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首页 > 自考专业> 江苏自考专业 > 江苏08年自考药用植物学考试大纲

江苏08年自考药用植物学考试大纲

2008-07-02 15:21:00   文章来源:   字体:   打印
准考证

  课程代码:03037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学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药用植物学》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专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药用植物学是应用植物学及其他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具有治疗、预防疾病和具有保健功能的药用植物的一门学科。课程学习内容分为植物的器官形态、药用植物的分类、植物的显微结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药用植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从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等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应试者理论联系实际,在系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实践,多观察野生或栽培植物,加深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等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

  1.熟练掌握与中药鉴定相关的药用植物器官的外部形态及其变态类型,细胞和组织以及根、茎、叶的构造特征,药用植物各大类群、重点科及其主要药用植物的特征和入药部位。

  2.理解并掌握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药用植物器官的功能,药用植物的分类单位和植物的命名以及植物界的类别。

  3.领会主要药用植物在我国的分布,药用植物入药部位与中药材的关系。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以《中药学》等课程为必需基础课开设的,同时又与后续的《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等专业课程密切相关。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药用植物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药用植物学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药用植物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学习方法。了解药用植物学与中药学、中药鉴定学、生药学、中药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药用植物学的定义、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

  「掌握」药用植物学的学习方法。

  「领会」药用植物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根的形态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根的形态、生理功能、根的类型(主根与侧根、定根与不定根)、根系的类型(直根系与须根系)及根的变态类型(储藏根、攀援根、寄生根、支持根、气生根、水生根)。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根的形态特征、根的类型、根系的类型与根的变态类型。了解根的生理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根的类型、根系的类型、根的变态类型。

  「掌握」根的形态特征。

  「领会」根的生理功能。

  第三章 茎的形态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茎的外形(顶芽和腋芽、节和节间、叶痕、托叶痕、芽鳞痕和皮孔)、生理功能、长枝和短枝;芽的类型(定芽与不定芽;叶芽、花芽与混合芽;活动芽与休眠芽);茎的质地类型(木质茎、草质茎、肉质茎)、茎的生长习性类型(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地上茎变态类型、地下茎变态类型(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茎的形态特征,根和茎在外形上的区别;茎的类型及其区别;变态茎的类型及其区别;了解芽及其类型。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茎的形态特征,特别是茎与根的区别;茎的质地和生长习性类型;地下茎的变态类型。

  「掌握」芽的定义;茎的地上变态茎类型;长枝与短枝。

  「领会」茎的生理功能;芽的类型。

  第四章 叶的形态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叶的形态、生理功能、组成(叶片、叶柄、托叶)、类型(单叶、复叶)、叶序(互生、对生、轮生、簇生)、叶的各种变化(异形叶性、叶的变态)。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叶的形态与组成,确定叶形的原则及常见叶形,托叶的形状,常见脉序;复叶的类型,单叶与复叶的区别;叶序;叶的变态类型。了解叶的生理功能;叶的异形叶性。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叶的组成,完全叶;脉序及其类型;复叶的类型,单叶与复叶的区别。

  「掌握」叶的形态(叶片的全形、叶端、叶基、叶缘);托叶及其类型;常见的叶序;叶的变态类型。

  「领会」叶的生理功能;叶的异形叶性。

  第五章 花的形态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花的组成及其主要特征(花梗、花托、花被、雄蕊群、雌蕊群)、花的类型(完全程度类型、花被存在与否类型、花的性别类型、花对称类型)、花程式和花图式、花序及其类型(无限花序类、有限花序类)、花的生殖(开花、传粉、受精)。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花的组成;花萼的类型;花冠的类型;雄蕊的组成、类型(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多体雄蕊、聚药雄蕊、二强雄蕊、四强雄蕊);雌蕊的组成、类型(单雌蕊、复雌蕊、离生雌蕊)、子房位置(子房上位、子房下位、子房半下位)、胎座类型(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中轴胎座);花的类型与鉴别;花程式的表达;无限花序类与有限花序类及其类型;双受精现象。了解花梗、花托的特征;胚珠及其类型;花图式;开花及传粉的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花的组成;花冠类型;雄蕊的类型及其特征;雌蕊的类型及其特征;子房位置及其特征;胎座类型及其特征;花程式的解读;无限花序类与有限花序类的类型。

  「掌握」雄蕊的组成;雌蕊的组成;花的类型与鉴别;花程式的表达;双受精现象及其意义。

  「领会」花梗、花托的特征;胚珠及其类型;花图式;开花及传粉的途径。

  第六章 果实和种子的形态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果实的发育、组成(果皮与种子);果实的类型(单果、聚合果、聚花果);种子的形成、组成(种皮、胚、胚乳);种子的类型(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果实的形成、组成与类型;真果与假果的区别;肉质果(浆果、柑果、核果、梨果、瓠果)和干果(裂果、不裂果)的类型和特征;单果、聚合果、聚花果的来源与类型;种子的形成、组成、类型(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胚的概念与组成;种子的类型及其特征。了解果皮的结构特征;种皮的结构;胚乳的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真果与假果的形成;肉质果的类型及其特征;单果、聚合果、聚花果的来源及其类型;胚的概念及其组成;种子的类型及其特征。

  「掌握」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组成、类型。

  「领会」果皮的结构特征;种皮的结构;胚乳的作用。

  第七章 药用植物分类概述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植物的分类单位;植物的命名;植物界的类别;植物分类检索表。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植物分类学的概念;植物的分类单位;植物界的类群(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孢子植物与种子植物);定距式检索表的编制原则和应用。了解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内容;种及种以下分类单位;植物的命名;平行式检索表和连续平行式检索表的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植物的分类单位;植物界的主要类群;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概念及其所包括的植物类群;定距式检索表的编制原则和应用。

  「掌握」植物分类学的概念;植物种的学名的组成。

  「领会」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内容;种及种以下分类单位;植物学名中属名、种加词和命名人形成的要求。

  第八章 藻类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藻类的特征(藻体的形态构造与繁殖、藻类生态习性与分布);藻类的分类及其常用药用植物形态特征、分布及生态环境、入药部位。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藻类的主要形态特征、繁殖方法、生态习性及分布特点;藻类常用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入药部位。了解蓝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藻类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分布特点;藻类常用药用植物(葛仙米、海带、裙带菜)的形态特征及其入药部位。

  「掌握」藻类植物的繁殖方法;常用药用植物的分布生境。

  「领会」蓝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常用药用藻类植物的功效。

  第九章 真菌门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真菌门的形态(菌丝体、菌丝组织体);真菌门的繁殖;各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的特征;真菌门的分类;真菌门常用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入药部位。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真菌门的主要形态特征和繁殖方法,菌丝体和菌丝组织体的概念及其特征;真菌的营养方式;真菌门的分类;真菌门的常用药用植物。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真菌门的形态特征,菌丝体,菌丝组织体(根状菌索、菌核、子座、子实体)的概念及其类型和特征;真菌门常用的药用植物(冬虫夏草、灵芝、茯苓、脱皮马勃、木耳)的形态特征及其入药部位。

  「掌握」真菌门的营养方式(寄生、腐生)及其代表植物;真菌门的分类;真菌门的繁殖方法。

  「领会」常见药用菌类各亚门的主要特征;常用药用菌类植物的分布、生态环境及功效。

  第十章 地衣门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地衣门的特征(形态、构造、繁殖、分布);地衣门的分类;地衣门的常用药用植物。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地衣门的形态构造及其分布;地衣门常用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入药部位;地衣门的繁殖及其分布特点。了解地衣门的分类;常用药用地衣植物的功效(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地衣门植物的形态及其类型(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地衣门植物的构造(异层地衣、同层地衣);常用药用植物(石耳、长松萝)的形态特征。

  「掌握」地衣门的繁殖及分布。

  「领会」地衣门的分类;常用药用植物(石耳、长松萝)的分布及功效。

  第十一章 苔藓植物门

  (一) 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苔藓植物门的特征(苔藓植物的生活史、配子体和孢子体的特征、苔藓植物的分布特点);苔藓植物门的分类;苔藓植物门常用药用植物的特征及其分布、生态环境、入药部位。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苔藓植物门的生活史;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态特征;苔纲和藓钢植物形态特征的区别;常用苔藓植物(地钱、葫芦藓)的形态特征及其入药部位。了解苔藓植物的生态环境和功效。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苔藓植物门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态特征;常用苔藓植物(地钱、葫芦藓)的形态特征及其入药部位。

  「掌握」苔藓植物门的生活史;苔纲和藓钢植物形态特征的区别。

  「领会」常用苔藓植物的分布、生态环境及其功效。

  第十二章 蕨类植物门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蕨类植物门的特征(孢子体和配子体的特征、蕨类植物生活史);蕨类植物门的分类及各亚门(松叶蕨亚门、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楔叶蕨亚门、真蕨亚门)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门的常用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生态环境、入药部位、功效。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蕨类植物门的特征及分类;蕨类植物门的常用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生态环境、入药部位、功效。了解蕨类植物门各亚门的主要特征。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蕨类植物门的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形态特征;蕨类植物门重点的常用药用植物(卷柏、紫萁、海金沙、凤尾草、贯众、石韦、槲蕨)的形态特征及其入药部位。

  「掌握」蕨类植物的生活史;蕨类植物门的分类;蕨类植物门重点的常用药用植物(卷柏、紫萁、海金沙、凤尾草、贯众、石韦、槲蕨)的分布、生态环境及其功效。

  「领会」蕨类植物门各亚门(松叶蕨亚门、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楔叶蕨亚门、真蕨亚门)的主要特征。

  第十三章 裸子植物门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裸子植物门的孢子体特征;裸子植物门的分类;主要裸子植物科(苏铁科、银杏科、松科、柏科、红豆杉科、麻黄科)的特征及各科主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生态环境、入药部位及其功效。

  (二)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裸子植物门的孢子体特征;裸子植物门的分类;主要裸子植物科(松科、麻黄科)的特征及各科主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及其入药部位。了解苏铁科、银杏科、柏科、红豆杉科的特征及各科主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生态环境、入药部位及其功效。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裸子植物门的孢子体特征;主要裸子植物科(松科、麻黄科)的特征及主要药用植物(苏铁、银杏、马尾松、金钱松、侧柏、草麻黄)的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及其入药部位。

  「掌握」苏铁科、银杏科、柏科、红豆杉科的特征及各科主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生态环境、入药部位及其功效。

  「领会」裸子植物门的分类及松柏纲、麻黄纲的主要特征。

  第十四章 被子植物门

  (一) 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孢子体特征、营养方式、适应性特点);被子植物门的分类系统;被子植物门的分类;被子植物门各类群(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亚纲、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科及其常用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生态环境、入药部位及其功效。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门的分类;被子植物门各类群的重点科及其常用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生态环境、入药部位及其功效。了解被子植物门的分类系统。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孢子体特征、营养方式、适应性特点);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植物纲的区别特征;被子植物门各类群(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亚纲、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单子叶植物纲)的22个重点科及其常用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及其入药部位。

  被子植物门重点科及其代表植物如下:

  1.双子叶植物纲:

  离瓣花亚纲(11科):蓼科(掌叶大黄、何首乌、)、木兰科(厚朴、五味子)、毛茛科(乌头、黄连、威灵仙)、马兜铃科(北细辛、马兜铃)、十字花科(菘蓝、莱菔)、蔷薇科(龙牙草、山楂、地榆)、豆科(合欢、决明、膜荚黄芪、甘草、野葛)、大戟科(大戟、地锦)、锦葵科(蜀葵)、五加科(人参、三七、细柱五加)、伞形科(当归、柴胡、白花前胡、明党参)。

  合瓣花亚纲(7科):茜草科(栀子、茜草、鸡矢藤)、唇形科(益母草、丹参、薄荷、夏枯草、活血丹)、茄科(白花曼陀罗、宁夏枸杞)、玄参科(玄参、地黄)、葫芦科(栝楼、绞股蓝)、桔梗科(桔梗、沙参、党参)、菊科(菊花、苍术、蒲公英)。

  2.单子叶植物纲(4科):百合科(百合、浙贝母、黄精、麦冬)、禾本科(薏苡、淡竹叶)、天南星科(半夏、异叶天南星、石菖蒲)、兰科(天麻、石斛、白及)。

  「掌握」被子植物门各大类群(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亚纲、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单子叶植物纲)的特征及其分类。

  「领会」被子植物门的分类系统;重点科中主要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和主要功效。

  第十五章 植物的细胞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原生质体、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二)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原生质体、后含物、细胞壁等特征。了解植物细胞的生理活性物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植物细胞的大小、形状、分布;细胞器的概念;与中药显微鉴定密切相关的质体(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后含物(淀粉、菊糖、蛋白质、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晶)、细胞壁特化的类型、特征、功能及其鉴别方法。

  「掌握」细胞核、液泡的概念及其功能;细胞壁的分层、纹孔类型;

  「领会」植物细胞的生理活性物质;胞间连丝;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及其意义。

  第十六章 植物的组织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植物组织(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类型、细胞特征、分布、功能;维管束的组成、类型及其分布。植物组织简图的绘制。

  (二)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植物组织类型、特征和分布特点;维管束的组成、特征及其在植物体的存在部位。了解植物组织简图的绘制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植物的保护组织(表皮及气孔和毛茸、周皮及皮孔)、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及纤维和石细胞)、输导组织(管胞、导管、筛管、筛胞)、分泌组织(外分泌组织、内分泌组织)的细胞学特征、类型、存在部位及其功能;维管束的组成;有限外韧型、无限外韧型、辐射型维管束的特征及其在植物体的分布。

  「掌握」植物的分生组织、薄壁组织的细胞学特征、类型、存在部位及其功能;双韧型、周木型、周韧型维管束的特征及其在植物体的分布。

  「领会」植物组织和维管束简图的绘制方法。

  第十七章 根的内部构造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植物根尖的构造;根的初生构造特征;根的次生构造特征;根的异常构造的类型及其特征;植物根的构造简图的绘制。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根的初生构造特征;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特征;植物根的构造简图的绘制。了解根尖的分区及其构造特征;根的异常构造的类型及其特征。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单子叶植物根的构造(表皮、皮层、维管柱)特征;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周皮、次生维管组织)特征;

  「掌握」双子叶植物根初生构造特征;双子叶植物根次生构造的形成过程(即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结果);植物根的构造简图的绘制。

  「领会」根尖的分区及其构造特征;根的异常构造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十八章 茎的内部构造

  (一) 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茎尖的构造;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茎的次生构造的形成过程;双子叶植物茎(木质茎、草质茎、根茎)的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异常构造;单子叶植物茎(茎、根茎)的构造。茎的构造简图的绘制。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特征;茎的次生构造的形成过程;双子叶植物草质茎、根状茎的次生构造特征;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特征;茎的构造简图的绘制方法。了解茎尖的构造及其与根尖构造的区别;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特点;双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异常构造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表皮、皮层、维管柱)特征;茎的次生构造的形成过程(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双子叶植物草质茎、根状茎的次生构造特征;

  「掌握」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特征。茎的构造简图的绘制方法。

  「领会」茎尖的构造及其与根尖构造的区别;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特征;双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异常构造特点。

  第十九章 叶的内部构造

  (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单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双子叶植物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叶脉)的构造特点;单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特点。

  「掌握」单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特点。

  「领会」植物叶的构造与外部形态及功能的关系。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药用植物学》,王德群、谈献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

  (二)关于“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中有关提法的说明在大纲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中,提出了“熟练掌握”、“掌握”、“领会”等三个能力层次,它们的含义是:

  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本课程的重要知识内容,能够重点地系统领会和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内涵,熟悉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掌握:要求应考者应掌握的相应知识点,应着重理解其概念、特征等内容,并能够较为完整地解释和阐述。

  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领会的相关知识点,能理解其内涵要点,并能简要阐述。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多、易理解但难以记忆,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记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能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关于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了解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理解,掌握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并系统比较。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待学完该部分内容后再行理解。

  4.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许多理论知识必须借助于实践观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以要求应考者在自学时加强对野生或栽培植物的观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5.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认真理解教材中的组织、器官构造简图的绘制及各种结构的表示方法。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自学教材中各章的学习要求仅供参考,应以本考试大纲为准)。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辅导者应提供植物器官、组织、植物体的标本或照片等影像资料,给应考者以直观的了解和理解。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10%:“掌握”30%:“熟练掌握”为6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选择题

  如:成熟后,果皮自行开裂的果实为(  )

  A.瘦果

  B.柑果

  C.蒴果

  D.坚果

  E.核果

  二、填空题

  如: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中的维管束类型为维管束。

  三、名词解释

  如:维管射线

  四、简答题

  如:简述雄蕊的类型及其特征。

  五、论述题

  如:叙述双子叶植物根茎的构造特征并绘一种药用植物根茎的横切面简图说明。

  • 历年试题
  • 笔记串讲
  • 学习方法
  • 应试技巧

关注添加

扫码添加学习顾问

了解考试计划,进行学习规划
备战考试,获取试题及资料

扫码下载APP

海量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免费下载领取

扫码进入微信小程序

每日练题巩固、考前模拟实战
免费体验自考365海量试题

免费题库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