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 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骈文

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骈文

2013年10月16日    来源: 自考365   字体:   打印
成绩查询

  南北朝时期文坛上的重要现象就是骈文的出现和流行。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与散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相对比有明显区别。

  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如果一篇文章四点具备,就是成熟的骈文了。从文字上看,汉语的单字单音宜于从声形方面形成均衡相侔。汉语词性灵活,亦容易配成对偶。至于对偶为何在南朝特兴,盖因对偶本为回环之美,不似散体单行有直贯之势,而南朝士人以柔靡为尚,故以风行,“俪采百字之偶,价争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遂成风尚。

  再看用典。用典亦称用事、隶事。其本来作用是加强文章的说服力,“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心雕龙·事类》),后来又有以少总多的效果,即以一句古事古辞,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但南朝骈文作者以用事繁密为尚,则有矜博耀学、显示才华的心理。如著名的梁武帝与沈约、刘峻数典争胜的故事。此时大编类书,亦由此种心理驱使,而又推波助澜。

  关于声律,是指骈文每联上下两句在声调上要相对,而不能相同。这当然首先基于汉语有四声之分。从陆机、范晔以来,已都体会到声有高下低昂之分。所以齐梁声律说未开之前,行文亦多有声调相对者。齐梁四声说发明以后,平仄之分在理论上也尚未总结出来,但他们还是自发地以平声对上去入三声,只能说是一种实践中的体会,感觉到平仄相对会使文章有抑扬顿挫的声调之美。骈文不要求两句之间每字声调都平仄相对,只要求重音部分(如尾字、第二、第四字等)声调相对。虚字可以不对。

  更后是辞藻。藻绘之美自建安就已开其端,西晋以来缛旨星稠,繁文绮合,又推进了一大步。

  刘宋时期可视为南朝骈文形成期。此时骈文四特征都已具备。对偶,俪采百字之偶;用事,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辞藻,铺锦列绣,错彩镂金;声律,别宫商,识清浊。此期骈文优秀作者为颜延之、鲍照和范晔。颜之骈文有《陶征士诔》,范晔《后汉书》的论赞全是骈文。更著名的是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其中写庐山:

  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基压江湖,峰与辰汉相连。上常积云霞,雕锦缛。若华西曜,岩泽气通,传明散彩,赫似绛天。左右青霭,表里紫霄。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信可以神居帝郊,镇控湘汉者也。

  把庐山绝壁临江、云霞变幻的情势写得尽态极妍,美不胜收。

  齐梁以后,是南朝骈文的成熟期。此时声律说已发明,骈文更是进入了骈偶精工、用事绵密、声律严整、辞藻丽靡的阶段。自沈约、谢朓、王融、任昉、江淹以及萧衍父子们,几乎所有文人都能写骈文。其中名篇如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吴均《与宋元思书》、陶宏景《答谢中书书》均为骈文写景佳作。这一时期即使理论著作文章,也多以骈文写成。刘峻的《辩命论》、《广绝交论》,典实充沛,辞语精工。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更是骈文空前绝后的杰作。此期还有梁代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义正词达,情文并茂。此文先责以大义,又晓以至理,又动以真情,以美丽的文辞描写故国如画的春天,娓娓道来,纸短情长,确能打动人心,终使陈伯之率八千叛军俯首归降。

  骈文至徐陵、庾信,达到高峰。此时属对更工,几乎全篇骈偶,而后代骈文流行的四、六字隔句对也大幅度增加。用事不仅绵密,且更妥帖自然。声律上不仅平仄相对,而且上下联相粘,多能做到全篇平仄谐调。辞藻上更是“丽藻星铺,雕文锦缛”(李那《答徐陵书》),美不胜收。尤其庾信入北后的《哀江南赋序》,不但在艺术形式上达到南朝骈文的巅峰,而且其故国乡关之思、身世之悲与兴亡之感都动人心魄: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壁睨柱,受连城

  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河西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语调悲凉激楚,活用甚至反用典故贴切入微,措辞字字凄怆,读之沉郁顿挫,确是达到了如

  杜甫所说“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的程度。

  南朝是骈赋成熟定型的时期。其表现形式是对偶精工,事典博赡、声韵和协藻饰华丽。对偶精工除了指赋中几乎全为对句,还指对偶的方式更加多样。《文心雕龙·丽辞》中就总结有言对、事对、反对、正对四类,实际还可细分为多种,如当句对,隔句对,双声对、叠韵对等等。典事博赡是指用典绵密,连篇累牍,如鲍照《舞鹤赋》云:“当是时也,燕姬色沮,巴童心耻。巾拂两停,丸剑双止。虽邯郸其敢伦,岂阳阿之能拟。入卫国而乘轩,出吴都而倾市。”除首句外,连用燕姬、巴童、邯郸倡、阳阿曲、卫懿公、吴阖闾六个典故,以衬托鹤舞之美。

  声韵和谐是指南朝骈赋不但注意押韵,到了梁陈时期还注意到了平仄相对,并基本做到除虚字、双音词中的首字可以不对外,其他音节都平仄互异,具有抑扬有致的音韵美效果。藻饰华丽是指注意字句雕炼,词语尖新,绮丽华美,绚烂多彩,如梁元帝《采莲赋》云:“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移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南朝骈赋在内容上有其独特的时代特点。由于帝王士族文人的作者居多,加之他们的偏安心态和悠闲生活,因此造成此期骈赋内容比较狭窄,或为应命奉诏之作,或描写宫阃深闺物事,以体物抒情小赋为主流,取材纤细柔弱,形象绮丽艳冶,格调细巧尖新。但是,南朝也出现了少数感情深厚、气势流畅而又精工奇隽之作,成为千古流传的佳构,尤以鲍照《芜城赋》和江淹《恨赋》、《别赋》为翘楚。

  鲍照《芜城赋》写广陵城的盛衰兴废之变:元嘉末年之前的广陵,一派繁华;两次兵燹屠城后的广陵,满目荒凉。面对如此昔盛今衰的巨变,作者发出了人世沧桑、世事无常的深沉感慨:“天道无常,吞恨者多!”全篇对比强烈,震撼人心;铺张扬厉,极力渲染;对仗工整,抑扬铿锵;辞藻绚烂,撩乱耳目:被评为“雕藻淫艳,倾炫心魂”(《南齐书·文学传论》),毫不为过。

  江淹的《恨赋》与《别赋》,典型地表现出南朝骈赋的美文风采。前者写人世种种遗恨,后者写人生样样离别,都写得声情并茂。全篇以四六对句为主,骈对精整而又不失活泼流动,辞采绚丽而又情感深挚,用典精当而不冷僻,声韵严整而又和谐,如“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恨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别赋》)都是精雕细琢的千古名句。

  南朝骈赋的精致化特点,直接为唐代律赋的产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唐代“限韵”、“限字”、“限句”的工整律赋,就是有渐而然的了。

  更多更全复习资料请见自考365网校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课程辅导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