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理学 > 自考“现代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8)

自考“现代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8)

2007年04月04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成绩查询

  1、的是组织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实际上是人际关系的协调;在事业部制结构中,一个事业部相当于一个企业中的企业,因而必须具有相对独立的市场,相对独立的利益,相对独立的自主权。

  2、人的积极性与需求相联系,是由人的动机来推动的。

  3、激励不仅只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还涉及到人的能力,理解力及洞察力等;人力资源激励模式可表示为:人力资源激励理论——提供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激励内容理论强调哪些事情或后果会导致人们去做某些事情;激励过程是以未被满足的需要开始,以需要的满足为结束;从激励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到:人的行为是可以引导的;激励过程理论强调如何或通过什么手段和方法去激励人的行为;激励内容理论和过程理论是互为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的,但而者都强调工作成绩与满意是工作结果的关键;满足了的需要没有激励作用;激励是一种行为过程,无法直接测定;激励的过程理论是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按照激励的过程来分析,已经满足了的需要不在构成激励;运用激励模式时,还应注意:设置目标要合适,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4、双因素理论认为:能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认为:从不满意到没有不满应运用保健因素,从没有满意要达到满意则需要使用;在双因素理论中,与工作环境即外界因素有关的因素是保健因素。

  5、公平理论指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其中绝对报酬是指自己的实际收入,而相对报酬则是自己收入与他人收入的比例;公平理论主要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的积极性的影响;公平理论的主要目标是研究相对报酬;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与1967年提出的。

  6、费鲁姆是在对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进行批评的基础上提出期望理论;期望理论的公式:激励动力=目标销价*期望值;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的。

  7、被激发的人对目标价值看的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激励动力就越强。

  8、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为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目标时,才会产生某种行动以达到这个目标。

  9、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能力于极限的需求,属于自我实现需要

  10、麦克莱伦的“激励需要理论”强调三点内容,即:权利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

  11、真正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应在激励因素上下工夫;只有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去组织培训工作,才能有较好的效果,也才能真正激发的积极性。

  12、保健因素所起的作用仅只是消除“不满”。

  13、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可分为五个等级,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要层次的五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

  14、奖励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15、工作丰富化的目的是试图把一种更高的挑战性、重要性和成就感体现在工作中。

  16、就企业家和主管人员而言,成就需要和权利需要相当强烈,但社交需要一般比较低;成就需要是可以训练、培养出来的。

  17、领导的本质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权变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客观环境的相互关系;领导“集团化”的涵义是发挥集体智慧,而不是集体领导,不是对总经理负责制的否定;领导权变理论认为:对一个领导者工作更起影响作用的三种环境是:任务结构、职位能力、上下级关系;领导是责任、权力、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过程;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职能时具有两种权利:一是法定权利,二是个人影响权利。

  18、行为科学提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后,体现在领导的服务职能中便是倒转的金字塔:以人为中心的责任服务系统;在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行为科学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和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等理论为领导民主化体制奠定了基础。

  19、X理论反映的是人性假设的“经济人”的观点,Y理论反映的是人性假设的“自我实现人”的观点;X理论和Y理论是美国麦格雷格提出来的;X理论是通过权利和命令实现领导。Y理论通过统一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实现领导;超Y理论是在Y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复杂人”的人性假设上的管理理论:“经济人”的人性假设认为:人天生是懒惰的,必须用金钱来刺激:“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理论又被称为Y理论

  20、环境理论不否定性格理论和个体行为理论的有用性;环境理论反映的是权变思想随机制宜的观点。

  21、不同层次的领导者所需的技能存在着量的差别:基层督导比起高层管理者来说需要更多的业务操作技巧;管理决策知识技能对于高层领导来说更为重要;而无论哪一层次的管理者对人际关系知识技巧的掌握却都是同样必须的;一个领导者服众的方式有三种:力服、才服、德服。从领导者的角度认识,力服靠权位,才服靠智慧,德服靠人格;领导者的创新思想所带给企业的改革,不仅要表现在被动地“满足顾客”的要求上,而且要表现在主动地创造顾客的需求上;领导者必须掌握三种基本技能:业务操作技能,人际关系和管理决策。

  22、在管理方格理论中,更理想的领导方式(或方格)是9.9型;管理方格是由一张九等份的方格图表示,横坐标表示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对人的关心程度。

  23、现代管理的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是一个动态过程。领导方式的选择应依据领导工作的三要素而定,即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所处环境而动态地选择领导方式。

  24、菲德勒为管理者认识环境、改变环境,采用有针对性的领导方式指出了方向,使现代领导理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5、人际关系技巧是指为上级、平级、下级共事及领导下属的技巧。

  26、控制是失控主体对受控客体的一种能动作用;预先控制的中心问题是解决即将投入的资源在质和量上发生偏差;控制活动不意味着事后的总结,反馈控制也不意味着事后控制;控制这个职能可以分解为三个环节,即:确定目标、衡量执行情况、纠正偏差;计划目标为控制提供依据,而组织过程及组织活动即为控制对象;控制职能的体现主要是运用了信息反馈这一基本原理;现场控制的更大特点是及时;按照企业生产的投入、转化、产出过程,控制活动的重点可分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三种基本类型;质量控制包括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工序设计质量控制,产品销售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

  27、计划、组织、控制三者间的关系概括为:“管理的控制工作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管理控制系统是一动态系统,而控制职能则是一动态过程;控制的基础是信息;目前在管理中”有章不循“或”令行而禁不止“的现象并不鲜见,其主要原因是管理的控制职能没能很好发挥作用的结果。

  28、正反馈导致系统失控和无序,负反馈导致系统受控和有序;通过信息测定实际与标准的误差,而对实际进展采取措施加以调整的活动叫做反馈控制;负反馈能促进系统内做合乎目标的运动。

  29、建立标准及形成标准化系列是一动态过程;标准化的形成与完善过程是一个不断应用例外事件原则去处理问题的过程:“例外事件”可以转化为“例行公事”是专业化形成的动态过程;建立标准时,要掌握两点即标准的功能标准和结构标准;标准要明确化、具体化、定量化,即便于执行又便于考核;组织中的每一部门、每一岗位、每一人员、甚至每一动作都要有相应的标准,形成一标准化体系,才可使该组织处于“法治”之中,“有法”可依。

  30、一旦出现偏差,未能测量到或已测量出偏差而未能采取坚决措施予以纠正,则系统就会出现失控现象;测量出偏差并予以及时纠正,则系统运行就会合乎目标,此时系统授予受控状态。

  31、人的行为可以摧毁构筑的更牢固的组织结构。

  32、网络分析可对工程的时间与资源利用实施优化,向非关键路线要资源,向关键路线要时间,即节约资源又缩短工期。

  33、目标管理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

  34、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不仅有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影响产品质量的各方面的工作质量,这是一种预防性的全方位的管理;广义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体现在“全”字上,即:管理的对象是全面的,管理的环节是全面的,参加管理的人员是全面的,使用的管理方法是全面的;全面质量管理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为用户服务的指导思想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35、把经营的目的和根本的任务转化为企业的方针和目标,称为目标管理;目标管理主要是通过将目标落实到个人,把组织的目标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从而吉利人员的积极性以实现自我控制的一种方法

  36、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包括及时、准确、适用、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即服务于管理领域的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贯穿整个经营管理活动的复杂系统。

  37、重复性越强,更佳方案的重复利用范围就愈大,即实施标准化的价值就愈高。

  38、现代管理系统也是一个控制系统,施控者是管理者,受控者除人以外还有财、物、时间、信息等。

  39、预算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个时期的计划。

  管理从提高效率变为追求效果,决策已成为管理的核心职能;管理是从以“事”和“物”为中心演变到“人”为中心;管理方法从定性——定量变为:定量+定性;管理从研究效率过渡到研究效果。

  1、企业之间的关系、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效率与效果的关系,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都是法约尔在确定管理职能时未能论及的问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均依赖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即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

  2、组织要在复杂的环境中求生存发展不仅必须能够应变,还必须能够制变;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良好的组织现象是企业更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可使组织受益无穷;组织形象是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组织形象的树立应抓两个关键点:提高美誉度、扩大知名度。

  3、公共关系沟通的目的是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公共关系是为组织创造人和的环境;公共关系是现代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公共关系的活动程序包括四个基本步骤,即:调查、策划、实施、评估;在企业危机的处理过程中,公共关系部门要始终自觉地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客观地看待和分析组织所面临的局面,使危机解决圆满;公共关系活动追求的目标是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公共关系人员的配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经验的合理搭配,知识的合理搭配,能力与专业的合理搭配;公共关系的新闻“由头”是指一个公共关系活动得以开展的价值和依据;公共关系工作通常采用的传播媒介有:个体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公共关系的核心思想是树立组织形象。

  4、信息社会的到来取决于两个因素即:信息网络化与计算机的人工智能。

  5、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模糊。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