风险较大的投资采取委托投资模式,是国际养老金管理动作的成功经验之一。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对银行存款和一级市场国债承销直接运作,对股票、企业债、金融债等委托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进行投资。2002年确定6家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投资管理人,2家银行作为托管银行。全国社保基金委托投资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24.4%.2002年底,南方、博时、华夏、鹏华、长盛、嘉实6家基金公司成为首批社保基金管理人;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成为基金托管人。
7、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4个):“空帐”问题、投资收益水平低、法制不健全,缺乏规范和完善的监管和监督体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问题突出。
8、构建投资组合(9个,简答):1,银行储蓄存款(特点是具有完全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小,但收益低。只作为短期投资工具满足流动性需要,投资比例不宜过高。难以抵制通货膨胀贬值影响,收益率是负值)。2,国家发行的各种债券(优点是有国家财政、银行做后盾,安全性强,较强变现能力,较强流动性,可获得固定的、高于银行存款率的利息,较高收益)。3,委托金融机构的短期贷款(优点是能把握基金投资对象,有一定的权威性,能保证贷出的资金安全回收,贷款利率较高)。4,企业债券(我国证券市场尚未形成,投资风险大,当前不宜涉足)。5,股票(高收益,高风险。比例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市场状况进行调整)。6,证券投资基金(是分散投资,通过科学的投资组合,可以较高程度地回避非系统风险,流动性好)。7,建立社会保险银行直接对外投资。8,直接投资生产或流通领域(增值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存在投资风险)。9,不动产投资。
9、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运营体制的配套措施(5个):1,制定科学的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法规。2,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体制。3,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的定量研究和投资预测的分析。4,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独立核算制度。5,建立安全、可靠的监督体系。
10、企业年金:在我国以前称为补充养老保险,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企业和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自愿建立的,旨在为企业职工提供一定退休收入保障的制度,是我国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的重大制度安排。
11、建立企业年金的必要性(4个):1,企业年金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和扩大。2,企业年金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3,企业年金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追求效率。4,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作能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善。
12、年金运行模式主要有:待遇确定型DB(根据受益人的条件和一定的公式计算出其将来享受的养老待遇,由精算师依据这一待遇水平计算出每年应储存的金额)。、缴费确定型DC(事先确定参加计划的企业和个人应缴费的金额,为每个参加计划的员工建立个人帐户,受益人未来享受的待遇水平是缴费总积累和投资收益的合计)。、混合型养老计划(结合前两种模式特点,设计出多个混合型养老金计划,包括:联合计划、现金余额计划、养老金权益计划和目标受益计划等)。
13、企业年金的理论基础(P258—260):父爱主义理论;人力折旧理论;延期支付理论。
14、我国企业年金的制度建设(LOOK):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到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国发[2000]42号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2003年12月30号通过《企业年金试行办法》。2004年5月1日《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15、企业年金的投资原则(3个):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
16、企业年金的投资工具:银行存款;国债;股票;投资基金;金融债券、公司债券;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基础设施建设;
17、企业年金的监管主要有以下两个模式:1,审慎性监管模式(即根据审慎性原则对基金进行监管。适合于经济发展比较成熟、金融体制比较完善、资本市场和各类中介组织比较发达、基金管理机构有一定程度发展、相关法律比较健全的国家。采用此模式的国家有英、美、加拿大等发达国家。2,严格的限量监管模式(特点是监管机构独立性强,权力较大,除了要求基金达到更低的审慎性监管要求外,还对基金的结构、运作和绩效等方面进行严格的限制性规定。采用此模式的国家有欧洲大陆国家及智利、秘鲁等拉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