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014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三民主义

2014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三民主义

2013年10月15日    来源: 自考365   字体:   打印
618活动

  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按简答题理解)

  (1)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2)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民族革命)。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3)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政治革命)。孙说,打倒满清政府,是民族革命,而从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来说,则是政治革命。民权主义的提出,为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一套建国方案,在理论上解决了革命目的问题。但是,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也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4)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社会革命)。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孙中山鉴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试图使中国走向富强,又可避免两极分化,“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但是,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

  (5)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它的提出,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更多更全复习资料请见自考365网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辅导

自考交流群

扫码领取试题答案及解析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