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 笔记串讲 > 2019年自考写作(一)考点:报告文学与纪实

2019年自考写作(一)考点:报告文学与纪实文学的定义及变迁

2019年08月12日    来源:自考365   字体:   打印

  从文体的发生看,报告文学本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性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

  它是新闻文体和散文文体的混合物,随着纪实性写作日益受到当今读者的喜爱,报告文学也越来越得到作者和读者的青睐,成为引领潮流的纪实文学或“非虚构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范围和文体功能也更加丰富而灵活。

  “报告文学”这一名词直到1930年才正式被引进。1932年阿英选编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是第一部以“报告文学”命名的作品集,对“报告文学”这一新兴体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0年代初是报告文学创作的兴盛期。在“左联”的推动下,革命文学中反映工农苦难生活的现实作品日益增多。题材开拓的同时,报告文学在思想、技巧、文体等方面也日趋成熟。

  到30年代中后期,报告文学创作迎来了丰收的成熟时期。出现了一批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在思想和艺术上都非常成熟的作品,有夏衍的《包身工》、萧乾的《流民图》等。

  抗战爆发使报告文学成为这个时代文学的主流。范长江的《卢沟桥畔》系列战地报告文学、姚雪垠的《战地书简》等再现了中华人民的抗曰热潮;黄钢的《开麦拉前的汪精卫》运用镜头语言,刻画了大汉奸的内心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的报告文学多以讴歌新社会、新生活、新人物、新事物为主要表现内容。其中,抗美援朝是50年代更引人瞩目的题材。同时,这一时期的革命历史传记、回忆录、通讯、特写等也大量涌现,成为纪实文学的先声。但之后,报告文学同其他文学文体一样,受到政治气候的影响,写作上出现了低潮。

  新时期,《人民文学》以醒目的标题,将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刊发在1978年1月号头条位置,揭开了新时期报告文学复苏与繁荣的序幕。

  随着中国的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报告文学这一紧贴现实的文学形式,也以坚实的步伐,不断地迈向文体泛化的开放道路。不仅出现了全景式报告文学、问题报告文学的写作样式,而且在不断地扩展其写实性的表现领域,深入到社会、历史、教育、体育、经济等各个专业领域,并借助丰富的文学手段,向更为宽泛的纪实性写作延展。

  纪实文学的概念比较宽泛,我们可以把它放置在报告文学与正统的文学概念之间的领域来理解。它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可以有一定的虚构性,但对虚构有一定的限制。

  报告文学与纪实文学的联系在于,后者更趋向于文学性创作,主要人物和主干情节是纪实的,一些细枝末节存在虚构的成分。

  更多更全复习资料请见自考365网校《写作(一)》课程辅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