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理学 > 企业管理学自学笔记-第二章企业管理综述

企业管理学自学笔记-第二章企业管理综述

2007年01月08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查分预约

  第二章企业管理综述

  第一节 企业管理的产生与二重性

  一、 企业管理的产生:

  1.管理存在于人类的一切共同生活之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实践活动。

  2.企业管理是在人类历史出现了企业才产生的。

  3.管理是由共同劳动也就是共同协作劳动引起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直接产物。

  4.企业管理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调节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结果。

  二、 企业管理的二重性

  1.企业管理二重性的含义:

  1) 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对协作劳动进行指挥,执行着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产生的,是组织协作劳动的必要条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普遍要求,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所共有的。

  2) 企业管理又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产生的,是维护社会生产关系和实现社会生产目的的手段。

  2.企业管理二重性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企业的生产过程的具有二重性,要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企业管理就必须执行两个方面的职能,即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职能和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

  3.学习企业管理二重性原理的意义:

  1) 必须大胆的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全盘否定、一概拒绝,或者全盘肯定、一概照搬,都是错误的。

  2) 增强企业活力,调动职工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企业制度的优越性,做到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和提炼、自成一家。

  小结:只有充分发挥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科学管理,充分重视发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越性,充分重视我们民族自己的优良传统,把学习、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科学体系,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 企业管理的职能、任务和内容

  一、 企业管理的职能

  企业管理职能是对企业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所做的理论概括;包括一般管理职能(属于合理组织生产力的管理职能)和特殊职能(属于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主要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用人、控制即“五职能说”,具体是:

  1.计划,是企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资源配置等的管理工作,是首要职能,是协作劳动的必要条件。

  1) 计划职能的内容和程序:

  (1)内外环境的分析预测;

  (2)分析内外条件,制定长期和近期目标;

  (3)拟定方案;

  (4)编制方案,落实方案的实行;

  (5)检查计划执行。

  2) 对计划职能认识的过程:

  (1)20世纪初,企业计划职能主要是安排和协调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追求高效率、高产量;

  (2)20世纪30年代前后,计划职能的重点是使企业的生产活动与外部环境的需要及限制相适应,追求高效率、高效益;

  (3)20世纪40年代,决策成为管理职能的核心,归入计划职能。

  (4)50年代,“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等思想的出现,使计划职能的内容和方法更加丰富。

  2.组织职能,为计划职能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3.用人,又称用人职能,指人员的选拔、使用、考核、奖惩和培养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人才是企业更可宝贵的资源,是企业兴旺发达之本。

  4.指挥,是由企业各级劳动人员行使的一种职能,是企业各级领导人为了贯彻实施企业的计划,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通过下达指示、命令和任务,使职工在统一的目标下,各负其则,相互配合,完成各项任务,带有强制性。

  5.控制职能,纠正企业的生活经营活动中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偏差,包括局部控制和综合控制。

  二、 企业管理的任务:

  1.必须始终把经济上的成就放在首位。

  2.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感。

  3.关注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和对社会承担的责任。

  小结:要求企业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伦理道德、国家法律以及承担社会期望和承担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三、 企业管理内容

  1.从纵向看,企业管理包括:

  1) 经营战略、决策与计划管理(高层管理),处于统帅地位,核心内容是制定和组织实施企业经营战略、决策与计划。

  2) 专业管理(中层管理),是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不同阶段和构成要素为对象,形成的一系列的专业管理。

  3) 作业管理(基层管理),管理对象是作业层。

  2.从横向看,有技术开发管理、生产管理、物资供应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

  第三节 企业管理方法

  一、 企业管理方法论基础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是合理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实现企业管理组织和管理方法科学化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中“系统”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实体,“信息”是实物实体的“神经”,“控制”是借助于信息,使事物实体按预定目标运行的手段。

  1.系统论的观点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综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人为角度划分,包括:

  1) 自然系统

  2) 人造系统,其特点是:

  (1)集合性,指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的要素所组成的整体。

  (2)相关性,指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而形成的一定的结构。

  (3)目的性,企业教育目标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由若干目标(子目标)构成的体系。

  (4)环境适应性,企业要面向市场、面向用户来组织安排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适应所处环境的要求和变化,否则,不能生存和发展。

  2.信息论的观点

  1) 企业管理的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

  2) 企业需要来自两个方面的信息,外部环境的信息(如:市场调查的资料、竞争对手的动态)和企业内部的信息(如:生产、销售、技术装备等资料)。

  3.控制论的观点

  1) 控制论主要研究调和调节与控制复杂的系统,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去运行。

  2) 控制过程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1)拟定控制标准;

  (2)衡量实际成果;

  (3)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3) 控制是通过信息的反馈来揭示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包括两个方面:

  (1)简单反馈控制,带有“后见之明”

  (2)前馈控制,更大优点是“先见之明”

  二、 企业管理的一般方法:

  1.行政方法,是行政组织运用行政手段,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来执行管理职能、完成管理任务的一种方法,具有强制性,但是必要的。

  2.经济方法,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来执行行政管理职能,实现管理任务的方法,不是用强制性的手段而是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进行管理。

  3.法律方法,是通过经济立法合经济司法,用经济法规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4.教育方法,指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来解决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5.分类:

  1) 按照时代特点来划分,企业管理有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借助多种数学方法,去执行管理职能的方法,但并非所有管理问题都能建立数学模型并求出更优解)。

  2) 按研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划分,企业管理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企业的重大决策问题上必须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结合起来。

  第四节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 企业管理工作的特点与作用

  1.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管理职能,提供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必不可少的工作,一般包括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传递、数据处理、资料贮存工作,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和职工技术业务培训工作等内容。

  2.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特点

  1) 科学性;

  2) 群众性;

  3) 先行性。

  3.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作用:

  1) 基础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结合、组织和控制的依据。

  2) 基础工作是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3) 基础工作是搞好经济活动分析,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保证。

  二、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一般要求:

  1.提高对基础工作的认识,并不断克服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

  2.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水平,加强管理的基础工作。

  3.加强职工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和技术业务培训。

  4.必须有长远打算,扎扎实实地抓,讲求实效。

  三、 企业管理的几项工作:

  1.标准化工作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基础工作,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标准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尺度,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定额工作:

  1) 定额是企业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为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经营资源所规定的消耗标准与占用标准,是编制计划的依据,是科学地组织生产的手段,是进行经济核算,厉行节约,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工具。

  2) 定额工作包括制定、贯彻和修订各类定额在内的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

  3) 定额的种类,主要有劳动定额、物资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定额。

  4) 定额工作的要求:

  (1)建立和健全完整的、先进的定额体系;

  (2)必须有充分的技术和经济依据。

  (3)应采用科学的方法。

  (4)技术条件发生变化,定额就需要及时修订。

  3.计量工作

  1) 计量是指用一种标准的单位量,去测定另一同类的量值,计量工作包括测试、检验、对各种理化性能的测定与分析工作。

  2) 要求:

  (1)器具要正确可靠。

  (2)工作必须认真。

  (3)要严格按照计量验收的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

  (4)设置计量管理人员或机构,负责检定与维修以及开展各项计量工作。

  4.信息工作一般包括原始记录、统计分析、技术经济情报、科技档案工作以及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传递、贮存等管理工作。

  5.企业需要建立的规章制度包括:

  1) 基本制度,更重要的是企业领导制度。

  2) 工作制度;

  责任制度。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