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考写作(一)考点: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更大的一种文学评论的理论方法。社会历史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分析作品必须与其产生的时代、历史、作者经历等联系起来考虑。
中国自古就有这种批评传统。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就是强调文学评论要“知人论世”,即在评论时既要了解作家,也要了解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更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也是强调在评论的写作中,要运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
西方社会历史批评作为一种流派,主要出现、盛行于十八九世纪,意大利著名学者维科、法国著名学者圣·佩韦和丹纳等人是社会历史批评的著名人物。丹纳指出“种族、环境、时代”是决定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影响深远。
我国现当代很多评论家常采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评论大家鲁迅、茅盾等人基本都是采用这一方法。如茅盾的《徐志摩论》,就是以历史唯物论为理论工具,成功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写出的经典文学评论。
由于不同的评论者各自所持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所采用的思想理论工具不同,虽然同样是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但其所撰写的文学评论,往往会在思想观念上有很大差异。例如茅盾的《徐志摩论》和傅雷的《论张爱玲的小说》,虽然基本都是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但由于茅盾的思想理论工具是历史唯物论,傅雷的思想理论工具主要是人文主义、心理学理论等,二者对文学现象的研究视角和阐释便有很大不同。因此,在采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同时,写作者还需明确自己用来剖析文学现象的思想理论工具是什么。
- 2024年自考思修知识点框架:第五章 培养优良道德品质
- 语言学概论(2015版)各章节学习要求及重难点分布汇总
- 2024年自考语言学概论(2015版)知识点框架:第十章 语言与文学写作
- 2024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
- 2024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
- 2024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野草》的写作背景
- 2024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
- 2024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朝花夕拾》的写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怎么学,高频考点才是备考重点!
- 简单好考适应广,自考汉语言文学不会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