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理学 >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复习提纲(6)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复习提纲(6)

2007年03月14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报名预约

  二、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的概念:

  经济效益一般被定义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得到的实际经济利益。

  人们将经济活动中取得的有用成果同消耗的劳动量之间的比值称为经济效益。

  ○信息系统的经济效果 e =

  B—货币形式的收入 C—为此所作的付出(成本)

  经济效益可以综合反映信息系统开发部门或用户的经济管理水平。

  ○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指信息系统带来的成果与为此而付出的资源费用之差,即投入与产出之差。

  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 E=B-C

  ○经济效益E与经济效果e之间的关系式为:E=C (e-1)

  ●以上阐述的是经济效益的狭义概念。

  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经济效益的分类方法

  通常较多地按照下列的习惯方法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类。

  (1)经济效益按受益面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2)经济效益按层次分为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

  (3)经济效益按时间分为近期经济效益、中期经济效益和远期经济效益。

  一般情况下:2~4年为近期,5~9为中期,10年以上为远期。

  (4)经济效益按测定的难易程度分为有形、准有形和无形经济效益。

  a. 有形经济效益:是指可以用货币形式定量计算的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和减少。

  b. 无形经济效益:是指难以定量计算,不能直接用货币形式来体现的效益,主要指企业、组织机构的各种行为的有效性的增强。

  c. 准有形经济效益:介于有形经济效益与无形经济效益之间的是准有形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上。

  4、经济效益的特征:

  (1)广泛性:

  (2)间接性和转移性:

  (3)相关性:

  (4)递进性和迟效性:

  (5)无形性和不可估价性:

  (6)不确定性:

  三、经济评价:

  1、评价的三个阶段:

  (1)事前评价

  事前评价的结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可行性研究的评价活动,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a. 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分析。

  b. 要对新系统的效益进行预测。

  c. 可行性研究中形成的新系统方案可能不止一个,要对可选项目方案分别估计其净效益,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按其优劣进行优先性的排列,以供选择决策。

  (2)事中评价

  两种理解:

  一是指项目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因外部环境出现重大变化,需要对项目方案进行重新评价。

  另一种事中评价也称阶段评价,是指在信息系统正常开发的设计、实施阶段,对总体中的各个子系统和保个部门进行详细评价和统计分析,经汇总后将成为设计报务的组成部分。(本书主要讨论第二种评价)

  阶段评价的目的是将已实现的部分与计划的目标相比较,找出差异,纠正偏差,及时反馈和修正,将错误消除在早期,以保证系统开发的质量和进度,使其朝既定的目标发展。

  阶段评价具体可分为逻辑设计评价、物理设计评价及系统实施评价等。(Page85)

  (3)事后评价

  事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性能评价。

  2、信息系统成本测算

  (1)信息系统成本构成

  ○按信息系统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开发成本核算和运行/维护成本两大类。

  这种分类方法的两方面优点(Page86)

  ○按信息系统成本的经济用途,即成本项目划分。

  十大类:硬件购置费用、软件购置费用、基建费用、通讯费用、人工费用、水电费用、消耗材料费用、培训费用、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

  按成本经济用途分类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明确指出费用的目的,便于对信息系统开发、运行过程中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也为信息系统的价值分析奠定了基础。

  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和维护成本的分布情况。

  图表至少对我们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提出了两方面要求:

  一是,必须提高软件开发的生产率;

  二是,在软件设计中要注意增强软件的可维护性。

  这对于降低信息系统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都是十分重要的。

  (2)成本测算的过程

  (信息系统开发成本测算的一般过程)

  硬件与系统软件成本,软件成本,其他成本

  (3)成本测算原则和策略

  ○一项成功的信息系统成本测算,必须满足以下基本原则:

  a. 真实性与预见性原则。

  b. 透明性与适应性原则。

  c. 方便性与稳定性原则。

  ○根据以上原则,信息系统成本测算可以采取下面的策略:

  a. 信息系统成本测算工作应当由与该项目无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专业人员承担,国外通常称其为“测算顾问”。

  b. 不可能找到一个现成的测算方法能适用于任意的开发部门或用户企业,必须注意积累本部门有关的历史数据。

  c. 提高成本测算准确度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减少用户对于新系统功能需求方面的不确定性。

  d. 应该加强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管理。

  (4)成本测算方法:

  信息系统成本测算方法分为以下几类:

  ① 算法模型。(重点是COCOMO结构化成本模型)

  优点:受测算人员的主观影响比较小;便于进行灵敏度分析等处理;便于使用。

  不足:表现在对于特定开发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够,无法妥善处理一些异常情况。

  ② 任务分解法。

  按分解的先后时序分为“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策略。

  二者的优缺点相反。

  ③ 专家判定法。

  就是依靠领域专家自己的经验、直觉以及对所测算信息系统项目的理解给出成本的测算值。可以进一步分类:类比法、DelPhi 法。

  ④ 其他方法。

  价格制胜法和帕金森法

  3、COCOMO模型(结构化成本模型)

自考交流群

扫码领取试题答案及解析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