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金融法 > 2014年自考金融法考点: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

2014年自考金融法考点: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2014年02月24日    来源: 自考365   字体:   打印
成绩查询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领会四项货币政策工具)

  1.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实现货币政策的手段。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是通过对货币供应量/流通量的调节来实现货币政策,因而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以及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国债和外汇等。

  [试题]简述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的作答内容:

  什么是货币政策工具,中国银行的货币工具有哪些。

  2.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商业银行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将其吸收的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款额,缴存中央银行指定的账户。缴存中央银行指定账户的款额,称为存款准备金。这部分款额与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总额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的作用:调节市场货币流通量,从而达到紧缩或放松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当存款准备金比例提高时,存入中央银行账户的数额就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就会减少;反之,该比例降低时,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就会增加。

  [练习 简]简述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作用。

  主要的作答内容: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与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怎样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在高与低时的情况。

  [试题]存款准备金制度。

  3.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中央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的利率,称为基准利率。它通常是整个社会利率体系中处于更低水平、同时也是更核心地位的利率。商业银行给客户的贷款利率受基准利率的影响。

  中央银行可以使用基准利率调节市场的货币流通量,当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提高时,商业银行对客户的商业贷款利率也会相应提高,商业银行贷出的款项就会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就会减少;反之,基准利率下调时,商业贷款利率也相应下降,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也会随之增加。

  [试题]简述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作用。

  主要的作答内容:

  什么是基准利率及对基准利率的调解。

  4.再贴现率

  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以票据为质押,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活动。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是对票据持有人提供贷款的一种方式。当商业银行自身需要资金周转,而贴现取得的票据尚未到期时,它可以持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取得贷款,这种贴现就称为再贴现。中央银行根据一定的比率从票据全款中扣取自贴现日到票据到期日的利息,这一比率即为再贴现率。它反映了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贴现贷款的利率。当中央银行调低再贴现率时,会刺激商业银行通过贴现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扩大信贷规模,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就增加了;反之,央行提高再贴现率,就会抑制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市场货币流通量也就相应缩减了。

  5.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为了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或汇率等指标,在金融市场上从事买卖业务,称为公开市场业务。(转于自考365)

  调节机理:当市场中人民币太多时,中央银行就卖出国债或者外汇,从金融机构手中回收人民币,从而减少市场中人民币的供应量;当人民币短缺时,中央银行则买回国债或外汇,投放出人民币,从而增加市场中的货币。这种方式在时间上、方向上都比较灵活,能直接控制调节量的大小。

  更多更全复习资料请见自考365网校《金融法》课程辅导。

  编辑推荐:

   2014年自考网上培训辅导课程全面热招 更低只需60元!

  “自考试题库”手机应用免费下载中!海量试题 随时自测

  第一时间获得自考报名、成绩查询信息 请关注自考365官方微信! 

自考365网校官方微信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