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政治经济学 > 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料10

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料10

2007年03月23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成绩查询

  第十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化

  学习目的和要求垄断资本对高额垄断利润的追求,必然会向国际范围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八、九十年代,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分工有新的发展,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化。

  本章主要分析和讲解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状况,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集团化,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实质和矛盾。

  第一节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

  一、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三步曲: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是通过国与国、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形成国际市场和国际分工体现出来,主要是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是通过资本输出并带动商品输出,形成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更后形成帝国主义时期的殖民体系等体现出来。直到二次大战之前,资本国际化主要是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国际化,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世界,它的商品充斥世界市场。那时虽然也出现了产业资本国际化的现象,但占的比重微小,是为促进和扩大商品输出服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的特点就是产业资本的国际化。所谓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私人或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对国外的直接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

  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表明资本国际化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广度和深度扩展,导致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到来。

  (二)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定义。经济全球化又称经济国际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萌芽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商品经济和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造就了世界市场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量资本输出并带动商品输出,使经济全球化进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一度出现过资本主义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和严格限制资本转移,使经济全球化暂时放慢了速度。进入本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

  (三)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各国市场分布的时间和空间等自然障碍迅速减少,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当代经济中,信息已成为起决定作用的资源,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国际互联网络的形成,正在把世界经济融合成全球范围的“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的发展使资本可以灵活地在全球范围流动,使国际间的贸易更为便捷。

  2.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各国拆除了外贸壁垒,这就为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更重要的条件。

  3.各国都积极引进国际资本。战后,不少国家曾一度严格限制资本的转移,但随着新科技革命发展,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和传统产业的淘汰、改造,出现了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卷入了这一潮流。为了抓住机遇,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绝大多数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热情欢迎国际资本投入,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从而经济的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一)生产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生产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是指随着新科学技术发展,一系列高新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使得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加强,形成各国在生产上密切合作的趋势。

  随着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利用产品生产的技术梯度差异,把过时的技术和产品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造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技术依赖的加深,形成了国际分工中新的依赖关系。

  (二)贸易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实现的。

  贸易全球化的原因是:

  1.在新科技推动下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新的调整,高精尖的科技密集型产业集中到发达国家,资金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客观上就要求这两类国家之间加大商品贸易。同时,在新科技推动下使各国都出现了一批新兴产业部门和各具特色的新产品,各国都需要互通有无,以加快自身的发展。

  2.新科学技术成就极大地提高了各国的劳动生产率,各种商品生产大幅度增长,很多国家的商品除本国需要外还有剩余,需要扩大国际贸易。

  3.越来越多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生产需要和生活需要从数量到结构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需要更多更丰富的、来自各国的优质产品。

  4.新科技推动下使国际间的商品贸易方式、支付方式大大地简便,有力地促进贸易了全球化。

  (三)资本全球化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输出已经成为基本经济特征,并且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输出也在增大。近20年来,在新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资本输出在数量和规模上明显增扩,目前,资本的全球化已成为现实。到1985年,跨国公司在本国境外的投资有6000亿美元,而到了1995年剧增到2.5万亿美元,到1996年底,国际直接投资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

  资本的全球化还可以从世界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体系中看到,1973年世界外汇市场交易额仅150亿美元,但到1996年这一交易额升至1.5万亿美元。1995年世界资本市场上各种形式的借款总额高达1258万亿美元。现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金融危机,往往会引发世界范围的金融动荡。

  资本全球化的根源主要是:

  1.新科学技术革命使世界范围内掀起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产业在国际范围转移,只有通过国际投资才能实现。

  2.跨国公司的巨大经济实力使其境外投资大幅度增长。

  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积累了庞大的资本,需要寻找有利的投资场所,纷纷投向国外。

  4.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和各国为本国经济发展而制定的吸引外资优惠政策,使国际投资环境大大改善,促进了资本国际化。

  三、跨国公司在战后的迅速发展

  (一)跨国公司定义跨国公司的定义。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或“国际公司”,它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销售和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大型垄断企业。

  (二)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战后,跨国公司成了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全球化还不突出,国际垄断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和国际托拉斯。其中国际卡特尔一直是主要形式。二次大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卡特尔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而逐渐减少,一种新的国际垄断组织形式,即跨国公司应运而生,得到广泛而迅速的发展,成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和国际卡特尔更大的不同在于,跨国公司是由一国的垄断组织或以一国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

  (三)跨国公司的实质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并成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绝非偶然,这具有客观必然性。它是战后经济发展,特别是生产全球化的必然要求。跨国公司是垄断大资本对外扩张和掠夺的工具,它通过遍布国外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业务活动,在经济上控制所在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在政治上则为了维持自身的利益而干预所在国的内政,扶植为跨国公司服务的政治代理人,建立“国中之国”。

  第二节经济一体化与地区经济集团化

  一、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指,经济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与反映。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乃至地区性经济集团的建立和发展,都是在不同领域、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上的经济一体化。

  二、地区经济集团化地区经济集团化是战后经济济一体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是由地域上邻近的一些国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生产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为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通过签订协议而组成经济或贸易集团。其宗旨是增强和扩大集团内部的经济实力,提高集团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为集团成员国争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战后在世界各地区相继出现许多地区经济集团,这种区域集团正在由小区域向大区域化发展。据统计资料,目前在世界贸易组织登记的区域性贸易协定已超过100项。

  地区经济集团化是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世界市场剧烈竞争的产物。其产生的具体原因有:

  1.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下使国际分工加深,国与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性强,地域相邻的国家和地区,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经济上互补性比较强,相互交往方便,为了共同的经济发展而建立地区经济集团。

  2.地区经济集团化是由地域相邻的各国和地区的政府出面达成协议而建立的。所以,只有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相当充分,达到了能够强有力地干预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才可能出现各国和地区的政府达成经济上的协议,实现地区经济集团化。

  3.当代世界市场剧烈竞争迫使地区经济集团化。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强大,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优胜地位,成为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对手,后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必然致力于经济区域发展。

  三、欧洲联盟

  (一)欧洲联盟的产生当代地区经济集团化和国际垄断联合的组织形式中,欧洲联盟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高级形式。它是由参加国政府出面以实现经济、政治一体化为目标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它的产生和发展,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欧洲联盟初建时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成立于1958年。现在一共15个国家。

  欧洲联盟主要从三个方面实现经济一体化:

  1.在共同体内部建立关税同盟,在各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关税,实行资本、劳动力和商品的自由流通,对外则实行统一关税,建立关税壁垒。

  2.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在共同体内部统一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农产品在共同体内自由流通;对外实行统一的农产品进口税,排挤外来农产品进口,并设立农业共同基金,用于补贴向共同体外出口农产品的亏损,调节农产品市场,改善农业结构等。

  3.建立欧洲货币体系。为了巩固与发展经济一体化的成果,摆脱美元的影响和控制,建立了新的货币体系。

  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政治一体化也取得很大的进展:

  1.建立了一系列超国家机构,包括更高决策机构欧共体部长理事会;更高执行机构欧共体委员会;监督、咨询和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更高仲裁机构欧共体法院等等。

  2.确定了共同体各成员国首脑定期会晤,对重大的世界性问题进行磋商,采取共同的立场和对策。

  (二)欧洲联盟的发展随着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世界两极结构已不复存在,美、日、欧之间的竞争日益剧烈,迫使欧共体加快其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进程。1991年12月“欧共体”政府首脑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第46届会议,正式通过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这一条约确定了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实行单一的货币;确定统一的货币兑换率;建立一个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这一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欧共体的一体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1993年1月1日,“马约”生效,欧洲联盟随之成立,被称为“欧洲有史以来更大创举”的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宣告成立。这样一来,欧联盟各国便取消了它们之间的自然、技术和税务边界,各成员国的商品、资本、劳动力、劳务实现了自由流通。欧洲联盟12国成为一个统一的、拥有236万平方公里土地、3.45亿人口、576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强大经济实体,其经济实力已超过了美国和日本。

  1995年1月,瑞典、芬兰、奥地利三国正式加入欧洲联盟。这样,欧洲联盟成员国共有15个国家,总人口超过3.7亿,总面积达323.5万平方公里,更进一步增大了欧洲联盟的经济实力。目前,东欧一些国家正在开始加入欧洲联盟。

  (三)欧洲联盟的作用欧洲联盟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这些作用有:

  1.促进了成员国生产和资本的积聚与集中,刺激了生产的发展。

  2.增强了抗衡超级大国的经济力量。

  3.促进了西欧各国之间保持和平与稳定的关系。

  4.改善与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关系。

  当然,欧洲联盟的本质仍然是一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它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它的产生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反而促使各种矛盾进一步加深。这种矛盾既表现在欧共体与美、日之间的斗争,也表现在欧洲联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第三节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实质和垄断资本的国际经济关系

  一、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实质垄断资本国际化和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及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其实质仍然是为了谋求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这些国际垄断组织和国际垄断同盟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它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不过它不仅仅是维护本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且是在不损害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协调与调整,以实现维护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各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共同国际利益。

  二、垄断资本的国际经济关系和垄断资本国际化的矛盾垄断资本国际化加深了各种矛盾。垄断资本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得到广泛发展和多方面的调节,国际经济关系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并没有解决,而是使有的矛盾被暂时掩盖起来、积累起来,有的矛盾采取了新的表现形式,因而使各种矛盾更加深化。这些矛盾是:

  1.加深了资本主义世界各经济中心之间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2.进一步加深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3.国际垄断同盟内部的矛盾日益加剧。

  4.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更为加深。这个矛盾具体表现为生产和资本的日益国际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