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 > 自考汉语言《文学概论》听课笔记

自考汉语言《文学概论》听课笔记

2006年09月30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准考证

  第一章 文学观念

  第一节 文学观念的嬗变

  「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认为作品的构成是四个层面,即语言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其间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这才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文学活动不仅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开。

  「历史上五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在西方,有赫拉克利特的“艺术摹仿自然”论点、苏格拉底的“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论点、柏拉图的“理式摹仿”说、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摹仿”说。与西方再现说相似的是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真”说,五代大画家荆浩在《笔记法》中说“画者画物,度物象而取真”。)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但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存在于审视对象时的作家、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表现说产生于19世纪初兴起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柯勒律治认为“写诗是出于内在的本质,不是由任何外界的东西所引起的”,雪莱指出“诗是更快乐更良善的心灵中更快乐更良善的瞬间之记录”。与西方表现说可以比较的是中国传统的“诗言志”说和“诗缘情”说。)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比较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言志”说和“教化”说构成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重要特色。古罗马时期贺拉斯的“寓教于乐”开了西方实用说之先河。)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和独立的“身份”,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客观说实际上是由俄国形式主义学派首先提出的。)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文学观念不是固定的、僵死的、可以永远定于一尊的;时代的变化,包括政治治乱、社会风气、学术倾向等推动着文学的变化;随着文学的变化,文学观念也随之变化。摹仿——表现——变形——装饰这一文学发展趋势,展现了文学自身演变的规律;当然这种演变规律并不是直线型的,由于受直接的、间接的社会生活变动、斗争和不同社会心理的影响,其发展的路线和形态往往是极其复杂的,而在同一个时期,几种文学形态与观念并存的局面也是存在的;但就总趋势而言是由再现到表现,由表现到装饰。文学观念的变化还与人的观点的不同及变化有关;不同的社会团体、群体具有不同的观点,不同思想倾向的人也有不同的观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观点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观点的变化都会导致对文学的看法发生变化。

  「文学的界说」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这个文学观念包含了五个命题,文学是一种文化样式,文学是一种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是作家个体的体验的凝聚,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视界融合”(意思是说对同一个对象,人们理解的视界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理解者对对象理解的视界同历史上已有的视界相接触,形成了两个视界的交融为一,达到“视界融合”。)

  第二节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

  「文化概念以及文学的文化意义」广义的文化概念(英国19世纪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整体,这个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更为流行。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文化被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人创造的“第二自然”,是对象化的劳动的结果;制度文化指渗透了人的观念的社会的各种制度;精神文化是更深层的东西,如文化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物质文化更为活跃,精神文化则惰性更大。)狭义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即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有无等。)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意义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这个观点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文学的文化意义(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的生存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文学是文化的意义载体」“认同”还是“离异”,就是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的文化取向:“认同”就是以传统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巩固和维护传统文化已经确定的种种规范,使传统文化得以凝聚和稳定:“离异”表现为批判和扬弃,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打破和改变传统文化的规范,而把传统文化所排斥的内容吸收进来,呼唤或形成新的规范。“品质阅读”(就西语而言,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活动”;在汉语文学中,则首先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关注到情景、人物和情节。)“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第三节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的源泉的的问题,中国古代有过朴素唯物主义的回答,《礼记。乐记》中描画了一个艺术产生过程的图式,物-心-乐。按近代完形心理学派的观点,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是不一样的;物理世界称为“物理境”,是事物的纯然的客观存在;经验世界称为“心理场”,是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审美实现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需要四个层面协同合作,即主体心理层、客观对象层、心理时空层、历史文化层。)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根本精神是人的心理器官的全部畅通,是人的内在丰富性的全部展开,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是,具有广阔的包容性、思想的深刻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其具体内涵是,从性质上看,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从主体把握对象的方式上看,是认识又是情感;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的又是有功利性的;从文学反映生活的形式看,须假定性又须真实性。

  第四节 文学是作家体验的凝结

  「经验、体验与文学」作家的体验特性,即情感的诗意化、意义的深刻化、感受的个性化。

  「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作家的体验一方面要与对象共同着生命,这就是“入”;另一方面作家的体验又要求“反刍”,对体验进行自审,这就是“出”。“入”和“出”所产生的美学效果是,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和诗意的超越。

  第二章 文学语言组织

  第一节 文学文本

  「文学文本概念」文本(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它总是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成的整体语句,它未经读者阅读,只是一份写出来或印刷出来的语言产品。)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是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基本存在方式;其特点是,文学文本总是指一种实际语言形态,文学文本往往要表达某种相对完整的意义,文学文本总是被创造出来供读者阅读和接受的。)

  「文学文本的层面」中国古代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周易。系辞》提出“言、象、意”的关系问题,《庄子。外物》划分出文本的言与意两个层面,三国时思想家王弼形成了文学文本的“言、象、意”三层面的概念,清代桐城派文论家刘大槐把文学文本区分为外在语言层面“粗”与内在意义层面“精”,其弟子姚鼐又把精细分为神、理、气、味四要素,把粗细分为格、律、声、色四要素。)西方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认识到诗有四种意义,即字面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和奥秘意义,这大致相当于把文学文本划分为字面意义层面和由字面意义表达的超意义层面;德国美学家黑格尔就艺术作品提出“外在形状”和“内在意蕴”的新认识;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提出著名的“文学文本四层面”说,即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式化面貌、再现的客体。)文学文本层面(文学文本由三个层面组成,即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文学意蕴世界;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更直接和基本的存在方式;文学形象系统是文学语言组织所显现的感性生活画面;文学意蕴世界是文学语言组织及其显现的感性生活画面所可能展现的深层体验空间。)

  第二节 文学语言组织

  「文学文本的语言性」文学文本的语言性是指文学文本所具有的基本的语言特性,这种特性是其他一切特性所得以生成的基础;文学文本的语言性表现在,文学文本以语言的方式存在,文学中的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以言语为具体存在方式。

  「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西方文学界对语言的认识(西方文学界对语言的认识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经典语言观,从古希腊时期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学界根据经典语言观有关语言是表达意义的工具的观点,认为语言在文学中主要是表达意义的工具;二是现代语言观,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界从现代语言观有关语言是人的生存方式的新认识出发,认为语言在文学中主要是创造意义的场所。)中国文学界对语言的认识(以清代末年为大致的分界线,可以看到,中国文学界的语言观呈现出古典语言观和现代语言观的分别。)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集中表现在,语言是文学文本的直接现实。第一,从文学文本的存在状况看,语言是文学文本的基本存在方式;第二,从文学文本中语言与意义的关系看,语言是意义所不可须臾与之分离的生长地;第三,从语言在文学文本中的功能看,语言不仅表达意义而且本身就是意义的组成部分;第四,从文学的审美特性看,语言是文学文本的美的组成部分。)

  「文学语言组织」文学语言组织具有三种特性,即语言性构造、整体性、表现性目的及个性特征。

  第三节 文学语言组织的层面

  「语音层面」语音层面(语音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组合系统,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两种形态。对诗、散文和小说而言,语音层面的作用有着不同;在诗这种抒情性艺术中,声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构成了抒情形象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诗相比,语音层面在散文中的重要性一般来说要小些,但散文也往往讲究语音形象的创造;小说主要用语言讲述故事,这并不等于说小说就不注意语音层面了,事实上小说也有自身的语音特点。)节奏(节奏是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它产生于声音在时间上的延续状况,往往表现为长短、高低和轻重三种类型。)音律(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其基本类型有双声、叠韵、叠音、叠字、平仄和押韵。)

  「文法层面」文法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通常有词法、句法和篇法三类。)

  「辞格层面」辞格层面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

  第四节 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

  「内指性」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的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音乐性」音乐性指文学语言组织所具有的富于音乐效果的特性。

  「陌生化」陌生化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

  「本色化」本色(本色作为文论术语,具有多种含义,一是指文学文本的特定规范,二是指作家的固有身份与性格特征,三是指生活的本来面貌;本色一词在文论著述中出现,更早应为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变》,而在诗歌中明确地提倡描写本色,则是首先由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提出来的。)本色化(本色化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与人的本来面目相符的特性;本色化语言通常有本色化描述语、本色化对话两种类型;本色化描述语,指文学文本是叙述人或抒情人所使用的描述性语言,极符合被刻画的人物的独特身份和性格及其所在环境,似乎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本色和活动状况;本色化对话,是从人物与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所展开的对话与说话人身份和性格相符的角度来讲的,它是人物所说的话与说话人的身份和性格极相符的特性,由于如此,这样的对话仿佛成为人物自身的本色语言。)

  第三章 文学的形象系统

  第一节 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的系统性」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出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能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图画;文学形象的系统性表现在两种意义上,其一是就艺术世界的有机性而言的,其二是就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的审美功能的互补性而言的;这种系统性决定文学形象的一般形态可分为写实性形象、抒情性形象和表意性形象三种,其高级形态也就是艺术至境形态则由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象征意象构成,成为独立互补鼎立的艺术至境结构。

  「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具体可感性、艺术概括性、审美理想性和审美属性。文学形象唤起的美感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第一是直接地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是通过批判丑恶所带来的审美享受;第三是通过同情的目光描绘弱者屈辱丑陋的形象,以呼唤人性中求美向善之心的回归;第四通过对社会和人生本质上丑陋和荒谬的展示,表达人类失去美的痛苦和对美的渴望。

  第二节 文学典型

  「典型论的发展及论争」典型的概念基本上由西方文论创立,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7世纪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上是类型说;18世纪后,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把人类的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文学典型作为符合人类审美理想的一种范型模式,文学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它是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表现为典型的特征性、典型的丰厚历史意蕴、典型的艺术魅力。典型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典型独特的审美效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文学典型以人的生命形式而呈现出无穷魅力、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文学典型的魅力还在于它合乎理想、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新颖性。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谓典型环境,指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首先表现为相互依存关系,一方面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另一方面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其次表现为互动性关系,一方面典型环境是形成典型人物性格的基础,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第三节 文学意境

  「意境论的形成和意境的界说」意境论的形成(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其源头可上溯至《庄子》;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首先用境的概念评论嵇康和阮籍的诗;盛唐之后,意境论开始全面形成;更终,王国维总其成,他的《人间词话》可以说是我国意境论的集大成。)意境的界说(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生命律动和韵味无穷四个方面。情景交融有三种类型,即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情景并茂式。实境是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虚境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又称“诗意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着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即“不尽之意”,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文学意境作为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具有三个特点,其一是表诚挚之情,其二是状飞动之趣,其三是传万物之灵趣。晚唐司空图创立了“韵味”说,所谓“韵味”是指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又有韵、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

  「意境的分类」刘熙载分类法(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王国维分类法(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第四节 文学象征意象

  「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文学意象」意象的四种含义(“意象”更早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系辞》,“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更早出现于汉代王充《论衡。乱龙》。“意象”具有四种含义,一是心理意象,即“表象”;二是内心意象,即“胸中之竹”;三是泛化意象,即“形象”;四是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

  「文学象征意象的艺术特征」文学象征意象是以表达观念、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基本艺术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其基本特征是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求解性。

  「象征意象化的原则与方法」原则(一是以荒诞的幻象表达意念的真实,二是在抽象思维指导下实现更佳的象征意象组合,三是意象应合。)方法(一是剪除不对应的部分,突出对应的部分;二是如果对应点不够,作家可以通过虚构细节,添设环境、创造气氛等方法,扩大和增添对应点,以求观念的完美表达;三是通过“拟人化”的方法,来写好对应点,也就是在象征物上注入人的生命、人格、气质甚至德性,在对应点注入人的观点,让无生命的东西呈现出人的生命特征。)

  「文学象征意象的分类」寓言式象征意象(寓言式象征意象是指通过一则故事暗示一种哲理或观念,显著特征就在于有故事情节,哪怕是更稀薄的淡化了的故事情节,常以叙事诗、小说和戏剧的形式出现,通过有情节的整体性形象系统来实现某种观念的表达。)符号式象征意象(符号式象征意象分为抽象型、具象型两类,是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它以整体的或单个的形象特征,直接暗示和象征着某些观念或哲理。)

  第四章 叙事作品

  第一节 叙事理论与叙事作品

  「叙事与叙事作品」叙事(叙事就是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或者说是由人对外部世界的体验所推动的构造艺术世界的言语行为。)叙事作品(叙事作品就是通过构造艺术世界的言语行为而形成的物化形态,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更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就是小说。)

  第二节 叙述语言

  「叙述时间」叙述时间(叙述时间指的是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故事时间(故事时间是故事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文本时间(文本时间是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排列的前后顺序,或者说是读者阅读文本所依照的顺序。)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的关系(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间概念,前者是虚构的、只存在于作品中世界的时间关系;而后者是与叙述行为直接相关的、存在于现实世界、现实的文本写作与阅读活动中的时间关系。但在叙述语言中,这两个时间却形成了互相对照的关系,由这两种互相对照的时间关系构成了叙述时间。)

  叙述时间中的时距、次序和频率(时距称为叙述的步速,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①省略是对故事时间线索中整段时间不加叙述就跳过去,在跳过的这段故事时间长度中,文本时间长度为零,叙述的步速无穷大②概略是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粗略叙述,由于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要讲述较长的时间中发生的事,因而叙述步速是一种加速状态③场景就是匀速叙述,比较典型的匀速叙述是在话剧剧本中人物对话场景④减缓是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是叙述步速的减速状态⑤停顿是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也就是说有一些叙述的内容与故事发展中的时间进程无关,无论叙述进行了多长时间,故事时间都没有变化。

  次序是故事时间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与文本时间中叙述语言的排列顺序相互对照所形成的关系,①顺时序叙述的效果是如同事件本身发生的过程一样自然合理,较易为人所理解,因而是一种更古老也更常见的叙述方式②逆时序叙述的效果是由于违反了人们理解的事物发展顺序,因而容易产生吸引人注意力的效果③插叙叙述的效果是在顺时序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一段或几段与上下文的时间、因果关系不连属的故事内容,使主要的故事进程造成暂时的中断和延宕。频率是文本中的特定叙述语言或故事内容自身的重复关系,重复有事件的重复和叙述的重复两种类型。)

  「叙述视角」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其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共有四种情形,即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和人称或视角变换叙述,①第三人称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其特点是无视角限制,又称作无焦点叙述②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视角因此而移入作品内部,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其特点首先是这个人物作为叙述者兼角色,他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面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介;其次他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近现代侧重于主观心理描写的叙事作品往往采用这种方法③第二人称叙述是指故事中的主人公或某个角色是以“你”的称谓出现的,具有使接受者明显参与叙述行为的特点④叙述视角和人称的变换使故事叙述中在把握远近粗细时有了更多的自由,因而也就可以叙述得更生动。

  「叙述标记」叙述标记是文本中出现的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标志作用的叙述手段,它是叙事作品的作者为了引导读者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意义而在叙述过程中设置的标识,有时是用来提示写作意图或宗旨。

  第三节 叙述内容

  「故事」事件(事件由故事中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事件有大有小,但必须要与人物行为有关,对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和命运不发生影响的情境事态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叙述单位,因而不是故事中的事件。)情节(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也就是把表面上看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情景(情景是由人物的行为与环境组合起来的实际场面和景况,也就是由用于塑造生动形象的事件组织成的具体情境。)

  「人物」“扁平”人物(“扁平”人物是具有单一或简单性格特征的人物,该类型人物的特征比较鲜明,因而易于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印象,尤其是在讽刺性的或其他喜剧性的作品中,这样的人物形象更容易产生喜剧效果,同时在人物众多的叙事作品中,这样的人物也更容易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因而在叙事作品中往往少不了这一类人物,但这种人物因其性格特征比较单一,当读者进一步深入感受和探究人物的心灵深处时,就会觉得这样的人物心灵特征实际上是一望即知的,并不存在更深层的奥秘,因而给读者的感觉未免单薄了一点。)“圆形”人物(“圆形”人物是指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当作品中的人物从人们已经了解的、期待着的行为状态中超脱出去,在其言行中表现出比直接显露的性格特征更复杂、更深层的性格特点时,这个人物就具有了性格的厚度,也就是说变成了“圆形”人物。)典型人物(典型人物通常就称作“典型”,这是西方叙事艺术中人物理论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概念,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在历史、社会和自然的大环境以及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中产生的,与“圆形”人物相比,“典型”更关注人物特征的历史文化根据和社会背景的真实性。)“性格”人物(所谓“性格”人物是特指中国古代叙事理论中所说的“性格”,即指一个人的秉性、气质等心理与人格特征而不是指作品中的人物角色。)

  「结构」表层结构(表层结构是由叙述的顺序所确定的字面意义层次的文本自身结构,平衡——破坏平衡——新的积极的或否定性的平衡是经典叙事作品结构的基本条件。)深层结构(深层结构是超出叙事文本的、存在于整个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文化结构。)文法(文法是中国传统叙事理论中的概念,小说批评家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就特别强调了文法,即这部小说在结构上的特点是“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

  「行动」叙述功能研究(叙述功能是根据人物在情节过程中的特定作用而规定的人物行为模式;对叙述功能的研究问题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普洛普在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形态研究中提出的,他共列举出31种功能,分布在七个行动范围里,即反面角色、捐献者、助手、公主和她的父亲、送信人、英雄、假英雄;后来法国学者格雷马斯对普洛普的七个功能范围进行研究后提出了由六个行动素组成的三对范畴,即主体对客体、送信者对受信者、助手对敌手。)叙述逻辑研究(叙述逻辑是根据人物行动在逻辑上的可能性而总结的人物行动模式;按照法国学者布雷蒙德的分析方法,可以把一般故事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表述为三段式序列,即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根据行动过程与人的计划、目的的关系,可以分成两大基本类型,即改善与恶化。)符号矩阵研究(符号矩阵是一种由四个符号学要素组成的显示人物行动意义的矩阵图式。)

  第四节 叙述动作

  「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者」叙述动作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即故事的叙述者和接受者,扩展开来便具有了六个参与者,即真实作者→隐含的作者→叙述者→接受者→隐含的读者→真实的读者。

  「叙述声音」根据在不同风格的叙事作品中叙述声音的不同表现情况,可以把叙述者区分为显在叙述者和隐在叙述者;显在叙述者是指读者在文本中明确地倾听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其极端表现是通过干扰甚至打乱故事叙述而使叙述者自己显现出来;隐在叙述者是指读者在叙事文本中难于发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更典型的例子是戏剧文学即剧本。

  第五章

  第一节 抒情作品与情感

  「抒情作品的内涵」真情实感,是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抒情作品指的是简要地表现、传达作者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的文学作品。

  「抒情作品的情感特质」广义情感与狭义情感(广义的情感几乎包括人类主体性的一切方面;狭义的情感则仅指人由于感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如喜爱、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等。)日常情感与艺术情感(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艺术情感是审美的情感,它是对日常情感的提练与升华,是对现实、对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读者在艺术作品中体验到的情感也不同于日常情感。)

  第二节 抒情作品与抒情

  「抒情的本质」抒发情感即表现情感(作为一种抒情理论,表现论是20世纪西方更为重要的艺术理论,它更基本的内容是阐明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情感,因而这种理论又被称为“情感论”,首倡此说的是法国学者欧盖尼弗尔龙。)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在西方理论史上,托尔斯泰的传达论具有极其鲜明的特点,也具有极其明确的内涵,即强调情感的重要性;艺术只是“传达”情感而非“表现”情感;传达必须借助某种外在符号,如“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只有借助这外在的符号,才能传达艺术家的内在情感。)抒发情感即投射情感(“移情”论自19世纪以来在西方相当流行,移情就是投射,即把主观的情感投射于物,形成情感的“物态化”,19世纪约翰罗斯金把诸如此类的“移情”、“投射”称为“情感误置”。)

  「抒情的原则」抒情原则(作者在抒发情感、创作抒情作品的过程中,在处理情感与理性、情感与现实、情感与语言等关系的问题上,有意无意间所遵循的原则,称为抒情原则。)抒情的一般原则(诚挚性原则,即抒情更基本的原则是诚挚与可靠;独特性原则,即情感并不是一般性的概念,而是主体在某一特定环境中为了某一特定事件而产生的某一特定的感受;感染性原则,即区分真抒情艺术与假抒情艺术有一个无可怀疑的标准,那就是是否具有艺术感染性。)古典主义的抒情原则(古典主义既强调古典,又崇尚理性,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布瓦洛。)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华兹华斯曾经说过“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在浪漫主义强心目中,艺术乃是人类情感的表现,而表现就是外溢、宣泄或喷涌。)中国的浪漫主义抒情原则(黄遵宪倡导的抒情原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浪漫主义原则,他将之概括为“我手写我口”。)象征主义的抒情原则(象征主义强调以具有特定声、色、味的物象来暗示、阐发微妙的内心世界,在狭义的象征主义中,波德莱尔以诗的形式为象征主义的抒情原则确立了基调,《交感》一诗既是象征主义的理论纲领,又是象征主义的忠诚实践,被人誉为“象征主义宪章”。)

  「抒情的途径」以声传情,声请并茂;以景结情,情景交融。

  「抒情的策略」抒情策略(在创作抒情作品时,作者总是在语法或修辞上采取某种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并强化抒情的效果,这样的方法和手段谓之抒情策略。)抒情的语法策略(所谓抒情的语法策略,是指从语言的结构方式这一角度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抒情的修辞策略(所谓抒情的修辞策略,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意象、隐喻、典故、悖论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四种。)「抒情的传统」中国的文学传统是以抒情文学为主导的传统,西方文学传统是以戏剧文学、叙事文学为主导的传统;中国文学传统起源于先秦的抒情歌谣,西方文学传统起源于古希腊的悲剧;中国更高的文学境界是“抒情性”的,西方人的则是“戏剧性”的。

  第三节 抒情作品的特征

  「题材与结构特征」抒情作品的原初形态和典型形态是抒情诗;抒情作品的结构具有相当的跳跃性,黑格尔称之为“抒情的飞跃”。

  「意象与主题特征」抒情作品的意象特征表现为原型意象的运用,主题特征表现为抒情母题生成;所谓原型意象,是指在某种抒情传统中长期反复使用并因之产生了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所谓抒情母题,是指在某种抒情传统中基于某种原型意象而形成的内涵相对固定的大型主题;中国更常见的三种原型意象和抒情母题是伤春与悲秋、离情与别绪、思乡与怀远。

  「文体特征」抒情诗(在西方,“抒情”这一概念更早指由古希腊的七弦竖琴“里拉”伴奏吟唱的一种歌曲。)抒情小品文(在中国,“小品”一词更早出现于《世说新语》,明清小品是我国抒情小品文的鼎盛时期。)

  第六章 文学的风格

  第一节 风格的诸种理论

  「风格的诸种理论」第一种着眼于从作品的外在形式所呈现的特色来理解风格,认为风格就是一种言语形式;第二种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风格联系起来,认为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第三种从作家的内在个性与表现对象的结合以及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观点来理解风格,认为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所呈现的特色;第四种从读者鉴赏的角度来理解风格,认为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种格调。

  第二节 文学风格的内涵

  「风格的定义」风格的概念具有二重性,一方面风格是作家个人独创的风格,另一方面风格又是时代的风格,是某一时代所普遍采用的艺术语言;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此定义的要点是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有机整体性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言语结构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引发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是风格的审美效应。

  「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作为一种艺术品格,是作家在生活和创作实践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个人气质、人格情操、审美理想、艺术志趣、创造才能和写作习惯等精神特点的总和。)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的关系(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显现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创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

  创作实践 外化

  日常个性——创作个性——文学风格

  (人格结构)审美升华 (艺术品格) 形式化 (艺术独创性)

  「文学风格与言语组织」文体就是风格的载体,它们是一些持久性的体制、样式、类型,都是广义的语言秩序,似乎超然于时代和个人之外;文体可以分成三个层面,即作品的体裁、体制,文学的语体,文学的风格;文学的语体分为规范语体和自由语体,每一种体裁都有自己的语言体式构成其规定性,从而与其他体裁既相交通又相区别,以免互相混淆,这种具有规范性的语体可称之为规范语体,在规范语体的基础上加以自由创造的语体,称之为自由语体;规范语体又可分为三种基本语体,即抒情语体、叙述语体和对话语体。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与特征

  「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文学风格的本体构成包括文采、情调、韵味、气势、氛围;文学风格的文化构成包括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和个人风格。

  「文学风格的特征」文学风格的特征是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

  第四节 文学风格类型的划分

  「文学风格类型的划分」西方对文学风格类型的划分(西方古代倾向于三分法,安提西尼把风格分为崇高的、平庸的和低下的三种,但丁的分类相似,黑格尔区分出严峻的风格、理想的风格和愉快的风格三种,而现代的威克纳格则区分出智力的风格、想象的风格和情感的风格。)中国对风格进行分类的方法(简分法是将风格分为“刚”和“柔”两类,也有“虚”与“实”、“奇”与“正”等二分法;较繁的分类法始于刘勰,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则建立了具有中国传统的风格分类的模型;现代的风格分类则趋向于客观科学,陈望道把风格分为四组八种,即由内容和形式的比例分为简约和繁丰、由气象的刚强和柔和分为刚健和柔婉、由于话里辞藻的多少分为平淡和绚烂、由于检点功夫的多少分为谨严和疏放,童庆炳则根据八卦的模式把文学风格分为八组十六种,即简洁——丰赡、平淡——绚丽、刚健——柔婉、潇洒——谨严、雄浑——隽永、典雅——荒诞、清明——朦胧、庄重——幽默。)

  第七章 文学创作

  第一节 文学创作与作家素质

  「关于文学创作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感物说(中国古代诗论家认为,诗歌创作乃是诗人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明末清初王船山著名的“情景”之论,可说是集此说之大成。)养气说(这种观点起源于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修身养性之说,但在著名的《答李翊书》中,韩愈将文学创作的根本之点确立在人的道德修养上。)“胸有成竹”说(这种观点由苏东坡首先提出,清代郑板桥将这一观点发展到一个新的深度,他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间的不同。)“镜子”说(这种观点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理论家在古老的摹仿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主旨是强调文学创作要忠实地反映客观世界。)深层心理说(这种观点认为文学创作主要不是人的意识所决定的,而是个人或集体的深层心理,即无意识心理内容所决定的,奥地利弗洛伊德提出的性欲升华说是这一派观点的主要代表。)

  「决定文学创作活动的几种基本因素」文学创作是个体性精神需求的产物,文学创作是社会需求的产物,文学创作与无意识心理因素有着紧密联系。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主客观关系

  「文学创作的主体」文学创作主体是指已经处于创作活动过程之中的作家个体;文学创作主体的特点是暂时放弃对现实的直接功利性关注、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向创作对象投注强烈的情感。

  「文学创作的客体」文学创作客体是指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加工改造的对象。文学创作的客体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这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其一文学是人学,离不开人的喜怒哀乐与生活情景;其二文学的客体是作为整体的社会生活;其三文学的客体是具有特征性的社会生活;其四文学的客体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其五文学创作的客体有时是那些看上去完全是自然状态的景物,似乎与社会生活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实际上也属于社会生活范畴。

  「文学创作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所谓“主客体之间的双向建构”,是指文学创作既不是作家的任意而为,又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而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改造的过程。

  第三节 创作心理要素

  「艺术直觉」艺术直觉(艺术直觉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认知直觉(认知直觉又称为科学直觉,它主要表现在人们的一般认知活动与科学研究过程中。)艺术知觉(艺术知觉是在一般知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知觉,其特点是除了一般知觉的特点外,还带有审美趣味、欣赏习惯、艺术观念等因素的印记,简单说,艺术知觉就是主体用艺术的眼光审视对象时产生的知觉形象。)艺术直觉和认知直觉的区别(二者的对象不同,艺术直觉所要把握的是事物蕴含的审美价值,认知直觉所要把握的是事物内在的特质或规律;艺术直觉带有明显的主观性,认知直觉则排斥任何主观色彩;艺术直觉的过程带有强烈的情感性,而认知直觉的过程则没有或较少情感色彩。)艺术直觉与艺术知觉的区别(艺术知觉乃是艺术直觉的基础或前奏,二者的区别主要是程度上的差异;艺术知觉是对审美对象外部形式的把握,它只是停留在这一感性的知觉形象上;艺术直觉则要透过表层进入到对象内在蕴含中,它所要寻找的是在对象外在形式上没有直接显现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艺术直觉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艺术直觉与诗情的兴起,即情感即是诗的生命,而由外物触发产生情感的过程是一个艺术直觉的过程;艺术直觉与诗歌意象的产生,即在诗歌意象形成的过程中,艺术直觉表现出了自己的创造性;艺术直觉与诗歌意境的形成,即诗歌意象更初只是存在于诗人的脑海里,它由可见可感的形象呈现为语言而后才真正进入诗歌作品;艺术直觉与诗歌意象、意境的呈现,即语言呈现并不是容易的事,这里需要想象、联想以及判断、分析、比较等思维能力,但更需要艺术直觉的帮助。)

  「艺术灵感」艺术灵感(更早用灵感这一概念来解释文学创作活动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艺术灵感是指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艺术灵感具有突发性、迷狂性、创作性。)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的区别(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艺术直觉则是一种思维能力;艺术直觉具有对象性,艺术灵感则没有具体的对象;艺术灵感是随机性的、偶然的,艺术直觉则有一定的稳定性。)

  「艺术情感」艺术情感(艺术情感就是主体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产生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艺术情感具有共通性、超越性、艺术审美性、人性情感。)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情感对认知活动的一般影响,首先情感影响认知的选择,其次情感还是认知活动的内在驱力,第三情感还能够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再度体验,对情感的再度体验是复现记忆中的情感并对其加以回味、观照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使作家自己的自然情感转化为具有普遍性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情感与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形成,文学创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经过作家再度体验的情感显现为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形象的过程。

  「艺术想象」艺术想象(艺术想象是指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艺术想象具有形象性、主观性、创造性三大特征;根据艺术想象在创作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相似性想象。)艺术想象与艺术直觉的异同(共同点,二者都与感性形象紧密相关,二者都伴随着强烈的美感享受,二者都具有创造性,是由记忆表象升华为艺术形象所必不可少的心理机能;区别点,艺术想象的过程一般是有意识的,而艺术直觉的过程则是无意识的,艺术想象的过程是由感性形象到感性形象,期间虽有创造,但也主要是形象层面的加工改造,艺术直觉的过程则是从感性形象入手,却终结于对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与韵味的把握。)

  「艺术理解」艺术理解是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

  第四节 文学创作过程

  「创作动机」创作动机就是作家、艺术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总会出于某种目的,或者心中有所郁积不吐不快,或者有某种思想需要传达,或者要维护或批评某种现存事物等等,这都属于创作动机的范围;按照所属范围而言,创作动机的构成因素主要有个体性因素、社会性因素;从创作动机在创作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从动机内容的价值属性来看,又可将其分为积极动机与消极动机;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重要影响,表现在它影响着作家对创作手法和技巧的选择、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内容、影响着作品的风格。

  「创作冲动」创作冲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它具有独立的心理形式和独特的心理功能,它一方面使人处于某种神奇的兴奋与激情之中,一方面又促使人按照特殊的方式去思考与体验,它既给人以审美享受,又给人强大的创造力;创作冲动主要有三大特性,它是一种具有主导性的朦胧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的情绪,而且是经过净化或“升华”的情绪,它还具有内指性特征;创作冲动主要由原发性心理因素与继发性心理因素构成;创作冲动的激起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作家在无意中受到触发产生创作冲动,二是作家艺术家自觉地去寻找触发创作冲动的契机,三是创作冲动自己突然冒出来。

  「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创作过程(所谓创作过程,就是作家从特定的创作动机出发,在创作冲动的驱使下所进行的建构艺术世界的全部活动。)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艺术构思(所谓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更终形成完整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艺术构思的一般步骤,一是作品整体构架的形成,二是具体艺术形象的设计,三是情节的演变发展;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有艺术概括与艺术变形等,其中艺术概括是指创作主体从一定创作动机出发对其选定的材料进行进一步提炼加工的过程,具体包括艺术综合与艺术简化两种方式,而艺术变形是指作家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将描写对象以扭曲的、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五节 文学创作的审美理想

  「文学创作的艺术真实性追求」艺术真实性是指作家努力在文学作品中客观地反映生活实际,充分地表情达意,从而给人以合情、合理、合意之感的审美追求,具体包括历史真实、情感真实以及细节真实三个方面;历史真实包括三个层面,即朴素的摹仿、典型的创造、寓言式的象征;细节真实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其一细节真实是历史真实与情感真实的基础,其二细节真实可以使作品对人物和情节的大胆虚构显得像真的一样。

  「文学创作的社会价值追求」文学创作的社会价值原则主要表现为政治性原则与道德性原则两大类;文学创作的政治性原则是指作家在创作过程有意无意地从某种政治观念出发,或者以某种政治观念为标准来决定材料的取舍、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文学创作的道德性原则是指作家创作过程中对社会普遍道德观念自觉遵从。

  「文学创作的形式美追求」文学创作要遵循这样几个更一般的规则,一是可理解性、二是有审美特性、三是要有个人的风格。

  第八章 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

  「文学生产」文学生产是指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创作与出版家赋予其物质形态的复制出版,简言之即文学产品的生产,如文学书籍、报刊、电影拷贝、录像带、录音带、电脑光盘等。

  「文学消费」文学消费(文学消费是相对于文学生产、文学产品而言的,它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文学消费的作用(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与目的得以更终达成;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文学产品。)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文学消费既是意识形态消费与审美消费,又是商品消费;既是有形的实物形式的损耗,又是无形的精神文化的享受;既是产品的欣赏与接受,又是产品的再创造与再生产;既须遵循商品消费的一般规律,又受制于意识形态体制与艺术法则。)

  「文学传播」文学传播(文学传播是传播者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的出版发行与社会流通活动。)文学传播发展三阶段(文学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书写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三个阶段;文学的口传方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口传方式是面对面的直接传播,有利于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二是口传方式主要靠语言进行,部分靠非语言符号如手势、表情、姿态等进行,因此它是视、听结合的复合符号的传播,比文字传播具有更大的信息量,三是口传方式使传播内容不能以物化形态固定下来,相反它在口口相传、代代相传中处于不断的变动、修改、丰富、补充状态;书写印刷传播方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书写印刷传播方式是非直接的单向信息传递,二是文字符号的单一性与非直观性;电子传播方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电影、电视是视听复合符号的信息传播,二是影视提供的直观性是空前的真实与虚假的混和,三是与语言文字、印刷术的发明不同,电影、电视从它们诞生的那天起,就属于大众传播媒体,具有世界性与商业化的倾向。)

  「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以把握文本深层意蕴为目的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进行主动选择、接纳或扬弃的过程。

  第二节 文学接受及其主客观条件

  「作为主体条件的接受心境」接受者的主体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素质,二是接受心境;前者指文学接受者的素质,包括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起码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基本的文学审美能力;后者是指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它会直接影响到接受者的阅读行为和接受效果;文学接受心境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即接受者的兴趣、接受者的审美心态、接受者的对话愿望;阅读动机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审美和娱乐的动机,二是求知与受教的动机,三是批评与借鉴的动机。

  「作为客体条件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要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客体,必须具备相对于读者而言的一定的条件,一是满足接受者的阅读要求,二是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三是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第三节 文学接受过程

  「期待视野与预备情绪」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和期盼,是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与接受要求在具体阅读中的表现,读者的期待视野是一种“前理解”的心理状态,是文学接受活动的基础,具体分为文学的期待、生活的期待与价值的期待三个层次。)预备情绪(预备情绪是接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过程跃进的中间环节,是读者受作品基本特质的激发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绪,是一种“前审美”的心理状态,具有审美性、朦胧性与期望性三个特性。)

  「接受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同化与顺应」审美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包括个人性与集体性两个互相渗透、交融的审美层面。)同化与顺应(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对文学作品采取两种主要的应对方式,即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总是把具体文学作品整合到他原先就存在的审美心理结构之中,当作品的信息与结构相一致时,审美心理结构就得到强化和巩固,同化是接受者首先采取的本能性的心理行为,他总是从既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出发,去领会、解释与评价作品;顺应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与具体文学作品中的新因素发生严重的不一致,结构无法同化作品,只能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的新情况,作品对原有审美心理结构起改变和更新的作用。)

  「召唤结构与接受的创造性」召唤结构(作品的召唤结构是指留下不确定性和空白点需要接受者将其具体化的文学作品本身,召唤性是文学文本更根本的结构特征。)接受的创造性(接受者的创造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作品形象的具体化,二是作品情感的再度体验,三是作品意义的“合理误读”。)

  第四节 文学接受效果

  「审美效果与文学功能」审美效果是指接受者在审美体验的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与更终成果;影响审美效果的因素首先与接受者的阅读动机和审美需要密切相关,其次与接受客体即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相联系;审美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精神的享受与愉悦感的获得,二是情感的宣泄、补偿与升华,三是认识空间的拓展,四是人格境界的提高,五是审美能力的提高。

  「心灵沟通与社会交往」心灵共鸣(心灵共鸣是指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接受者与作家或作品中的人物产生的情感沟通,也指不同的接受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产生的大致相同的激动、兴奋的审美体验,心灵共鸣的另一层含义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接受者,当他们阅读同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时,也会产生大致相同或相类似的情绪激动和审美体验;共鸣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性情感的相通性,二是审美体验的共同性。)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通过文学接受而产生的作家与接受者、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对某种文化价值的相同或相近的评价。)

  第五节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文学批评的意义(从文学批评与作家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具有规范、引导的重要作用,是社会对文学作品的主要反馈形式之一;从文学批评与接受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可以帮助接受者深入理解作品,对接受者的文学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塑造作用;从文学批评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通过作品的分析、评价表达出某种价值观念与理想,从而对社会发生实际影响。)文学批评的方式(审美体验、理性分析、价值判断。)文学批评的方法(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主要有印象式批评、诠释式批评、评点式批评等;西方当代的批评方法,主要有英美新批评派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接受美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结构主义批评等;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是历史的观点与美学的观点相结合,是融合了历史批评的美学批评。)

  第九章 文学的源流

  第一节 文学的发生

  「关于文艺起源的几种观点评述」摹仿说(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善于摹仿,艺术即起源于人类的摹仿本能,艺术是摹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产物。)巫术说(主张原始人的一切创作活动都包含着巫术的意义,都是原始巫术的直接表现,由于巫术的思维法则的推动才促成了艺术的诞生。)游戏说(认为艺术与游戏一样,是一种非功利性的纯粹审美的生命活动,艺术起源于人类摆脱物质与精神束缚、追求自由天地的游戏本能。)劳动说(认为原始艺术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前提的人类早期精神活动」劳动是原始艺术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创作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类社会,创作了人类早期精神活动、艺术活动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人的灵巧的双手、发达的大脑、语言能力、感觉能力与认识能力,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人们才可能从事各种精神活动,才可能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原始艺术与劳动生活的关系,首先原始艺术与劳动经常交织在一起,以至于艺术活动成为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劳动生活是原始艺术的重要表现对象和内容;人类早期的精神生活是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劳动是人类早期精神活动包括原始艺术活动的基本原因,文艺起源于在劳动基础上的各种早期人类精神活动的合力,它们主要是原始思维及其特征、认知需求的满足和审美意识的萌芽。

  第二节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文学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前提」文学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前提(文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文学的发展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因为社会发展为文学内容发展提供基础、社会发展为文学形式发展提供动力、社会发展影响文学发展的机制。)文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一定的政治体制与政治观点及其变化,对文学的影响是重大而又深刻的,其一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政治以及激烈的阶级斗争,影响着文学的方向和性质;其二不同时期的政治,影响到文学的内容与风格;其三统治阶级的政策制度以及个人好恶,也影响到文学的繁荣或萧条。)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不平衡关系”说(所谓“不平衡关系”,是指马克思提出的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关系的理论,就是说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并非总是与社会的一般发展、与物质生产的一般发展相一致,两者之间并不总是按比例增长的,物质生产相对落后与艺术生产相对发达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平衡关系”的表现形态(从艺术形式来看,某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成就只可能出现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上,随着生产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反而会停滞或者衰落;从整个艺术领域来看,文学的高度发展有时不是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而是出现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时期。)

  第三节 文学自身发展状况

  「文学的自觉」文学的自觉首先表现在文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上,文学观念的出现标志着文学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无意创作过渡到有意创作。

  「文学体裁的形成与发展」文学体裁是指表达作品内容的具体文学样式,体裁是文学作品形式的更外层因素,因此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一定的体裁形式,同时体裁又是文学作品形态的分类概念,它是在文学的多样化与专门化发展中形成的,通常人们把文学体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四个大类。

  第四节 文学思潮与流派

  「文学思潮」文学思潮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流行的文学观念与文学创作潮流,他与特定的社会思潮、哲学思想相关联,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段内文学的主要趋向,同时它又影响、规范此一时代中相当一部分作家的创作活动;文学思潮的特点,文学思潮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盛行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共同潮流、趋向,首先表现在共同的或相近的文学观念方面,文学思潮还要求在作家人数与作品数量上的相当规模,呈现群体性的特征。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具有相近或相同的文学观念、创作倾向、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的作家群体;文学流派的特点,首先一个文学流派内部的作家总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文学观念和审美理想,其次一个文学流派内部的作家,他们的文学创作大抵会表现出类似的文学风格和美学趣味;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在于文学流派侧重在创作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一方面,一个文学流派必有一批作家努力创作了一批作品,而文学思潮则可以侧重在文学观念与文学思想的层面,它往往造成一定的文学创作潮流,但有时却可能主要是一种文学观念的主观要求而未必有很好的创作实绩,联系在于一种文学思潮往往造就某个或几个文学观念相近的文学流派,而有时存在着一个文学思潮,但却谈不上文学流派的存在,有时在一个文学思潮之中,由于不同的创作观念、创作方法、审美理想等因素,会造成不同甚至是相互斗争、完全对立的文学流派。

北京自考热线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