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教材大纲 > 江苏自学考试刑法学教材大纲

江苏自学考试刑法学教材大纲

2006年11月14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查分预约

  20245 刑法学

  南京大学编 (高纲号 0568)

  I、课程性质以及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

  刑法学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刑法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基本法之一,因此,作为研究刑法现象的刑法学也就成为法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考生科学的刑法理念、刑法学知识以及应用刑事法律分析刑事案件、参加刑事诉讼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重要的必考专业课程。

  二、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刑法学作为一项重要的部门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考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树立正确、科学的现代刑事法治理念,熟悉刑法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刑法规定的各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和处罚原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的刑法学基本知识和正确的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具体应当做到:

  (一)、系统掌握我国刑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二)、系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所遇到的刑法学问题能准确查阅有关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三)、提高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并解决、处理实际案件的能力。

  (四)、树立正确的刑法理念。

  Ⅱ、考试目标(考试知识点、考核要点)

  第一章  刑法和刑法学导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创制和修订

  (三)、刑法制定的根据

  (四)、刑法的功能

  (五)、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二、考核要求

  (一)、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1.识记:(1)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2)广义刑法和狭义刑法;(3)刑法的法律性质。

  2.领会: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不同之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创制和修订

  (做一般了解)

  (三)、刑法制定的根据

  识记:(1)刑法制定的法律依据;(2)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3)刑法制定的国情根据

  (四)、刑法的功能

  1.识记:刑法功能的概念

  2.领会:刑法功能所表现的三个方面:(1)确定犯罪、惩罚犯罪;(2)保卫社会、维护稳定;(3)规制司法、保障人权

  (五)、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1.识记:(1)刑法的体系的含义;(2)刑法的解释的含义和分类

  2.领会:(1)刑法总则和分则的关系;(2)刑法的立法解释;(3)刑法的司法解释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考核的知识点

  (一)、刑法基本原则

  (二)、罪刑法定原则

  (三)、人人平等原则

  (四)、罪刑相当原则

  二、考核要求

  (一)、刑法基本原则

  识记: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罪刑法定原则

  1.识记: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

  2.领会:(1)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和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2)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3)罪刑法定原则的意义

  (三)、人人平等原则

  1.识记:(1)人人平等原则的概念;(2)人人平等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要求;

  2.领会:(1)人人平等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要求;(2)人人平等原则的思想渊源;

  (四)、罪刑相当原则

  1.识记:罪刑相当原则的概念;

  2.领会:罪刑相当原则的内容;

  第三章  刑法的适用范围

  一、考核知识点

  (一)、刑法的空间适用范围

  (二)、刑法的时间适用范围

  二、考核要求

  (一)、刑法的空间适用范围

  1.识记:刑法空间适用范围的概念;

  2.领会:(1)刑法的地域适用范围;(2)刑法对人适用范围;(3)我国刑法中的普遍管辖;(4)外国刑事裁判的效力

  3.应用:(1)刑法的地域适用;(2)刑法对中国公民的效力;(3)刑法对外国人的效力;(4)外国刑事裁判的效力

  (二)、刑法的时间适用范围

  1.识记:刑法的溯及力的概念

  2.领会:我国刑法对溯及力所采纳的原则及具体适用

  第四章  犯罪概念、分类和刑事责任

  一、考核知识点

  (一)、犯罪概念

  (二)、犯罪的分类

  (三)、刑事责任

  二、考核要求

  (一)、犯罪概念

  1.识记:(1)犯罪的概念;(2)犯罪的本质;(3)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2.领会:我国刑法中的犯罪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犯罪的分类

  1.识记:(1)自然犯的概念;(2)法定犯的概念;

  2.领会:对犯罪进行不同分类的标准

  (三)、刑事责任

  1.识记:(1)刑事责任的概念;(2)刑事责任的特征

  2.领会:(1)刑事责任与犯罪的关系;(2)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

  第五章  犯罪构成概念及其分类

  一、考核知识点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和意义

  (二)、犯罪构成要件的分类

  二、考核要求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和意义

  1.识记:犯罪构成的概念

  2.领会:(1)犯罪构成的特征;(2)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3)犯罪构成的意义

  (二)、犯罪构成要件的分类

  1.识记:(1)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的概念;(2)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的概念;(3)犯罪的选择要件的概念;(4)基本的犯罪构成的概念;(5)修正的犯罪构成的概念;(6)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7)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

  2.领会:(1)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的含义;(2)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的含义;(3)犯罪的选择要件的含义;(4)基本的犯罪构成的含义;(5)修正的犯罪构成的含义;

  第六章  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

  一、考核知识点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和特征

  (二)、犯罪客体的种类

  (三)、犯罪对象

  二、考核要求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和特征

  1.识记:(1)犯罪客体的概念;(2)我国刑法对犯罪客体的描述

  2.领会:犯罪客体的含义

  (二)、犯罪客体的种类

  1.识记:(1)犯罪的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的概念;(2)犯罪的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和选择客体的概念

  2.领会:(1)犯罪的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的含义;(2)犯罪的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和选择客体的含义

  (三)、犯罪对象

  1.识记:犯罪对象的概念

  2.领会: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的联系和区别

  第七章  犯罪客观方面

  一、考核知识点

  (一)、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二)、危害行为

  (三)、危害结果

  (四)、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五)、犯罪时间、地点、方法、工具

  二、考核要求

  (一)、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识记: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

  (二)、危害行为

  1.识记:(1)危害行为的概念;(2)危害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3)不作为犯罪的种类;

  2.领会:(1)刑法上的作为及其表现形式;(2)不作为犯罪的特殊构成要件;

  3.应用:不作为犯罪的司法认定;

  (三)、危害结果

  1.识记:危害结果的概念

  2.领会: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

  (四)、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1.识记:(1)刑法因果关系的特性;(2)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2.领会:刑法因果关系的联系性质和形式

  (五)、犯罪时间、地点、方法、工具

  识记:(1)犯罪的时间和地点的意义;(2)犯罪的方法和工具的意义

  第八章  犯罪主体

  一、考核知识点

  (一)、犯罪主体概述

  (二)、刑事责任能力

  (三)、犯罪的特殊主体

  二、考核要求

  (一)、犯罪主体概述

  识记:犯罪主体的概念

  (二)、刑事责任能力

  1.识记:(1)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本质;(2)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3)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类;

  2.领会:(1)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2)精神病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3)生理醉酒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4)特殊生理缺陷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

  3.应用:(1)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认定;(2)精神病与刑事责任能力认定;(3)生理醉酒与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4)特殊生理缺陷与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

  (三)、犯罪的特殊主体

  识记:(1)犯罪特殊主体的概念;(2)犯罪特殊主体的分类

  第九章  犯罪的主观方面

  一、考核知识点

  (一)、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二)、犯罪故意

  (三)、犯罪过失

  (四)、意外事件、不可抗力、绝对责任和严格责任

  (五)、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六)、期待可能性

  (七)、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二、考核要求

  (一)、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识记: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二)、犯罪故意

  1.识记:(1)犯罪故意的概念;(2)犯罪故意的结构;(3)直接故意的概念;(4)间接故意的概念;

  2.领会:(1)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2)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3.应用:(1)直接故意的认定;(2)间接故意的认定;(3)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三)、犯罪过失

  1.识记:(1)犯罪过失的概念;(2)疏忽大意的过失概念;(3)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概念;

  2.领会:(1)疏忽大意的过失的认识因素;(2)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意志因素;

  3.应用:(1)疏忽大意的过失的特征及认定;(2)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特征及认定;(3)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

  (四)、意外事件、不可抗力、绝对责任和严格责任

  1.识记:(1)意外事件的概念;(2)不可抗力的概念;(3)绝对责任的概念;(4)严格责任的概念;

  2.领会:(1)意外事件与不可抗力的特征;(2)绝对责任和严格责任的特征与异同;

  3.应用: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的认定;

  (五)、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1.识记:(1)犯罪目的的概念;(2)犯罪动机的概念

  2.领会: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联系与区别

  (六)、期待可能性

  1.识记:期待可能性的概念

  2.领会:期待可能性的认定标准;

  (七)、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1.识记:(1)刑法上的错误的概念;(2)刑法上的错误的分类;(3)刑法上的法律认识错误的概念;(4)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的概念;

  2.领会:(1)刑法上的法律认识错误的情况;(2)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的情况;

  3.应用:(1)刑法上法律认识错误的刑事责任(2)刑法上事实认识错误的刑事责任;

  第十章  刑法上的正当行为

  一、考核知识点

  (一)、正当行为的概述

  (二)、正当防卫

  (三)、紧急避险

  (四)、其他正当行为

  二、考核要求

  (一)、正当行为的概述

  识记:刑法规定的正当行为

  (二)、正当防卫

  1.识记:(1)正当防卫的概念;(2)特殊正当防卫的概念;(3)假象防卫的概念;(4)防卫设置的概念;(5)防卫过当的概念;

  2.领会:(1)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2)不构成正当防卫的情况及其刑事责任;(3)特殊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

  3.应用:(1)正当防卫的认定及其刑事责任;(2)特殊正当防卫的认定及其刑事责任;

  (三)、紧急避险

  1.识记:紧急避险的概念

  2.领会:(1)紧急避险的适用条件;(2)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3)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

  3.应用:紧急避险的认定

  (四)、其他正当行为识记

  (1)依照法律的行为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2)执行命令的行为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3)正当业务行为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4)经权利人同意的行为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第十一章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一、考核知识点

  (一)、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概述

  (二)、犯罪既遂

  (三)、犯罪预备形态

  (四)、犯罪未遂

  (五)、犯罪中止

  二、考核要求

  (一)、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概述

  1.识记:(1)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的概念;(2)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分类;

  2.领会: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的范围

  (二)、犯罪既遂

  1.识记:(1)犯罪既遂的概念;(2)犯罪既遂的分类及其概念;(3)既遂犯的刑事责任

  2.应用:犯罪既遂的认定

  (三)、犯罪预备形态

  1.识记:(1)犯罪预备的概念;(2)犯罪预备形态的概念;(3)预备犯的刑事责任;

  2.领会:(1)犯罪预备形态的特征;(2)犯罪预备形态与犯意表示的区别;

  3.应用:犯罪预备形态的认定及与其他犯罪形态的区别;

  (四)、犯罪未遂

  1.识记:(1)犯罪未遂的概念;(2)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的概念;(3)能犯的未遂与不能犯的未遂概念;(4)未遂犯的刑事责任;

  2.领会:犯罪未遂的特征;

  3.应用:犯罪未遂的认定及与其他犯罪形态的区别;

  (五)、犯罪中止

  1.识记:(1)犯罪中止的概念;(2)中止犯的刑事责任

  2.领会:犯罪中止的特征

  3.应用:犯罪中止的认定

  第十二章  共同犯罪

  一、考核知识点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构成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

  (三)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和刑事责任

  二、考核要求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构成

  1.识记:共同犯罪的概念

  2.领会:(1)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2)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几种情况

  3.应用:共同犯罪的认定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

  1.识记:(1)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的概念;(2)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概念;(3)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的概念;(4)犯罪集团的概念

  2.领会:(1)必要共同犯罪的分类;(2)犯罪集团的特征

  (三)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和刑事责任

  1.识记:(1)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方法;(2)主犯的概念;(3)从犯的概念;(4)胁从犯的概念;(5)胁从犯的概念;

  2.领会:(1)主犯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及其刑事责任;(2)从犯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及其刑事责任;(3)胁从犯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及其刑事责任;(4)教唆犯的构成要件和刑事责任;

  3.应用:共同犯罪中不同种人刑事责任的认定;

  第十三章  单位犯罪

  一、考核知识点

  (一)、单位犯罪概述

  (二)、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

  (三)、单位犯罪的认定和刑事责任

  二、考核要求

  (一)、单位犯罪概述

  识记:单位犯罪的概念

  (二)、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

  领会:(1)单位犯罪的主体;(2)单位犯罪的客观方面;(3)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4)单位犯罪的目的;

  (三)、单位犯罪的认定和刑事责任

  1.识记:(1)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2)我国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方式;

  2.领会:(1)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分;(2)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区分;

  3.应用:单位犯罪的认定;

  第十四章  罪数

  一、考核知识点

  (一)、罪数概述

  (二)、实质的一罪

  (三)、法定的一罪

  (四)、处断的一罪

  二、考核要求

  (一)、罪数概述

  识记:(1)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2)同种数罪的概念;(3)异种数罪的概念

  (二)、实质的一罪

  1.识记:(1)继续犯的概念;(2)想象竞合犯的概念;(3)法条竞合犯的概念;(4)结果加重犯的概念;(5)转化犯的概念

  2.领会:(1)继续犯的特征;(2)继续犯与状态犯的区别;(3)想象竞合犯的特征;(4)法条竞合犯的特征;(5)法条竞合的形成原因;(6)结果加重犯的特征;(5)转化犯的特征

  3.应用:1)继续犯的处理原则;(2)想象竞合犯的处理原则;(3)法条竞合犯的处理原则;(4)结果加重犯的处理原则;(5)转化犯的处理原则

  (三)、法定的一罪

  1.识记:(1)结合犯的概念;(2)集合犯的概念和种类;(3)合并犯的概念

  2.领会:(1)结合犯的特征(2)集合犯的特征;(3)合并犯的特征

  3.应用:合并犯的处理

  (四)、处断的一罪

  1.识记:(1)连续犯的概念;(2)牵连犯的概念;(3)吸收犯的概念和吸收关系的形式

  2.领会:(1)连续犯的特征;(2)牵连犯的特征;(3)吸收犯的特征

  3.应用:(1)连续犯的处理;(2)牵连犯的处理;(3)吸收犯的处理

  第十五章  刑罚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一)、刑罚的概念和特征

  (二)、刑罚的目的

  (三)刑罚的功能

  二、考核要求

  (一)、刑罚的概念和特征

  识记:(1)刑罚的概念;(2)刑罚的特征

  (二)、刑罚的目的

  1.识记:(1)刑罚目的的概念;(2)一般预防的概念和对象;(3)特殊预防的概念和对象;

  2.领会:(I)刑罚目的的内容;(2)一般预防的方式;(3)特殊预防的方式;(4)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的关系。

  (三)刑罚的功能

  1.识记:刑罚功能的概念。

  2.领会:刑罚功能的种类

  第十六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一、考核知识点

  (一)、刑罚体系概述

  (二)、主刑

  (三)、附加刑

  (四)、非刑罚处理方法

  二、考核要求

  (一)、刑罚体系概述

  识记:(1)刑罚体系的概念;(2)刑罚的种类

  (二)、主刑

  1.识记:(1)管制的概念、;(2)拘役的概念;(3)有期徒刑的概念;(4)无期徒刑的概念、适用对象和执行;(5)死刑的概念

  2.领会:(1)管制适用对象、期限、内容以及执行和解除;(2)拘役的概念、适用对象、期限和执行;(3)有期徒刑的概念、适用对象、刑期和执行;(4)无期徒刑的概念、适用对象和执行;(5)死刑的概念和刑法对死刑适用的限制

  3.应用:(1)管制适用;(2)拘役的适用;(3)有期徒刑的适用;(4)无期徒刑的适用;(5)死刑的适用

  (三)、附加刑

  1.识记:(1)罚金的概念;(2)剥夺政治权利的概念和内容;(3)没收财产的概念;(4)驱逐出境的概念

  2.领会:(1)罚金的适用范围、对象、数额以及执行;(2)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范围、对象以及刑期、刑期的起算;(3)没收财产适用方式、范围以及没收财产与偿还债务的处理;(4)驱逐处境的特点

  3.应用:(1)罚金刑的适用;(2)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3)没收财产的适用;(4)驱逐出境的适用

  (四)、非刑罚处理方法

  识记: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概念和种类

  第十七章  量刑

  一、考核知识点

  (一)、量刑的概念

  (二)、量刑的原则‘

  (三)、量刑情节的概念和分类

  (四)、累犯

  (五)、自首

  (六)、立功

  二、考核要求

  (一)、量刑的概念

  识记:量刑的概念和特征

  (二)、量刑的原则

  1.识记:量刑原则的法律依据

  2.领会:量刑原则的具体内容

  (三)、量刑情节的概念和分类

  1.识记:(1)量刑情节的概念;(2)量刑情节的分类

  2.领会:(1)法定量刑情节与酌定量刑情节;(2)从宽情节与从严情节;(3)必然性情节和或然性情节;(4)单一性情节和选择性情节;(5)一般适用情节和特殊适用情节

  3.应用:量刑情节的适用

  (四)、累犯

  1.识记:(1)累犯的概念;(2)一般累犯的概念;(3)特殊累犯的概念;(4)累犯的刑事责任

  2.领会:(1)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2)特殊累犯的构成条件

  3.应用:累犯的认定

  (五)、自首

  1.识记:(1)自首的概念;(2)特别自首的概念:(3)自首犯的刑事责任

  2.领会:(1)自首的构成条件;(2)特别自首的构成条件;(3)自首和坦白的关系

  3.应用:自首的认定

  (六)、立功

  1.识记:(1)立功的概念;(2)一般立功的概念;(3)重大立功的概念;(4)立功者的刑事责任

  2.领会:立功的条件

  3.应用:立功的认定

  第十八章  数罪并罚

  一、考核知识点

  (一)、数罪并罚概述

  (二)、适用数罪并罚的三种不同情况

  二、考核要求

  (一)、数罪并罚概述

  1.识记:数罪并罚的概念

  2.领会:(1)数罪并罚的基本条件;(2)数罪并罚的原则

  3.应用: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

  (二)、适用数罪并罚的三种不同情况

  应用:(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2)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并罚;(3)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并罚

  第十九章  缓刑、减刑和假释

  一、考核知识点

  (一)、缓刑

  (二)、减刑

  (三)、假释

  二、考核要求

  (一)、缓刑

  1.识记:(1)缓刑的概念和特点;(2)缓刑的考验期限;(3)缓刑与免于刑事处罚、监外执行以及死缓的区别

  2.领会:(1)一般缓刑的适用条件;(2)战时缓刑的适用条件;(3)对缓刑犯的考察与处理

  3.应用:缓刑的适用

  (二)、减刑

  1.识记:(1)减刑的概念;(2)减刑的程序

  2.领会:(1)减刑的适用条件;(2)减刑后刑期的计算

  3.应用:减刑的具体适用

  (三)、假释

  1.识记:(1)假释的概念;(2)假释的考验期间;(3)假释与刑满释放、监外执行、缓刑的区别

  2.领会:(1)假释的条件;(2)假释的监督和处理

  3.应用:假释的适用

  第二十章  时效、赦免

  一、考核知识点

  (一)、时效

  (二)、赦免

  二、考核要求

  (一)、时效

  1.识记:(1)时效的概念;(2)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的概念;(3)刑法关于追诉期限的基本规定

  2.领会:(1)法定最高刑的确定;(2)追诉时效的中断和延长

  3.应用:追诉时效的计算

  (二)、赦免

  1.识记:(1)大赦的概念;(2)特赦的概念

  2.领会:大赦与特赦的区别

  第二十一章  刑法分论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一)、刑法分则的体系

  (二)、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

  二、考核要求

  (一)、刑法分则的体系

  领会:犯罪分类排列的依据

  (二)、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

  1.识记:(1)罪状的概念;(2)罪名的概念;(3)法定刑的概念;(4)我国刑法对法定刑规定的表现形式。

  2.领会:(1)罪状的四种分类:(2)罪名的确定;(3)法定刑的分类

  第二十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一、考核知识点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二)、危害国家安全罪罪名分述

  二、考核要求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识记: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危害国家安全罪罪名分述

  1.识记:(1)背叛国家罪的概念;(2)分裂国家罪的概念;(3)武装叛乱、暴乱罪的概念;(4)叛逃罪的概念;(5)间谍罪的概念;(6)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2.领会:(1)背叛国家罪的构成特征;(2)分裂国家罪的构成特征;(3)武装叛乱、暴乱罪的构成特征;(4)叛逃罪的构成特征;(5)间谍罪的构成特征;(6)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背叛国家罪的认定;(2)分裂国家罪的认定;(3)武装叛乱、暴乱罪的认定;(4)叛逃罪的认定;(5)间谍罪的认定;(6)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认定

  第二十三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考核知识点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分述

  二、考核要求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识记:危害公共安全罪概念和特征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分述

  1.识记:(1)放火罪的概念;(2)爆炸罪的概念;(3)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概念;(4)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5)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概念;(6)资助恐怖活动罪的概念;(7)劫持航空器罪的概念;(8)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概念;(9)交通肇事罪的概念;(10)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概念;(11)本节其他罪名

  2.领会:(1)放火罪的构成特征;(2)爆炸罪的构成特征;(3)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特征;(4)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特征;(5)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构成特征;(6)资助恐怖活动罪的构成特征;(7)劫持航空器罪的构成特征;(8)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构成特征;(9)交通肇事罪的构成特征;(10)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放火罪的认定;(2)爆炸罪的认定;(3)投放危

  险物质罪的认定;(4)破坏交通工具罪的认定;(5)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认定;(6)资助恐怖活动罪的认定;(7)劫持航空器罪的认定;(8)交通肇事罪的认定;(9)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认定

  第二十四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一、考核知识点

  (一)、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

  (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三)、走私罪

  (四)、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

  (五)、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六)、金融诈骗罪

  (七)、危害税收征管罪

  (八)、侵犯知识产权罪

  (九)、扰乱市场秩序罪

  二、考核要求

  (一)、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

  识记: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1.识记:(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2)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概念;(3)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概念;(4)生产销售劣药罪的概念;(5)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的概念;(6)本节其他罪名的概念;

  2.领会:(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特征;(2)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构成特征;(3)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认定;(2)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的认定;(3)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认定;

  (三)、走私罪

  1.识记:(1)走私武器、弹药罪的概念;(2)走私淫秽物品罪的概念;(3)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4)本节其他罪名的概念;

  2.领会:(1)走私武器、弹药罪的构成特征;(2)走私淫秽物品罪的构成特征;(3)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走私武器、弹药罪的认定;(2)走私淫秽物品罪的认定;(3)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认定;

  (四)、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

  1.识记:(1)虚报注册资本罪的概念;(2)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概念;(3)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概念;(4)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概念;(5)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概念;(6)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概念;(7)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概念;(8)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的概念;(9)妨害清算罪的概念;(10)本节其他罪名的概念;

  2.领会:(1)虚报注册资本罪的构成特征;(2)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构成特征;(3)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构成特征;(4)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构成特征;(5)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构成特征;(6)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构成特征;(7)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10)妨害清算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虚报注册资本罪认定;(2)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认定(3)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认定;(4)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认定;(5)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认定;(6)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认定;(7)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认定;(8)妨害清算罪的认定;

  (五)、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1.识记:(1)伪造货币罪的概念;(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概念;(3)高利转贷罪的概念;(4)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概念;(5)用帐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的概念;(6)洗钱罪的概念;(7)本节的其他罪名的概念;

  2.领会:(1)伪造货币罪的构成特征;(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特征;(3)高利转贷罪的构成特征;(4)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构成特征;(5)用帐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的构成特征;(6)洗钱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伪造货币罪的认定以及与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的关系;(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3)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认定以及与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的关系;(4)用帐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的认定;

  (六)、金融诈骗罪

  1.识记:(1)集资诈骗罪的概念;(2)贷款诈骗罪的概念;(3)票据诈骗罪的概念;(4)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5)保险诈 骗罪的概念;(6)本节其他罪名的概念;

  2.领会:(1)集资诈骗罪的构成特征;(2)贷款诈骗罪的构成特征;(3)票据诈骗罪的构成特征;(4)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特征i(5)保险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集资诈骗罪的认定;(2)贷款诈骗罪的认定;(3)票据诈骗罪的认定;(4)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5)保险诈骗罪的认定;

  (七)、危害税收征管罪

  1.识记:(1)偷税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2)抗税罪的概念;(3)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概念;(4)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罪的概念;(5)本节其他罪名;

  2.领会:(1)偷税罪的构成特征;(2)抗税罪的构成特征;(3)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构成特征;(4)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偷税罪的认定;(2)抗税罪的认定;(3)骗取出口退税罪的认定;(4)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罪的认定;

  (八)、侵犯知识产权罪

  1.识记:(1)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概念;(2)侵犯著作权罪的概念;(3)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概念;(4)本节其他罪名

  2.领会:(1)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构成特征;(2)侵犯著作权罪的构成特征;(3)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认定;(2)侵犯著作权罪的认定;(3)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认定;

  (九)、扰乱市场秩序罪

  1.识记:(1)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概念;(2)虚假广告罪的概念;(3)合同诈骗罪的概念;(4)非法经营罪的概念;(5)本节其他罪名

  2.领会:(1)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构成特征;(2)虚假广告罪的构成特征;(3)合同诈骗罪的构成特征;(4)非法经营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合同诈骗罪的认定;(4)非法经营罪的认定;

  第二十五章  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

  一、考核知识点

  (一)、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概述

  (二)、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名分述

  二、考核要求

  (一)、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概述

  识记: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名分述

  1.识记:(1)故意杀人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2)故意伤害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3)强奸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4)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概念;(5)非法拘禁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6)绑架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7)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8)诬告陷害罪的概念;(9)侮辱罪的概念;(10)刑讯逼供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11)暴力取证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12)报复陷害罪的概念;(13)破坏选举罪的概念;(14)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的概念;(15)重婚罪的概念;(16)虐待罪的概念;(17)拐骗儿童罪的概念;(18)本章其他罪名的概念;

  2.领会:(1)故意杀人罪的构成特征;(2)故意伤害罪的构成特征;(3)强奸罪的构成特征;(4)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构成特征;(5)非法拘禁罪的构成特征;(6)绑架罪的构成特征;(7)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构成特征;(8)诬告陷害罪的构成特征;(9)侮辱罪的构成特征;(10)刑讯逼供罪的构成特征;(11)暴力取证罪的构成特征;(12)报复陷害罪的构成特征;(13)破坏选举罪的构成特征;(14)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的构成特征;(15)重婚罪的构成特征;(16)虐待罪的构成特征;(17)拐骗儿童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故意杀人罪的认定;(2)故意伤害罪的认定;(3)强奸罪的认定;(4)强制狠亵、侮辱妇女罪的认定;(5)非法拘禁罪的认定;(6)绑架罪的认定;(7)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认定;(8)诬告陷害罪的认定;(9)侮辱罪的认定;(10)刑讯逼供罪的认定;(11)暴力取证罪的认定;(12)报复陷害罪的认定;(13)破坏选举罪的认定;(14)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的认定;(15)重婚罪的认定;(16)虐待罪的认定;(17)拐骗儿童罪的认定;

  第二十六章  侵犯财产犯罪

  一、考核知识点

  (一)、侵犯财产罪概述

  (二)、侵犯财产罪罪名分述

  二、考核要求

  (一)、侵犯财产罪概述

  识记:侵犯财产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侵犯财产罪罪名分述

  1.识记:(1)抢劫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2)盗窃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3)诈骗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4)抢夺罪的概念;(5)侵占罪的概念;(6)职务侵占罪的概念;(7)挪用资金罪的概念;(8)挪用特定款物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9)敲诈勒索罪的概念;(10)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概念;(11)本章其他罪名;

  2.领会:(1)抢劫罪的构成特征;(2)盗窃罪的构成特征;(3)诈骗罪的构成特征;(4)抢夺罪的构成特征;(5)侵占罪的构成特征;(6)职务侵占罪的构成特征;(7)挪用资金罪的构成特征;(8)挪用特定款物罪的构成特征;(9)敲诈勒索罪的构成特征;(10)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抢劫罪的认定;(2)盗窃罪的认定;(3)诈骗罪的认定;(4)抢夺罪的认定;(5)侵占罪的认定;(6)职务侵占罪的认定;(7)挪用资金罪的认定;(8)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认定;(9)敲诈勒索罪的认定;(10)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认定;

  第二十七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一、考核知识点

  (一)、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

  (二)、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概念

  (三)、妨害司法罪的概念

  (四)、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五)、妨害文物管理罪

  (六)、危害公共卫生罪

  (七)、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八)、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九)、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十)、制造、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二、考核要求

  (一)、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

  识记: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概念

  1.识记:(1)妨害公务罪的概念;(2)招摇撞骗罪的概念;(3)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概念;(4)聚众斗殴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5)寻衅滋事罪的概念;(6)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7)传授犯罪方法罪的概念;(8)本节其他罪名的概念;

  2.领会:(1)妨害公务罪的构成特征;(2)招摇撞骗罪的构成特征;(3)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构成特征;(4)聚众斗殴罪的构成特征;(5)寻衅滋事罪的构成特征;(6)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构成特征;(7)传授犯罪方法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妨害公务罪的认定;(2)招摇撞骗罪的认定;(3)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认定;(4)聚众斗殴罪的认定;(5)寻衅滋事罪的认定;(6)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认定;(7)传授犯罪方法罪的认定(注意与教唆犯的区别);

  (三)、妨害司法罪的概念

  1.识记:(1)伪证罪的概念;(2)窝藏、包庇罪的概念;(3)本节其他罪名的概念

  2.领会:(1)伪证罪的构成特征;(2)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构成特征;(3)妨害作证罪的构成特征;(4)窝藏、包庇罪的构成特征;(5)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构成特征;(6)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伪证罪的认定;(2)窝藏、包庇罪的认定

  (四)、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1.识记:(1)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2)本节其他罪名的概念

  2.领会: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认定

  (五)、妨害文物管理罪

  识记:(1)盗掘古文化、古墓葬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2)本节其他罪名的概念;

  (六)、危害公共卫生罪

  1.识记:(1)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概念;(2)非法组织卖血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3)医疗事故罪的概念;(4)非法行医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5)本节其他罪名的概念;

  2.领会:(1)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构成特征;(2)非法组织卖血罪的构成特征;(3)医疗事故罪的构成特征;(4)非法行医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医疗事故罪的认定;(1)非法行医罪的认定;

  (七)、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1.识记:(1)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概念;(2)盗伐林木罪的概念;(3)本节其他罪名的概念;

  2.领会:(1)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构成特征;(2)盗伐林木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盗伐林木罪的认定;

  (八)、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1.识记:(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概念;(2)本节其他罪名的概念

  2.领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认定

  (九)、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1.识记:(1)组织卖淫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2)强迫卖淫罪的概念和和刑事责任;(3)传播性病罪的概念;(4)本节其他罪名的概念;

  2.领会:(1)组织卖淫罪的构成特征;(2)强迫卖淫罪的构成特征;(3)传播性病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组织卖淫罪的认定;(2)强迫卖淫罪的认定;

  (十)、制造、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1.识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概念

  2.领会: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认定

  第二十八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本章内容做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二十九章  贪污贿赂罪

  一、考核知识点

  (一)、贪污贿赂罪概述

  (二)、贪污贿赂罪罪名分述

  二、考核要求

  (一)、贪污贿赂罪概述

  识记:贪污贿赂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贪污贿赂罪罪名分述

  1.识记:(1)贪污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2)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3)受贿罪的概念;(4)行贿罪的概念和刑事责任;(5)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概念;(6)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概念;(7)本章其他罪名的概念;

  2.领会:(1)贪污罪的构成特征;(2)挪用公款罪的构成特征;(3)受贿罪的构成特征;(4)行贿罪的构成特征;(5)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构成特征;(6)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贪污罪的认定;(2)挪用公款罪的认定;(3)受贿罪的认定;(4)行贿罪的认定;(5)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认定;(6)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认定;

  第三十章  渎职罪

  一、考核知识点

  (一)、渎职罪概述

  (二)、渎职罪罪名分述

  二、考核要求

  (一)、渎职罪概述

  识记:渎职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渎职罪罪名分述

  1.识记:(1)滥用职权罪的概念;(2)玩忽职守罪的概念;

  (3)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的概念;(4)徇私枉法罪的概念;(5)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概念;(6)本节其他罪名的概念;

  2.领会:(1)滥用职权罪的构成特征;(2)玩忽职守罪的构成特征;(3)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的构成特征;(4)徇私枉法罪的构成特征;(5)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1)滥用职权罪的认定;(2)玩忽职守罪的认定;(3)徇私枉法罪的认定;

  第三十一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本章内容做一般性了解即可)

  Ⅲ、有关说明

  一、学习本课程的预备知识

  法理学、宪法学等法学主干课程

  二、关于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刑法学》,孙国祥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三、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自学本课程的基本方法是阅读自学教材和刑法典。通过阅读,掌握本教材各个章节的刑法法学理论和刑法条文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些重要的法律现象特征。掌握刑法分则中一些重要罪名的犯罪构成特征以及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在学习刑法学时,特别应当注意的是要将阅读教材与阅读刑法典结合起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到的刑法学知识和原理自觉的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刑法现象,从而锻炼自己运用刑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需要指出的时,因为刑法理论的特殊性,在学习的时候应当能够将总则和分则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尤其是在运用刑法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分则的具体案件或者进行刑法案例分析的时候,不能忽略刑法总则基本原理的运用。

  四、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了使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使自学者应考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的助学者能够更全面的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地知识能力层次的难易程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当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准确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够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对问题识记的基础之上,能全面的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定;掌握有关概念、特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够运用这些基本的概念、特征进行区别分析。

  应用:在对问题识记和领会的基础之上,能够针对实际的问题进行正确的阐述和分析,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处理实际的案件,解决实际的问题,做到融会贯通。

  五、关于本课程考试命题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以指定教材的内容为依据,按照本大纲第二部分所列要求进行。命题覆盖指定教材第二十八章、三十一章以外的全部章节。

  2.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程度分为易、中、难三个等级。每份试卷,不同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30%、40%、30%。需要注意的是,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

  3.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括号内。)

  1.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是(C)

  A.情节显著轻微社会危害不大

  B.按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

  C.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

  D.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

  2.陈某系某单位下岗职工,觉得社会不公平,便模仿电影的情节,将楼上某领导的女儿劫持,后打电话给该领导,让其将20万元现金放置于某处,不得报警,否则杀死其女儿,拿到钱以后,为了防止其女儿认出他,便将其杀死,陈某的行为构成(A)

  A.绑架罪

  B.敲诈勒索罪

  c.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

  D.故意杀人罪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将正确的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括号内,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国家工作人员(ACDE)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工作人员

  c.国有独资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国家机关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E.国有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包括(AD)

  A.正当防卫行为

  B.执行公务的行为

  C.自我伤害的行为

  D.紧急避险行为

  E.经权利人同意的行为

  三、名词解释

  1.结果加重犯

  指实施基本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发生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之外的重结果,刑法因而对其加重法定刑的犯罪。

  2.抢劫罪

  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产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

  四、简答题

  简述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类

  答:我国刑法将刑事责任能力分为四种情况:

  (1)完全负刑事责任能力。在我国年满16周岁、精神正常的成年人都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主要有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43的幼儿和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

  (3)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为相对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在我国刑法上主要有:①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③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

  五、论述题

  试论述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

  答: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作为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其共同之处在于:

  (1)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实施;

  (2)两者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害;(3)在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情况下都应当负刑事责任;两者的区别在于:

  (1)两者的起因条件不同。正当防卫的起因试因为遇到了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起因是遇到危险,这种危险的来源是多样的,除了违法犯罪的不法侵害以外,还包括自然灾害和自身的生理原因及动物的袭击;

  (2)损害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而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对第三者实施,损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3)对实施行为要求的条件不同;正当防卫是正义对不法的斗争,即使防卫人可以用不损害不法利益者利益的其他方法避免损害,法律仍允许其实施正当防卫行为;但是紧急避险因为是对合法利益的侵害,所以要求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以实施;

  (4)对损害程度的限度要求不一样;正当防卫所引起的损害,允许等于或者大于侵害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在遇到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情况下才允许实施特殊防卫。而紧急避险对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

  (5)对实施行为的主体要求不同。正当防卫没有主体的限制;紧急避险对于职业上、业务上有特定职责的人,不允许他们为了避免本人的危险而实施紧急避险。

  六、案例分析

  2000年7月一2001年4月,被告人某甲先找到被告人某乙为他开汽车,两次由外地购进假冒的电子元件,在倒卖时被某工商行政管理所查获。该所依法将某甲尚未卖出的假电子元件300件、赃款145万元以及运货物的汽车扣押,并罚款1万元,责令某甲于月底前交清罚款。某甲拒交罚款,并与某乙预谋将被扣押的汽车偷开回来。同年5月2日晚12时许,某甲携带尖刀、手电与某乙一起翻墙进人某工商行政管理所院内。因大门上锁无法将汽车开走,二人经商量,遂由某乙负责给被扣汽车加油并注意周围动静,某甲从被扣押的汽车内拿出斧子、手电筒直奔二楼所长办公室要大门钥匙。值班的副所长某丙被惊醒。当即起身,某甲见状便大喊“别动,趴下,把脸蒙上!”这时,某甲趁机抓起被子朝某甲捂去,某甲挥斧将被子刮破,砍在办公桌上,丙与某甲搏斗边呼喊,某甲致丙轻微伤。某甲见势不好,扔下斧头下楼和某乙一起逃跑。

  1.某甲和某乙构成何罪?为什么?

  2.二人在犯罪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量刑上有何特殊规定?

  3.犯罪形态如何?量刑上有何特殊规定?

  4.设某甲被逮捕归案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一起盗窃案件,对于某甲有何法定量刑情节?

  答:1.抢劫罪。

  被扣押的汽车虽是某甲所有,但已经被扣押,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下,依法已是公共财产。甲、乙预谋偷走汽车而实际上用暴力劫取,已经构成抢劫罪。

  2.甲是主犯,乙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作为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