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首页 > 考务考籍> 河北考务考籍 > 河北省07年下半年社会心理学(一)自学考试大

河北省07年下半年社会心理学(一)自学考试大纲

2007-07-16 10:54:00   文章来源:   字体:   打印
查分预约

社会心理学(一)(0266)自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内容及要求

  一、《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性质

  课程性质:《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是培养自学应考者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为主,具体社会行为规律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二、《社会心理学》课程的任务

  1、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和学科历史发展的进程

  2、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3、分析常见社会心理现象和行为,提高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

  三、《社会心理学》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学习《社会心理学》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较为系统地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提高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现实社会现象的能力。

  2、学习《社会心理学》课程的要求是:认真学习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学会抓住重点、难点并加深领会。同时能够应用这门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心理现象,具有初步进行分析的能力。

  第二部分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考核要求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识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领会: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性质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性质

  二、考核要求

  (一)社会心理学的性质

  1、识记:社会心理学的特点

  2、领会: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关系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

  二、考核要求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识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现场实验;(3)模拟研究

  2、领会:实验室实验法;(2)现场研究法;(3)历史档案分析法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

  1、识记: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兴起

  二、考核要求

  (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识记:心理学实验室

  2、领会:快乐说;(2)自我说;(3)同情说;(4)模仿说;(5)暗示说;(6)本能说;(7)习惯说;(8)态度说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兴起

  1、领会:实验社会心理学建立与发展和客观条件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二、考核要求

  (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1、领会:美国社会心理学概况;(2)我国社会心理学概况

  第四章  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化的定义

  (二)社会化的特点

  二、考核要求

  (一)社会化的定义

  1、识记:社会化的定义

  (二)社会化的特点

  1、识记:社会化的特点

  2、领会:社会化的内容及类型

  第二节  社会化的因素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二)社会化的类别

  二、考核要求

  (一)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1、识记: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2、领会: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类型

  (二)社会化的类别

  1、识记:社会化的类别

  第三节  社会化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道德发展的认识理论

  (三)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考核要求

  (一)精神分析理论

  1、领会:埃里克逊的新精神分析理论

  (二)道德发展的认知理论

  1、识记:麦独孤的道德发展理论;(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2、领会:柯尔堡的道德发展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1、领会:社会学习理论

  第五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二)自我意识的作用

  二、考核要求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1、识记:自我意识的定义;(2)自我形象的定义

  2、领会:柯里的自我意识形象的三要素

  (二)自我意识的作用

  1、识记:自我意识的作用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一)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形成

  (二)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观

  二、考核要求

  (一)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形成

  1、识记: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

  2、领会:生理的自我;(2)社会的自我;(3)心理的自我

  (二)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观

  1、应用:埃里克逊的自我意识形成的八阶段

  第三节  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

  一、考核知识点

  (一)经验的自我观

  (二)分析的自我观

  二、考核要求

  (一)经验的自我观

  (二)分析的自我观

  1、领会:相互关系中影响自我观的其他因素

  2、识记:自我评价的定义;(2)自我评价形成的途径;(3)自我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3、领会:自我意识不同的发展阶段,自我评价内容的变化情况

  第六章  性别角色的心理差异

  第一节  性别角色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一)性别角色的定义

  (二)性别角色的特点

  (三)性别角色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考核要求

  (一)性别角色的定义

  1、识记:性别角色的定义

  2、领会:性别角色定义的含义

  (二)性别角色的特点

  1、领会:性别角色的特点

  (三)性别角色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领会:性别角色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节  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

  一、考核知识点

  (一)性别角色差异的影响因素

  (二)性别差异的生物学因素

  (三)性别差异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

  二、考核要求

  (一)性别角色差异的影响因素

  1、领会:性别角色差异的影响因素

  (二)性别差异的生物学因素

  1、领会:主要的生物学因素

  (三)性别差异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

  1、领会:不同类型的文化对的社会地位的影响

  第三节  性别角色的观念及其变化

  一、考核知识点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两性观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两性观

  (三)认知发展理论的两性观

  二、考核要求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两性观

  1、领会:弗洛伊德和埃里克逊的两性观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两性观

  1、领会:社会学习理论的两性观

  (三)认知发展理论的两性观

  1、识记:性别认同发展的三阶段

  (四)性别歧视

  一、考核知识点

  (一)性别歧视

  二、考核要求

  (一)性别歧视

  1、领会: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

  第七章  社会动机

  第一节  社会动机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是动机

  (二)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一)什么是动机

  1、识记:(1)动机的定义;(2)动机的意义和作用

  (二)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1、领会: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动机的分类

  一、考核知识点

  (一)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二)原发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二、考核要求

  (一)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1、识记:内部动机的内驱力

  2、领会:外附激励和内滋激励

  (二)原发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识记:社会性动机的种类

  (三)成就动机

  1、识记:成就动机基本涵义

  2、领会:成就动机与社会经济发展

  3、领会:成就动机与个体独立性关系

  第三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二、考核要求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识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第八章  挫折

  第一节 挫折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一)挫折的基本内涵

  (二)挫折产生主要原因

  (三)挫折反应的个别差异

  二、考核要求

  1、识记:挫折的基本内涵

  (二)挫折产生主要原因

  2、领会:挫折产生主要原因

  (三)挫折反应的个别差异

  1、识记:挫折反应的个别差异

  第二节 挫折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挫折——攻击理论

  (二)挫折不是攻击行为根源的理论

  二、考核要求

  1、领会:挫折——攻击理论

  2、领会:挫折不是攻击行为根源的理论

  第三节 挫折反应

  一、考核知识点

  (一)积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

  (二)消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

  (三)妥协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

  二、考核要求

  1、领会:积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

  2、领会:消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

  3、领会:妥协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

  第四节 挫折对心理的影响及对策

  一、考核知识点

  (一)挫折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二)处置挫折的措施

  二、考核要求

  1、领会:挫折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2、领会:处置挫折的措施

  第九章  社会认知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叫社会认知

  (二)对人认知的第一印象

  二、考核要求

  (一)什么叫社会认知

  1、识记:社会认知的定义;(2)社会认知的特征

  (二)对人认知的第一印象

  1、识记:什么是第一印象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范围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认知的范围

  (二)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与判别

  (三)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四)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二、考核要求

  (一)社会认知的范围

  1、领会:社会认知的范围

  (二)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与判别

  1、领会:表情的三种类型

  第三节  社会认知的偏见

  一、考核知识点

  (一)偏见的特征

  (二)个人偏见

  (三)社会偏见

  二、考核要求

  1、识记:偏见的特征

  2、领会:个人偏见

  3、领会:社会偏见

  第四节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是归因

  (二)归因理论

  (三)归因偏差

  (四)归因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考核要求

  1、识记:归因的定义

  2、领会:归因理论

  3、领会:归因偏差

  4、应用:归因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十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社会态度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是态度

  (二)态度的特征

  (三)态度的功能

  二、考核要求

  1、识记:什么是态度

  2、识记:态度的特征

  3、领会:态度的功能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形成

  一、考核知识点

  (一)态度的形成过程

  (二)社会态度形成的反馈模式

  1、领会:态度的形成过程

  2、识记:社会态度形成的反馈模式

  第三节  社会态度的转变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态度的转变方法

  (二)社会态度转变与逆反心理

  (三)社会态度转变的主客观条件

  (四)社会态度转变的理论

  (五)社会态度的测量

  二、考核要求

  1、领会:社会态度的转变方法

  2、领会:社会态度转变与逆反心理

  3、领会:社会态度转变的主客观条件

  4、领会:社会态度转变的理论

  5、领会:社会态度的测量

  第四节  社会态度的测定

  一、考核知识点

  (一)总加量表法

  (二)社会距离尺度法

  (三)语义分析法

  (四)投射法

  (五)心理反应法

  1、领会:总加量表法

  2、领会:社会距离尺度法

  3、领会:语义分析法

  4、领会:投射法

  5、领会:心理反应法

  第十一章  相符行为

  第一节  从众

  一、考核知识点

  (一)从众概述

  (二)影响从众行为的主客观因素

  二、考核要求

  (一)从众概述

  1、识记:从众的定义;(2)反从众的定义

  2、领会:从众行为的心理原因

  (二)影响从众行为的主客观因素

  1、领会:影响从众行为的主客观因素

  第二节  众从

  一、考核知识点

  (一)众从概述

  (二)众从行为产生的条件

  (三)阻碍众从产生的因素

  二、考核要求

  (一)众从概述

  1、识记:众从的定义

  (二)众从行为产生的条件

  1、领会:少数派成员内部的特征;(2)多数派成员内部的关系

  2、应用:众从行为产生的条件

  (三)阻碍众从产生的因素

  1、领会:阻碍众从产生的因素

  第三节  服从

  一、考核知识点

  (一)服从概述

  (二)米尔克拉姆的服从实验

  二、考核要求

  (一)服从概述

  1、识记:服从的定义

  2、领会:对权威的服从;(2)不服从的不同的表现形式;(3)服从与从众的异同点

  (二)米尔克拉姆的服从实验

  1、领会:米尔克拉姆服从实验

  第十二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结构

  (三)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二、考核要求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1、识记:人际关系的定义

  (二)人际关系的结构

  1、领会:人际关系的结构

  (三)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1、领会: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第二节  人际吸引

  一、考核知识点

  (一)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二)影响青年择偶的吸引因素

  (三)阻碍人际吸引的个人因素

  二、考核要求

  1、领会: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2、领会:影响青年择偶的吸引因素

  3、领会:阻碍人际吸引的个人因素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基本形态

  一、考核知识点

  (一)竞争

  (二)协作

  二、考核要求

  1、领会:竞争的内容与方式

  2、领会:协作的方式与特点

  第四节  利他、侵犯与冷漠

  一、考核知识点

  (一)利他行为

  (二)侵犯行为

  (三)冷漠行为

  二、考核要求

  1、领会:利他行为的特点

  2、领会:侵犯行为的特点

  3、领会:冷漠行为的特点

  第五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一、考核知识点

  (一)人际关系的测量

  二、考核要求

  (一)人际关系的测量

  1、领会:社会测量法;(2)人际关系测量的几种主要方法

  第十三章  大众心理现象

  第一节  流行

  一、考核知识点

  (一)流行概述

  (二)流行的社会因素

  (三)流行的心理因素

  二、考核要求

  1、识记:流行概述,流行的定义和特征

  2、领会:流行的社会因素

  3、领会:流行的心理因素

  第二节  暗示

  一、考核知识点

  (一)暗示概述

  (二)暗示方式

  (三)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

  (四)暗示的意义

  二、考核要求

  1、识记:暗示概述

  2、识记:暗示方式

  3、领会: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

  4、领会:暗示的意义

  第三节  社会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舆论概述

  (二)社会舆论的形成

  (三)社会舆论的作用

  (四)社会舆论的研究

  二、考核要求

  1、识记:社会舆论的定义

  2、领会:社会舆论的形成

  3、领会:社会舆论的作用

  4、应用:社会舆论为什么容易被人接受与传播

  第四节  流言

  一、考核知识点

  (一)流言概述

  (二)流言产生与传播的因素

  (三)流言传播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

  1、识记:流言的定义

  2、领会:流言发生与流传的三个条件;(2)流言和谣言的异同;(3)流言传播的速度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现就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说明。

  一、关于考核目标

  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从而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还可以细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个子层次。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是较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其中,“简单应用”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二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综合应用”是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二、自学方法指导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着重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各章的内容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自学考试者应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节,记忆应当识记的基本概念、名词,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其次,要掌握各章节之间的内容联系,注意分清相近的概念,相似的问题、并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再次,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并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但切忌孤立地东抓一点,西抓一点。为此,要求自学者要反复通读、精读教材,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抓重点和难点。

  2、把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着重掌握运用理论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自学教材时,应当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同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对照比较,从而更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教材内容,不断增强实际应用的能力。

  三、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和钻研指定的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特点,明确自学的要求。同时,要对自学应试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重点和难点,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方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领会和运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结合起来,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总理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因为重点和一般是互相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甚至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模拟题。

  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命题考试应根据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和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覆盖全书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领会占50%,应用3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可以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30%,难20%、

  4、本课程考试命题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可参照本大纲附录。

  附录: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1、187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答案:冯特)

  2、柯尔伯格认为,性别认同经历了性别认同、以及亲长认同三个阶段。(答案:性别分化)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性动机可以分为交往性动机和动机两种。

  A、威信性动机        B、外部动机

  C、激励动机          D、生理性动机

  (答案:A)

  2、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称为:

  A、社会偏见          B、社会歧视

  C、社会刻板印象      D、社会习俗

  (答案:C)

  3、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这是态度变化过程的阶段。

  A、服从              B、同化

  C、内化              D、遵守

  (答案:B)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答案: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2、社会化

  (答案: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叫做社会化。)

  四、简答题:

  (要求:简要回答下列各题,只要求答出要点)

  1、自我意识的作用。

  (答案:自我意识对学习与工作的推动作用。

  自我意识对态度转变具有决定作用。

  自我意识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2、服从与从众的异同点

  (答案:服从与从众在形式上有共同点,二者的行为都是属于相符行为。

  服从是被迫的,是对行政命令、团体规范或权威意志的服从,是无条件的服从。

  从众不是对团体规范的服从,而是对社会舆论的压力的随从。)

  3、产生冷漠行为的主观原因

  (答案:个人付出代价的权衡,代价越大,则越有可能不救助。

  个人对受害人的认识。

  个人受当时情境的影响。)

  五、论述题:

  (要求①答出基本要点;②对各要点进行分析评价)

  1、试述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与类别(答案略)

  2、试述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答案略)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 历年试题
  • 笔记串讲
  • 学习方法
  • 应试技巧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