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财务管理”讲义(15)
第三节 对外间接投资
一、债券投资
债券投资是企业通过购入债券成为有关方面的债权人,并获取债券利息收益的投资行为。债券投资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项:
(1)从投资时间来看,债券投资都有到期日。
(2)从投资收益上看,债券投资收益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3)从投资风险来看,由于债券要保证还本付息,收益稳定,投资风险较小。
(4)从投资权利来说,在各种投资方式中,债券投资者的权利更小,无权参与被投资企业经营管理。
(一)债券投资收益的表达形式
1.票面收益率,也称为名义收益率。它表示按票面价格计算确定的收益率。
2.更终实际收益率。是指债券发行认购日至更终到期偿还日止,投资者获得的实际收益率。
3.持有期间收益率。即从债券购入之日到卖出之日为止这一段时间的年利率。
4.到期收益率。是指从购入已在市场上的流通的旧债券之日起,到更终偿还期限止这一段时间的年利率。
债券收益率都是以“年”为时间单位的收益率。
(二)债券投资决策
1.是否进行债券投资的决策。企业是否进行债券投资,主要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债券投资收益率的高低。
(2)债券投资其他效果。有时债券投资收益不如其他投资收益,但债券投资除票面收益外,往往还有其他附加的优惠条件,这些优惠条件往往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应综合加以考虑。
(3)债券投资的可行性。企业还应考虑所拥有的资金的性质是否适宜投资于债券。
2.债券投资对象的决策。债券投资对象是指购买债券的具体种类。债券投资对象决策的依据是:
(1)债券的信誉。债券的信誉实际上是债券发行单位的资信状况。企业要购买企业债券必须选择信誉较高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
企业债券的信誉可以主要从几个方面判断:
第一,资信评估机构所确定的企业的信誉级别;
第二,债券发行企业赢利能力;
第三,自有资本的比率;
第四,企业发展前景。
(2)企业可用资金的期限。如果企业资金是短期闲置的,就只能投资于一些短期债券,或重点放在二级市场上变现速度快的债券;如果企业拥有一笔数额较大、可长期使用资金,则应投资较长期限的债券。
3.债券投资结构的决策。合理的结构决策其目的是要减少债券投资的风险,增加债券的流动性,同时实现债券投资收益更大化。
债券投资结构要考虑两个问题:
(1)债券投资品种结构。企业应该将资金投入不同种类的债券,投入不同信用级别企业发行的债券,并安排合理的比例结构。
(2)债券到期期限结构。为了解决长期限与可能产生的资金使用需要的矛盾,并使债券投资收益达到更佳,企业可以选择将拥有的资金均衡投资在为不同期限的债券上,始终保持短期、长期债券,总是持有部分将要到期的债券。
二、股票投资
对股票投资要掌握以下四个学习要点;
(一)股票投资与债券投资的区别
(二)股票收益计算主要是计算普通股的收益。
股票投资收益有三项内容:股利收益、资产增值收益和股票价格变动收益。
1.股利收益
(1)每股盈利。这是指企业税后利润与普通股股数之比。
若企业同时还发行优先股票,就应从税后盈利中扣减优先股股息。
(2)每股盈利增长率。这是衡量公司每股盈利增长速度的指示。
(3)每股股利。这是考核公司的每一普通股能获得的税后股利收益多少的指标。
2.资产增值收益
这是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及企业资产价格变化形成企业实际资本升值收益。
3.买卖差价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