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资料(1)
1. 公文的概念,怎样理解公文的基本含义?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
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
4)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2. 公文的特点?
1)公文有法定的作者。
不是谁都可以任意制发的,公文是油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的。
2)公文有法定的权威;
3)公文有特定的效用;
4)公文有规范的体式;
5)公文有规定的处理程序;
3. 公文的作用?
1)领导与指导作用;
2)行为规范作用
3)传递信息作用
4)公务联系作用
5)凭据记载作用
4. 1993年〈办法〉将公文文种调整为哪12类,13种?
12类政府部门用:命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报告、请求、批复、函、会议纪要
13种党政机关用:公报、决议、决定、指示、条例、规定、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会议纪要、函
5. 起草公文取决于哪两个条件?
取决于公文重要程度和机关的文书人员队伍条件。
6. 公文质量主要体现在?
公文质量主要体现在公文的思想内容与文字表达两个方面。
1)在思想内容方面: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
2)在文字表达方面: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文规范。
7. 公文写作的特点
1)被动写作,遵命性强;
2)对象明确,针对性强;
3)集思广益,群体性强;
4)决策之作,政策性强;
5)急迫之作,时限性强;
6)讲究格式,规范性强;
8. 公文文体的主要特点
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三种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