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 >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险概论”复习资料四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险概论”复习资料四

2007年04月25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报名预约

  第二章、劳动就业——第一节、就业是民生之本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就业是人的基本权利,它不仅是人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人融入社会大家庭的基本方式,也就是说“就业是民生之本”。

  二、名词解释题:

  1.就业——是指人们在某种职业中从事工作和劳动并获取相应报酬的状态。

  2.就业者——是指一切为获取劳动报酬而工作的人。

  3.失业——是指没有在某种职业中从事某种工作的状态。

  4.失业者——是指有能力工作并在寻找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适当就业机会的人群。

  三、问答题:

  1.简述就业的重要意义。

  答:人们从事工作和劳动,是社会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没有就业,社会不可能进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和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2.简述中国就业矛盾的主要表现。

  答: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3.简述扩大就业的途径。

  答:扩大就业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经济。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和政府采取促进就业的政策举措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劳动就业——第二节、就业政策回顾

  一、选择题:

  1.中国就业政策的阶段划分为:

  A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控制下的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

  B改革开放初期的政府主导下的多渠道就业政策;

  C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就业政策。

  2.改革开放初期,多渠道安置就业的重点包括:

  A广开就业门路,积极拓宽城市就业渠道;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村非农就业;

  C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外市场增加就业。

  3.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建立的“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内容包括:

  A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B失业保险;C城市居民更低生活保障。

  二、 问答题:

  1.简述统包统配政策的含义。

  答:统包统配就业政策的含义表现在:

  (1)在用工制度上表现为就业终身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职工实行固定工制;

  (2)在工资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的低工资制;

  (3)在福利保障上由单位给职工提供养老、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全面福利待遇。

  2.简述我国现行的就业方针。

  答:我国实行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劳动力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3.简述中国政府促进就业的主要政策措施。/简述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就业政策。

  答:统包统配就业政策的含义表现在:

  (1)发展经济调整结构,积极创造就业岗位;

  (2)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

  (3)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第二章、劳动就业——第三节、促进就业的政策效果分析

  一、选择题:

  1.为了促进就业增长,减缓失业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我国政府相继采取实施的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有:

  A再就业工程;B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C提前退休。

  2.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A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规模;

  B通过取消贷款额度限制和下调利率,刺激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力图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以带动就业增加。

  二、问答题:

  1.简述再就业工程的主要内容。

  答:通过一定的资金投入,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各种就业服务手段,依靠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实行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帮助安置相结合,为企业职工和企业富余职工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转岗培训、生产自救等各种服务,促使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

  2.简述再就业工程的积极作用。

  答:再就业工程作为一项主动、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对我国城市失业的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下岗职工的生存之需,稳定了下岗职工的情绪。通过开展再就业培训,更新了下岗人员的知识技能,提高了他们的再就业能力,开发了一批就业岗位,促进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简述再就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答:(1)再就业工程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和职工个人都存在就业观念误区;

  (2)企业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具有不经济性;

  (3)再就业工程资金短缺,使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

  (4)借“再就业工程”的含义,出现了限制使用外地工的政策导向。

  4.简述提前退休的主要弊端。

  答:(1)提前退休人员的“退而不休”,加剧了社会就业矛盾;

  (2)提前退休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企业技术人才的流失,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3)提前退休在养老问题上产生负面影响,加重了企业和社会的负担。

自考交流群

扫码领取试题答案及解析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