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企业管理概论”大纲(10)
第十章 生产管理(这以后按考纲)
第一节 生产组织工作
(一)生产过程组织P237
生产过程的组成: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核心)、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
生产过程组织要求:各工序运动连续性、各工序时间上平行性、方向单向性、工序间能力的比例性、生产环节均衡性、生产过程灵活应变适应性
(二)基本生产单位的组织P238
基本组织形式有: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 混合原则
对象专业化的特点:产品过程等待时间少,运输短;但费用大,设备利用率低,适应品种变化能力差
柔性生产方式:不知道
(三)流水线生产239
特点:品种少、过程连续、工作按顺序、专业化高、节拍生产
条件:品种稳定、机构定型、
优点:过程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均衡性,效率高
第二节 劳动组织与劳动定额管理
(一)劳动组织P240
劳动组织的内容:企业定员、作业组的组织、工作轮班的组织工作、工作地的组织工作
(二)劳动定额P242
劳动定额形式:时间定额、产量定额
制定劳动定额的要求:快、准、全
劳动定额制定方法: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类推比较法、工时测定法
第三节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控制
(一)生产计划P244
生产计划构成: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
(二)生产作业计划P248
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主要内容:
1、进行生产负荷、能力的核算与平衡,确保任务切实可行
2、进行作业排序,规定加工顺序,指导工人作业
3、制定和修改期量标准
4、进行日常生产派工
5、搞好生产作业现场管理,保良好工作环境
(三)生产作业控制P249
生产作业控制的主要内容:
1、检查各环节投入产出进度,发问题,采措施;
2、检查、监督、协助各相关部门做好准备工作
3、根据需要配备劳力,督促材料、工具、动力供应情况和厂内运输
4、做好作业核算、计划完成情况统计分析工作
第四节 库存控制与供应链管理
(一)库存控制P252
库存控制的任务:1、保证满足企业生产需要;2、保持生产系统稳定高效运行;3、合理储备,降低成本
库存控制基本方法:1、定量库存控制法;2、定期库存控制法
(二)供应链管理P256
258供应链管理主要内容:1、供应链网络的设计与调整;2、供应商和用户选择与管理;3、供应链的产品需求预测计划;4、依托供应链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5、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物流配送策略与管理;6、供应链的分销策略与渠道管理;7、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顾客价值管理;8、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信息管理和决策
第五节 设备综合管理
(一)设备综合管理的含义及其特点P260
设备综合管理的主要特点:
追求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更经济;对设备的“一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实行全方位和全员参与管理
(二)设备的选购与评价P261
设备选购应全面考虑的因素:生产性;可靠;安全;节能;耐用;环保;成套;灵活;经济
(三)设备的使用P262 设备使用的方针:
1、充分使用设备;
2、充分过程中,爱护,禁止滥、超负荷、带病
(四)设备维修制度P263:1、计划预防 2、保养 3、全员
第六节 生产运作管理的新方式
(一)物料需求计划(MRP)P266 优点:更大限度降低在制品库存,及时反映需求,合理安排加工时间,估计生产能力。
(二)适时生产方式(JIT)P267追求的目标:
1、消除浪费 2、零库存 3、零缺陷 4、多品种、小批量 5、准时供货
(三)企业资源计划(ERP)P270 ERP这种新型生产方式的核心思想: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