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 笔记串讲 > 自考“邓小平理论概论”精讲(13)

自考“邓小平理论概论”精讲(13)

2007年01月30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针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

  2、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以及市场活动更基本的主体是:企业。

  3、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

  4、在我国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市场。

  5、现代企业制度一般采用:公司制。

  6、宏观调控更基本的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7、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

  8、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政企职能分开。

  二、多项选择题

  1、计划机制的特点是(BD)

  A.微观性 B.宏观性 C.自发性 D.事前性 E.事后性

  2、市场机制的特点是(AE)

  A.微观性 B.宏观性 C.自发性 D.事前性 E.事后性

  3、“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ABDE)

  A. 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

  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资本主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C. 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E.计划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ACDE)

  A.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

  B.计划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发挥辅助性调节作用

  C. 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

  D.市场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E.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5、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有(ABCD)

  A.经济关系市场化;

  B.企业行为自主化;

  C.宏观调控间接化;

  D.经营管理法制化;

  E.保障制度个人化

  6、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特征是(ABCDE)

  A.自负盈亏; B.追求利润的更大化; C.自主经营

  D.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E.依法纳税

  7、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具有(ABCDE)

  A.统一性 ;B.开放性;C.竞争性 ;D.公开性;E.有序性

  8、以下属于市场失灵现象的有(ACD)

  A.垄断的形成和对产业的控制;

  B.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失误;

  C.公共产品的生产;

  D.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E.地方保护主义

  三、简答题

  1、资源配置方式有哪几种类型?

  答: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方式。计划经济是通过中央计划直接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方式;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形式。

  2、什么是计划机制?它有什么特点和优缺点?

  答:计划机制是指计划指标、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等计划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它具有自觉性、事前性和宏观性等特点。计划机制的优点是:(1)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建设;(2)进行经济预测,制定经济发展战略;(3)在宏观上统筹规划经济总量、重大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4)可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5)可以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并使之协调发展。计划机制的缺点是:(1)难以对微观经济活动和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发挥作用;(2)容易损害经济主体的利益,造成动力不足和效率低下;(3)容易脱离实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3、什么是市场机制?它有什么特点和优缺点?

  答: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运行中的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市场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它具有自发性、灵活性、事后性和微观性等特点。市场机制的优点是: (1)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2)能给企业以动力和压力,实现优胜汰劣,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3)能够对各种经济信号作出灵敏反映,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市场机制的缺点是:(1)对经济总量、重大的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等的调节无能为力;(2)容易产生盲目性和自发波动;(3)会引起两极分化。

  4、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是什么?如何看待它的历史作用?

  答: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50年代形成的,这种体制的特点是:(1)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2)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结构较为简单的情况下,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经济作用。这主要表现在:(1)通过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2)抑制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3)实现了较为公平的分配,使广大劳动人民迅速摆脱了贫困状态。随着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就逐渐显现出来,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5、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1)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3)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4)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由于这些弊端,结果在原有体制下,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和职工都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的程度上失去活力。

  6、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一科学论断有什么理论和实践意义?

  答:(1)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手段,而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2)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3)为我国更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极大地推动经济改革,推动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7、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有什么特征?

  答: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的特征主要有:(1)企业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2)企业是一种营利性机构,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3)企业必须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4)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5)企业必须纳税。

  8、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具有两方面的功能:(1)经济功能。首先,企业作为生产力的直接组织者和承担者,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断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次,企业也为技术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市场竞争促使企业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再次,企业通过生产实践和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技术素质,培养专门化的技术人才,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职能。这方面主要包括满足人们群众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创造就业机会,为国家提供财富,推动其他社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等。

  9、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有什么特征?

  答: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统一性,即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使商品交换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规则来进行;(2)开放性,即市场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要把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连接起来;(3)竞争性,即市场要成为保护企业竞争的场所;(4)有序性,即市场体系运行的规范化和秩序化等。

  10、为什么要进行价格改革?价格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价格改革的原因主要在于:(1)在原有经济体制下价格是扭曲的,许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2)价格的扭曲,导致了生产经营者行为的扭曲,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产业结构的恶化。

  传统体制下价格体系的不合理,归根到底,与高度集中的僵化的价格管理体制密切相关,与由政府计划定价的价格形成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对原有的价格管理体制及其相联系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根本改革,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

  11、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2)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实现充分就业;(3)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计划,促进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 (4)采取各种措施,既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又防止经济过热,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5)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2、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主要有:(1)经济计划,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它是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2)经济手段,指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并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经济手段是通过具体的经济政策来实施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和汇率政策等;(3)法律手段,指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规范调整经济的统称;(4)必要的行政手段,指通过国家机关实施的,以行政方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方法,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行政制度、行政规章和条例。

  13、财政政策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

  答:(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部分,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财政支出主要是指政府的预算拨款。

  (2)财政政策就其不同的作用方向来说,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降低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抑制需求的增加。在经济停滞或衰退时期,由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企业开工不足、工人失业增加、经济发展缓慢,这时政府一般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反,在经济过热时期,由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因此,通货膨胀率上升,经济增长超过国力所能承受的限度,这时,政府往往要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关闭