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公共课 >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简答题汇总整理版(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简答题汇总整理版(14)

2007年01月26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报名预约

  156★1952年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后,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

  答:1952年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后,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都得到发展。1952年底,上述五种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9.1%、6.9%、71.8%、0.7%、1.5%.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4.7%上升为56%,国营商业的零售额占全国商业零售额的比重由14.9%上升到42.6%.另一方面,工业(包括手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49年的30%上升至41.5%,其中现代工业产值由17%上升至26.6%.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6.4%上升到35.5%.同时农村土改后,农民的个体经济已成为广大农村中的主要形式,并已组织了一些互助组和合作社。这表明我国经济的恢复,不仅有数量的发展,而且有性质的变化和质量上的提高。

  157.★我国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更初设想是什么?

  答:我国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更初设想;第一,关于过渡时间,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大约为15年至20年时间。第二,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第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更初设想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准备条件,然后一举消灭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毛泽东的提法是“全线进攻”,一举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方式是和平的有代价的消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更初设想,为领导人民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着各项条件。

  15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1953年12月,在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的中宣部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形成了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准确表述:这就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上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形式把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因此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同时,这一条总路线,也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159.★在中国先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何在?

  答:在全国性土地改革完成之后,毛泽东对当时的农村形势做出了一个基本的判断,认为在土地改革后,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在一天一天地发展,新富农已经到处出现。许多贫农因劳动力、生产工具等方面的不足,仍然处于贫困地位,甚至欠债、破产、出卖土地,农村出现了新的两极分化。这种现象说明了个体经济和分散的家庭经营的脆弱性和局限性,它与逐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趋势是相背离的,是不利于国家工业化的。所以,唯一的也是正确的选择。就是在土地改革后趁热打铁,依靠广大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使广大农民联合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如此,毛泽东认为互助合作运动可以创造并形成新的生产力,将极大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1955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讲话中指出,在经济落后、生产不发达、缺乏生产资料和资金的中国广大农村,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毛泽东这一思路,形成了先通过互助合作运动实现集体化,然后在集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

  160.★中国实现农业合作化的条件是什么?

  答:中国实现农业合作化的条件,主要有:第一,国内国际条件十分有利。国内,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政治稳定,社会清明,工农群众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国际,世界和平民主阵营在扩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继续发展。第二,广大农民中蕴藏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土改后,贫下中农由于经济地位有所改善但仍不富裕,他们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是农业合作化的中坚力量,因此,要充分利用和正确引导这种积极性,领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第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民主革命斗争中。有领导农民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的经验,再加上日益发展的国营经济为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奠定了物质基础。

自考交流群

扫码领取试题答案及解析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