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政治经济学 > 08年1月自考“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7

08年1月自考“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7

2007年11月02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准考证

    第七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个职能形式

    1.产业资本的涵义:资本是在不断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的,而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只有产业资本,它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2.资本循环的涵义:产业资本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3.产业资本驯化所经理的三个阶段和每个阶段的职能及地位。

    产业资本循环要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职能是:

    ①购买阶段的职能是资本家利用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现由货币资本向生产资本的转化,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它的地位是资本循环的开始,没有这一阶段,就无从获得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

    ②生产阶段的职能是资本家使用购买来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生产出包括剩余价值的商品,实现由生产资本向商品资本的转化。它的地位是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因为其作用是生产出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③销售阶段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实现价值与剩余价值,完成由商品向货币资本的转化。它的地位是资本循环的终结阶段,商品是否销售出去并获得剩余价值,关系到资本的再生产能否继续进行和资本家的命运。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和实现和实现资本循环的条件

    1.形式:货币资本的循环。就是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的运动。

    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涵义类似以上)

    2.条件:①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即并存性。这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个部分,使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不致中断,以保证资本循环不间断地进行。

    ②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即具有继起性。这就是说,每一种职能资本,都必须连续不断地通过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相继地进行转化,经过循环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以保持资本循环不发生中断。

    3.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①产业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②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因为产业资本在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中,三种职能形式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而产业资本循环就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这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产业资本的循环,实际上是同时处在三种循环形式之中。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4.资本循环理论对了解社会主义条件下资金循环的意义(应用。关注)

    三、资本周转速度同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1. ①资本周转的涵义:就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②资本周转时间的涵义:就是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产业资本价值每一次周转所持续的时间,它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③资本周转次数的涵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这一定的时间习惯上以年作为自然计量单位。

    2.资本周转速度同资本周转时间及资本周转次数的关系

    资本周转速度和周转时间成反比;同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四、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1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2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识记

    ①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生产阶段内的时间,也就是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入直接生产领域开始到生产出产品为止的时间。

    ②流通时间:指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间。

    ③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④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佐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⑤固定资本损耗的种类: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⑥固定资本的折旧:就是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

    ⑦折旧费:而根据固定资本损耗程度以货币形式逐年提取的固定资本补偿金,叫做折旧基金或者折旧费。公式表示: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固定资产平均使用年限

    ⑧折旧率: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碧绿,叫折旧率。公式:折旧率=(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始价值)×100%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①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或一定时期内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②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价值比流动资本价值的周转要慢得多。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慢,反之,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同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周转速度的快慢,也影响着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是生产资料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区别。

    ①划分的依据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依据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②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固定资本则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则包括用于劳动力和劳动对象的资本。

    ③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料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不同,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有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 五、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1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额﹢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

    六、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影响:

    ①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包括可变资本的流动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其中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而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可变资本周转越快,一定量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内转化为劳动力的数量就越多,能剥削到更多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反之,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少。

    ②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年剩余价值率即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剥削的劳动力就越多,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2.年剩余价值量及年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见书P122)

    3.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①它们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率是在依次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资本的比率,它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碧绿,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

    ②其次,一般来说,年剩余价值率大雨剩余价值率。只有当预付可变资本年周转为一次,从而预付可变资本与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数量相等时,年剩余价值率才会和剩余价值率相等。

    七、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考察是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八、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1.社会再生产的的两大部类:一类是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又称为第一部类,用符号Ⅰ表示。

    另一类是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又称为第二部类,用符号Ⅱ表示。

    2.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原理,以及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原理,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九、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原理指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两大部类的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是通过三面交换而实现的:一是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个企业之间的交换;二是第二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三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三个:

    第一个实现条件: Ⅰ(v+m)=Ⅱc, 这是更基本的实现条件

    第二个实现条件: Ⅰ(c+v+m)= Ⅰc+Ⅱc,

    第三个实现条件: Ⅱ(c+v+m)= Ⅰ(v+m) +Ⅱ(v+m)

    这三个条件说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所必须保持的一定比例关系

    十、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是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二布雷内部的交换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等三方面交换而实现的。

    2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三个。见书P131)

    十一、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条规律。即在生产技术进步从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具有生产资料生产增长快于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必然趋势。

    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生产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在技术进步从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进行扩大再生产,原由的预付资本以及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大,转化可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小;因而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然快与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必然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扩大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十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

    2.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之所以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通过这个矛盾的两种具体表现可以清楚地说明。首先,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其次,这一基本矛盾又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当这些矛盾尖锐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致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的爆发。

    十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及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1.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是周期性地爆发,即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经济危机之所以是周期性地爆发

    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时计划,有时缓和,当这一矛盾尖锐计划时就会爆发经济危机。而危机的爆发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和浪费,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相对过剩问题暂时得到解决,这一矛盾会暂时缓和,从而摆脱经济危机。当这一矛盾重新激化时又会爆发下一次经济危机。

    2.周期,阶段:从一次经济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爆发所经理的时期,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阶段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

    3.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新特点:1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2危机的程度及引起的社会震荡不如战前严重;3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4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事业成为再生产周期中的经常现象;5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对结合。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