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教材大纲 > 江苏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教材大纲

江苏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教材大纲

2006年11月27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成绩查询

  南京师范大学编 (高纲号 0500)

  Ⅰ、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应以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为基础,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Ⅱ、课程考核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特征

  在本课程的教学和助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采用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帮助的方法。最好能够广泛联系实际,结合我国经济环境中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学习效果。

  试卷中的考核内容将以本课程大纲中所确定的识记、领会和应用的有关要求为根据。考核问题不超出大纲内容。

  但是,试题将要求考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理解并运用专业知识。课程内容及助学资料中的举例只起到示范的作用,试卷可能在其他条件下提出问题。

  本课程应结合我国实际进行教学和助学,在掌握劳动经济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劳动经济与劳动管理的发展新动向和新趋势,并分析与掌握我国劳动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有关助学和考试的其他问题将在第三部分中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介绍劳动经济学的相关概念。

  2、介绍劳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分析世界劳动经济与劳动管理的发展新动向和新趋势,评论我国实际运用中的情况。

  3、培养考生在掌握劳动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劳动经济和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

  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

  第五章 劳动力流动

  第六章 人力资本投资

  第七章 工资

  第八章 工会

  第九章 福利与社会保障

  第十章 劳动就业

  第十一章 失业

  第十二章 政府管理与劳动法规概述

  四、考核目标与要求

  试题可取自大纲及课程内容中的任何部分。各部分按章列出所包含的内容,每章由若干节组成,每节又进一步分成若干“目”,分别给出内容细节,包括试题要求的识记、领会和应用的各种内容。有些内容还提出了结合实际研究方面的学习要求。有关这部分内容的试题要求考生参考所学过的案例。试题中也可能给出一些考生不熟悉的案例,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相关问题。

  本大纲在各章节所列出的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提出了考生对各部分内容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其含义是:

  识记:了解有关的名词概念和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最基本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好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分析方法,能掌握相关概念、事实和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领会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能运用他们分析和解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五、课程内容

  第一章 导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考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2、劳动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

  3、劳动经济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关系

  4、研究劳动经济学的总原则、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

  5、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和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劳动经济问题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

  一、劳动经济学的起源

  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劳动经济思想

  关于人类社会如何生存并发展下去的问题,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一些很有意义的思想。主要有《荷马史诗》、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经济论》中的社会分工思想;柯鲁麦拉的《农业论》中的重视奴隶的劳动兴趣的思想。

  2、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西欧封建社会的早期(5世纪到10世纪),一是重视对主要生产者的人身自由及个人财产的保护,规定劳动所得为农户个人所有;二是规定了对农作物的耕作、收割,对农奴的监督、耕畜的使用。西欧从11世纪起进入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劳动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行会制度的产生。行规制度公开规定男女平等的原则,行会管理机构负责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并对某些专业匠师人数以及取得匠师身份所需的公民资格、财产状况、投资水平做出种种规定。

  3、重商主义的劳动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劳动经济思想产生于西欧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主要主张有:贵金属是一国财富的主要形式,而财富来源于天然的禀赋和劳动创造两个方面;立法保护本国的熟练技工,培训本国技工和吸引外国技工都可以增加国家的财富;以高报酬刺激劳动的发展,增加国家的财富;低利率可促使技工勤劳以及熟练高的提高,物价上涨对固定收入者的危害很大。

  二、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1、古典学派

  亚当·斯密从劳动分工对劳动生产力增长的影响、工资性质及决定工资级别的因素、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和工资率变动状况等方面系统地奠定了劳动经济的基本理论框架。大卫李嘉图通过对工资性质和工资决定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工资理论,成为劳动经济学关于工资运动的规律以及劳动供给决定工资观点的直接基础。

  2、制度学派

  埃利·里查德在《美国劳工运动》中考察了工会运动的发展,分析了工会在劳动力市场、劳动条件的决定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系统地对劳动力市场现象进行制度与组织分析。

  3、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经济学说

  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关于价值、劳动二重性、生产价格理论;关于剩余价值论的研究,关于利润、地租、工资理论和劳动与劳动力的科学区分;关于资本积累理论的研究,关于有机构成的理论、劳动力商品的存在而产生劳动力市场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等,实现了对古典学派经济学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4、劳动经济科学在我国的建立

  我国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8年日本北泽新次郎的《劳动经济学》译本在中国出版,1929年出版了陈达的《中国劳工问题》,1931年出版了朱通九的《劳动经济学》,1958年我国正式出版了自己的劳动经济学教科书。

  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地位

  一、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通过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社会与个人利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关系的学科。它以劳动力市场组织、运作及其结果,当前和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参与者的决策,以及与劳动力资源就业和收入分配有关的公共管理政策与制度为主要研究内容。

  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劳动力的经济活动为中心,研究各种劳动经济现象及其运作规律,涵盖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劳动力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劳动经济管理及其运作机制、劳动和谐关系的维护、社会劳动问题的处理等领域。

  三、劳动经济学的地位(即劳动经济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关系)

  1、劳动经济学在管理科学中的地位

  劳动经济学是管理学简直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劳动力市场运作规律、工资理论、福利和社会保障、劳动经济信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才能有效的进行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2、劳动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科的关系

  经济学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和其他经济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劳动经济学的起源和形成都是融合于理论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其研究内容与应用经济学中的部门经济学有一定的交叉,同时其研究对象又不局限于某个部门;其理论对技术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同时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为劳动经济这提供帮助。

  3、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劳动科学的关系

  劳动科学体系包括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法学、劳动统计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劳动卫生学等。劳动经济学在这个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其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的体系与方法

  一、劳动经济学体系

  以劳动力市场为中心讨论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其主要内容有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主体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要素、劳动力市场的规则、劳动力市场信息。

  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劳动经济学应遵循的总原则: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研究劳动经济学的一般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研究劳动经济学的具体方法:社会调查法、实验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

  第四节 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

  一、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

  1、新古典学派的劳动经济理论

  新古典学派是当代劳动经济学领域的主流学派。新古典学派对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世纪末,马歇尔的经济学体系为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歇尔将劳动问题的研究纳入竞争的市场供求框架,强调市场性供求的竞争作用是形成劳动力市场运行结果的主要因素。

  (2)20世纪30年代,庇古·希克斯和保尔·道格拉斯把新古典劳动经济学推向新的高度。庇古的著作促进了劳动问题与经济原则的更加系统的结合。庇古在其著作《财产与福利》中把劳动经济学问题放到一个包括工资、工时、报酬、劳动力的职业和区域分布,以及劳动力流动的更为广泛的经济学论述中;在其著作《工资理论》中创立了一系列关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关键性理论概念。道格拉斯则以统计结果来验证边际生产率理论。

  (3)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后。50年代中期新古典经济学派提出了工资决定机制理论,主要包括工会和工资决定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

  2、制度学派的劳动经济理论

  新制度学派的劳动经济学理论大体也经验丰富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20世纪40-50年代。新制度学派侧重研究劳动力市场实际运行的理论和实践。

  (2)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新制度学派新秀,提出了所谓“二元的”或“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即著名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强调工会和公司政策以及社会性因素对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影响。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新制度学派把制度学派的有限理性和新古典学派的竞争效率最大化的方法融合起来,以解释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特征。

  二、劳动经济学的若干前沿问题

  关于家庭产出与时间配置的研究;劳动力市场寻访理论;关于工会的研究;利润分享理论。

  三、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劳动经济问题

  1、劳动就业问题

  包括失业与再就业问题、政府在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2、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

  3、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问题

  4、建立人力资本的投资体制与制度问题

  考核知识点

  一、劳动经济学的产生

  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地位

  三、劳动经济学的体系与研究方法

  四、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

  考核要求

  一、劳动经济学的产生

  识记: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劳动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欧洲中世纪的劳动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重商主义的劳动经济思想的主要主张

  领会:

  劳动经济学各学派的主要观点

  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地位

  识记: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领会:

  劳动经济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关系

  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中的“稀缺性”

  三、劳动经济学的体系与研究方法

  识记:

  劳动经济学体系所含内容

  研究劳动经济学应遵循的总原则、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

  劳动力市场的定义

  四、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

  识记:

  新古典学派的劳动经济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

  制度学派的劳动经济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

  领会:

  劳动经济学的若干前沿问题

  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劳动经济问题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考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劳动力和劳动资源的概念

  2、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3、各因素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劳动力资源与劳动力供给

  一、劳动力的科学定义

  1、劳动力的三种含义

  第一,指人的劳动能力。

  第二,指有劳动能力、从事劳动活动的人,即劳动者。

  第三,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人部门的劳动者总和。

  2、现代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劳动力的含义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之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发球劳动力范畴。

  二、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资源亦称劳动资源,在一些国家的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中,又称“社会劳动力”或“社会劳动力资源”。一方面可从有无劳动能力来定义,劳动力资源者指劳动适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那部分人口。另一方面,也可以定义为,劳动力资源是劳动适龄人口中已经就业的在业人口与劳动适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但在统计时点规定的范围内不在业、但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可能参加工作的人口。第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虽然未进入劳动年龄,或者已经退出了劳动年龄,但已经或还在进行有报酬的劳动或服务工作的,从科学的意义上讲,这部分人不应当计入劳动力资源范畴,但从“有劳动能力”就应当充分利用这个特定的意义上说,也可以把他们称为劳动力资源。

  三、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1、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2、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形式及其影响供给的因素

  劳动力供给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个别劳动力供给、家庭劳动力供给、社会劳动力供给。

  个别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者个人一生中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总量。一生中劳动供给总量是一生中各个阶段劳动供给的总和。个人一生中不同阶段的劳动供给量主要受如下因素影响,一是各阶段劳动者本身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二是家庭和社会劳动的比较社会效用高低。

  家庭劳动力供给,是指从家庭成立(结婚)到家庭解体(丧偶或离异),家庭全体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的总和。主要受生育子女的多少和子女受教育时间的长短的影响。

  社会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总量,也就是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所能利用的劳动力总量。影响劳动力供给总量的主要因素有适龄劳动人口、愿意工作的人的比例、工资率和工资制度、工作时间制度、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水平。

  3、劳动参与率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劳动力参与率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现实劳动力占该范围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即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现实劳动力/劳动适龄人口×100%.

  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主要有:

  (1)宏观经济状况;(2)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3)劳动适龄人口规模;(4)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和受不同教育程序的工资率差距;(5)人们的商品意识程序和社会分工程序的深浅。

  四、劳动力供给的类型

  根据劳动力供给对劳动力价格或工资的反应不同可将劳动力供给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无限弹性的劳动力供给

  即在某一工资水平时有无穷的劳动力供给。

  2、正弹性的劳动力供给

  即工资增加时就会有较多的人愿意提供服务,而工资减少时,愿意工作的人就减少。

  3、无弹性的劳动力供给

  即无论工资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都不变。

  4、逆变弹性的劳动力供给

  它是指在一定阶段,劳动力供给随工资的提高而增加,但是随着工资率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供给数量反而减少,即出现一条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第二节 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基本分析模式

  一、效用

  1、效用的特点

  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效用取决于使用价值又不同于使用价值;效用的评价具有很大的相对性。

  2、无差异曲线和边际替代率

  劳动时间分配的无差异曲线是指在以闲暇时间为横轴,劳动收入为纵轴的坐标中,不同的闲暇时间和劳动收入的组合给劳动者个人带来相同的效用的曲线。无差异曲线有如下特征:在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效用都相同,不同无差异曲线上的点的效用不同,越远离原点效用越大;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是斜率为负,凸向原点的曲线。

  边际替代率是指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增加消费一个单位某种物品同时就必须减少消费另一种物品的数量之比。劳动力消费的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消费闲暇和劳动收入的总效用不变的前提下,更多消费一个单位的闲暇就必须较少消费劳动力收入的数的比值。

  3、效用最大化

  (1)预算线

  是指个体在时间和劳动能力的约束下,所能消费闲暇和劳动收入的最大组合线。

  (2)主体均衡

  主体均衡点是个体的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是个体在既定的资源约束下,享受到了最高的效用水平。

  二、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

  1、收入效应

  是指个人可支配的劳动时间不变,工资率也不变,个人获得与本人劳动里供给时间量无关的非劳动收入,而使个人预算线往右平移,从而使个体获得较高效用水平的现象。

  2、替代效应

  是指当个人可支配的劳动时间、收入不变,由于工资率的变化而是最佳劳动时间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效用水平不变的现象。

  3、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当工资率发生变化时,一般使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时产生。个人劳动供给曲线是指在不同的工资率下,个体劳动主体所提供的使其效用最大的劳动时间组合线。

  经验、事实和理论研究说明,在工资率较低且收入较少时,由工资率提高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随工资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增加;在工资率维持较高水平且收入在较高水平,由工资率提高产生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故随工资率的提高,劳动供给反而减少,从而表现为一条向右凸的曲线。

  三、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将一个市场中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相加。

  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

  一、不同条件下的家庭劳动供给

  影响家庭劳动供给有以下几种情形:

  1、收入效应

  指家庭中已经就业成员的劳动收入增加,对家庭非就业成员的劳动参与的影响。实践证明,家庭就业成员的收入的增加,对家庭非就业成员劳动参与有负面影响。

  2、家务劳动的影响

  指必要家务活动时间对家庭非就业成员劳动参与的影响。从存在既定的家务劳动时间的条件出发,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力参与具有负面影响。

  3、劳动时间长度对家庭劳动参与的影响

  制度劳动时间缩短对家庭劳动参与有正面影响,增长则相反。

  4、教育培训对劳动参与的影响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限于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较高回报预期,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供给有负面影响。

  二、劳动参与的周期变动

  1、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是指劳动力参与率依年龄增长呈周期性变动的轨迹。在平面直角人材系中,横轴取年龄,纵轴取劳动力参与率,将各年龄或年龄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连接起来得到的曲线,即为劳动力参与率周期变化的曲线。一般男性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呈倒“U”形,女性劳动参与率生命周期呈“M”型。

  2、经济景气变动与劳动力参与

  (1)工资率对就业的影响

  工资率提高劳动力供给增加

  (2)经济景气对就业的影响

  一般性而言,经济景气,收入增加,劳动力供给减少。

  考核知识点

  一、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供给

  二、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模式

  三、家庭劳动力供给

  考核要求

  一、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供给

  识记:

  现代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劳动力的含义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劳动参与率的含义

  劳动力供给的类型

  领会:

  劳动力资源的含义

  劳动参与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解释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形成

  应用:

  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形式及其影响供给的因素

  二、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模式

  识记:

  效用的特点

  领会:

  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应用: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三、家庭劳动力供给

  识记:

  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的含义

  领会:

  影响家庭劳动参与率变化的因素

  经济周期变动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考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2、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3、长、短期内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4、劳动力需求调整的原因和调整方向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劳动力需求的概念

  一、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劳动力需求就是社会在生产吸收和容纳劳动力的能力和容量。

  全面准确理解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2、劳动力需求与物质产品需求有本质区别

  3、劳动力的市场需求量与劳动价格负相关

  4、劳动力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5、劳动需求的直接基础源于就业岗位的形成和扩大

  二、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1、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的含义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序。其计算公式为劳动力需求变动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2、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

  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劳动要素的可被替代的程序;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弹性。

  3、劳动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的含义

  劳动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是指劳动力的需求量因其他商品价格变动而变动的程度。

  三、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1、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微观因素

  企业规模;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企业利润量。

  2、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宏观因素

  社会生产规模的大小;国家的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状况;科学技术进步状况。

  四、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和劳动力需求的变动

  1、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下不变时,仅由于工资率变动而引起的劳动需求的变动。这类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劳动力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2、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工资率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的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二节 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一、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

  短期劳动力需求是使企业的劳动力需求达到劳动力边际收益价值等于市场工资率的劳动力需求,即VMP=MC时的劳动力需求量。

  劳动力边际收益或边际生产率是指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乘以产品价格,即VMP=MP·P

  劳动力边际成本是指增加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付出的劳动力成本,即工资率乘以劳动的边际投入,即MC=W·ML2

  二、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1、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受到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制约,是企业等产是曲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所对应的劳动力需求量,即劳动和资本投入的边际产品之比等于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之比点所对应的劳动力需求量,W/P=WPL/WPK.

  2、固定技术系数条件下劳动需求的决定

  企业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要素投入的组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技术系数可分为可变和固定两种类型。固定技术系数条件下,劳动和资本投入之间不能相互替代,使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折线。企业利润最大化点即是折线的折点,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为折点所对应的劳动力需求量。

  3、要素价格可变情况下的劳动力需求决定

  要素价格的变动,使等成本曲线发生变化,从而最佳要素组合发生变化。

  第三节 劳动力需求的调整

  一、生产规模扩大的劳动力需求

  1、生产扩大线是指将所有可能产出水平的最佳资源配置的均衡点连结起来形成的曲线。它表现了生产要素价格不变和生产的货币资金逐渐增加的条件下,每一种产出水平对资本和劳动的最佳需求量。

  2、生产规模扩大的劳动力需求量就是生产扩大线上点所对应的劳动需求量。

  二、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形成

  三、企业组织内部的劳动力需求的调整

  企业活动受到其组织结构的制约,其劳动力需求不仅取决于工资率,还受到有关组织结构因素的影响。

  考核知识点

  一、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

  二、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三、劳动力需求的调整

  考核要求

  一、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

  识记:

  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的含义

  劳动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的含义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因素

  领会:

  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

  二、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识记: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的原则

  劳动力边际收益

  劳动力边际成本

  领会:

  固定技术系数条件下劳动需求的决定

  要素价格可变情况下的劳动力需求决定

  应用:

  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三、劳动力需求的调整

  领会:

  内部劳动力市场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考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2、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和类型

  3、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有关理论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

  4、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关系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和类型

  一、劳动力市场及其构成

  1、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性方式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和调节的经济关系;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供求双方进行劳动力交换的场所。

  对劳动力市场的理解,应掌握以下三个方面:

  (1)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要素的交换市场,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2)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要素是价格,价格决定劳动力要素需求双方的市场行为。

  (3)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府、社会观念等。

  2、劳动力市场的构成

  从市场角度看,劳动力市场是由劳动力、用人单位、工资、劳动力市场组织者等主要因素构成。

  二、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劳动力市场作为唯一能动的生产要素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劳动者只能被雇佣或租赁,劳动者本身不能被出卖或购买;

  2、劳动者对劳动力拥有不可动摇的所有权;

  3、劳动力的价格(工资)不只是当时提供劳动的报酬,而且也包括劳动者人力投资(接受教育与培训)应获得的报酬;

  4、劳动力受雇或出租的条件不仅是工资的多少,而且还有工作时间长短、工作环境好坏等其他因素;

  5、劳动力市场的活动不仅由工人和用人单位双方决定,而且受到政府、工会、雇主和舆论等社会力量的影响。

  三、劳动力市场的类型

  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成多种类型

  1、按照劳动力市场范围划分可分成区域劳动力市场;产业劳动力市场;职业劳动力市场;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

  2、按照职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划分可分成国家公务员市场;职业经理市场;专业技术人员市场;普通劳动力市场。

  3、按照市场的竞争自由度划分可分成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

  四、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素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受到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主要是以供求为核心的市场因素;非经济因素包括以工会、政府为核心的组织要素和以文化、习俗为中心的社会要素。

  第二节 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理论

  一、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的基本条件

  完全竞争的市场类型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1、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对单个参与者来说,他只是一个价格接受者;

  2、市场上的商品是同质的;

  3、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

  4、买卖双方能得到完全信息。

  二、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价格有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确定。

  单个厂商的均衡劳动力雇佣量由水平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厂商的需求曲线确定。

  第三节 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

  一、职业的含义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们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所占有的相对稳定的有报酬的工作位置。社会分工包括产品分工和劳动分工,职业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二、劳动交易

  1、劳动权

  劳动权是劳动者进行劳动从而取得劳动报酬或其他合法收入的权利。包括两层内容,一是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使其能够进行劳动;二是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报酬,使其能够生存和发展。

  2、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商品是指作为交易内容的劳动力。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它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的使用价值在于能够通过劳动活动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3、劳动交易

  劳动交易具有两层内容:一是市场交易的内容;二是管理交易的内容。

  三、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

  1、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机制

  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组成。

  2、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原则

  根据现状,我国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应遵循的原则是:公平竞争原则;劳动者权益保护原则;保护儿童原则;残疾人就业原则;最低工资原则;反垄断原则;非歧视原则。

  第四节 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

  一、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

  1、从历史上看,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作为裁判的角色;二是作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参与者;三是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通过制度、经济手段来实现政府的目标。

  2、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环境的建设,包括交易场所、信息网络、技能培训基地等的投资和建设;

  (2)软环境的建设,包括法律、法规等的建设;

  (3)直接需求者。

  3、最低工资制问题

  二、制度建设与劳动力市场发展

  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制度建设应考虑的因素

  1、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要取得合理的报酬,或者说通过合理的报酬制度,刺激人们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

  2、作为一种资源,劳动力必须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流动;

  3、劳动力作为人,必须要满足其基本的安全需要。

  三者紧密相连,且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即:劳动力流动制度、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考核知识点

  一、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和类型

  二、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理论

  三、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

  四、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运作

  考核要求

  一、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和类型

  识记:

  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劳动力市场的类型

  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素

  领会: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二、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理论

  领会:

  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的基本条件

  应用:

  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三、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

  识记:

  职业的含义

  劳动交易的内容

  领会:

  我国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原则

  四、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运作

  识记:

  国际劳工组织和我国有关最低工资的规定

  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制度建设应考虑的因素

  领会:

  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

  最低工资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第五章 劳动力流动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考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模式

  2、劳动力流通的类型与决定因素

  3、劳动力区域流动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理论

  一、劳动力流动的含义

  所谓劳动力流动,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为了与生产资料结合的需要,在生产过程之外,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范围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之间迁移和流动。劳动力流动是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二、劳动力流动的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的发生至少要依赖下列条件:

  1、劳动力个人所有权的实现

  2、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别

  3、社会对劳动者就业的保障制度

  4、社会分工造成的劳动技巧和工作技能的专业化

  三、劳动力流动的规律性

  劳动力流动存在以下规律:

  1、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

  2、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

  3、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流动

  4、从农村向城市流动

  四、劳动力流动的意义

  1、可以实现活劳动的按比例分配

  2、能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

  3、可以避免劳动力的积压浪费

  4、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地位

  五、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模式

  1、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

  刘易斯认为:

  (1)发展中国家是二元的经济结构,一个是以现代方法进行生产、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部门,一个是以传统方法进行生产、以农村为中心的农业部门;

  (2)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具有完全的弹性,即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只要保持一种高于农村工资率的收入水平,就可以从传统农业部门获得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2、拉尼斯一费景汉的劳动力流动模式

  拉尼斯和费景汉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注意到了农业的进步问题,提出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先决条件。

  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应该被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流出的是绝对剩余劳动力,他们的生产率为零。在此阶段劳动力的流动与刘易斯模型一致。

  第二个阶段流出的是相对剩余劳动,他们的生产率大于零,但不够自己消费。这些劳动力要流出必须满足一个先决条件,即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当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足以保证农村和城市对农产品的需要之后,这部分相对剩余的劳动力才能向城市非农产业流动。

  第三个阶段农村已经现代化。这部分劳动力的流动则看现代化工业的竞争能力了。

  3、托达罗的劳动力流动模型

  托达罗认为:

  (1)一个农业劳动者的迁移决策不是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差距,而是取决于预期收入差距和城市就业率与失业率。

  (2)教育事业的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往城市流动的速度加快。受教育程度越高,个人所预期的农村与城市之间收入的差额越大。

  (3)一国经济由“农业部门”“城市中的传统部门”“工业部门”(城市中的现代化部门)所构成。在现实中农村劳动力更多的是流入城市中的传统部门。

  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的类型及决定因素

  一、劳动力流动的类型

  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企业集团内部的流动;行业之间的流动;地区之间的流动;就业与失业之间的流动;劳动力队伍本身的流动;国家之间的流动。

  二、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源于经济,但除了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外,劳动力流动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1、年龄因素

  劳动力流动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急剧下降的趋势。

  2、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越大。

  3、迁移距离

  迁移距离越长,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越小。

  4、职业和技术等级

  技术等级越高,劳动力流动率越低。

  第三节 劳动力的区域流动

  一、劳动力区域间流动的类型

  1、国内地区之间流动。包括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转移和城市间的流动

  2、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和迁移。

  二、国内劳动力的流动

  1、我国地区间劳动力流动的特征

  (1)城市商品流通领域和服务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体

  (2)劳动力在流向上已显出多元化的走势

  2、我国地区间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1)城市经济发展为劳动力寻求合适的职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投资对劳动力地区间流动的牵引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影响

  这里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消极影响。

  1、增加城市的就业压力

  2、影响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

  3、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现代化

  4、阻碍发展中龟甲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5、阻碍消费品工业的发展

  6、影响了农业本身的发展

  四、影响了农业本身的发展

  1、对劳动力输入国的影响

  对输入国来说,劳动力的输入总体上是有利的。

  2、对劳动力输出国的影响

  有利影响:有利于国民收入和外汇储备的增加;有利于国外技术和经验的引入;有利于传递消费示范,使消费需求更有弹性。

  不利影响:人力资本储备下降;外汇流入和高档消费方式的引进,会成为诱发国内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

  3、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的现状

  人力资本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或较发达国家;

  参与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的人力资本素质较高;

  国际人力资本流动中存在不可连续性。

  考核知识点

  一、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模型

  二、劳动力流动的类型与影响因素

  三、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考核要求

  一、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模型

  识记:

  劳动力流动的含义

  劳动力流动的条件

  劳动力流动的一般规律

  领会:

  劳动力流动理论的主要模型和内容

  二、劳动力流动的类型与影响因素

  识记:

  劳动力流动的类型

  领会:

  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

  三、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识记: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影响

  国际间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输出国的影响

  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的现状

  领会: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利弊和影响

  应用:

  评价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流失

  第六章 人力资本投资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考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人力资本的基本理论

  2、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

  3、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

  资本从形态上可以划分为五种形式,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技术资本和社会资本;也可分为两大类,即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

  1、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定义

  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表现为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所具有一定的健康体魄、操作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一般被理解为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寓寄在劳动者身上并能够为其使用者带来持久性收入来源的劳动能力。

  物质资本是指在一定暑期内积累起来,用于生产其他消费资料或生产资料的耐用品,体现为产品的物资形态。

  2、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关系

  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既有相似性、互补性,又有区别性。

  二、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1、人口数量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

  2、人口质量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产生人力资本的累积效应和收益递增效应;

  (2)能够增加社会资本存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的主要源泉;

  (3)有利于增加工人的收入;

  (4)有利于实现物质资本投资的吸收和消化。

  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内容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

  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主要有5种,即健康保健、在职培训、正规教育、成人教育和劳动力流动。

  二、人力资本投资核算中的现值及应用

  1、现值的含义

  现值是指未来收入和支出流按一定的折现系数进行折现后的现在价值。

  2、现值的应用

  利用现值对投资项目进行考察,主要方法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

  3、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进行量化核算存在困难。

  第三节 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一、教育投资的成本和收益

  1、教育成本

  教育成本分为两类:一是教育的直接费用;二是教育的间接费用。

  教育的直接费用指国家和社会的教育设施建设与购置费用、教师的工资、图书资料等费用。其主要来源包括:政府拨出的教育经费和受教育个人负担的学习费用。

  教育的间接费用指学生因受教育而可能放弃的收入。

  2、教育的收益

  教育收益分为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

  (1)个人收益

  个人收益主要考虑个人在经济方面的正收益,不考虑精神方面的收益与付出。

  主要包括:未来较高的收入;未来较合理的支出;未来健康的身体;未来的职业机动性。

  (2)社会收益

  社会收益可分为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

  3、教育成本和收益的计算

  教育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有舒尔茨计算方法和费希洛计算方法。

  二、在职培训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1、在职培训的含义

  指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后进行的学习和技能的发展,标志是企业雇员的熟练程度、技术等级等人力资本的技能存量及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正向作用。

  2、在职培训投资的成本和收益

  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直接成本包括雇员接受培训期间的工资、培训物质条件的费用等。机会成本包括接受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期间对产量的影响、其他培训参与人员的时间消耗等。

  收益主要表现为经过培训投资所提高的劳动生产率。

  3、在职培训投资成本与收益分析的计算方法

  有直接计算法和间接计算法

  4、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

  一般培训指劳动力通过培训获得业务知识、技能除培训提供者外的其他企业具有同样的适用性。

  特殊培训指劳动力通过培训获得的业务技术知识、技能只对培训的企业具有适用性。

  对在职培训进行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区分的意义在于帮助分析两类培训的成本和收益。

  第四节 人力资本理论的政策意义

  人力资本理论的政策意义

  1、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2、教育投资应该实行国家、社会和个人三结合模式;

  3、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信号;

  4、改善人力资本投资结构;

  5、及时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

  6、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挥优化配置人力资本的作用,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水平。

  考核知识点

  一、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二、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三、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四、人力资本理论的政策意义

  考核要求

  1、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识记:

  人力资本的含义

  物质资本的含义

  人口数量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领会:

  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关系

  人口质量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识记: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

  现值的含义

  三、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识记:

  在职培训的含义

  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

  领会:

  教育投资的成本和收益

  在职培训投资的成本和收益

  应用:

  教育成本和收益的计算

  四、人力资本理论的政策意义

  识记:

  人力资本理论的政策意义

  第七章 工资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考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

  2、工资制度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工资理论

  一、早期的工资理论

  1、配第的工资理论

  配第认为工资是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工资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作为工资自然基础的工人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是由“自然的肥力和因气候影响而造成的费用大小”决定的。

  2、杜尔阁的工资理论

  杜尔阁在承认工资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水平的基础上,提出竞争是决定工资高低的重要因素。

  3、斯密的工资理论

  斯密的工资理论涉及了工资水平的决定、工资的变动趋势和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

  他认为劳动的价格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之分,自然价格就是解决维持劳动者的生活以及赡养家庭、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需要;市场价格是以其自然价格为基础而由劳动的供求竞争关系决定的。

  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由于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同;政策对从业者转换职业的限制。

  4、大卫·李嘉图的工资理论

  李嘉图试图用劳动力供给关系的变化来解释工资水平的变动,说明工资必然以劳动的自然价格为基础,提出了对工资变动规律的见解。

  5、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工资理论

  穆勒认为工资有竞争从而也就由劳动的供求关系决定。

  二、现代工资理论

  1、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克拉克认为劳动和资本都有生产力,且劳动的生产力遵循“生产递减规律”。

  他认为工资是有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

  2、马歇尔的均衡工资理论

  马歇尔认为:

  (1)工资是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时的价格决定的。劳动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劳动的供给价格取决于劳动者的生活费用。

  (2)每一种劳动有其不同的价格均衡点

  (3)工资均衡点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

  3、劳资谈判工资理论

  认为短期工资水平在一定程度时取决于劳动市场上资方和劳动者之间通过集体交涉所达成的条件。

  第二节 工资与工资形式

  一、工资

  工资是以货币形式按期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力报酬。工资有实际工资和货币工资之分。

  二、工资形式

  工资的基本形式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贴。

  第三节 工资水平

  一、工资水平

  工资水平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劳动者工资的高低程度。一般用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平均工资加以衡量。

  二、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

  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有宏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微观方面的因素。宏观因素主要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状况、劳动生产率、人口与劳动力数量;微观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劳动者的特殊生产技能、市场的竞争程度、劳动者的个人能力等。

  三、物价对实际工资水平的影响

  物价对实际工资水平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表现为物价水平与实际工资呈反方向变化;间接影响表现为两者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工资差别

  一、产业之间的工资差别

  1、产业工资差别的表现形式

  主要体现为主要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别、制造业内部行业之间的差别以及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之间的差别。

  2、产业工资差别的原因

  (1)产业部门内熟练劳动力所占的比重;

  (2)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3)产业的垄断性。

  二、职业之间的工资差别

  职业间工资差别的原因:

  职业补偿;劳动的质的差异;劳动力流动不充分。

  三、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别

  地区间工资差别的原因:

  产业结构的差异;劳动力结构的差异。

  四、年龄之间的工资差别

  1、年龄间工资差别的表现

  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递增。

  2、年龄间工资差别的原因

  早期人力资本投资;资力。

  考核知识点

  一、主要工资理论的内容

  二、工资制度

  考核要求

  一、主要工资理论的内容

  识记:

  早期的工资理论的主要观点

  领会: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应用:

  马歇尔的均衡工资理论

  二、工资制度

  识记:

  工资的含义

  工资水平的含义

  年龄之间的工资差别

  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别

  领会:

  工资与奖金、福利、津贴、补贴的不同

  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

  职业间工资差别

  产业工资差别

  应用:

  工资差别与社会经济效率

  第八章 工会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考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工会的性质和含义

  2、工会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3、工会的结构和职能

  4、工会组织管理知识,工会运作的流程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工会概述

  一、工会的含义

  1、工会的产生和发展

  工会的形成是工业化和工业社会结构形成的一种社会反应,它是劳动者对自由、平等、安全等需求的反应。

  工会组织经历了一个从经济组织逐渐发展为政治组织的过程,即从企业工会——职业工会——产业工会——全国工会——国际性工会——劳联与产联。

  2、工会的定义

  (1)工会是一个劳动者自愿参加、有组织的功能性的群体或团体。

  (2)工会还是代表劳动者其他经济权益、政治权利的重要的社会政治团体。

  二、工会的功能

  1、代表功能:经济利益的代表;政治利益的代表。

  2、参与制定工作规范功能

  3、综合服务功能

  4、沟通协调功能

  5、增强参与功能

  三、工会化与工会效应

  1、工会化即工会化程度,指的是工会发展中工会会员数量增减及成分变化的绝对量及工会会员所占劳动力人口总量中的比例。

  2、工会效应是工会在其活动中产生的影响。

  既包括工会通过集体谈判来提高会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工作条件,通过改变工人所获得的额外福利的数量和组合来影响企业的额外福利,通过形成一种集体呼吁机制为工人争取劳动条件改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等,产生正效应;又包括工会通过集体谈判造成超员雇佣,在短期内加大劳动成本、降低生产效率等负效应。

  第二节 工会结构与类型

  一、工会的结构

  1、工会的组织结构是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工会所组成的相互依存、各有隶属、互有责任、互有义务的工会有机统一体。工业化国家的工会发展最终会形成一个金字塔,塔尖是工会的全国性组织联盟,塔身和塔底是各种行业、地方性以及各企业的工会组织。

  2、工会的分类

  传统分类:职业工会;行业工会;一般工会。

  动态分类:“开放”、“封闭”与“混合”式工会:“会员市场”;工会对待募集会员的态度:“部门工会”将代替“行业工会”

  二、“股民工会”——中国工会的创新

  第三节 集体谈判

  一、集体谈判的定义、特点和功能

  1、集体谈判的定义

  国际劳工组织对企业集体谈判的界定:指“一名雇主、一个雇佣群体或一个以上的组织同一个或多个工人组织之间进行的谈判”。集体谈判的主体资格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方是工会;另一方是雇主或企业管理者。

  2、集体谈判的特点

  集体谈判的基本特点在于,雇员不是以其个人身份、代表个人的利益单独同雇主进行谈判,而是通过雇员代表以集体的方式进行谈判。

  与工人参与管理和双方协议制度这两种企业劳动合作的形式相比,集体谈判具有以下优点:

  (1)不是通过对抗而是通过双方对话并在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

  (2)是双方都参与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商讨形式。

  (3)结果是双方的和谐关系,建立信任感和理解关系。

  3、集体谈判的功能

  广义讲,集体谈判的功能在于,在谈判双方同意的基础上,就实质性及程序性问题为某一雇员群体建立起一套共同的规则。

  对劳动者、管理者、企业都有重要的功能。

  二、集体谈判的结构、程序和种类

  1、集体谈判的结构

  集体谈判的结构是指集体谈判的集中和分散程度,即集体谈判在哪些级别上进行。集体谈判结构各个国家有所不同。

  2、集体谈判的程序

  准备阶段和正式谈判阶段

  3、集体谈判的种类

  可分为实质性规则;程序性规则;工作安排。

  第四节 中国工会

  一、中国工会性质和主要职能

  1、中国工会的性质:中国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具有阶级性和群众性的本质属性。

  2、工会的职能

  主要有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教育职能。

  二、中国工会的组织管理

  1、会员的募集方式

  局限在一个企事业单位内,是比较典型的企业工会

  2、体制和机构的设置

  中国工会实行产业和地方工会双重领导的组织领导制度。中华全国总工会是中国工会的最高领导机关。机构设置是:全国总工会、全国产业工会、地方总工会、地方产业工会和工会基层组织。

  三、工会职能的异化

  工会的功能虚置。

  考核知识点

  一、工会的含义和功能

  二、工会结构和类型

  三、集体谈判的主要内容

  四、中国工会

  考核要求

  一、工会的含义和功能

  识记:

  工会的含义

  工会化的含义

  工会效应的含义

  工会的功能

  领会:

  工会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应用:

  工会谈判功能和代表功能的运用

  二、工会结构和类型

  识记:

  工会的结构

  领会:

  工会的分类

  三、集体谈判的主要内容

  识记:

  集体谈判的定义

  集体谈判的结构

  集体谈判的种类

  领会:

  与工人参与管理和双方协议制度这两种企业劳动合作的形式相比,集体谈判的优点

  集体谈判的功能

  集体谈判的程序

  四、中国工会

  识记:

  中国工会的性质

  中国工会的主要职能

  中国工会会员的募集方式

  中国工会的体制和机构的设置

  领会:

  工会职能的异化

  应用:

  中国工会的组织管理的改革

  第九章 福利与社会保障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考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职业福利的基本类型和基本原则

  2、社会保障的特点和作用

  3、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主要内容

  4、劳动保护的主要措施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福利

  一、福利的含义和作用

  1、福利的含义

  (1)福利可分为社会福利和职业福利或企业福利。

  (2)职业福利

  是指企业单位在工资和社会保险之外,以职工为对象而提供的各种福利设施和福利项目的总称。

  职业福利的特征:以就业为前提;应满足职工在参加生产劳动或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某些共同需要和特殊需要;以保证职工一定的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为目的;各个企业单位的福利项目、水平和享受范围等存在很大的差别。

  2、福利的作用

  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福利的类型

  实物福利、货币福利、服务福利、集体文化娱乐活动和股权福利。

  三、福利实施原则

  有用性原则、量力而行原则、辅助原则、适当差别原则、举办集体福利为主,发放个人补贴为辅原则、与企业效益挂钩原则。

  第二节 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障概述

  1、社会保障的含义和特征

  (1)社会保障的含义

  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和运用国民收入在分配的方法对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丧失劳动力或丧失就业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以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通过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以确保其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和措施的总称。

  (2)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组成:社会保险——基本保险;社会救济——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的社会保障;优抚安置——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

  (3)社会保障的特点

  强制性、公平性、全民性、最低保障性。

  2、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初级形态和现代社会形态。

  3、社会保障的作用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经济的运行。

  二、社会保险

  我国社会保险包括项目主要有五个,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1、养老保险

  (1)养老保险资金的来源

  世界范围内,养老保险资金的来源模式主要有三种:国家统筹模式、强制储蓄模式、投保资助模式。我国采用投保资助模式。

  (2)养老保险金的给付

  养老保险金给付的基本条件有两个:定期缴纳养老社会保险费;达到退休年龄并解除劳动义务者。

  养老保险金给付的原则:养老金与投保正相关;分享经济成果;与物价水平相联系。

  (3)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三方共同负担的辞行资机制;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

  2、医疗保险

  (1)医疗保险的特点

  医疗保险的疾病涉及面广、发生率高,与其他社会保险子项目密切交织在一起;医疗保险的职能主要是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医疗费用难以预测和控制。

  (2)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新的医疗保险制度下,医疗保险基金分为个人医疗帐户基金和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两个部分。

  3、失业保险

  (1)失业保险的特点

  对象是失业劳动者;保险目的的多元性;千万风险的原因不同。

  (2)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

  第三节 劳动保护

  一、劳动保护概述

  1、劳动保护的含义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企业为了保护生产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而采取的各种组织和技术措施的总和。

  2、劳动保护的任务

  保证安全生产;完善劳动组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对女工实行特殊保护。

  3、劳动保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劳动卫生和安全生产。

  二、劳动卫生

  1、职业危害因素

  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人类工效学因素。

  2、职业病

  3、加强劳动卫生管理的主要措施

  工作地要保持正常的通风条件;保持良好的采光照明条件;合理控制噪声;控制劳动卫生标准。

  三、安全生产

  1、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物的因素、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管理的因素。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加强安全生产检查。

  考核知识点

  一、职业福利的基本类型和基本原则

  二、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三、劳动保护的主要措施

  考核要求

  一、职业福利的基本类型和基本原则

  识记:

  职业福利的含义

  职业福利的特征

  福利的类型

  领会:

  福利的作用

  应用:

  福利实施原则

  二、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识记:

  社会保障的含义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社会保障的特点

  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

  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给付条件和原则

  医疗保险的特点

  失业保险的特点

  领会: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保障的作用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应用: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

  三、劳动保护的主要措施

  识记:

  劳动保护的含义

  劳动保护的任务

  劳动保护的主要措施

  职业病的含义

  领会:

  劳动保护的意义

  职业危害因素

  劳动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应用:

  加强劳动卫生管理的主要措施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措施

  第十章 劳动就业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考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就业理论

  2、影响就业的因素,促进就业和提高效率的途径

  3、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劳动就业的特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劳动就业及其性质

  一、就业与就业者

  1、就业

  不同国家对就业的认识有所不同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

  在美国,所谓就业就是劳动者在一个星期内干15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或者在一个星期内干15个小时以上的无报酬的工作。

  2、就业者

  就业者指的是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活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理解此概念要注意五个方面。

  二、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的概念

  从劳动力供求的相互关系看,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处于均衡,国民经济的发展充分地满足劳动者对就业岗位需求的状态。

  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管理来看,充分就业是指总需求增加时总就业量不再增加的状态,即凡是接受市场工资率愿意就业的人都能实现就业的状态。

  三、劳动就业的性质

  劳动就业的实质是劳动者为谋取生活资料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采用就业的形式。

  第二节 就业理论

  一、传统的西方就业理论

  1、萨伊的就业理论

  (1)依靠市场自发的价格机制,国家内部的经济失调会迅速地被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价格的自行运动所消除。

  (2)市场经济在正常情况下,趋于充分就业,向着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运动,偏离此点的现象虽是不正常的,但也是无关紧要的。

  (3)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因为财产权意味着能够自由处理自己的财产。”

  2、马歇尔和庇古

  他们认为只要劳动力市场没有人为阻力,就可以通过工资的自由涨落和劳动力供需之间的自发调节,而达到充分就业。

  庇古提出了决定就业量的两个假设:一个是工资率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物;另一个是工资的效用等于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

  凯恩斯认为社会总供给、总需求曲线决定了均衡就业量,且均衡就业量一般总小于充分就业量,其根源是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为解决“需求不足”提出了五条解决措施。

  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

  1、货币学派的就业理论

  货币学派主要从需求方面探讨如何抑制总需求的过度膨胀,将失业降至正常水平。

  2、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

  供给学派从供给方面寻求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途径。

  第三节 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

  一、人口因素

  人口对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就业者供应量和就业结构等方面。

  二、科学进步因素

  推动科学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实现社会就业的根本途径。

  三、经济因素

  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保证。

  四、劳动制度因素

  五、国家宏观政策因素

  六、心理因素

  第四节 中国城镇就业制度改革

  一、中国城镇就业制度及其改革

  1、就业制度的含义

  2、中国就业制度的建立

  3、中国传统就业制度的特点

  4、我国城镇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

  多方就业;双向选择;合同用工;合理流动。

  5、我国城镇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

  二、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我国就业问题解决的概况

  就业总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渐优化;就业选择逐渐市场化。

  考核知识点

  一、就业理论的内容

  二、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

  三、中国城镇就业制度改革

  考核要求

  一、就业理论的内容

  识记:

  劳动就业的概念

  充分就业的含义

  传统就业理论的内容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的内容

  领会:

  不同就业理论的共性和特性

  应用:

  评论凯恩斯就业理论

  二、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

  识记:

  影响劳动就业的主要因素

  人口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领会:

  经济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应用:

  劳动制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三、中国城镇就业制度改革

  识记:

  就业制度的含义

  中国就业制度的建立的过程

  中国传统就业制度的特点

  我国城镇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

  领会:

  我国城镇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

  应用:

  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其解决途径

  第十一章 失业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考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失业理论

  2、失业的类型及其原因

  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4、降低失业率的政策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失业的界定和类型

  一、失业的界定

  1、失业的概念

  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

  2、我国对失业的界定

  (1)待业与失业

  (2)下岗与失业

  3、我国失业的新概念

  失业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4、中国和外国失业统计的差异

  中外在失业统计指标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统计的口径、失业数据的来源、失业年龄的规定、从业时间等方面。

  二、失业的类型

  1、摩擦性失业

  (1)摩擦性失业的界定

  劳动者从进入劳动力市场工作到获得就业岗位之间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被称之为摩擦性失业。

  (2)摩擦性失业的原因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信息不完善,企业之间需求的随机波动引起一些企业解雇工人,而同时另一些企业增雇工人;失业者和拥有职位空缺的雇主之间的相互寻找的时间,以及洽谈需要的时间。

  2、技术性失业

  (1)技术性失业的界定

  在生产过程中由引起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为技术性失业。

  (2)技术性失业的原因

  由于引进节省劳动力的机器而产生失业;使用新的生产方法而产生失业;改变生产过程而产生失业;使用新材料而产生失业;改善经营管理而产生失业。

  (3)技术性失业的特点

  3、结构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

  5、周期性失业

  6、隐形失业

  第二节 失业的衡量及社会承受力

  一、失业的衡量

  1、对显性失业的衡量

  主要用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来考察

  (1)失业率

  是失业人数与社会劳动力人数之和之比。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2)用失业率反应失业状况的意义和局限性

  (3)失业持续期

  是指失业者处在失业状态的持续时间,一般以周为时间单位。

  平均失业持续期=∑(失业者×周数)/失业人数

  (4)失业持续期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

  2、对隐性失业的测度

  主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1)直接法包括劳动生产率法和工作率法

  (2)间接法包括最佳劳动投入法、最佳人口法和理论收入法

  二、失业的社会承受力

  1、失业的影响

  (1)失业的积极影响

  (2)失业的消极影响

  2、失业的社会承受力

  失业的社会承受力主要取决于: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家庭负担系数的大小;生活费用的上涨率。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工资膨胀率

  工资膨胀率是指经济的总工资的膨胀,其膨胀率是整个经济中小时工资综合测量值的年增长百分率。

  二、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提出两个重要结论:一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彼此逆相关;二是上述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稳定的。

  三、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弗里德曼根据预期因素提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四、自然失业率

  弗里德曼认为在就业方面存在“市场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

  市场失业率指市场上实际存在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第四节 失业治理的政策选择

  一、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主动治理政策主要有:提高劳动力的供给质量;劳动力市场的恢复;提高经济活动水平。

  二、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治理失业的被动措施有:失业保障、社会援助。

  三、西方经济学家对失业治理的最新思考

  1、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中,价格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2、调整工作时间长度;

  3、限制技术进步在短期内对就业的负面影响。

  第五节 中国失业的形势

  一、失业的总量和结构

  二、失业的社会承受力及原因分析

  1、我国失业的社会承受力减弱

  2、失业的原因分析

  可分为经济原因和非经济原因。

  经济原因有:摩擦性原因、周期性原因、结构性原因。

  非经济原因有:体制原因和政策原因。

  三、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前提;

  2、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就业机制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环节;

  3、加速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有效率地持续快速发展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4、立足世界劳动力市场解决中国劳动者的就业是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战略手段;

  5、逐步降低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是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内容。

  考核知识点

  一、失业的类型及其原因

  二、失业的衡量及社会承受力

  三、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四、降低失业率的政策

  考核要求

  一、失业的类型及其原因

  识记:

  失业的概念

  失业的主要类型

  摩擦性失业的界定和形成原因

  技术性失业的界定及其原因

  技术性失业的特点

  季节性失业的原因和特点

  结构性失业的界定

  周期性失业的界定

  隐性失业的界定

  领会:

  我国与外国失业统计的差异

  技术性失业理论

  应用: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二、失业的衡量及社会承受力

  识记:

  失业率

  失业持续期

  隐性失业的主要测度方法

  领会:

  失业的影响

  决定失业的社会承受力的因素

  应用:

  失业的衡量

  三、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识记:

  工资膨胀率

  自然失业率的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

  领会: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造成自然失业率上升的原因

  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的关系

  四、降低失业率的政策

  识记:

  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领会:

  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失业治理的良策

  中国失业者的结构分析

  我国的失业的原因分析

  应用: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

  第十二章 政府管理与劳动法规概述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考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政府管理和劳动法规的主要内容

  2、西方发达国家管理劳动力市场的经验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政府管理

  一、西方发达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管理

  1、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调节干预

  集中表现在就业政策和人力资源政策。

  2、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调节干预

  主要表现在调节工资变动的工资政策、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障制度三个方面。

  二、我国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

  1、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

  (1)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条件,调整劳动力资源的供求总量和结构,扩大劳动力市场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的协调发展;

  (2)建立现代化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体系;

  (3)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

  (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2、我国劳动管理体制的改革

  改革就业制度;改革用工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社会保险制度。

  第二节 劳动法

  一、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1、劳动法的概念

  2、劳动法的主要调整对象

  劳动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且此劳动关系是狭义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3、劳动法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生活关系

  二、劳动法的内容

  1、劳动合同

  (1)含义和订立原则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遵守法律原则。

  (2)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2、劳动争议

  (1)劳动争议的概念

  (2)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

  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3)我国劳动争议的新特征

  (4)劳动争议的成因

  3、劳动就业管理制度

  考核知识点

  一、政府管理和西方发达国家管理劳动力市场的经验

  二、劳动法规的主要内容

  考核要求

  一、政府管理和西方发达国家管理劳动力市场的经验

  识记:

  西方国家人力政策的目标和具体做法

  领会:

  西方发达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调整干预的主要内容

  西方国家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调节干预的主要内容

  应用:

  我国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

  我国劳动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劳动法规的主要内容

  识记:

  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及其特征

  劳动合同的概念

  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

  劳动争议的概念

  我国劳动就业管理制度

  领会:

  劳动合同的原则

  我国劳动争议的新特征

  我国劳动争议的成因

  应用:

  处理劳动争议的方法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自学方法指导

  考生要尽可能使理论知识和我国实际相结合。这将使考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获得更多的收获,并通过考试。

  因此,考生应当:

  1、使用省考办规定的教材;

  2、阅读一本或多本参考书;

  3、确实掌握在“考核要求”中所列的要求识记和领会的所有内容;

  4、能够根据内容要求提供自己的实例;

  5、获得尽可能多与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

  6、尽可能的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二、关于命题考试的要求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分数: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线)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试卷分数分配:识记部分占40%;领会部分占40%;应用部分占20%.

  5、考试内容范围:试题可能取自各章任何部分的内容。

  6、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问答题。

  附:题型举例

  一、单选题:

  1、甲的闲暇偏好大于乙的闲暇偏好,则两者的等效用曲线的斜率关系为(    )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C.两者相等        D.无法判定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

  B.人力资本投资没有风险性

  C.人力资本投资的利益发生于将来

  D.人力资本投资分析的现代奠基人是舒尔茨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职业培训的是(    )

  A.学校的正规教育

  B.正规的学徒计划

  C.新工人通过“边干边学”获得新技能

  D.新工人观察询问

  E.劳动力流动

  2、下列关于技术性失业特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对失业的影响越大

  B.工资的弹性越大,对失业的影响越大

  C.技术进步对非熟练工的影响较大

  D.技术进步所替代的工人的平均年龄越高,对失业的影响越严重

  E.新方法生产现有产品对失业的影响大于以新方法生产新产品的影响

  三、填空题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提高,劳动力供给时间  。

  2、 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

  四、名词解释

  1、实际工资

  2、内部劳动力市场

  五、简答题

  1、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哪些?

  2、通货膨胀按照成因,有哪些类型?

  六、问答题

  1、试论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容和意义。

  2、劳动力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