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公共课 >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复习资料(9)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复习资料(9)

2007年04月19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报名预约

  26.简述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法律特征和取得方式。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财产所有权的法律特征在于其权利主体(所有人)总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则是不特定的。

  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有两种方式:一是原始取得,二是继受取得。

  27.简述合同一般具备的条款。

  合同一般应具备的条款:

  ①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②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

  ③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④违约责任;

  ⑤解决争议的方法。

  28.简述承担违反合同责任的要件。

  ①行为人有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的行为;

  ②要有损害事实,并且损害后果确因违反合同的行为所造成的;

  ③违反合同的当事人有过错。

  29.简述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及构成要件。

  ①侵权行为民事责任指行为人因自己的过错,实施非法侵犯他人权益行为,对受害人承担的民事责任。

  ②侵权行为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第一、损害事实的发生;第二、致害行为的违法性;第三、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第四、侵害人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30.简述诉讼时效的概念和种类。

  ①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

  ②诉讼时效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特殊诉讼时效为1年。

  31.简述刑法的概念和我国刑法的任务。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的总称。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

  ①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②保卫国家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③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④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32.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①罪刑法定原则。是指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要求对于所有的犯罪人,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

  ③罪刑相适应原则。指根据行为人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大小,决定所处刑罚的轻重。

  33.简述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犯罪是指国家以法律规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且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具备的特征:

  ①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②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

  ③犯罪是具有应受刑事罚处罚性的行为。

  34.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有哪些要素?

  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

  ①犯罪客体,

  ②犯罪的客观方面,

  ③犯罪主体,

  ④犯罪的主观方面。

  35.什么是犯罪客体和犯罪的客观方面?

  ①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②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外在表现或客观事实,包括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自考交流群

扫码领取试题答案及解析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