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教材大纲 > 天津09年自考服装造型设计考试大纲

天津09年自考服装造型设计考试大纲

2009年07月24日    来源: 天津招考资讯网   字体:   打印
查分预约

  课程名称:服装造型设计

  课程代码:4804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服装造型设计》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造型设计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环节。《服装造型设计》是以造型设计原理为基础,讲解服装造型设计的特征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服装设计精髓,了解时尚流行原因。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造型设计基础、造型设计方法、造型的美感要素、廓形、色彩有更深刻的认识、掌握造型的理论及技能,能够掌握服装造型的发展规律并有能力分析和解决造型的结构问题。达到独立造型设计的目的。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设计原理和服装相结合,并配合相应的材料肌理的设计组合成作品的过程。通过大量的综合性的练习,提高学生对服装和人体的认识。把艺术理论知识和服装设计技术相结合,为学生今后的实际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更好地把握流行、预测流行和运用流行的综合能力。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服装造型元素点线面在服装中的运用

  2、掌握和了解服装色彩搭配原理和不同环境、类型色调的变化规律。

  3、掌握了服装材料在实际设计中的运用。

  4、学习流行元素的识别和解析,了解其用法。

  5、本课程设置市场调研和创作设计相结合。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服装造型设计》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课。本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应学完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还应掌握一定的服装裁剪和服装制作知识。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 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服装的基本概念和服装的组成,了解服装形态在设计中的重要性,熟悉服装类别的区分和不同类别服装的构成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服装的基本概念

  (二)造型与构成

  (三)服装的类别与形态

  考核目标:

  1、识记服装的概念、服装的组成。

  2、领会服装的形态类型及特点。

  3、掌握服装的类别,即不同种类服装的特点和在设计上要求。

  第二章 造型设计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服装元素的组成 点线面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的重要性,熟悉、掌握点、线、面在服装造型中的运用及其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设计的含义与造型要素

  (二)服装造型设计特点

  (三)节 点、线、面在服装造型中的视觉语言

  考核目标:

  1、识记造型要素。

  2、领会服装造型的特点。

  3、掌握点、线、面在服装造型中的运用及其特征。

  第三章 二度空间的服装造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服装整体形态和局部形态组成特征,服装的整形分割的种类及不同效果表现,廓形的变化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局部服装造型设计

  (二)整体服装造型设计

  考核目标:

  1、领会廓形与分割

  2、掌握不同袖型、领型的变化

  3、选用8~10种廓形形式进行分割训练

  第四章 三度空间的服装造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外部形象构成特点、用抽象性来表现人体结构,熟练掌握柱端、柱身、拄底的变化对整形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造型结构(点、线、面、体)

  (二)整体造型的变化

  (三)整体造型的完整性

  考核目标:

  1、重视外表形象建立;

  2、用抽象化的形态适应“固定不变的人体”;

  3、服装造型变化以人体结构保持一致性;

  4、服装造型完整性构成要素

  第五章 服装色彩与造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服装色彩的设计原理,了解在不同环境制约下的色调的变化,熟悉色彩的心理属性和视觉效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色彩在服装造型中的应用

  (二)色彩组合与服装造型

  (三)色彩错视与服装造型

  考核目标:

  1、领会色彩与造型的内在关系

  2、应用色彩组合规律进行服装造型设计。作业以平面作业形式为主。

  第六章 服装的演变与流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了解服装流行的产生及特点,影响制约服装流行的因素,以及服装流行的规律,熟悉服装发展演变的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流行的产生及特点

  (二)服装流行演变的因素

  (三)服装发展的主要过程

  考核目标:

  1、领会服装与流行的关系

  2、了解影响服装造型的流行演变的因素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对服装和人体的关系、服装的构成原理有更深的认识。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基础课,依照服装色、型、质的需要进行综合服装的设计练习,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服装设计能力。

  一、教材

  指定教材:《服装造型设计》,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年

  参考教材:《服装色彩设计》李丽婷  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

  《服装设计学》刘元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服装设计学》 袁仄  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

  二、自学方法指导

  1、考生应认真钻研,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突出对重点、难点部分的理解。从美术设计的三大构成入手,围绕服装色、型、质的变化特点,理解服装设计所特有的表现方法,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循序渐近,认真系统地学习。

  2、考生应运用好考试大纲,按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复习。对照考试大纲中各章的知识点,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否运用所学的原理,举一反三,完成服装的设计。要通过习题自测和实际训练,比较检验所学的知识。并且应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对灵感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地表达能力。

  3、考生应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与学习进度。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尤其是服装这样理论与实践联系较多的课程,靠短期突击,照猫画虎是不可能学好的。应逐章逐节,认真系统地学习,学完一段就需要检查总结学习效果,服装造型构思的转换与表达是本课程的难点。需多花一些时间,这部分内容搞懂了,其它部分就容易理解了,进度自然就可加快了。

  三、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自考课程学习的性质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形式,为了使自学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产生片面性,能够学有所成,因此要求社会助学者必须认真分析大纲要求,钻研教材内容,科学合理的指导学生学习以发挥助学者的辅导作用。

  2、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讲透基本概念和相关的知识内容的同时,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本门课程为6个学分108个助学课时。要合理的安排学时,提高自学者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本课程的考试是以学生平时课堂作业的水平情况来给成绩的,因此要求助学者将这一点对学生讲解清楚,对课上作业与课下作业的比例可采取1:2形式来分配。要指导学生认真完成课堂作业,严格要求、勤于辅导,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名符其实。

  四、有关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以学生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和作业水平评定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及格。

  为保证自学考试学历水平的质量;评分科学、公证、公平、规范,因此制订评分标准与考核标准。

  1、理解各项作业的题意要正确

  学生在完成课程作业的过程中,应首先理解课题要求,对题意理解的是否正确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也会影响课程设计的方向性,因此要求不能偏离题意要求,不允许任意的自我表现。如发生对题意的理解错误以不及格处理。

  2、作业完成的数量要齐全

  该课程是将学习过程中的各项作业成绩进行综合评定,来决定该课程的考核成绩,所以作业完成的是否齐全就十分重要,大纲规定如在整体作业完成过程中,其中缺少一项作业内容,该课程成绩为零分。单项作业数量、内容不刘全,单项作业成绩为零分。

  注:作业缺少一项与有一项作业为零分不是同样的概念,缺少一项作业该课程总成绩为零分,如果单项成绩为零分,只说明此项作业不齐全,会影响总成绩的好坏,而不会造成总成绩为零分,只有在其中一项作业完全没有的情况下,才会使总成绩为零分。

  3、作业表现技能与作业的创造性

  作业完成过程中其技能表现的好坏,能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该课程的学习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提高设计创作能力,增强审美修养,因此作业所反映的表现技能和创造性是确定学生作业水平优劣的重要尺度,这一点是评定作业成绩的重要环节。

  4、作业的整洁和学习态度

  作业的整洁程度和作业完成的独立性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本大纲要求学生的考核作业要整洁规范,完成作业要严肃,不得在作业上乱涂乱改,作业纸张的规格要严格遵照教师的要求,作业内容要独立完成,不准他人代做,否则以作弊论处。 

  5、考核的分值分配比例

  a. 理解作业题意是否正确占25分

  b. 作业完成数量是否齐全占30分

  c. 作业表现技能和创造性占30分

  d. 作业的整洁和学习态度占15分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