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笔记(34)
三、结构功能分析是一种系统分析
结构功能分析以系统分析为依据,侧重从整体的结构和运用上说明具体现象;系统分析的关键要了解4个方面:
1.系统的内部结构;
2.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特征和功能;
3.系统的整体特征;
4.系统的外部结构和功能。
第十五章 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第一节 调查研究报告及其类型
一、调查研究报告的类型
调查研究报告是反映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根据调查研究报告的用途、读者对象等方面的不同,分为3种类型:普通调查报告(以政府决策部门和有关实际工作部门人员为对象)、学术研究报告(以学科专业和有关实际工作部门人员为读者对象)和学位论文(以某一任课老师为读者对象)。
二、各类调查研究报告特点
1.普通调查报告目的:了解社会现实情况、解决实际社会问题,更强调对调查结果的描述、说明和应用,语言更加大众化,没有十分固定的格式,更多采用直观的方式进行说明。
2.学术研究报告,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理论探讨,在形式上比较固定、严格的格式,需要运用各学科的理论、概念、专业术语等。
3.学位论文指博士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 普通调查报告的写作
不同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主要依据调查的目的、内容、结果以及调查报告的读者对象和主要用途来决定,在结构上可以分成标题、导言、主体和结尾4个部分。
一、标题
1.标题是引起读者注意的关键因素。
2.标题的主要形式包括:
<1>直接陈述调查对象或调查的问题,使调查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优点方便读者选择阅读,缺点是千篇一律,太一般化,难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以某种结论式的语言或判断句作为标题,优点是指明调查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或现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缺点:理论性强,不是通俗易懂,比较呆板。
<3>以提问式的形式做标题,特点十分吸引人的注意力。
<4>采取双标题的形式,即有主标题也有负标题。
二、导言部分
导言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通常主要介绍调查的内容、调查的目的及调查的方法,主要方式包括:
1.联系所要调查的现象;
2.描述某一社会现象;
3.描述对象的同时,直接写明结论。
三、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所占的篇幅更大,内容对多,以详细描述社会现象的实况为主,具体结构有3种形式:
1.根据调查对象本身所具有的时间顺序,从纵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
2.根据调查对象本身所包含的各种不同特征或不同方面,从横的角度来逐一描述、分析和比较。
3.将横、纵结果相结合,以其中一种结构为主。
四、结尾部分
1.主要作用:小结调查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主要以对这社会现象的讨论为主。
2.要求:要简明扼要,抓住调查结果中更关键、更有价值的结论。
第三节 学术研究报告的写作
学术研究报告主要用于专业学术或专业学术刊物,内容通常包括:
一、导言
也称引言、绪论、是研究报告的第一部分,内容包括:
1.介绍所研究的问题,主要介绍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背景。
2.有关文献的评论。
3.对自己的研究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