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学 >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8)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8)

2007年06月29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查分预约

  领导活动

  基本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客观环境。

  基本矛盾: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领导者的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的矛盾。

  领导科学

  特点: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

  研究对象: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

  学习的目的:

  1、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2、深化全面改革。3、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4、促进干部“四化”、实现领导工作科学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的主要要求:

  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必须从我国四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3、必须继承、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古代的领导思想。

  领导

  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决定了领导的本质)。

  特征:

  1、领导认识的特征:原则性、超前性、综合性、创造性、系统性。

  2、领导实践的特征:依附性、超脱性、组织性、协调性、目标性。

  基础:(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

  综合影响力的内容及其构成:权力(强制性影响力)、品德、知识、才能(这三种为凝聚性影响力)。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服务。

  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必须正确处理指挥员和勤务员、主人和公仆、教育者和学生。

  领导者

  特征:拥有职权、负有责任、提供服务、富于创新、多重角色。

  地位与作用: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起发动作用、起统率作用。

  素质:

  ㈠特点:综合性、动态性、层次性。

  ㈡重要性:

  1、领导者良好的素质,是发挥领导功能、完成领导任务和提高领导绩效的重要前提。

  2、领导者良好的素质,是发动、团结、率领群众开拓进取的保证。

  3、领导者良好的素质,是领导方法和艺术的源泉。

  4、领导者良好的素质,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

  ㈢基本内容:

  1、政治素质。(是领导者的首要素质)

  “三讲”:指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讲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

  基本要求:

  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

  ②要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③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2、法律素质。(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基本要求:①掌握基本法律知识。②具有法治意识。③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3、知识素质。

  基本要求:①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②合理的知识结构。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4、能力素质。(领导者素质的核心)

  基本要求:①预测和决断能力。②组织指挥能力。③交际协调能力。④应变创新能力。

  5、品德素质。

  基本要求:

  ①崇高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

  ②勤政为民,公正廉洁。

  ③坚持真理,弘扬正气。

  6、身心素质。

  基本要求:

  ①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②有健全的心理素质。

  领导集体素质结构

  特点:整体性、相关性、适应性、目的性、稳定性。

  合理化的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实施系统的集体领导。

  ②有利实施创造性的领导。

  ③有利于实施高效能的领导。

  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旺发达。

  合理的领导集体素质结构包括:

  ①梯形的年龄结构。

  ②协调的气质结构。

  ③合理的知识结构。

  ④互补的智能结构。

  优化的途径与方法:转变观念(前提)、改革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保障)、

  开发人才资源,搞好后血备队伍建设(重要源泉)。

  被领导者

  特征:服从性、受动性、对象性、源泉性、不担任职务或担任较低职务。

  好的被领导者的要求:服从领导、支持领导、监督领导。

  地位与作用: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社会主义社会里,二者只是分工的不

  同,他们的关系是: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转化、相互监督。

  领导的职能

  一般职能:引导、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教育。

  基本职能:决策、用人、思想政治工作。

  地位:

  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

  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

  (一)决策(领导者首要的基本职能)

  1、决策活动的基本特征:针对性、目标性、实施性、选择性、优化性。

  2、决策

  分类:

  ⑴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⑵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⑶更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⑷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⑸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模式:理性决策的模式、渐进决策的模式、综合决策的模式。

  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

  ⑴决策是领导者首要的基本职能。

  ⑵决策是贯穿于领导过程始终的活动。

  ⑶决策是领导者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

  ⑷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事业的成败。

  3、科学决策

  基本标准:

  ⑴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非标准)

  ⑵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非标准)

  ⑶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小。(优劣标准)

  ⑷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少。(优劣标准)

  基本原则:客观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程序原则、可行原则、选优原则、“外脑”原则。

  程序:

  ⑴明确问题,确立目标。

  决策目标的订定满足的检验标准:目标是有的放矢的、目标是具体的、目标是系统的、

  目标是切实可行的、目标是符合规范的。

  ⑵集思广益,拟定方案。

  拟定备选方案的两个阶段:轮廓设想、细部设计。

  ⑶分析评估,选择方案。

  评选决策方案的标准:是否能够实现决策目标(第一、主要标准)、实施方案所付出代价相对较小、所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所产生的副作用相对较小。

  评选方案的方法:经验判断法、数学分析法、试验法。

  ⑷实施方案,完善决策。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