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 > 07年4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重点难点(6)

07年4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重点难点(6)

2007年06月06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成绩查询

  4、原始儒学的核心观念是“仁”,即爱人。

  5、儒家对主权职能的理解,往往与天命的观念纠缠在一起。

  6、儒家的仁以孝悌为本,更多地受到宗法血缘关系的制约;墨家则主张“兼爱”,它超越了宗法关系。

  7、道家认为自然本身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强调无以人灭天,有一定的价值。

  8、命力之争作为天人之辩的展开,核心是人的自由问题。

  9、道家强调主体在世的原则是“无为”。

  10、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人应该抗争。

  11、广义的天人之辩还涉及天性与德性的关系问题。

  12、儒家强调人与兽的区别,要求由野而文;道家则将同与禽兽视为至德之世。

  第二节群己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儒家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强修养,在此基础上,要成就他人,成人要成为自我完善的一个部分。

  2、群体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和”的要求。

  3、道家对个体生命和自由给予更多的关注。将自我认同提到了突出地位,老子指出:自知者明。

  第三节义利,理欲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儒家主张,义以为上,同时,也肯定利的合理性。

  2、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因此,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是明显地有着负面导向作用的。

  3、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辩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4、墨家重义的外在价值,认为义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义,利也。

  5、法家赋予功利原则以更极端的形式,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利益为纽带的。

  6、义与利的关系进而展开为理性要求与感性需要的关系,即所谓的理欲关系。

  第四节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

  1、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儒家的价值理想,更终落实于人格理想。

  2、儒家注重的是人格的内圣的规定。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其内容。

  3、仁首先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关心,真诚相待;此外,“克己”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仁的要求。

  4、儒家认为,仁和知总是联系在一起,无知则不仁。

  5、从人格取向上看,儒家在内圣之外又讲“外王”,即治国平天下的事功。

  6、儒家将仁与知规定为理想人格的双重品格,由此而确认了仁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

  7、相对于儒家的善,道家更多地强调理想人格要有真的品格,其人格典范被称之为真人。

  8、道家以为,人格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于自然,达到逍遥之境。

  9、道家以为,以仁德规定人格总不免走向外在的矫饰,甚至形成人格的二重化。

  第十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这一章 是一个历史性章 节,对历史的发展脉络首先要清楚。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1、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一系列变化,但基本精神和特点没有改变,没有发生过文化危机。

  2、从广义文化视角看,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根本上就是一种文化危机。

  3、鸦片战争所引起的文化危机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的重要契机,从这时起,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向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方向转化。

  4、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它主持编译的《四州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向国人系统地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

  5、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世界史地著作,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命题。它表明当时中国人已经发现了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足,这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观念的变化,它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汇,开始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

  6、此外于近代编译的介绍西方的书还有姚莹的《康纪行》,徐继畲的《瀛寰志略》,何秋涛的《朔方备乘》,梁廷极的《海国四说》等。

  7、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还局限于物质文明,而且主要是西方的坚船利炮。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

  1、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历程是和中国近代经济,政治的变化以及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水平密切联系,它大体上经历了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和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的三个阶段。近代化的动因是民族危机引发文化危机,进而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革。

  2、19世纪60年代,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才形成规模。标志是清政府的洋务运动,这是一场改革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中体西用也就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3、早期改良主义者冯桂芬于1861年写成《校分庐抗议》,论述了学习西方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中西文化处理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在政治上企图以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企业以西方近代科技思想来弥补儒学的不足。

  4、西技就是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和工艺技术。

  5、西政,即西方的政治制度。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