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点: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
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生活可被简单地分为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私人生活通常以家庭内部活动或个人自我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两种形态,它们并非截然对立,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当代社会的公共生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如城市公共交通从公共电、汽车到城市铁路等形式多样;而且出现了新的证券交易所、卡拉OK厅、网络虚拟世界、球场、保龄球馆等场所和领域。
2.交往对像的复杂性。随着公共生活范围的扩大,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熟人圈”,不再是彼此相识或熟悉,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当代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社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与方式,如商场购物、休闲娱乐、学习交友、健身旅游、网上冲浪等生活方式多种多样。
4.活动结果的相关性。当代社会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活动结果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密切相关。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人的活动结果。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当代社会,有序的公共生活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加突出,其主要表现有:
(1)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有序的公共生活为人们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体现出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的提高,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更多更全复习资料请见自考365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辅导。
编辑推荐:
2015/2016年自考网上培训辅导课程全面热招 更低只需60元!
“自考试题”电子书可以下载到手机/平板电脑中学习!
第一时间获得试题、报名时间、成绩查询信息 请关注自考365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