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5)
11、定量订货模型计算:*P184
12、时变需求下库存控制的三种对策:
1.直接按期间需求订货 2.按经济批量订货 3.部分期间费用比较法
七 物资管理
1、物资管理的内容;
1.制定合理先进的物资消耗定额 2.确定正常的物资储备定额
3.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4.搞好仓库管理和物资节约工作
5.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物资按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
1.主要原材料 2.辅助材料 3.燃料
4.动力 5.工具
3、物资管理的组织形式:
1.职能式组织 2.区域式组织 3.产品式组织 4.内外分工式组织
4、物资供应计划的任务:
1.确定企业计划期各项任务所需物资,作出部署和安排,搞好物资供需平衡。
2.按计划组织进货,根据生产进度和时间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向车间班组发料。
3.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资资源,减少和杜绝积压浪费,降低费用,加速周转,以提高效益。
5、物资消耗定额的制订方法:
1.技术计算法 2.统计分析法 3.经验估计法
6、机械制造企业主要原材料消耗的构成:
1. 构成产品或零件净重所消耗的原材料
2.工艺性损耗 3.非工艺性损耗
7、工艺性损耗:是指在加工过程或准备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技术上的原因而必然产生的原材料损耗。
8、非工艺性损耗:是指由于运输保管不善,供应材料不合规格,以及其他非工艺技术上的原因所造成的损耗。
9、企业物资需用量的确定方法:
1.直接计算法:根据计划任务和物资消耗定额来确定物资需用量
2.间接计算法:按一定比例、系数来估算物资需用量
10、物资计划检查分析的主要内容:
1.物资申请计划的批准程度
2.物资采购计划的落实和订货合同的完成情况
3.物资供应对企业生产进度的保证制度
4.主要物资的库存周转状况
5.主要物资的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
11、仓库管理制度:
1.安全管理制度 2.岗位责任制度
12、企业物资节约的主要途径:
1.改革产品设计,减轻产品自重 2.采取先进工艺,减少工艺性物资消耗
3.采用新材料和代用材料 4.实行先进的下料方法
5.充分挖掘物资潜力,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工作
八 设备综合管理
1、设备综合管理:是指从设备的选择、规划、设计、制造或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到报废,这一全过程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统称。
2、设备管理经历的两个阶段和三个时期:
传统设备管理阶段(事后维修时期、预防维修时期);现代设备管理阶段(设备综合管理时期)
3、传统设备管理的特点和局限性:
1.阶段性 2.片面性 3.封闭式 4.局部式
4、设备前期管理:是指从设备规划、决策开始直到投入生产使用为止的期间,对设备进行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管理。
5、设备租赁:是指企业(承租方)根据生产的需要选定设备,然后委托租赁公司(出租方)代为融资购进设备。出租方与承租方订立租赁合同,承租方通过支付租金取得一定时间内的设备使用权。
6、设备的技术性评价的内容:
1.生产性 2.可靠性 3.维修性 4.安全性 5.节约性 6.环保性 7.成套性 8.适应性 9.耐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