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 08年10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笔记串

08年10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笔记串讲9

2008年10月21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准考证

  《怀念萧珊》

  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三四十年代以长篇小说《家》和《寒夜》而声名鹊起,建国以后著有小说散文集《英雄的故事》、《新声集》,散文集《随想录》等。本文为一篇悼亡散文1.简析本篇情感真挚、表达自然而不事雕琢的艺术特征作者怀念的是自己的妻子,汩汩的感情从心灵之源不断涌出,向读者倾吐着自己心头难以排遣的哀思、痛苦与愤怒。通篇文章只是地生活琐事的回忆与怀念,甚至把对痛苦的记忆,也看作是一种寄托感情的凭藉。这篇散文从艺术构思到遣词造句,纯出于感情的自然流露,以文字的本色来反映生活的本色,不雕琢、不虚饰,无拘无束,笔到情至,是新时期散文创作中的一篇优秀的悼亡之作。

  2.分析本篇的主题思想《怀念萧珊》写于1978年8月至1979年1月,是一篇悼亡之作。当时,人们还刚刚从梦魇中挣扎出来,怀着悸怖的心理反思着昨天的灾难。正是带着这样一种时代情绪,作者在哀悼亡妻的同时,也倾诉了对自己的伤悼,伤悼自己在这场灾难中所失去了的一切。他虽然写的是个人的遭遇,但又时时把这场遭遇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劫难过程联系在一起,使散文中所写的日常生活场景都超越了个人的意义,成为特殊的历史年代里的一个知识分子的见证。

  《拣麦穗》

  作者:张洁,著有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短篇小说集《爱,是不能忘记的》和《张洁小说剧本选》等。

  1.分析本篇中两个拣麦穗的故事所表达的情感意蕴《拣麦穗》是一篇非常精致的散文。作者显然很注意叙述文体的纯静,无论用词还是断句,都尽力要显得舒缓从容,仿佛是有意要造成一种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的气氛。这篇作品在情感上也很真挚,开头部分对于农村姑娘拣麦穗这件事本身的怅叹也好,接下来对那位卖灶糖的老汉疼爱“我”的那些细节的描写也好,更不用说对那颗高挂在树梢头的小火柿子的着力描画,都使人感到那样亲切和自然。

  2.简析文章中“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的象征意味本文后半部分出现的“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的意象,在全文中占有中心地位,它凝集着作者在全文表达中的所有情感,也是更容易拨动读者的情感心弦的一个意象。

  3.简析本文叙述从容、意境优美、寓意含蓄的艺术特点。

  本篇以回忆的视角展开叙写,时间和空间目的地距离使作者获得了一种从容的叙述心态。作者显然很注意叙述文件的纯静,无论用词还是断句,都尽力要显得舒缓从容,仿佛是要有意造成一种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的气氛。文章还注意营造优美的意境,在意境的烘托中突出中心意象,从而强化情感的抒发力度。这篇散文精致之处更主要还是体现在寓意的含蓄上。正是这种含而不露的哀愁赋予了整篇散文一种内在的和谐;也正是这哀愁加强了作品那从容舒缓的叙述文体的抒情意味,使它能在不知不觉中拨动了读者灵魂深处的心弦。

  《下放记别》

  作者:杨绛,女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等。

  本篇为记事散文。

  1.理解并简析作者对个人遭遇和历史悲剧的“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独特人生态度。

  在杨绛的《下放记别》一文中,虽也有对夫妻离情、母女别意、女婿之死等情节的叙述,也有忧愁、焦虑和悲痛之情的流露,却并没有通常所见的那种激愤的控拆和狂躁的宣泄,而是以平淡含蓄的语言,以平常心和普通人的情感,揭示社会悲剧和个人悲剧的关系。在席卷而来的历史风暴中,知识分子失去了往日的优雅与自尊,生活残酷地让他们从事更不擅长的体力劳动,以加剧他们的自卑,从而在生理上和灵魂上打垮他们。作者观察和表现纤细入微,哀而在于不伤,怨而不怒,淡远平和中不乏幽默和调侃,传达出淡泊、宁静、乐观的生活态度,并显示了一种身处历史漩涡中心之外的冷静和清醒。作品语言朴素,言近旨远,意味深长。

  2.举例分析本文是怎样以朴素含蓄的语言,揭示社会悲剧和个人悲剧的关系,并传达出作者淡泊、宁静、乐观、清醒的人生态度的。

  本文语言朴素含蓄,流露出一种抑制怀古后的平静和乐观,而将痛苦、酸涩尽量控制在这一叙述语调之中。这样的叙述态度和叙述方法,显示了一种身处历史漩涡中心之外的冷静和清醒,真实地揭示了个人悲剧的普遍性、社会悲剧的深重性,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在“文革”的时代大悲剧中,虽然不乏清醒的批判者、思考者,但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经过屡次政治运动,都惶然地面对现实,无暇作超越性的思考,对社会的批判更在少数。

  3.分析本文如何围绕一个“别”字,从容展开记事的本篇以平静的语调,讲叙了在他们夫妇下放去“干校”的前后,作者个人及身边发生的故事:下放前的不安等待、为丈夫准备行装、送别丈夫、女儿为自己送行、在“干校”与丈夫的会面等生活场景。

  既是流水般的依次讲述,又始终围绕着一个“别”字从容展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尤其是在知识分子的生活中,到处都是悲剧性的事件发生。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