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 > 07年4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重点难点(7)

07年4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重点难点(7)

2007年06月06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查分预约

  6、从1895年起,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启蒙宣传。维新派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而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启蒙运动是真正有近代意义的新文化运动。

  7、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其文化宣传也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其领袖是康有为和梁启超。

  8、严复于1898年出版《天演论》,宣传进化论。

  9、康梁创造了“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这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但是属于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因为,其一,在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力量太弱,不敢于封建制度彻底决裂,不得不借助于古代文化的旧形式来表达新思想;其二,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肤浅,不得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表达形式;其三,西学传播的水平还比较低,西政输入较少,需要独创。由于这些原因,当时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托古改制”,没有完全从封建主义旧文化中脱胎出来。

  10、在制度层面变革中国文化的要求和努力主要发生于20世纪初年,即辛亥革命准备时期。

  11、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它标志着中国文化变革进入观念层面近代化的阶段。

  12、新文化运动有三个口号:即个性主义,科学,民主。

  13、个性主义是鼓吹在中国伦常基础上进行富民强国之术的理论。

  14、新文化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文化的兴起并逐渐取得主导地位,近代的新文化运动也从旧民主主义文化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文化。

  第三节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

  1、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到百年时间内转变为近代型文化的原因,有的学者主张主要动因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即“冲击-反应”论。这种主张是根本错误的,因为真正的,根本的原因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文化的冲击仅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此外,还有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如经世思想等。

  2、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与西方近代文化相沟通,相衔接的因素,这些因素富有活力,在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过程中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如经世思想,变易思想,民本思想。

  3、围绕如何发展近代文化,先后有“中体西用”论,“本位文化”论,“全盘西化”论。

  4、中体西用论主张西方的物质文化为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体,用为体服务。这一论点的作用一是引进西学;二是开始破坏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

  5、中国本位文化于1935年提出,其核心观点是以中国的现实需要为标准来取舍中西文化。

  6、全盘西化论的提出者是胡适。他过分强调文化的整合性。

  7、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才是发展中国新文化的正确方向。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这一观点。

  8、民族的文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它必须为解决中国近代社会的首要任务,即挽救民族危机,维护民族独立而服务;二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应当具有民族性,包括文化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交流中国的民族主体意识。

  9、科学的文化,一是指内容是科学的;二是指方法是科学的。

  10、大众的文化,即是民主的。

  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文化

  这一章 还是要重点把握的。

  第一节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1、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开辟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突出表现在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双百方针的有效贯彻等方面。

  2、在探索过程中,中国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失误和曲折。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摧残,毁灭文化的非理性运动。文革把“左”的思想路线的破坏性作用暴露得更为深刻,彻底。

  3、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衔接上,出现过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错误做法,出现了错误批判电影《武训传》进而批判胡适,胡风,梁漱溟;出现过错误批判“综合经济基础论”和“合二为一”论。

  4、双百方针是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