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学 > 自考“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听课笔记(13)

自考“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听课笔记(13)

2007年06月04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成绩查询

  事实知识-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关于历史事实、经验总结、统计数据的知识。这类知识与信息很难区分。原理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关于事物的原理和客观规律方面的知识,属科学范畴。技能知识-知道怎么做的知识,关于技艺、技巧、诀窍和能力方面的知识,属技术范畴。人力知识-知道是谁的知识,关于谁知道什么以及谁知道如何做什么的知识,属经验和判断的范畴。

  根据知识表现形式分:显性知识-编码知识:可以用语言、文字、数字等方式进行表达从而易于沟通和共享的知识。隐性知识-非编码知识:指难以表达、高度个性化、难以沟通和共享的知识

  知识管理:企业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构建企业内部知识网络进行内部学习、构建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进行外部学习,有效地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互相转换,并在转换过程中创造、运用、积累和扩散知识,从而更终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系统过程。

  知识管理的基本特点:知识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来增加企业的价值;是一个螺旋循环的过程;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相关;是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的螺旋循环包含以下几种程序:共同化、外化、连结化、内化。外化和内化是知识管理螺旋式上升的关键步骤。共同化-隐性到隐性,通过经验分享方式直接与其他个体共享隐性知识;外化-隐性到显性,将想法与决窍用语言形式表达;连结化-显性到显性,将不连续的显性知识碎片合并成一个新的整体。内化-显性到隐性,有助于显性知识的储存、传播,使加入组织的员工及资浅员工能够吸取他们的经验。

  企业要实施知识管理-1必须转变员工的观念,2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知识的采集与加工、知识的存储与积累、知识的传播与共享、适应的应用与创新

  知识采集是知识管理的起点,加工处理是对知识进行分类、分析、整理和提炼,形成对企业有价值的知识。

  知识的应用与创新是企业研究并实施知识管理的原动力与更终落脚点。

  实施企业知识管理需要把握积累、信任、交流、共享和创新的原则。

  积累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资源的积累主要包括企业外部知识的积累和内部知识的积累

  信任是实现知识交流、使用与共享的前提。创新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更终目的。

  知识管理的意义:知识管理是适应资源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企业的创新;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性;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知识管理的编码策略(显性策略)基于知识再用的知识管理策略。通过对具有显性特性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并存储在数据库中,从而使企业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传播和再利用。特点:在知识管理编码策略中采用的是人到文档方式;编码策略主要依靠的是规模效应;知识管理编码策略的核心是IT系统。

  知识管理的个人化策略(隐性策略)强调通过与知识创造者的直接接触和交流实现知识学习和共享。特点:个人化策略注重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个人化策略主要采用的是专家模式;人个化策略重视人员网络。

  知识管理的编码策略适合于向客户提供明确可靠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

  实施个人化策略的企业侧重为客户提供需要隐性知识的个性化服务。这种策略适合致力于为客户处理没有明确答案的特殊问题,提供非常个性化的服务或生产个性化产品的企业。

  企业知识管理策略选择应注意:反映其采取的总体战略;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考虑企业事业部之间关系;考虑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特点;考虑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与员工所依靠的知识特性相关。

  两种知识管理策略共存于同一企业的不同事业部中的前提,是采用不同战略的单位彼此独立运作。在各事业部密切融合的企业可以选择策略:以一种策略作为主导,以另一种策略作为辅助。

  知识管理的实施要点包括:设立知识主管、选择知识管理策略、转变观念、建立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建设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构建基于内部学习的企业内部知识网络、构建基于外部学习的企业外部知识网络、对企业的知识流程进行重组、将企业的知识资源融入产品或服务及其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建设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

  知识主管(首席知识官)主要任务:在企业发展的目标导向下管理企业的知识资源,开发企业的学习能力,研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创造、运用、积累和扩散知识,以获取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职责:了解企业的环境和企业本身的状况,重新审视知识资源对本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将其提升到一个重要层次上来。负责构建企业的知识管理基本构架。有计划地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和优化其知识结构。鼓励企业员工在工作实践中进行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并将其制度化,营造一个能够促进学习、知识交流和共享的企业内部环境。监督保证知识库内容的质量、深度、风格,并保持与企业的发展相一致,以及知识库设施的正常运行与信息更新。

  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主要由知识运行、知识明晰、知识绩效和知识奖惩等机制组成。

  知识运行机制主要作用是促进知识创新、更新与应用;知识明晰机制要将企业知识管理目标和员工的知识成果明晰化、知识绩效机制作用是对员工申报的知识管理成果进行审查和评定,确定其业绩和效果;知识奖惩机制将员工的绩效具体化为员工愿意接受的收益,并对不能实现企业知识管理目标的员工进行处罚。

  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指建设知识信息管理系统,它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支撑。

  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由三个层次组成:更底层计算机网络和知识库层,用于知识的存储和共享,为计算机服务层提供服务;第二层计算机服务层(系统软件层),属于管理平台,用于支持不同部门的管理需求;第三层应用软件层,基于第二层管理平台的二次开发软件,属于应用平台,用于面向用户具体知识的分类、传播、共享和应用。内部学习的主导方式是行为学习,不是常规学习。行为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由学习者、传授者在工作现场通过实时互动方式,主动吸纳随时能被验证和运用于工作实践的具有不确定内容和形式知识的过程,通过行为学习方式获得的大多是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等媒介进行交流的隐性知识。

  企业通过构建外部知识网络进行外部学习的方式主要有:向战略伙伴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向供应商、分销商、客户学习,通过资料学习,通过培训学习。

  对企业的知识流程进行重组目的是使企业的知识资源更加合理地在知识链上形成畅通无阻的知识流,让每一个员工在获取与业务有关的知识的同时,都能为企业贡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专长。一个企业的知识链通常包括知识的识别、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开发、知识的分解、知识的储存、知识的传递、知识的共享以及知识产生价值的评价等环节。

  第十章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更终产品,更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更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不仅是联系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增值链。

  供应链管理是为了给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顾客协同合作,从而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合理、优化配置,从而为供应链中所有成员带来价值增值的集成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含义: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为了给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强调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供应链管理更终为供应链中所有成员带来价值增值。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价值流的优化配置实现的。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主要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互联网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和信息。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传统管理模式强调企业内部的协调,供应链管理强调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做一个整体,强调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为达到顾客的满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整合。传统管理模式强调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强调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传统管理模式强调提高企业的效能,供应链管理强调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关注提高响应客户的速度。传统管理模式强调大规模生产,供应链管理强调大规模定制。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目标是7R原则:按照合适的状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质量,将合适的产品在合适的时间送到合适的顾客的合适地方,并使总成本更小或收益更大。

  供应链管理意义:实现了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消除了重复、浪费和不确定性);提高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质量;简化组织,提高效率;提高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企业生产计划是在企业总体计划的指导下,用来指导总进度计划的较为详细的计划。制订生产计划过程中面临问题:柔性约束、生产进度、生产能力。柔性系统是一个充满活力、足以进行多种产品生产的系统。生产进度是企业检查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是滚动制订生产计划过程中用于修正原有计划和制订新计划的重要信息。生产能力是指一个作业单位满负荷生产所能处理的更大限度。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