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学 > 自考“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笔记(21)

自考“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笔记(21)

2007年07月23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新春

  2.重点访问的重点是内容,而不是对象;它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某一特定情景的提供,它常常被用于检验在具体情景下的人类行为的有关假说。

  3.重点访问是建立在透过某种刺激,使调查对象在情景产生特殊的反应,研究者从这些反应去获得信息再加以解释的假设基础上。P260

  二、深度访问

  1.含义:深度访问又称临床式访问,是为搜寻特定经验及其行为动机的主观资料所做的访问。

  2.适用范围:常用于个案调查和生活史研究。

  三、客观陈述

  又称为非引导式访问,其更大的特色是让被访问人对他自己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一番考察,再客观陈述出来,即访问者鼓励被访问者把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念、行为以及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加以描述。

  四、无结构式访问的优缺点

  <1>无结构式更大优点是弹性大,具体表现在:

  (1)有利于充分发挥访问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有利于适应客观情况,获得丰富的资料;(3)有利于拓宽和加深对问题研究。

  <2>无结构式存在的缺点,表现在:

  (1)对访问员的要求较高;(2)资料难以定量分析;(3)费时较长,调查规模受到限制。

  第三节 座谈会

  一、座谈会的含义及特点

  1.座谈会,又称开调查会,是一种集体访问法,即将许多调查对象放在一起同时进行访问;是较个别访问层次较高、难度大的调查方法;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导、而且在中国广为使用的一种调查方法。

  2.特点:访问过程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社会互动的过程,也是被访问者之间的社会互动过程。

  二、开座谈会的要求

  1.座谈会的人数以5-7人为宜,更多不超过10人。——即控制好人数。

  2.选择与会人员的原则:<1>人员要具有代表性;<2>对情况需要十分了解;<3>关于发言;<4>相互之间的应有共同语言;——即选择与会人员的技巧。

  3.访问前应事先将所有参加座谈会的人员名单、访问的具体内容等及时通知被访问对象。

  4.在座谈会中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或“反头脑风暴法”。

  三、座谈会的优缺点

  1.优点:<1>获得信息广泛;<2>获得资料完整准确;<3>省时、省力、省钱;<4>可以获得意外收获,较快获得社会状况的情况。

  2.缺点:<1>容易受到团体压力的影响;<2>不适合于敏感性问题讨论;<3>较难深入细致交谈。

  第四节 访问的程序与技巧

  访问法一般来说访问大体上分为访问准备、进入访问、访问过程控制、结束访问等阶段。

  一、访问的准备

  1.选择访问的方法;2.了解社区特征;3.确定分为对象;4.拟订访问程序表;5.准备访问工具。

  二、进入访问——是访问的开端

  1.主要步骤:<1>获得对方的允许,才能进行访问。<2>进行自我介绍;<3>提出第一批问题。

  2.这一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1>由于陌生感,造成拘束无言;<2>调查对象以各种原因拒绝访问;<3>双方的地位的不平等,产生不自然感。

  3.进入访问的目的是:<1>实现回答者产生回答问题的动机;<2>作好回答问题的准备。

自考交流群

扫码领取试题答案及解析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