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 > 自考“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练习题(2)

自考“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练习题(2)

2007年02月28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查分预约

  多选题: (每题2分)

  1.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文的写作特色有( ace )

  a.精练扼要、气势雄伟

  b.重点表现局部,不在全貌上平均用力

  c.层层紧扣的布局安排

  d.以小见大

  e.既有事实的清晰叙述,又有情景的概括描写

  2. 下列关于《中国投巨资加快长江沿岸地区开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此文是一篇曾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的经济新闻

  b.此文精选典型数字,为表现主题服务

  c.此文的写作特色是用事实说话并穿插背景材料

  d.此文的采写特色是通过现场观察,运用具体、形象的事实体现新闻主题

  e.此文语言严谨精练、叙述紧凑

  3. 《分清主流与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一文的写作特点有(   )

  a.有述有评,评述结合

  b.有实用性,可借鉴性强

  c.既展示全貌,又刻画动人细节

  d.主题的重要性和深刻性

  e.短小精练

  4. 下列新闻作品中,写外国题材的有( )

  a.《别了,“不列颠尼亚”》

  b.《水面下的桥梁》

  c.《世界更佳急诊室》

  d.《华美窗帷的后面》

  e.《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

  简答题

  1.结合《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说明新闻时效对增强新闻价值的重要性?

  快,是《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这篇体育快讯特有的优势,它的发出比路透社快5分钟,比东道主美国快20分钟,我们不仅获得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块金牌,同时也夺得了这届奥运会体育报道的第一块金牌。

  新闻的时效对增强新闻价值具有重大性,特别是在重大新闻的传播和发布上,或是国内和国外新闻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新闻发布的早晚与它所产生的效果是成正比的。如果我们能迅速地在第一时间把新闻写好、传播出去,就能首先影响社会舆论,先声夺人,收到更大的宣传效果和传播效果。

  2.结合《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说明选材精练、叙述紧凑对短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短小精悍是新闻写作基本原则之一,这是新闻文体的一个特殊要求。新闻报道只有短了,才能写得多,发得快、及时;才能在有限的版面上,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新闻信息。而把新闻报道写短,就要注意精心选择材料,裁剪得当和新闻结构的紧凑。《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一文不过300字,却生动地刻画了一位临危不惧、慷慨就义的女英雄形象。文章只选取了她就义时的情景,只从这一个侧面就表现出刘胡兰的坚强、勇敢。愿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如此选材精练才使这篇人物新闻短小精练,如果将能表现刘胡兰性格特征的种种材料都堆砌出来的话,势必造成消息的冗长,冲淡新闻价值。另外,本文叙述紧凑,刘胡兰与敌人的问答,一句紧接一句,语言简洁。而描写完刘胡兰慷慨就义后,一句“全村父老怀着血海般的深恨,为痛悼这位人民女英雄,决定立碑永远纪念” 结束全文,结构紧凑,全文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3.简述《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将重大事件写成四篇连续性消息的做法与短小精练的方法?

  《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报道了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一重大事件。它将这一重大事件写成四篇连续性的消息。第一篇短消息报道了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情景。第二篇短消息报道了我监测中心对这枚运载火箭的跟踪、测量。第三篇短消息报道了我太平洋测量船队对运载火箭的测量回收。第四篇短消息报道了我太平洋测量船队对从运载火箭的弹体弹射出的仪器仓的成功回收。这四篇连续性的消息从各个侧面报道了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从发射升空,精确地沿预定轨道飞行的完全过程。如果合成一篇消息,则篇幅冗长,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点就会被淹没无法突出。

  4.联系《经济学家赶集》一文,说明记者具有较强新闻敏感,对搞好新闻采写的重要意义?

  新闻敏感通常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近发生的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是指记者的政治敏感。《经济学家赶集》一文记叙了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到北太平庄赶集的情况和他对发展集市贸易的见解。“赶集” 这样一件小事怎么会成为新闻?1980年那时,长期遭禁止的城乡集市处于恢复阶段,人民群众都是欢迎的,但“左”的阻力很大,以种种借口来阻挠、限制它发展,甚至说集市贸易会复活资本主义。本文作者凭借其政治敏感,报道了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像普通市民一样去赶集,借此回答了那个正争论着的大问题。不仅赞扬了集贸市场,还提 出要“多开辟几个”。这个事情对推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积极、重要的意义。这篇消息虽短小,分量不轻,如果当时记者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就无法及时观察和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5.简述《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一文新闻素描的特点?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一文截取了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横断面,做出形象的描写,充分体现了新闻素描的特点:就是抓住更典型、更有表现力的新闻事实,透视其本质特征,通过“焦点” 反映整体。蜒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一文运用了粗线条的概括叙述和典型事例相结合,概括描写了延安晚上各区举行火炬游行的热闹场面。同时,对更能表现人物或事件特性的焦点,加以工笔细描。绘声绘色的现场描写,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文章描写一位柱着拐杖的荣誉军人十分感动而吃力地说:“八年啦,我的血没有白流……”:“一个卖瓜果的小贩欢喜得跳起来,把筐子里的桃梨,一枚一枚地向空中抛掷,高呼:”不要钱的胜利果,请大家自由吃呀!“详尽生动地描绘了典型细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现主题的细节描述表现出感人的力量。

  6.简析《从邮局看变化》一文以小见大的写作特色?

  《从邮局看变化》一文角度新颖,小中见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使新疆同全国各地一样,在短短的时间内产生了可喜的变化。如何反映这些形势喜人的变化呢?如用综合消息的形式,从报道诸如农牧业生产、市场供应、群众生活等方面来体现新疆的大好形势,也未尝不可。但本文的作者,避开通常的思路,另辟蹊径,通过邮局这个“小窗口”,抓住内地往新疆寄食品包裹大量减少这个事实,体现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这样,便让读者“窥一斑而见全豹”:地处祖国边睡的新疆尚有如此大的变化,内地的变化便更是不难想见了。

  本文对比鲜明,反差强烈。这篇新闻从导语到结尾,正是紧紧抓住事实的对比来展开。同时,消息还运用种种具体而生动的事实和一系列精确数字,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出强烈的反差。这种对比衬托,使新闻主题逐步深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更大的白鹤群》一文中有大量的数字。简析数字在本文中的作用?

  为了增强“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更大的白鹤群” 的可信度,作者对发现白鹤群的人物,发现的时间、地点、次数、只数写得非常详尽具体。在这些具体描写的基础上,一句“这个数量大大超过了国际鹤类基金会所称的目前全世界只有320只白鹤的数量”,画龙点睛,权威机构提供的数字,一下就把这次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更大的白鹤群的消息的权威性和可信性大大提高了。同时对比说明了这一发现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意义重大。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它承前启后,为后文“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这一主题作了必要的铺垫,进一步突出了新闻事件的价值,扩大了传播效果。

  论述

  8.结合《京郊出现科学热》,说明主题的选择与报道角度选择的关系?

  《京郊出现科学热》以巧妙的立意、新颖的角度,烘托出所要表现的主题,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避开直接描写京郊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一般场面,选取了公布廉教授一周工作记录这种少见的形式,把视角放到被农民争抢邀请的水稻专家身上,从这种独特的报道角度,反衬出京郊出现“科学热”这一主题。

  《京郊出现科学热》这则消息更突出之处在于,它在写作手法上突破了消息的传统结构形式,采用客观报道的形式,选取了独特的报道角度。

  消息把廉教授一个星期的工作记录作为新闻主体,表面上是写廉教授工作十分辛苦、繁忙,但稍一用心就会发现,廉教授每天的工作几乎都与去京郊农村传授科学种田知识有关。这从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事实。角度十分新颖,它避开了直接描写京郊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一般场面,避免了反映这一主题的场面描写的俗套。消息显得简洁明快,也较有说服力。

  9.结合《中国投巨资加快长江沿岸地区开发》,用事实说话并穿插必要的背景材料的写作特色?

  《中国投巨资加快长江沿岸地区开发》一文中用事实说明中央对投资加快长江沿岸地区开发工程的重视程度、投资规模以及具体计划细节的同时,及时插入第六、第七两段对长江沿岸地区重要地理位置的描述的背景材料,旨在说明此开发工程的可行性、原因及重大经济意义。起了深化主题的作用,进一步突出了此新闻事件的意义。

  《中国投巨资加快长江沿岸地区开发》一文中三处引用政府官员的讲话,两处直接引语,一处间接引语。第一次直接引用国家计划委员会的一位官员的讲话,来说明这一工程的重大意义;第二次间接引用政府官员的讲话叙述了工程的部分详细计划;第三次直接引用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的讲话,表明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念和决心。

  引语,尤其是直接引语,来自权威人士与权威机构,有根有据,清楚明晰,具有可信性,因他们的权威性与可信性,自然而然也就具有了很强的说服力。

  10.对比一般有关矿产资源的报道,分析《陕北有煤海》一文绘声绘色、形象生动的写作特色?

  一般来说,有关矿产资源的报道容易写得较为枯燥,往往是大量空洞的概念套用一大堆数字,缺乏形象、感人的内容,可读性差。

  《陕北有煤海》这则新闻的主要特色是:用对现场情景的描述代替抽象概括的叙述,突出形象化的东西,用大量极富现场感的画面和事实描述经济现象,让读者有如身临其境。主要表现在:

  (1)对煤海景观的描写:如“我们随着记者走进了煤的海洋”,看到了许多“农户门前屋后堆放着煤”和用煤块垒成的院墙、猪圈、厕所、河床下大片平坦的煤田,看到了裸露在河谷地带的煤层“比两层楼还高”……用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现煤海储量丰富。

  (2)对人的活动的描写:如说当地人“切豆腐” 一样的采煤情景,如当地人逢年过节点燃堆起的煤堆,围绕煤火谈笑玩耍的情景……人景交融,形象地展示煤海储量丰富。

  11.试述《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一文结构严谨、环环相扣的特点?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一文首先交代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的事实,然后运用历史典故的背景材料介绍了南阳自古以来的重要战略位置。接下来介绍蒋介石在过去一年中,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但更近因全局败坏,被迫放弃南阳。解释了我军占领南阳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蒋军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因而放弃南阳。接下来又介绍了我人民解放军在敌后的军区根据地建设一年多来取得的巨大成绩及军力的增长,解释了我军能够占领南阳背后的军事原因。然后又介绍了近期我军在这一区域内土地政策的正确执行,联合了可联合的力量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孤立了敌人。解释了我军能够占领南阳的根本原因——土地政策的正确执行。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深人,剖析了我军之所以能够占领南阳的原因。更后文章分析了基于土地政策的正确执行和在我军事力量的打击下,敌军不可避免的失败的命运。与开头三凌云弃南阳而逃呼应,预告了其继续溃逃的命运。《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一文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层层深人,首尾贯通。

  12.概括《从邮局看变化》一文的主题,并分析其主题十如何突出的?

  《从邮局看变化》通过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邮电管理局春节前业务繁忙点由忙于分拣从内地寄来的大批副食品包裹到忙于收订大量报刊的转移,反映了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折射出整个国家的面貌和新疆的巨大变化。

  本文角度独特,构思巧妙,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作者选择邮局这个不大为人注意的社会窗口,将新闻主题凝聚在一个焦点上,从导语到结尾,紧紧抓住事实的对比展开。运用种种具体而生动的事实和一系列精确数字,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出强烈的反差,使新闻主题逐步深化。

  13. 分析《中国向毛泽东告别的仪式非常感人》这篇外国新闻作品的特色。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虚实结合,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自拟标题。

  中国向毛泽东告别的仪式非常感人

  法新社一九七六年九月十八日(记者:比昂尼克)中国向毛泽东告别的仪式是庄严的,朴素的,非常感人。

  当北京的大钟敲响三点的时候,我是在火车站广场上同成千上万中国群众在一起的惟一的外国人。

  人群默哀了三分钟,他们把行李放在地上,双手下垂,两眼注视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画像已经围上了黑黄两色的丧纱。

  一点声息都听不到,一切活动完全停止,全市一动不动。

  钟敲到第三下的时候,火车头上凄厉的汽笛声打破了沉寂。

  就在这同时,车站广场周围的扩音器里传来了中国哀乐的悲伤的旋律。

  所有在场的人一下子低下了头。人人眼睛都朝地上看。他们中间有:背着婴儿的农村妇女,人民解放军的老战土,穿着老式黑衣服的农民,臂上戴着黑纱和白菊花、胸口上别着毛像章的青年,还有孩子们。

  我周围的人都哭了起来,没有任何过分的动作和哀嚎,保持了完全的尊严。

  这是感情极其强烈的时刻,我再也不觉得我是外人了。我同人们一样感到悲伤,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待火车和工厂里的汽笛停下来以后,许多人还低着头。

  有人擦干了眼睛,其他人若有所失地望着他们的“伟大导师” 的遗像。

  啊,毛真的逝世了。

  要点:这是一篇特稿,它典型地体现出外国新闻特稿写作的特点,即凝炼、集中、现场感强。在这则新闻报道中,记者就在几分钟的时间限度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真实。感人的画面。

  中国人对毛泽东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何表现毛泽东逝世在中国人心中引起的悲痛?这则报道选择了北京火车站这个人群密集的地方为观察点,细致地描写了中国人向毛泽东告别的全过程。首先是人群默哀时的情景,“一点声息都听不到,一切活动完全停止,全部一动不动”。当哀乐悲伤的旋律传来时,人们是“一下子低下了头”,各种身份的人“眼睛都朝地上看”。接着,悲伤的感情终于释放了出来,甚至于记者本人都“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这样,现场的悲伤气氛就被真实地传达出来,自然、流畅而又感人。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