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学 > 自考“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听课笔记(14)

自考“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听课笔记(14)

2007年06月04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查分预约

  企业的生产计划编制过程特点:具有纵向和横向的信息集成过程;能力平衡在生产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计划信息循环过程中突破了企业的限制。

  纵向是指供应链由下游向上游的信息集成,横向是指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外包决策和外包生产进度分析是集中体现供应链横向集成的环节。业务外包是指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业务上,而把非核心业务由合作企业完成,从而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优势。

  能力平衡的作用:为修正主生产计划和投入产出计划提供依据;是进行为包决策和零部件(原材料)急件外购的决策依据;在主生产计划和投入产出计划中所使用的上游企业能力数据,反映了其在合作中所愿意承担的生产负荷,可以为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作提供保证;对本企业和上游企业的能力状态的实时更新使生产计划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供应链环境下生产协调控制包括:生产进度控制、供应链的生产节奏控制、提前期管理。生产进度控制目的在于依据生产作业计划,检查零部件的投入和产出数量、产出时间和配套性,保证产品能准时装配出厂。

  物流-供应链范围内企业之间的物资转移活动。企业物流管理把采购与分销统一在一起形成物流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个流的统一。涉及制造问题和物流问题。物流涉及企业非制造领域

  物流与供应链区别:物流涉及原材料、零部件在企业之间的流动,而不涉及生产制造过程的活动;供应链管理包括物流活动和制造活动;供应链管理涉及从原材料到产品交付给更终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物流涉及企业之间的价值流过程,是企业之间的衔接管理活动。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管理的特点:避免需求信息失真;对物流网络规划能力增强;作业流程的快速重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系统的敏捷性;信息跟踪能力提高;无缝连接的供应链物流系统是使供应链获得协调运作的前提条件;灵活多样的物流服务,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物流管理策略:第三方物流系统、延迟化策略

  库存成本包括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存储成本与实际发生的库存项目有关,包括利息、保险、税收、折旧、退化、变质、损坏、偷窃、损耗与仓库成本(供热、供电、租金、保安),还包括库存所占资金可能投资于别处的机会成本。订货成本是订货与收到库存的成本。

  库存管理的要求:应确立供应链的整体观念;应重视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库存控制策略应灵活化;应进行有效地合作与协调;产品的过程设计应考虑供应链上库存的影响。

  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主要思想是供应商在用户允许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控制权

  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MI)方法步骤:建立顾客信息系统,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批发商)的合作框架协议,组织机构的变革。

  VMI策略适用:零售商或批发商没有IT系统或基础设施来有效管理他们的库存;制造商实力雄厚并且比零售商市场信息量大;有较高的直接存储和交货水平,因为制造商能够有效规划运输

  采购是企业获得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所需的物质,材料等过程中的全部活动。采购/供应管理是指处理企业与供应市场之间的各类业务活动。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采购的特点:从为库存而采购到为订单而采购的转变;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从一般买卖关系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转变。

  制造商的采购活动改进:和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在供应商之间促进质量改善和质量保证。协调供应商的计划。供应商提供协作:保证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对下游企业的问题作出快速反应;及时报告所发现的可能影响用户服务的内部问题;基于用户的需求,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在满足自己的能力需求的前提下提供一部分能力给下游企业。

  准时采购基本思想: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

  准时采购的实施:成功关键是与供应商的关系,也是更困难的问题;应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供应商激励机制;企业各部门都应为实施准时采购创造有利的条件。

  供应商和制造商关系两种典型的关系模式:传统的竞争关系,合作性关系(双赢关系)

  竞争关系模式是价格驱动。策略表现:买方同时各若干供应商购货,通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获得价格好处,同时也保证供应的连续性。买方通过在供应商之间分配采购数量对供应商加以控制。买方和供应商保持的是一种短期合同关系。

  双赢关系表现:制造商对供应商给予协助,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改进质量、加快产品开发进度。通过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提高效率,降低交易、管理成本。长期的信任合作取代短期的合同。比较多的信息交流。

  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电子数据交换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信息手段之一。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EFT电子资金转账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质量功能展开QFD将顾客的呼声融入产品或服务开发流程的一种方法、并行工程CE-在设计阶段的早期将设计和制造工程的人员召集起来,同时进行产品和生产产品的流程的开发。

  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重构应该从整个系统出发,所有节点企业同步进行重构。

  重构原则: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设计业务流程,以满足一定的战略业绩目标。应用连续改善的技术促进企业提高业绩水平。采用有效的变革管理方法以调整供应链企业的人力和文化,从而适应新的工作流程。正确应用信息技术。更高领导的参与以及领导的重视至关重要。

  第十一章 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企业的个性、素质、目标和氛围,也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的构成: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制度、企业道德规范、企业形象等。

  企业哲学-企业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在生产、经营、管理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企业进行各种活动、处理各种关系、规范职工行为的方法和原则。经营哲学是企业的指导思想,体现企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企业价值观-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意义、重要性的总看法和总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评价。企业精神-企业所拥有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和信念。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制度-企业行为的规则总合,目的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道德规范-用来调节和评价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的总称。企业形象-企业给大众的直观印象。包括企业标志、企业的口号、企业的徽章等。

  企业文化三个层次-表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表层文化-表露在企业外部的有关文化;中层文化-介于表层和深层之间的文化;深层文化-渗透在心灵中,形成群体的力量,决定着企业成功地运行的核心文化。

  企业文化特点:民族性、客观性、独特性、科学性、动态性、约束性、辐射性。

  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行为途径与文化个性,在不同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特定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风尚、伦理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总和表现为企业文化民族特征。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