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学 > 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资料(10)

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资料(10)

2007年06月01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成绩查询

  第五章 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1、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

  2、失业者: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3、衡量事业的指标:失业率,即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之比。经济衰退时失业率上升,经济上升时失业率下降。

  4、失业的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5、摩擦性失业:是由于经济中正常的劳动力流动引起的失业。摩擦性失业不可能消除。其大小取决于劳动力的流动的大小及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产生摩擦性失业的原因:

  (1)劳动流动与需求的变化不完全吻合使部分工人处于失业状态,

  (2)退休和新劳动者加入的交替过程的不同步性,导致新劳动者会处于暂时失业状态,

  (3)工人不满意现有的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是,处于失业状态。

  6、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的供求不一致所产生的失业。这种供与求的不一致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所引起的,是一种“失业与空位”同时存在的状况。

  7、周期性失业: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时期。周期性失业源于经济周期。

  8、经济周期是以商业活动为主的国家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这种变动会重复出现。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9、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的理论。

  10、乘数:当总需求中的投资支出增加或减少时,会引起收入数倍增加或减少,这个倍数就是乘数,即收入变化与引起这一变化的支出变化的比率。

  11、加速数:即收入增减会引起投资增减,且收入的增减必定引起投资倍数增减,这个倍数就是加速数。

  12、乘数与加速数交互作用形成经济周期:投资影响收入和消费(乘数作用),收入和消费有影响投资(加速数作用)。两个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累积性的经济扩张或萎缩的局面。

  13、市场的调节不可能消除经济周期,需通过宏观经济调控。

  14、失业从微观基础方面分类: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

  15、自愿失业:是当存在着就业机会,而失业者在现行的工资条件下不愿意接受它而产生的失业。

  16、失业者的失业是由他们不愿意在现行市场工资率下工作,只有工资提高,才能使他们愿意工作。速与在现有工资条件下的“自愿”失业者。

  17、非自愿失业:是在现有工资水平下,愿意接受工作的人却找不到工作职位而产生的失业。

  18、非自愿失业产生的原因(产生工资刚性的原因):

  (1)合同的存在(工资合同);(2)减少不确定性的风险;(3)工资调整的时滞;

  (4)市场结构和经济权利的影响(垄断势力尤其是工会的存在,使工资刚性增强)。

  19、失业引起的经济问题:失业存在引起产出的减少。奥肯定律的内容:若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3%,失业率就可保持不变;年增长率每增加2%,失业率便下降1%;年增长率在3%以下,每下降2%,失业率便上升1%。(年增长率与失业率是反比关系)这一定律说明:失业的增加将会导致实际产出水平的下降,比为1:2.结论:在高失业期间的损失是现代经济中有文献记载的更大浪费。

  20、失业的社会问题:失业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不断地寻找工作、不断地失望。高失业时期,产生高犯罪率、高离婚率及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当失业率很高时,人们普遍希望走出“处境不可能更糟”的阴影。

  21、自然失业率:指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从而使经济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22、自然失业率下的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那些在寻找更称心的工作岗位期间暂时的失业。

  23、自然失业率不是等于零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密切相关,低失业率以高通货膨胀为代价。

  24、自然失业率不是更优的失业率。

  25、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政策措施:(简答)

  (1)改善劳动力市场服务;(2)扩大政府就业计划;(3)排除政府障碍;(4)提供培训。

  26、通货膨胀:指物价水平铺天而持续的上升,一般用物价指数来衡量。

  27、通货膨胀的分类:

  (1)按价格上升速度分为:

  ①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上升10%以内;②奔腾的通货膨胀:每年在10%-100%;

  ③恶性的通货膨胀:每年在100%以上。

  (2)按人们的预料程度分为:①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②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惯性的通货膨胀)。

  (3)按对不同商品的价格影响的大小分为:①平衡的通货膨胀;②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28、通货膨胀的成因:

  ①需求拉上通货膨胀;②成本推进通货膨胀;③供求混合推进通货膨胀;④结构性通货膨胀;

  ⑤预期通货膨胀;⑥惯性通货膨胀;⑦现代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⑧国际经济周期带动通货膨胀。

  29、需求拉上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当消费者、企业主、政府的总支出超过可得到的总供给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能对物价水平产生需求拉上作用的有两个方面:①实际因素;②货币因素。

  30、结构性通货膨胀:在不存在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的情况下,即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这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若某一部门的物价上涨,就会通过各部门相互看齐的过程,起到连锁反应,带动其他部门价格上涨,以致引起整个社会经济的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

  31、社会总需求增加是否会引起物价上升和通货膨胀的三种情况:

  (1)若总供给弹性很大,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未被利用资源和失业,这时若货币供应量增加,只会引起总需求增加和产量增长,而物价不会上涨,因而不会产生通货膨胀。

  (2)当经济扩张到一定阶段,在有些资源变得稀少的情况下,随着生产的扩大,工资和边际成本增加,物价水平将上升,但物价上涨幅度小于货币数量增加的幅度,这时若货币供应量增加,部分引起生产和就业增加,部分引起物价上涨。

  (3)若供给没有弹性,社会达到了充分就业,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这时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就会处于过度总需求的存在而引起真正的通货膨胀。

  30、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按推进物价上涨的因素分为: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31、供求混合体推进通货膨胀认为现实的通货膨胀是“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32、通货膨胀的后果:

  (1)通货膨胀收入再分配效应;(2)通货膨胀财务分配效应; (3)通货膨胀对产出或就业的影响;

  (4)通货膨胀对价格的扭曲; (5)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6)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危机。

  33、反通货膨胀政策;紧缩性需求管理政策、紧缩性收入政策、人力政策、汇率及贸易政策。

  34、菲利浦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二者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要减少失业率已实现充分就业,就会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反之,要降低通货膨胀,就必须以较多失业为代价。

  35、滞涨(停止膨胀):指在经济停滞的同时物价上涨,即在存在大量失业的同时却发生急剧的通货膨胀。

  36、滞涨原因的三种观点:(1)细古典综合派的观点;(2)供给学派的观点;(3)货币学派的观点。

  37、经济增长模型:①哈罗德-多马模型;②索洛模型;③丹尼森和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38、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ΔY/Y=s/v

  Y为国民收入;s为社会储蓄倾向;v资本产量比。

  39、哈罗德-多马模型缺陷:过于注重资本的作用,没有考虑人的因素,没有真正解决投资来源问题。

  40、索洛模型将增长率分解为:资本增长率、劳动增长率、技术进步增长率。

  41、制定经济增长政策目标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要考虑的问题:

  (1)尽量使经济发展走集约化道路;

  (2)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以再生能力为约束条件;

  (3)对不可再生资源必须严格禁止任意的无节制的开采,并积极创造可替代资源;

  (4)努力使经济生产成为无废的或变废为宝的循环或超循环的生产流程。

  42、90年代,引起美国和西欧失业的微观基础出现反差的原因:就业制度、失业保障制度、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